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耻

狂人阿Q

首页 >> 宋耻 >> 宋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临高启明 武神主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谍影无声 逍遥太子爷 亮剑之独立大队 三国之终极进化 
宋耻 狂人阿Q - 宋耻全文阅读 - 宋耻txt下载 - 宋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十一章 历史改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今年春,金军一方面逼迫北宋朝廷在开封帮他们搜刮财富,另一方面将两个皇帝都骗到了军营中,这让开封府不得不竭尽所能的搜刮百姓。

官员们以为只要他们满足了金军的要求,金军就能放回他们的皇帝,一步一步将开封搬空。其实何止开封城,整个国家都被胁迫了,南方紧急进攻了大量绢帛,可是金军却认为这些南方产的绢质量不好,退回去,开封府又送过去,请求人家收下。

即便如此委曲求全,最后依然没换回他们的皇帝,金人力主要立一个异性做皇帝。

这件事在金国内部也产生了极大的纷争,粘罕和斡离不两个统帅,同时也是政治上的两个对手各持己见,先后两次抢先打到开封城下,立下最大战功的斡离不力主立赵氏为王,可粘罕力主立异姓王,认为这样的话,中原更容易乱,方便他们以后混一。

其实此时,在灭亡宋朝的态度上,金国人是有清醒认识的,并不求马上灭宋,在吞并辽国的过程中,他们已经遭遇了极大的麻烦,缺乏统治经验。不管是立异姓王也好,立赵氏也好,都没想过要直接吞并宋国。

最终粘罕的态度被金国朝廷采纳了,长远看,他们当然是想要吞并宋国的。

可这件事在宋朝官员中,也引起了争议,可以说绝大多数官员都不愿意接受异姓王,传统思想也好,个人情感也罢,他们更希望徽钦二宗能回来,如果不能放回来,另立一个赵氏为皇帝也能接受,但很难接受换一个天子。

此时留在开封的官员,主要是主和派,主战派的官员早在太原失陷之后,就一个个被贬到了外地,李纲先贬扬州,接着贬到了更远江西建昌军,然后又贬到四川的夔州,一再贬谪李纲,是主和派和皇帝为了向金人示好,告诉他们宋朝没有对抗大金的意图。直到金军度过夏天南下之后,皇帝才又想起李纲,派人诏他回京,只可惜直到汴梁失陷,李纲也没能赶回去,这让他度过了一场劫难。

李纲没能回去,可作为主战派的象征,金军直接索要包括李纲在内的一帮官员,其中有李纲、吴敏、徐处仁、陈遘、刘韐、折可求等人,都是主战派官员和将领,甚至是一些继续在河北地方抗金的州府官员,这些人的家眷最后都被北宋朝廷交给了金军,让人欣慰的是这些人依然抵抗,哪怕金军压着皇帝去劝降,依然有一些官员决心抵抗,这才是真正的士大夫精神。

留在开封的主和派,此时已经真正堕落成了投降派,金军最后将他们全部拘禁起来,要求他们立异姓王。此时这些人中依然分化出了不同意见,大多数官员妥协了,用权宜之计来安慰自己的有,用形势所迫安慰自己的也有,但有几个人坚决不同意。其中三人采取了积极行动,御史马伸联合吴给,向秦桧建议,让他游说金人,秦桧在和谈期间,频繁出入金营,跟金军统帅熟悉。

秦桧立刻答应,三人联名上书金军统帅,要求立一个赵氏皇帝。结果这三人直接被金军扣押,威胁他们,但三人坚持己见,后来都被压到了金国。

最后朝臣商议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推立张邦昌。这个结果得到了金军统帅的认可,张邦昌此时并不在这群朝臣中,因为他是第一次围城就被派到金营中的人质,随同金军第一次撤军被压到了北方,朝臣们推举张邦昌,其实也是没人愿意做这个千古恶人,只有张邦昌不在,那就让他顶锅了。

金军认可张邦昌,是因为第一次围城的时候,张邦昌跟康王赵构在金营做人质,姚仲平突然来劫营,张邦昌以为他要死了,作为人质,他的朝廷突然翻脸,和谈都成了,却来偷袭,他死定了。于是伏地大哭,而康王不为所动,这让金军北撤的时候,放回了康王,换了另一个王爷做人质,但张邦昌没有换。

张邦昌被推举为皇帝后,才被金兵从北方招回来,这倒霉蛋半路上才知道他要做皇帝了。

按照规矩登基之后,张邦昌立刻派人去金国要人,希望能放回三个人,孙傅、张叔夜及秦桧,这三人被金军俘虏押送北上,原因各自不同。

张叔夜是因为能打仗,有威胁,孙博是自己要求去的,秦桧是因为不接受立异姓王,被金军扣押的,因此三人此时都带着英雄的悲壮光环。

这三人被押解途中的表现,也是截然不同。张叔夜向金国人展示了什么叫做士大夫的气节,一路北上,一路绝食,没到金国就死了;孙博自愿到金国,乃是因为围城期间,他是少傅,辅佐太子。两个皇帝被金军骗取金营之后,金军讨要太子等其他皇家子弟,孙博希望能保住太子,他杀了几个像宦官的人,告诉金军说,这些宦官想要把太子藏起来,被太子杀了,试图以此证明太子的忠心。但金军坚持,孙博说他是太子的老师,他要跟太子一起去,希望当着金军统帅的面说服他。他没能说服,也被押走了。在金国孙博坚持不给金国出力,死于第二年。

秦桧则截然不同,被抓到了北方后,他依然在谋求和谈。同样作为俘虏的宋徽宗通过秦桧施展了一些和谈方案,秦桧最后赢得了金人的信任,允许他带着家人一起返回宋国,最后得到赵构的重用。

这三人被押走后,张邦昌根本不想做皇帝,他是迫于无奈,他的同僚坑他,金国非要指派他,当了皇帝后,不敢做龙椅,声称等待赵氏子弟回来继位。请出了一个宋哲宗时期就被废的皇妃孟氏,称孟太后,让孟太后垂帘。

此时所有人都知道宋朝还有一个王子,那就是康王赵构。他在金军南下之前,奉命前去和谈,在相州就被知州宗泽留下,接着一直在河北,身边聚拢了一批河北官员和将领,宋钦宗也任命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试图让他救援开封。

金军退走之后,张邦昌就试图联系上赵构,让他回开封登基。但赵构此时逃到了山东,远离河北。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携带郓王赵楷的书信找到了几个朝臣,朝臣则请见了张邦昌。

当他们得知郓王没死,而是逃出了城外之后,也不追究原因,郓王当然更好。地位比康王更高,是宋徽宗最宠爱的皇子。早在当皇子的时候,就聚拢了大批势力,大家都以为他会当皇帝。要不是祖制限制,他早就代替宋钦宗做太子了。

唯一顾虑的是,康王赵构已经聚拢了大量河北一带的文武官员,康王的态度成了最重要的态度。

于是一方面张邦昌派人去南京迎接郓王,另一方面派人去山东向康王通报消息。

本来这两个亲王谁做皇帝都还不一定呢,赵构这时候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当他得知郓王还活着,并且藏匿在南京应天府后,抛下那些依附他的河北文武官员,带着几个心腹飞奔向南京向郓王赵楷效忠。

至此皇位之争没有悬念,郓王在南京登基称帝,年号竟然还选择了建炎这两个字,大概是选择年号的那些官员还是那些官员,谁做皇帝都只能做这个建炎皇帝。

郓王登基后,似乎对支持他的康王投桃报李,依然任命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带领河北军队和文武官员镇守开封。

同时召回大量过去被贬的主战派官员,新皇登基,再次展现出一副主战风头。

赵楷这些政治举措,在江南的李慢侯知道后,也比较认可。他只担心靖康之乱中的那种极端化情况出现,主战的时候很极端,前一天还往金军大营运送大量财物,第二天皇帝就派人去攻击,生怕敌人逃走一样;攻击失败州,金军撤退又不敢追击,等人逃走了,却又不断催促军队追击。这种时而害怕到极点,时而自信到极点的态度,反应的是主和派和主战派态度的极端化,也是皇帝态度的极端化,让人感觉皇帝仿佛疯了。

赵楷用主战派来防守,用主和派去和谈,这本就是正常的举措。

“能战方能和……”

李慢侯一边跟茂德帝姬商量措辞,一边写上自己的建议。

对目前的朝局,恶意猜度。赵构不愿意争皇位,可能出于对皇位危险性的恐惧,两个皇帝被当做俘虏带走,还指名道姓要抓他,他怎敢这时候当皇帝刺激金军,金军每年都南下,谁敢说明年来他不会被带走;可他选择支持郓王后,郓王一登基,就把他派到开封,顶在第一线,很难说没有借刀杀人的想法。

赵楷还下诏免除河北地区赋税。其实那些赋税也根本收不上来,金军两次纵横河北,黄河以北地区的生产遭到破坏,大量老百姓吃不上饭,以前只能造反,现在却有了更好的旗帜,那就是义军。上百万各种义军,说是义军,跟土匪也没区别,到处劫掠,抢劫金军不多,抢劫老百姓更多,他们只是为了活下去。

接着要求江南各地将赋税递解到南京去,将南京应天府当做抗金后方,这也没问题,哪里有运河连接开封和江南,又是都城,很合适作为后方。

但是李慢侯担心宋城这个所谓的南京根本守不住,开封都守不住更何况这里。开封到南京,地形上属于河南平原,金军过了黄河,能兵临开封城下,其实也可以兵临宋城城下,不过一两天就能开过来。

“迁扬州似更稳妥。允康王战之不利,退守南京!”

李慢侯的建议是,将指挥中心后撤,将黄河作为第一道防线,黄河守不住的可能性更大,允许康王带兵退守南京。皇帝坐镇扬州,将淮河作为第二道防线。水网密布的淮河流域,更有希望抵挡住金军骑兵。

这些设计都很容易说,估计朝臣们也讨论了不止十套方案,关键还是在于执行。

所谓百万义军,其实完全靠不住。基本的粮食都供应不上,武器装备更是没有保障。

“择精明强干之将,北上河南,联络义兵,骚扰金军后方,阻断粮道给养。择有序之正兵退守黄河,留老成之官整顿淮河防务。”

在李慢侯的计划中,那些义兵的作用,最大只能起到骚扰作用。让他们在敌后游击,可能是对他们最好的结果。北宋不能用这些人,迟早他们会被金国诏安。现在最重要的,是将正规军组织起来,让他们能够有效抵抗敌军。

这很难,历史上,赵构一直没有整顿军队,一个劲的逃跑被批评为最大失误。可是当北方的军队没有军饷,不断哗变的情况下,其实很难完成整顿。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宗泽在开封留守期间,做的就很好,甚至还储备起了大量军粮。

将有秩序的军队往南收缩,一方面是利用地利打击敌人,另一方面也更便于征调江南的物资维持给养。

“差不多了。说再多也是纸上谈兵,最终是要有人去做事的。”

李慢侯放下笔,对自己这些建议并不抱希望。能纸上谈兵的人太多了,能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太少了,这是宋朝最大的问题所在。

茂德帝姬道:“计划周详,皇兄若用此策,当能守住半壁江山!”

李慢侯叹道:“公主你也是纸上谈兵之辈啊。事情就坏在这了。”

茂德帝姬不服:“明明就是周详,怎的就是纸上谈兵了?”

李慢侯道:“你说皇帝用我这些谏言,能守住半壁江山,如果守不住,皇帝要不要问罪于你,或者问罪于我?”

茂德帝姬摇摇头:“你这人全无道理。你秉公谏言,我实心称赞,为何要问罪!”

李慢侯道:“这就是问题所在。大宋的道理,早就没道理了。若我是幕僚,你是重臣,我出谋,你决断。胜了,功劳在你,败了罪责在兵将。做决断之人,毫无罪责,岂有此理!你记得好水川,记得任福否?”

茂德帝姬点点头。

好水川战役,是李元昊时期,发动的对宋朝最大的胜利之一。李元昊在这里设伏,宋朝文官韩琦派大将任福领兵出击,告诉任福说,要任福按照他的策略,如果有一步不遵照,哪怕大胜了,回来也要问他的罪。

战斗的结果是,任福派三万大军,被李元昊亲帅十万精兵全歼,任福和他的儿子一起战死沙场。战后罪责全都是任福没有按照韩琦计划出兵,任福父子战死,却成了替罪羊,韩琦坐镇后方,高谈阔论却只是贬官,过不了几年就又官复原职。

做方案和计划的人不用负责,就倾向于冒险。后世的金融危机,往往就是一些大银行不顾风险的去投资那些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原因就是职业经理人不需要为失败负责,但盈利丰厚的话,他们却能获得高额奖金。宋朝的文官也是如此,所以才表现出极端情绪,当种师中要求绕山地攻击金军侧后方的时候,朝廷文官听信金兵撤退的消息,担心功劳跑了,强令从正面出击,结果在平原上西军精锐被金军骑兵歼灭,种师中战死沙场。

李慢侯道:“决断之人,不须承担任何罪责,或者大罪小罚。那些要赌上身家性命,去前线厮杀的兵将,却没有任何发言权,这是最大的问题。有一个词汇叫做权责一致,我们现在就是上位者有权,却不用担责,自然可以肆无忌惮的任性做决定。”

茂德帝姬摇头:“你这说法过于危言耸听。若有老城某国之臣,自然会有公断。”

李慢侯苦笑:“把军国大事寄托于老成之臣的德行,也很危险。金兵南下,开封城里的臣子,哪一个不是有德行之人。李纲主战,有德行否?”

茂德帝姬点点头:“若不是上皇不听李纲之言,岂能落到如今的地步。”

李慢侯又道:“唐恪主和,就毫无德行?”

茂德帝姬摇摇头:“唐恪签名公推张邦昌后服毒自杀,似有愧疚之心。德行无亏。”

李慢侯道:“瞧瞧。朝廷的事情就是让这些德行高尚的人一步步搞到现在的。”

茂德帝姬还是不认同:“你说的也未全对。你先考虑一下,该如何让柔福引荐你吧。”

如何引荐?

赵楷假死脱身,他亲妹妹则是假扮失踪,被茂德帝姬带出来的。救援公主这个功劳,李慢侯认领了。有功劳,也未必会被任用。即便救公主的功劳不能忽视,赵楷被迫封赏,也未必会按照李慢侯的设想来。

要让赵楷给李慢侯一个他想要的职位,李慢侯当然有办法:

“让公主去骂他!”

“骂?”

茂德帝姬一惊:

“柔福怎能辱骂圣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末世巨贾 大明1937 林岚秦小雅 不要啊棺人 王妃太彪悍:爷,休书拿来!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逍遥人生 恶灵龙骑 重生八八年 异度 超级电力强国 风痕篇:丑陋王爷穿越妃 容少的下堂妻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狼行三国 盛宠之嫡女医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明末钢铁大亨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禁地猎人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韩娱之梦幻少时 大唐第一状元 神捕乱宋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史上最强县令 北宋第一狠人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宋耻 狂人阿Q - 宋耻txt下载 - 宋耻最新章节 - 宋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