文唐

步兵长

首页 >> 文唐 >> 文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红色帝国1924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灵剑尊 
文唐 步兵长 - 文唐全文阅读 - 文唐txt下载 - 文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00章 活字印刷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龙首山印书坊就是岳山的产业。

张大春是最早的一批工匠,岳山见他为人实在技术也很出众就提拔他当了管事,还让他家的孩子进了龙首山书院学习,所以他对岳山非常忠心。

让工匠和优秀员工家的孩子去龙首山书院就读,是岳山收买人心的不二法门,基本上是一用一个准。

‘读书能改变命运’这句话并非是现代才有的,自古以来国人都有这方面的意识。

尤其是对古人来说,知识就是无价之宝,能让自家孩子读书比啥都重要,而且还是名师大儒无数的龙首山书院。

很多权贵家的孩子想送进来都要排队,他们家的孩子能进去读书,就算不给工钱他们也愿意给岳山干活,更何况岳山开给他们的工资还比别家要高。

很多作坊觊觎岳山那几个作坊的技术,私下没少挖人,可不管他们开出多少钱,始终挖不到核心成员。

得知岳山过来,张大春赶紧迎了过来:“东家,您来了。”

“嗯,张管事最近书坊情况如何?”岳山问道。

“让您失望了,最近京中又建了两家书馆,他们的印刷技术不比我们差,把我们的生意抢走不少。”张大春惭愧的道。

这种情况岳山早有预料。

一来雕版印刷术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原本历史上随末唐初就是这种技术的成熟时期。

岳山提前拿出了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别的印书坊只要稍微留点心就能把技术复刻出来。

这几年大唐境内已经多了几百家印书坊,技术并不比他们家差。而且数量还在以每年几十上百家的速度暴增。

进一步拉低书籍价格的同时,也让印书生意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在这场竞争者龙首山印书坊的竞争能力并不强。

二来张大春这个人管理作坊还行,基本没有没有搞销售的能力。一开始能占着技术优势吃一波红利,等别家也吃透技术,就只能干看着市场一天天被抢走。

所以他并没有责怪张大春。

皇商行的分红就够他吃几百辈子的了,看不上印书坊这点辛苦钱。之所以还留着它,纯粹是方便自己。

见张大春一副愧疚的模样,他安抚道:“没事儿,咱家的印书坊本身我就没想着用它赚钱,主要是方便自家用。”

“另一方面就是把那些珍籍孤本多印刷几本,免得失传了。这几年你做的不错,抢救了不少孤本,这比赚多少钱的意义都大。对了,现在总共制作了多少套雕版了?”

闻言,张大春神色好看了不少,振奋的道:“总共制作了三千四百五十八部书籍的雕版,还有两套正在制作当中。要不是工匠被王院正借走一部分,这两套也已经做完了。”

一旁的王绩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好像别人说的不是他一样。

“哈哈……不错不错,这比赚钱都让我开心。这样,你抽调一部分人出来专门负责印书,把所有制作成雕版的书籍都印刷出来,每一部都印刷五千套。”

“啊?”张大春吃惊的道:“每一部都印刷五千套?这……太多了吧,不好卖呀。”

王绩也惊讶的看着岳山,想不通他为什么要印刷这么多书籍。

岳山笑道:“没打算卖。国子监学政体系逐渐建设完成,每个州县都有了官立学堂。”

“只是这些书院初建底蕴太过单薄,有些地方的学子除了教材很难接触到别的书籍,无法扩充知识面和眼界,这是个很大的缺陷。”

“我准备给每一所官立书院捐建一座藏书阁,这些书就是用来捐给书院的。”

王绩和张大春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给天下每一座官立学院捐一座藏书楼?还要捐书?这个答案是他们如何都想不到的。

“这……这……”张大春震惊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王绩清醒过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郑重的朝岳山鞠躬,敬佩的道:“翠岚之心胸理想我自以为非常了解,但今日再次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我感佩不已,也替天下学子谢谢你。”

“呵呵……无功兄这是做什么,以我们的关系说这些就太见外了。”岳山轻笑道。

“哈哈……是我太矫情了。”王绩起身畅快的大笑起来。他果然没有看错人,也不枉这么多年他一直为岳山摇旗呐喊。

得到小伙伴的认同,岳山自然也非常高兴,笑过之后对张大春说道:“这些书是捐给书院的,告诉大家一定要用心印。”

张大春终于回过神来,激动的道:“请东家放心,此乃功德无量之事,我们一定不让您失望。”

把这些事情处理好之后,岳山才开始说今天过来的真正目的。

张大春本身就是印书坊最好的雕版工匠,只是听岳山描述一遍就明白了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回事儿,也明白要是真能实现将会是多么大的技术进步。

工匠之魂瞬间爆发,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不礼节的了,马上就叫来几个助手展开实验。

先是计算各种数据,比如底盘的大小,每一个字所用方块的大小等等。

数据计算好之后有人制作底盘、有人制作小木块,有人进行雕刻,还有人找来蜡烛随时备用。

几人分工合作,很快论语第一篇包含的‘字模’就被制作出来。往底盘里面一摆,比例正好。

然后把蜡烛融化平铺在底盘里,把‘字模’按照论语第一篇的顺序排列。

这一步出了不少问题,有的字模高了,有的字模低了,花了许久的功夫在把所有字模摆放到同一水平线上。

等蜡油凝固,在模板上刷了一层墨,再铺上一张白纸,又用平直的木板在上面刮了两遍。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张大春用颤抖的手掀开了那张纸。

“哦……”下一刻作坊内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只见论语第一篇清晰的出现在这张纸上,活字印刷术成功了。

这玩意儿看起来也没史书上说的那么难啊,这不是一次就成功了吗?是史书记错了,还是我运气好莫名其妙就破解了其中的奥秘?岳山疑惑的想到。

“东家,请您过目。”张大春拿着那张纸恭敬的递给岳山。

岳山停下思绪,接过那张纸仔细查看起来。

乍一看确实很清楚,和雕版印刷的没什么区别,但仔细看就能发现区别。

行列没有雕版那么整齐,有些字的间距过大或过小,有些字出现了歪斜,还有些字向上或者向下出列了……

原因略微一思索就知道了,毕竟是手工制作的字模,大小出现细微差别很正常。

字模上的字也是一个一个雕刻的,没有前后的字作为参照,不一定就正好雕刻在正中央。

先是字模的大小出现差别,再在这些字模上刻字也会出现差别,后续往底盘里拍字模的时候也会有肉眼上的误差。

这些细微的差别叠加在一起就成了大问题。

这还只是论语第一篇,要是史记这种大部头,工作量变大了误差也会变大……再加上或许还有别的缺点好没有暴露出来,难怪原本的历史上活字印刷术并不是很吃香。

相比起来大家肯定更喜欢精美清晰的雕版印刷出来的书籍。

“你也看看。”岳山把那张纸转递给王绩。

王绩拿起仔细翻看了一下,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不过他并不像岳山那样一下子就能想明白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只能向岳山请教。

岳山没有隐瞒,详细的把其中的问题都讲解了一遍。

他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同时也知道了为啥之前岳山一直说这种印刷术有问题,这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

张大春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刚才他也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心里大致也有了判断,但没有岳山说的这么全面。

此时听岳山一讲解,心中也是豁然开朗。但随即又陷入了沉思,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不过很快他的思考就被王绩打断:“张管事,不知道你能不能把字模做的小一些,最好能做到和蜡印字体差不多大小。”

“和蜡印字体差不多?”张大春挠了挠头,道:“很难,我可以让人试一下。”

“麻烦了,我有大用请尽快试验,实在不行就尝试一下看能制作出多小的字模。”王绩道。

“好,我这就让人去试验。”张大春马上就安排几个工匠去尝试制作最小的字模。

等他们商量好,岳山才问道:“你确定好要用活字印刷了吗?”

王绩肯定的道:“用,活字印刷用来印书确实有问题,但这些瑕疵对报纸来说完全可以忍受。”

“如果真正制作出合适的字模,我们可以把每一期的发行时间缩短到十天或者一星期,甚至更短。”

“到时候就算有别的竞争对手出现,我们也能靠更低的成本、更密集的期刊打败他们。”

岳山颔首认同,王绩确实抓住了报纸的精髓,报纸首先就是新和快,内容反而是第二位的——起码现阶段是这样的。

大唐知识份子现在最缺的就是这样一个渠道,能更新更快的让他们了解外界、发表自己观点的渠道。谁的期刊发行的频率高,速度更快,谁就能获胜。

我的成本更低,我三天就能发表一期。你的成本更高,十来天才能发表一期。大家会选择谁?你的报纸用雕版印刷出来的,更加精美,有什么用?

活字印刷术的那些瑕疵,对报纸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之后就是试验一个制作好的活字模盘能使用多少次,连续印刷了几百次之后果然又出了问题。

边缘处的字模随着来回刷动,和底层的蜡油脱离变得晃动起来。

他们不得不停下来重新融化蜡油排列字模,最后又往底盘和字模之间的缝隙里塞入薄木片彻底加固。

但这么做的结果是某些字歪扭错行更加的严重,不过总体看起来并不影响阅读就是了。

如此这般的试验了好几次之后,才算解决大部分问题,能够反复印刷千次以上都没有出问题。

这边试验成功,那边字模雕刻组也有了新的成果。

王绩要求的黄豆大小的字模还真给他们制作了出来。

只是这种字模的制作难度非常的高,只有部分手艺较高的工匠才能雕刻出来。而且字模也比较脆弱,用不好就断了。

但这些问题对王绩来说都不是问题,缺工匠就培养,就去雇佣,就去别的地方挖人,只要能够制作的出合适的字模就可以了。

先期投入或许会有点大有点费事,但等到做出足够的字模,渭水学报就真的起飞了。

这些事情岳山都不管了,他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王绩的事情了。

之后王绩去忙活活字印刷的事情,岳山则盯着渭水学报,让他们加紧印刷李渊的个人传记。

这个自然不能用活字印刷,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质量不行。印刷一般的报纸还没问题,印刷李渊的传记就是找死。

只能用雕版。

不过报社的人也没有傻到把所有字都刻在一个雕版上。他们把一张报纸分成八个部分,排好版后可以八块雕版同时制作,速度提高了八倍。

这篇传记四万余字,恰好把一张报纸填的满满的,非常方便。

但考虑到渭水学报的发行量有五六万份,这一篇李渊的传记估计发行量会更高,岳山是奔着二十万份去的。只有一套雕版印刷的速度会很慢。

为此岳山把自家印书坊的工匠全都叫了过来,几十名工匠同时开工,一口气制作了二十套模板。

然后印刷工人一刻不停的赶工,一周后二十万份渭水学报印刷完成。

岳山并没有着急发行,而是在一次早朝的时候拿着报纸来到朝堂之上,当着所有臣子的面把报纸呈送给李世民。

演戏演全套,他自然不会说‘咱们商量好的报纸印好了,你看能不能发行’,要真这样说岂不是全穿帮了。

他用的说辞是:感念太上皇恩德,撰写了一篇太上皇的传记,准备在渭水学报上发行,请圣人原谅他的大不敬之处。这一份是样报特呈送给圣人翻阅。

李世民也假装刚刚知道这件事情,装模作样的检查了一遍。

然后以看到这份传记勾起了对太上皇的父子之情,以至于无法判断可否为由,让群臣替他审核这个传记行不行。

没有人是傻子,谁都知道这是岳山和皇帝唱双簧,所谓的让群臣帮忙审核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但没有人敢揭穿,也没有谁敢真的拿着那份报纸看上半天,都是象征性的瞅一眼就递给下一个人。没多久这份报纸就在朝堂转了一圈重新回到李世民手上。

结果自然是不出意料,群臣一致夸赞岳山写的好,他们没有什么意见。

如此,这份报纸发行天下的最后一个阻力也消失了。

下朝后岳山直接下令,全国免费发行这一期的报纸。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快穿玩转逆袭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福艳之都市后宫 雁鸣长空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大楚武信君 衣冠谋冢 道藏辑要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文唐 步兵长 - 文唐txt下载 - 文唐最新章节 - 文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