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铸鼎

修改两次

首页 >> 1255再铸鼎 >> 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汉乡 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永不解封的档案 奥特格斗传说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重生之铁血战将 封侯 倾汉 三国之终极进化 
1255再铸鼎 修改两次 - 1255再铸鼎全文阅读 - 1255再铸鼎txt下载 - 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章 南宋造船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1256年,10月30日,庆元府。

“咚……咚……”

一阵阵钟声响起来,叫醒了韩松等海洋部的人。他们打着哈欠,出门打水洗脸漱口去了。

他们到达鄞县后,走马观花玩了一夜一日,第二天去鄞县东北的阿育王寺借住了一晚,然后今天就是第三天了。

阿育王寺虽然是寺庙,但是往来人流甚多,生活很是方便。一大早,寺外就有小贩支起了摊子烧水做饭,只要一文钱就能买一份热水洗脸,顺便还能喝点粥吃点炊饼什么的。

这阿育王寺可不是一般的寺!

此寺建于西晋年间,到这个时代也是千年古寺了。它地处两道大山中间,风景秀丽,又连接着鄞县和昌国县两块平原,是交通要道,香火繁盛。后来甚至被朱元璋封为禅宗第五山。

几十年前,南宋权相史弥远曾经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想夺过来建成自己的墓穴。阿育王寺的和尚们被逼得没办法,跑去临安散播阿育王寺这块地有“天子气”的谣言,暗示史弥远图谋不轨,惊动了宋理宗赵昀,才迫使史弥远放弃了这块地。

不过海洋部来这里可不是来拜佛的,他们只是路过,真正的目的地是东北方宁海县内的北轮造船厂。

鄞县东北方沿海有一块三角形的平原地带,后世这里是宁波市的北仑区,此时和舟山群岛一起都属于宁海县治下。宁海县境内,造船业发达,尤其以北轮山附近最为繁盛,多条河流在此地汇入大海,可以方便地运输木材和部件。此地聚集了上万名造船业者,几百料的小船完全不在话下,几乎随时都有现货,据说连两三千料的大船都能造。海洋部早就听说过此地的大名,此次来明州,怎么能不好好考察一下?

韩松他们解决了早餐问题,就离开了阿育王寺。还没走出去多远,就感受到了北轮造船业的威力。

“这么早就开始砍树了,真是辛勤啊。”

走在山道上,听到周围不断传来的斧头与木头撞击产生的笃笃声,郑林不由得发出了感叹。

东边的山上一早就有人开始伐木,声响此起彼伏,还能看到旁边的河上不断有原木放流下去。

王广金左右环顾着,啧啧称奇道:“他们这里船场历史怎么说也有上百年了吧,这山还没砍秃呢?”

许嵩涛之前来过一次明州了,自以为是地解释道:“他们这山林都是有主的,分区划片轮流砍,自然砍不完。不过也换了不知道多少茬了,都没有太高的树,论品质不如我们崂山。”

他们沿着河继续往北方走,走出山道后,视野豁然开朗。

眼前是一大片平原,数条河流自南边山路流出,一直向北流入海中。而这几条河沿岸不但有农田,还经常有大片的工坊区和仓库区,河流上大量木筏和小船就在这些点状的区域中运动着。

见状,韩松惊叹了出来:“这么一大片,难道都是为造船业服务的?”

他回想起自家阔马船场那点家底,自惭形陋。其余几人自然也被震撼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儿,郑林说道:“这么远也看不出什么,走,过去看看吧。”

于是他们继续前行,一路上逐渐见识到了造船的各种工序。

先是有人把上游放流原木收集起来,进行粗加工,去除枝桠和树皮,又有人把粗加工后的木料放流下去。他们经过时特别留意了,原木转移的时候有专人在做记录,还把一些牌符分发给相关人手,应该是用来区分生产者的。

再下游一点,有一大片仓库和棚子,河边有人把粗木料收集起来。拉上去的大木头就陈列在岸边,有几个老师傅在掌眼,拿着木尺,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这些形状不一的木料适合加工成什么部件,做出记号。然后便有人拿着账本去与商家买下这些木料,运回去分割成大块。同时,又不断有人把切割好木料放到木筏上,再运到下游。

下游有若干大型的仓库区,大块木料在这里进行阴干。同时这里也是木料的交易市场,来自不同船坊的师傅们在这里选购阴干好的木料,又运回自家船坞。

最后就是船坞了。接近海岸的地方,一连串排了几十个船坞,大部分都不算很大。上游运来的阴干木料在这里加工成具体的部件,然后组装到船上去,有时还要一边组装一边加工。船坞区热闹无比,人来车往,细碎的敲钉声和大型机械的撞击声此起彼伏,数不清的船只就这样渐渐成型。

这一路看得海洋部众人是目瞪口呆,震惊久久无法平静。

郑林惊道:“这完全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流水线作业啊!”

韩松苦笑着说道:“真是厉害,就算让我们这些人来设计工艺流程,几乎也无法做到更好了……算了,好好看着,多学点吧!”

他们夹着尾巴跑到船坞旁边,开始观摩起装配作业来。

“幸会幸会,诸位可是海外客商,可需购船?您可真是来对地方了……”一个牙人发现了这几人,迎了过来,为他们介绍起业务来。

正好第一舰队这次南下,也准备再买条船替换掉老旧的试一号,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牙人翻着一本小册子,带他们去不同的船坞参观即将完工又没有被预定的船。

大大小小的船看了十几艘,最终他们还是决定买一条和起点号吨位相当的四百料福船。虽然宋代已经能制造八百料乃至上千料的大船了,但大部分商船仍然采用四百料这一最受欢迎的级别,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中式硬帆虽然有操纵方便、七面来风皆可行驶的优点,但也有一个致命缺点:重。硬帆用竹篾等物为帆骨,厚麻布为帆面,密度很大,如果把总面积做得太大,就会过重难以操作。

四百料这一级别的船,采用两根半桅杆(两大一小),帆面大小适中,不用太多水手就可以操控,是载重量、船速、操纵难度比较平衡的船。如果要继续增大船身,那么要么得增大帆面,要么就得增加桅杆数量。前者会导致需要十几个水手才能拉动帆,后者会导致操帆难度大大增加,而且转向不便。

所以虽然海洋部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大炮巨舰主义者,也只能暂时向现实妥协,订了一艘即将完工的四百料的“小船”。

料这个单位有两个意义,一是指造船耗费的木料,二是指船只货舱体积,一料相当于一石。

这两个不同的指代,差别很大。指代前者的时候,根据种类不同,一艘四百料的船的排水量也不尽相同,起点号这种薄皮大馅的商船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吨,狭长而结实的战船可能就一百吨左右;而指代后者的时候,四百料载重却只有二十多吨。

这种混乱的称呼一开始给东海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后来与本地人交流了一通,才明白过来。原来指代前者的时候,通常说的都是“四百料”“八百料”这种按百计的数量级;而指代载重的时候,说得通常都是“两千料”“三千料”这种按千计的数量级。

他们听明白了之后,先是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能分出来呢,后是一阵吐槽,这也忒胡闹了,同时更加坚定了推广国际单位制的决心。

订下船之后,也不用付定金,只要签下合同凭由,留下姓名地址就好了。这艘船十天后可以完工,到时候带会子过来就能取货了。众人一边感叹着南宋造船业的先进,一边去找客栈住下了,准备再在这里考察几天。其中王广金尤为兴奋,恨不得就住在船坞边盯着直到完工了。

这几天里,他们又订购了一艘小型车船,长6米,两对桨轮,没有甲板,基本就是条小艇。就这么条小船,就要四千贯会子,折三百多贯铜钱了,性价比极低。之所以买,主要还是准备做个技术参考。

他们去海上试了试,蹬起来确实又麻烦又费力。船上附带了几根木桨,他们换成桨划了一会儿,居然觉得省力了不少!只是极速不如桨轮罢了。

看来这车船后来被淘汰,也不是没理由的。

不过在东海人眼里,现在的车船实在有太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了,等带回本土让机械组来折腾一下,想必会大大改善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肆虐韩娱 情满四合院之彪悍人生 暖妻成瘾 傲天绝色魔妃:魅世妖瞳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血宋 开心宝贝:大大怪智商恢复 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集 逸霄 清除毁灭者 争雪 综漫:刚穿越过来的我被小哀盯上 在快穿修罗场当万人迷 九霄剑神 风云九门之绮梦惊澜 九龙至尊 兰香缘 开宗立派当反派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八云新叶的野望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冰临谷 大唐躺平王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英烈传奇 道藏辑要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穿越之原始之路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水浒之往事随风 巨宋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1255再铸鼎 修改两次 - 1255再铸鼎txt下载 - 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 - 1255再铸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