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首页 >> 孤才不要做太子 >> 孤才不要做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护心 武神主宰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想当皇帝的领主 修罗武神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从八百开始崛起 德意志崛起之路 封侯 皇朝夜行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 孤才不要做太子全文阅读 - 孤才不要做太子txt下载 - 孤才不要做太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八十三章 试探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既然横竖都是死的话,那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斜着死....

叹息一声,李承乾跳下了房梁,但是,落地的时候,一条腿却多沉了一下,结果人直接就趴到了地上。

李世民已经决定好了要用右脚教训教训太子,但是看到李承乾摔趴在了地上,特别是,似乎还是受伤的那条腿出了问题。刹那间,怒火全部被担心给取代了。

快步上前扶起李承乾,李世民焦急的看向孙思邈:“孙道长,您快来看看,太子这脚是不是又摔到了?”

太子的腿怎么样,每年都要检查几次的孙思邈如何不清楚。见李承乾不停的嘶嘶嘶却一滴汗都没有流出来,就知道他是装的了。

不过,太子闹的这一出,倒也缓解了他和孙行之间的尴尬。

父子俩多年不见,十多年没过话,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走到李承乾的身边,装模作样的摸了一段时间以后,孙思邈皱眉道:“似乎有开裂的迹象,但是应当不严重,还是静养几天再看看吧。”

让孙思邈在诊断上撒谎,难于登天,但是对于老孙的救场,李承乾只能偷偷伸出大拇指。

拍了李承乾的脑门一下,李世民怒道:“吓死朕了,这么高的地方怎么能跳下来?你以为你腿伤的不严重?下次再敢这么干,不用你自己摔,朕就打断你的腿!”

李承乾苦笑道:“儿臣不敢了,真的不敢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孙思邈,又看了一眼孙行,才招呼孙行跟他一起把李承乾扶到躺椅上躺下。

放下李承乾后,李世民也顺势坐在一边的椅子上,指了指空着的椅子。

孙行受宠若惊的拱拱手,随即坐到了椅子上。

孙行现在只是一个县尉,说白了就是县令的辅助,最多掌管捕捉盗贼一类的工作。这个级别的官员,还不到被皇帝记住的等级。所以,对于孙行是孙思邈的儿子这一点,李世民还是很惊讶的。

孙思邈虽然没有爵位官职,但是,依旧值得他这个帝王拉拢。别的不说,单单孙思邈救了太子皇后兕子三人的恩情,就够他偿还一段时间的了。

想想朝堂中的一些空闲的官职,李世民开口说:“孙行,贞观以来,尚书省一直空闲,直到太子入主尚书省,才算是重启了。现如今尚书省只有尚书令和左右仆射,左右尚书丞却还没有委任。不如,朕把你调到尚书省任职去吧。”

尚书丞,地位仅次于左右仆射,虽然跟六部之间没有直接的辖署关系,但是,因为跟仆射一样是尚书省直接接触事务的官员,也受到所有人的拉拢。

直接从县尉升级成尚书丞,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但是,令李世民意外的是,孙行却摇了摇头,起身跪地道:“微臣多谢陛下的好意,但是,微臣之所以能从一介县尉,直升尚书省高官,恐怕还是沾了父亲的光。微臣不愿被荫庇而升官,还请陛下见谅!”

欣慰的看了一眼孙行,孙思邈也行礼说:“陛下恕罪,犬子就是这副脾性。贫道多谢陛下美意,但是,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对于这样实心眼儿的人,李世民也不好多说什么。

就在他要收回命令的时候,一边躺椅上的李承乾开口了:“孙行,孤到吏部看了你的履历,你在洛州渑池县担任县尉的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历来渑池县县令和洛州刺史,都对你赞赏有加。只是,因为功绩一般,才一直没有获得升迁的机会。

孤派人把孙道长的遗书送过去给你的时候,顺便调查了一下你。渑池县的百姓,对你都赞誉有加。而且,多方探查以后,孤发现你生性耿直,敢于仗义执言。朝堂里不缺少驰骋沙场的悍将,也不缺少挥斥方遒的英才,唯独缺少敢于直言上谏的官员。

贞观年初,父皇下令百官当直言上谏,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好多人已经安于现状。特别是大唐盛世的出现,再加上父皇的龙威日渐,除了魏征、戴胄等少数几人以外,御史言官对百官虽然依旧如故,但是,对于父皇,对于孤,已经是畏惧多于忠诚了。

所以,孤想着,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到中书省担任左谏议大夫,你觉得如何?”

说完,李承乾还看了一眼李世民。

李世民点点头说:“左谏议大夫这个职位也不错,朕倒是希望你能继承魏征的衣钵,对朕,敢于犯颜直谏。而且,你是孙道长的儿子,就算有的时候朕被你指责的恼怒了,也不至于一时气急,砍了你,哈哈。”

李世民说的很直接,但就是这真实的话,反而让孙行动了心思。

左谏议大夫跟尚书丞又不一样,虽属于中书省,但是是言官之一,在朝堂中是孤臣,属于狗见狗不爱的那种。一般情况下,哪怕升官成为左谏议大夫,一些人也不愿意。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最让孙行感动的是,太子并非是看在父亲的面子上,而是对他这个人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做出了肯定。

起身拱手,孙行道:“既如此,微臣领命!”

至此,公事就算是说完了。李世民脱掉了自己那一身唬人的行头,跟李承乾一样,就穿着里衣,在药庐里就像是在自己家一样的随意。

如今已经是巳时,回长安就要赶夜路,所以李世民干脆决定留下来。

对于南州夷州的事情,要说不好奇,是不可能的。奏折上面的讲述,终究只是片面,所以他今天来,主要还是为了听故事。

两州级别的虏疮爆发啊,哪怕没有亲眼所见,也能想象到究竟有多恐怖。

但是,听着李承乾和孙思邈平铺直述的讲述,李世民才发现自己对于虏疮还是小看了。也发现自己当初只是封锁播州,任由播州的百姓自己扛过去的行为,究竟是多么的愚蠢。

孙行听了这段话,也是一阵的后怕。同时,对自己的父亲,也是格外的敬佩。这些年对父亲的怨恨,也在逐渐消散着。甚至于,他还想起了什么时候把另外两个兄弟也叫到长安来,一家人好好团聚一下。

闷气不可能生一辈子的,真要是父亲出了什么事儿,他们估计要后悔死。

“谁也不知道虏疮病毒在外界,究竟能存活多长时间。一年半虽然是猜测,但是还没有经过证实。保险起见,儿臣才定下了三年的期限。彻底放松,更是直接推后到了五年的时间。只要这期间,不再出现虏疮的患者,就说明咱们已经成功的将南州夷州的虏疮消灭掉了。只要全大唐内不再出现虏疮的病人,就说咱们大唐境内,已经没有虏疮了。”

“到了那个时候,朕也能松一口气了。”

李承乾焦急道:“您可别忙着松一口气,儿臣说的是大唐境内,虏疮这病,不止大唐有,别的地方也有。甚至于,大唐以外,还有不知道多少种跟虏疮类似的病症,一旦它们从边境传播进来,对咱们大唐一样能产生毒害。所以,儿臣建议,边境对于外来的胡人和归来的商队,应当隔离观察半个月的时间,确定安全以后,才能放他们进入大唐。”

“这不可能!”

李世民一口回绝了:“就算朕被尊称为天可汗,也不是随便下命令的。咱们可以强行设定这个规矩,但是,对方却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只会觉得咱们大唐无理取闹。

现在,不仅是本土的商业,对外的商贸往来,也占据了商业税收中的很大比重。一旦影响了税收,你应该知道会是什么样的。”

见皇帝老爹意志坚定,李承乾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这规矩,如果不是皇帝制定的话,就没有意义了。

晚上,两对父子一起吃了一顿晚饭,然后孙行便留了下来,李承乾则是被李世民压着回了渭水行宫,第二天直接运回东宫“修养”去。

李承乾和孙思邈虽然在尽力隐藏自己,但是显然他们的功绩,是不会轻易被人遗忘的。皇帝在返回皇宫以后,就发布了一道圣旨,封孙思邈为“药王”,开创了大唐第一个异姓王的记录。

当然,是没有封地的。

当然,这一次不管孙思邈如何推脱,也只能接受下来了。

皇帝对于孙思邈的功绩不吝封王,算是展现了自己作为帝王的气度。而封王这样劲爆的事情,袁天罡又怎么能放过,于是,在老君观内,另起了一座孙思邈的生祠,并命名为药王祠。一时间,药王祠的香火不断,前来朝拜的游人踏坏了十几个门槛。

这件事,把孙思邈气了个半死,甚至不顾敏感时期,上门找袁天罡讨要说法。

虽然不知道袁天罡被孙思邈抽了几个大嘴巴子,但是药王祠从那天开始就不接受香火钱,只接受朝拜了。

道教出现了这样的盛事,佛门又怎会甘落人后。于是,玄奘翻译完毕的经文,被打上了《大乘佛经集》的名字,只要是到慈恩寺朝拜的,或者是参与佛门经会、法会的信徒,都会获赠。

佛道两门冲突起来的怒火虽然被转移平息了,但是一较高低的心思却始终没有放弃。一较高低嘛,总会比着比着就比出火气来。眼看着,两方就要重蹈覆辙,再一次剧烈冲突起来。

但是,佛道相争的事情,现在监管的换成了皇帝,并且他没有重新交还给太子的想法。

虽然没了事情做,但是李承乾也不介意,而是恢复了自己上班族的身份,主持起尚书省来。

摸鱼,摸一段时间也就是了,一直摸鱼容易跟朝堂脱节。

从兵部和军器监上报上来的数据看,皇帝这一次可是真的憋足了劲儿。战备耗费的钱财,换算成铜币,都能在高丽人的长城底下铺一个宽阔的斜坡,供大唐军队跑上去了。

三年之期一到,就是东征高丽的时候。

作为苦逼的太子,他也只能留在长安,当皇帝代理,无缘这一次的战争。为了不在执政的时候把事情办砸,还是有必要提前适应的。

尚书省只有左右仆射作为主官存在,一个如果接种牛痘的话,另一个人估计会被政务压垮。所以,一直到李承乾回来,俩人才协商决定先让杨师道去接种。

杜如晦和李承乾搭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明明是在做公务,但是俩人依旧能在工作中找出乐子来,并且快速的处理完毕,提前下班。

打开一封奏折,看了一遍以后,李承乾就乐不可支,随手递给张赟,让他给杜如晦拿过去。

这封奏折是高昌留守写的,伴随着高昌领地趋于平静,留守也从于泰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一文一武,一个高昌留守,一个留守大将军,相当于一州的刺史和都督。

杜如晦看了一遍高昌留守的奏折,也笑得不行。

笑罢,杜如晦咳嗽了两声才说:“这个高昌留守赵文宗,实在是闹笑。什么叫刁民?高昌城以外的游牧族群,不都是吐谷浑人吗?虽然吐谷浑现在是咱们大唐的属国,但是谁都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初薛延陀进犯大唐的时候,他们不也起了共同出兵的心思?虽然后来慕容顺解释说是他部族的一些人想要叛变,还拿了他们的人头上表请求宽恕。但是,跟他爹慕容伏允一样,从他拒绝朝觐来看,依旧是怀有异心啊。”

李承乾笑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新的留守,似乎不知道,道理只能在大唐内地用嘴说,在高昌,可是要用拳头说的。”

杜如晦看了一眼皇帝的批复,惊讶了一下,笑道:“陛下这是要开始提防吐谷浑了啊,新的火药武器送去以后,高昌城快要过期的武器全部释放,威慑一下吐谷浑,接下来就是固守了。不过,有这一次威慑,慕容顺这个胆小鬼,怎么也会老实一段时间。”

李承乾无奈道:“这也就是咱们唐人自古以来就提倡心善,不然,早在当年,吐谷浑就被灭族了。留着一片白地,等以后的开发不行?慕容顺这个蠢货,跟他父亲一个德行,总想着通过一次次的试探,来看大唐的反应。您说说,咱们大唐就这么好惹?”

杜如晦哈哈大笑:“慕容顺在赌啊,他赌只要自己不太过分,大唐就会遵守三年之约,不主动出手。他也在赌大唐备战不是针对他,你信不信,要是咱们跟高丽开战以后,他的挑衅咱们不曾理会,他李恪就会联合西突厥进攻草原,将东突厥的土地,重新占回去。”

“实力不怎么样,心思倒是挺多。这样的蠢货,只是震慑的话是不够的,不打疼他他不知道自己有多蠢。既然如此,这封奏折,就要改改了。于泰固守高昌这么多年,虽无进取,但也算劳苦功高,是时候调回来了。”

杜如晦点点头,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了尚书省的建议,夹到奏折里后,就命人重新送回皇帝那里。

震慑依旧,但是却变成了见血的震慑。

至于高昌留守大将军坏了规矩,该怎么惩罚也是大唐自己的事情。至于名为闭门思过实则是照顾他休息一段时间这种事情,发生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送回皇帝那里的奏折,没过多长时间,就又走了一遍流程,重新回到了尚书省。看到随奏折而来的一道密旨,李承乾和杜如晦相视一笑,奏折走原路送去兵部,密旨则经由尚书省直接派人送给于泰。

同时,俩人也很清楚,那个高昌留守赵文宗,估计这一次,不像于泰一样是名贬实升,而是真的要降级了。

大唐虽说是文武分家,但是,跟武将不一样。武将可以蠢一点,可以目不识丁,只要不是胆小鬼就行。文官不一样,在保证自身文采政治能力的前提下,还得够强硬才行。

于泰留守高昌以来,除了例行的报告以外,向来都是敢于自作主张。自作主张在内地是大罪,但是在边境,却要看程度。

对于各个边境留守,朝廷虽然没有明说,但还是给予了一定的自主权的。像这种境外牧民侵占牧场,都要上奏要办法的留守,真的没有继续任用的道理。

公务中找乐子,也不是经常有的。

一直到午饭过后,李承乾和杜如晦都没有再凑一起乐呵过。

政务处理完以后,杜如晦伸了一个懒腰,见李承乾的桌子上还有一个没处理完的奏折,就让张赟拿来给他,边审阅边说:“待会儿,老臣准备去听曲儿,太子殿下要不要一起?”

李承乾撇撇嘴说:“听曲儿?估计房相也会一起吧。不去不去,我实在是听不来你们喜欢的曲子。家里还有仨孩子一个大肚婆等着我呢。”

杜如晦笑道:“这段时间的曲子可跟以前不一样了,最流行的就是传唱您和孙道长事迹的曲子。辛苦一遭,难道就没有兴趣听听坊间是怎么传颂你们的事迹的?”

是个人就喜欢被人夸奖,李承乾,自然也不例外。

看完最后一个奏折,丢到户部的箱子里,李承乾拍拍手说:“最多半个时辰昂!”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血宋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天官赐福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我女友是外星人 一品邪凰三小姐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三生降头 不负卿莫别离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从棋魂开始的无限 汉乡 女官 绿茵之谁与争锋 云间长生叹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霸宠一神秘娇妻 夫君,来种田 葛英与兴明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1989红色攻略 隆万盛世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超级少皇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楚武信君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衣冠谋冢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 孤才不要做太子txt下载 - 孤才不要做太子最新章节 - 孤才不要做太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