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东

大地风车

首页 >> 浦江东 >> 浦江东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不装了,其实我带的是特种部队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官仙 极乐宝典 轮回剑典 山炮香艳乡村 娱乐:我真不是佛系明星 贵妾上位记 江湖有鱼 一级安保 
浦江东 大地风车 - 浦江东全文阅读 - 浦江东txt下载 - 浦江东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78章 十六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小毛和父亲赶到十六铺码头的时候,伯父一家人已经在广场入口处等着他们了。

见了面,伯母把车票分给他们父子俩。一行人背着大包小包,各自拿着席子往前进入大达码头的候车室。

其实,所谓的“十六铺”,是上海港客运总站的通常称呼,这里还包括十六铺码头、大达码头、关桥蔬菜码头,再延伸到金陵东路轮渡、东门路轮渡,甚至还扩展到董家渡和南码头一带。

客运总站的航线通江达海。在上海的苏北人,要回家乡去看看,必定会坐船。而要坐船,就在十六铺这里的大达码头。

“浪奔、浪流”的上海,是一座和码头结缘的城市,始终有种码头情怀。

家住上海或到过上海的人,大概都会有一份关于码头的记忆。招呼声、叫卖声……各种方言乡音永不间歇地交织着。

上海最着名的码头莫属“十六铺码头”。

俗话说,先有十六铺,后有上海滩。作为上海滩的起源,“十六铺”码头的地位举足轻重。

要说上海的码头,当然要从“十六铺”说起。

十六铺是上海最大的码头,也是上海最早的码头。董家渡、豆市街、咸瓜街、油车码头、丰记码头、王家码头,这些地名都是老码头烙下的印痕。

拥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上海重要的水上门户,十六铺码头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承载着数不清的上海记忆,隐藏着道不尽的上海传奇。它见证了中西方商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亦见证了上海从小渔村走向繁华大都市的发展踪迹和时代变迁。

据史料记载,地理意义上的十六铺始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当时,吴凇江下游有一条支流名上海浦,岸边逐渐形成聚落,渔民、盐民、农民等常在此处交换商品,饮酒聚会。

南宋咸淳年间,以十六铺为中心的上海镇已经“人烟浩穰”,“海轮辐辏”,号称“华亭县东北一巨镇”。

至明代,上海吴淞江淤塞越来越严重,户部尚书夏原吉率20万民工拓宽范家浜,形成黄浦江新水道。从此上海成为世界超级良港。

十六铺一带,因为此地依水傍城,成为了上海的水上门户。各地商贾开店设庄,从事沿海和长江流域埠际贸易业务。

清代乾隆以后,开放“海禁”。上海凭借襟海带江的地理优势,海洋和内河航运业蓬勃发展起来。贸易日益繁忙——来船由吴淞口进泊黄浦,去船则由黄浦出吴淞驶向江海。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辟为商埠,航运业务更是突飞猛进,帆樯林立。尤其是沙船业再度兴起,更给十六铺带来了无限生机。

上海成为当时南、北货轮停泊之地,南北洋航运贸易的联结点。加上长江航线、远洋航线、内河航线,各种船舶齐集于今“十六铺”地区。

当时有文献这样记载:“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每日满载东北、闽广各地土货而来,南北物资交流,悉借沙船。南市十六铺以内,帆樯如林,蔚为奇观。”

这时的十六铺区域已经是中国最大港口。有北洋、南洋、长江、内河、远洋5条货运航线,聚集在十六铺一带的船舶最多时达3500多艘,除沙船外,还有天津的卫船、福建的鸟船、宁波的蜑船、广东的估船等,南北五六里江面“密泊如林,几无隙处”。

相应地,十六铺地区汇集了不少货运仓储码头,大量与码头相关的街巷名称留存至今。小东门至董家渡万商云集,店铺栉比,百货山积,形成一个繁华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十六铺地区还是手工业作坊集聚之地,这种作坊大多为前店后工场,篾竹街(加工竹篮)、猪作弄(杀猪)、狗肉弄(杀狗,后改称钩玉弄)、染坊弄(染布)、汤罐弄(制作汤罐,后改称汤管弄)、芦席街(编织芦席)、筷竹弄(加工筷竹)、洗布浜(染坊洗布)、洗帚弄(加工洗帚)等等,都是以作坊形成的街市。

为敦和乡谊、联络同行,十六铺附近出现了数十家会馆公所,主要有泉漳会馆、潮州会馆、腌腊公所、信业公所、参业公所、药业公所、西烟业公所、渔业公所、靛业公所、豆业公所、油麻公所、水果业公所、鲜鱼业公所等。会馆公所的经营活动促进了十六铺地区的繁荣和上海经济的发展。

而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则是在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为抵御太平军,在当局的组织下,上海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联保联防的制度,称为“铺”,承担治安、公共事务等。十六铺即第16个铺,也是最大的铺,囊括了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这片区域,正是老上海当年最繁华之地。

此后,十六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渐渐自成地名。

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作为一项制度的各铺随之取消。但是因为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地方,客运货运集中,码头林立,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都将这里称作“十六铺”,作为一个地名,这个名称保留了下来,并口口相传,存用至今。

淞沪战争时期,日寇曾19次轰炸南市。1937年8月16日,日舰用大炮、机枪向大达码头、董家渡码头一带轰击扫射;22日,4架轰炸机投掷数枚重型炸弹,火光冲天;11月19日,30余架日机又在十六铺轰炸,并用机枪扫射,百姓伤亡惨重;11月11日,日军在浦东沿江架设四五十门大炮,加上江中军舰,齐向南市轰击,十六铺至董家渡繁华地区遍地瓦砾、满目疮痍。

抗战胜利后大批苏北、安徽难民在咸瓜街一带搭起木板简屋,形成大片棚户。解放以后,这里居民生活逐渐改善,但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又搭建了许多棚户简屋,还出现了不少楼上楼、阁中阁。棚户区设施简陋,巷道拥挤,居民矛盾迭发,危房火险隐伏,严重损坏了十六铺地区的形象。

1949年5月,军管会接管了招商局等17个官办交通机构,码头由上海市人民轮船公司管理,后归属上海港务局,定名十六铺客运码头。

到了这个世纪的80年代,十六铺繁华依旧。特别是上海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顺利开张,全国各地来的大米、花生、茶叶,水果等等都能在这里买到,更是加大了这里的名气。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致力于十六铺地区的治理和改造,客运码头的重建、中山东二路和中山南路的拓宽、南外滩地区的开发都给这里带来不少变化。

至而今,十六铺码头已经发展到每年进港人数将近600万人次,出港人数的数字也大体相当。这在当时全国的水路客运是规模最大的。

随着客运量增加的迫切需要,原先的货运装卸区与客运站合并起来,以“十六铺”码头为基地,重新成立了以十六铺码头为中心的上海港客运总站。

由于设施陈旧跟不上,就在今年,将原来李鸿章创办的招商局仓库拆掉,建造了十六铺新客运站。

新落成的十六铺客运站有三大亮点:一是自动扶梯,二是摄像头监控,三是造了7个小候船室,落地门窗、空调、沙发。这些“稀罕”的设计,一时轰动上海,吸引了成千上万人前来参观,连市政府各个委办也来借用。

要知道,在整个上海地区,目前就只有十六铺、虹桥机场和火车站拥有独一无二的“上海”标志。

新楼正面的墙上,“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两条大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林岚秦小雅 三千世界漫谈 快穿玩转逆袭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家园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兰香缘 空间之农家真命皇后 护花状元在现代 重生之萌妻嫁到 风痕篇:丑陋王爷穿越妃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入侵里世界 
经典收藏天官赐福 禽满四合院之哪个有我禽 重生之崛起之路 重生后,我祁同伟终于进部了 红楼大当家 综影:一个穿越者的日常 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 四合院:穿越六三年,直播四合院 娱乐:谁说渔民就不能搞艺术了? 重回78 雇佣兵:全球顶尖佣兵 伏天氏 春野生香 乡野修仙 官途:从组织部副科长走向巅峰 官道青云梯 地狱佣兵 鸿运官途 春色田野 四合院:大茂将我从桥底背回后 
最近更新乡村花香 被流放后,五岁奶团带全家致富 抢鬼子的武器虐鬼子 救命!咸鱼闯进宅斗剧本! 汴京手作娘 四合院:从钳工开始,打脸众禽 都市古仙医2:大医镇世 娇雀难哄 大小姐挺孕肚随军,被家属院团宠 万界大佬都是我徒弟 我一病秧子,你说我是团宠? 权势巅峰:从省纪委秘书开始 开局顶替流量巨星,全网火爆 带着超市回古代 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 潜艇厨子:透视深海,我即是天眼 恶毒公主摆烂后,五个大佬追疯了 田园乱人心 快穿归来,网黑真千金杀穿娱乐圈 夺回家产,留洋大小姐退婚下乡了 
浦江东 大地风车 - 浦江东txt下载 - 浦江东最新章节 - 浦江东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