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首页 >> 孤才不要做太子 >> 孤才不要做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想当皇帝的领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诡三国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明末钢铁大亨 封侯 北宋大相公 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 孤才不要做太子全文阅读 - 孤才不要做太子txt下载 - 孤才不要做太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3章 百姓请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跟宝贝儿子讲身份,那是蠢货的行为。李承乾觉得,原本历史上李承乾最终变成那个样子,或许就是跟李世民的态度有最直接的关系。

君臣父子,君臣父子。纲常伦理上,先是君臣,后是父子没问题,但是,私下里相处也是这个模式,那不是脑子有病吗?

所谓的一家人,就是要融洽相处,才能团结一心的。一味的压迫,得到的只会适得其反。

跟儿子玩乐了一段时间以后,李承乾才抱着儿子前往宜春宫。

以前吃饭的时候,大圆桌只能坐几个人,现在,直接就变成了九个人。

对于三个姐姐都有了孩子,武媚自然是十分羡慕的,但是,年岁却不是着急就会增长的。

一大家子一起吃了一顿午饭,李承乾才背着手到宜春宫偏殿查看地道口和武器。

地道高三米,宽度则是达到了五米。这么大的地道,一次性通过的人,还是很多的。而宫殿里的武器,就是通过这个地道送来的。

看着两侧兵器架上各式各样的武器,方山眼光发冷,心头却炽热的厉害。毫无疑问,这些武器是给他们用的。干爹那一代,没能等到以身报效太子的机会,没想到自己等来了。

抚摸着横刀的刀鞘,方山只觉得自己心跳都加速了不知道多少。

看到方山脸红的样子,李承乾无语道:“行啦,别这么激动,说到底,这也只是孤准备的保险而已。外敌入侵,金吾卫才是第一道防线,百骑司和暗卫好手构成的东宫城防军,是第二道,这两道防线都冲破了,才到你们出场的机会。知道你们想着拿命报答孤,但是,就你们那两下子,就算手里有武器,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啊。”

看着地道口,方山嘿嘿的笑道:“或许我等没法杀敌,但是,为殿下争取离开的时间,还是能做到的。殿下放心,不管发生什么事儿,奴婢等人都会护殿下周全的。”

李承乾笑了笑,没有回答。

十几年的效忠啊,老一代卑贱者联盟,耿不曲、方胜王晟等人的愿望,恐怕要等自己继位以后,才能实现了。

准备完全,剩下的就是等待。

转头看向东北的方向,李承乾期待着边境的战火燃烧起来。

—幽州

没有了辎重的烦恼,皇帝一行人前进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抵达了幽州。《尚书》中《禹贡》一篇言: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

这就是幽州的前身。

作为一个能追溯到尧舜时期的古城,幽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在大唐,幽州就是大唐东北方最后的底线。

经过张俭这些年来的经营,营州一线虽然已经牢固万分,但是,保险起见,李世民还是决定先再幽州屯兵,免得暴露军队的行踪。

久违的重新领兵出战,让李世民感受到了久违的意气风发。

调配大军前进、安营扎寨,一系列的安排极其的流畅。

下令甲兵全部囤积幽州,幽州沿线拒绝任何外人经过以后,李世民才召开了战斗会议。

说是战斗会议,其实跟唠唠嗑的性质没什么区别。毕竟,该讨论的,在长安的时候,就已经讨论完了。

幽州刺史府里,李世民看着一个个进入的将领,眼神中充满了火热。

这一次,除了程咬金等人以外,大唐可谓是精锐尽出。程处嗣、长孙冲等,也在将领的行列之中。

作为皇帝,李世民很清楚,该往下分配的功绩,还是要分配的。所以,对长孙冲等人的出现,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虽说不在意这些,可是看到秦琼也咳嗽着进来,刚坐下就浑身冒汗的样子,李世民还是很吃惊的。

“秦爱卿,朕不是说过了嘛,你用不着紧跟大军,慢些跟随,也是可以的。”

秦琼好不容易喘匀了气,拱手道:“当初,微臣就参加过东征,战场上,也曾看到高丽贱夷杀害我中原将士。如今陛下御驾亲征,微臣怎敢缺席。英雄一生,谁知道天下安定以后,就变成了狗熊。既然横竖都是死,微臣倒是更希望能死在战场上。这般,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生有了交代。”

听着秦琼的声音,所有人都觉得难过起来。

孙道长的诊断是不会出问题的,既然说了秦琼只剩下半年不到一年可活,那秦琼最坏的情况下,确实看不到战斗打响。可就算是如此,他依然是跟上来了。

甚至不曾掉队。

在内心里叹息一声,李世民只能把自己的怜惜收起来。他很清楚,现在给予秦琼的怜悯,对他而言,都是侮辱。

“既然都到了,朕就说说咱们接下来要做的准备。首先,就是分兵的问题。张亮何在?”

张亮一身戎装,离座而出,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说:“你对高丽海疆作为熟悉,所以朕命你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东海水师统领李孝恭,为副总管,率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从莱州走海路向平壤进军。

至于什么时候动手,你们自行决断。但是,登岸以后,朕要你们尽可能的逼迫,给东面战场创造机会。腹背受敌,特别是同时进攻之下,估计就是高丽,也会慌乱好一阵子吧。”

虽然觉得有些难,但是张亮很清楚,自己其实就是一个负责扰乱高丽心态的队伍,并不需要真的攻打到平壤去。毕竟,四万多的兵力,想要长驱直入,还是不现实的。

就在张亮领命之际,门外传来了李绩的声音:“末将李绩,迎驾来迟,请陛下治罪!”

李世民哈哈大笑,亲自亲身走出去,扶起了跪在门口的李绩道:“朕的速度快了太多,没能按时迎接,不是你的过错。你来的正好,来,进来。”

示意李绩进入大厅,才坐好,李世民就说:“李绩,朕命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张俭为副总管。朕能给你们的兵力是六万,最多,加上兰、河二州归降的胡人,你们沿北路向辽东进军,一方面配合朕的中军作战,一方面,也要提防北方的室韦靺鞨等族。”

李绩单膝跪地领命,并问道:“若这二族有异动,末将如何自处?”

李世民的眼睛顿时寒冷如冰:“杀!朕现在不愿他们插手讨伐高丽,已经是仁慈了,要是他们敢阻挠,朕要你打碎他们的胆子!”

“末将领命!”

应声以后,李绩就起身,坐到了张俭的旁边。另一边,张亮和李孝恭也坐到了一起。今后会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了,这个时候就得好好相处。

得到大总管头衔的,毫无疑问能从这一次的战争中分到足够多的功绩。大厅里,投向张俭等人的视线,无不充满了羡慕。然而,没有人嫉妒。灭国之功,撑破肚皮他们也吃不下,还是有很多功劳等着他们的。

作为中军统帅,总管中的总管,李世民很是相信自己手下将领的能力,最多就是规划了一下行军的时间和路线,剩下的,一概不过问。

当军略制定的差不多的时候,门外又响起了一个声音:“启奏陛下,幽州城外,有大量百姓集结,请求入城。”

说话的是幽州刺史方谦(熟悉不),作为一州刺史,他在这幽州就是天,但是当皇帝一行人到了以后,顿时成了小老弟,连议事堂都进不去。

门打开,方谦走了进来,拱手道:“陛下,这些百姓都携带着武器,请求能够参军,陛下,您看微臣应该如何决断?”

“百姓请求参军?”

说起这个,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当即起驾准备到城墙上看看。

河北道大量征兵的事情,是隐瞒不了当地百姓的。再加上本来是通州大邑的幽州紧闭城门,庄严肃穆,自然是猜到了一些。

当登上城头的时候,李世民顿时哭笑不得。跟府兵不一样,大唐的府兵,还是有自己的铠甲武器的。但是,城外的这些百姓,都只是拿着木头削出来的矛,好一点儿的,才背着一把刀,还是没有刀柄刀把儿,用布料缠着把手的。

至于铠甲,就更不堪入目了,好多人的都是绳子串着木块,勉强弄出来了铠甲的样子。

城头上,皇帝的出现,让底下成千上万的百姓兴奋的呼喊起来。

“陛下,让俺上阵吧!俺们不要赏赐!”

“陛下,我也参过军,前朝的时候虽然当了逃兵,但是这一次要是逃了,陛下就砍了我!”

“陛下....”

“陛下....”

....

一声声的呼喊,就像浪潮一般在城头下此起彼伏,只是听着就让人热血偾张。

这个时候的皇帝得意万分,这一刻,他忽然有了掘开炀帝坟墓,骑到他的棺材上嘲讽一下的想法。一样是东征高丽,一样是就地募兵,但是,隋朝和大唐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隋朝的时候,是强制征兵,好多适龄的人,为了不被抓去参军,都打断自己的手臂,借此逃避。可是到了大唐,自愿参军的人组成了一支军队不说,就是寻常的百姓,也自备武器,愿意参战,还是不要赏赐的参战。

说漂亮话的时候,长孙无忌是永远不会缺席的,见皇帝笑得得意,他连忙拱手道:“陛下得万民之心相随,微臣为陛下贺!”

登上城头的将领们,也知道这一幕的出现有多么的难得,纷纷跟随长孙无忌拍皇帝的马屁。

沉浸在巨大的幸福感中,李世民的脸颊都微微发红了。

一只手高高伸起,不只是城头上高声呼喊的将领和士兵闭嘴了,连城地下的百姓也逐渐归于平静。

拱拱手,李世民道:“各位父老乡亲的心意,朕领了。但是,朕又岂能让非军人的子民上阵参战?诸位放心,朕的中军,都是从河北、河东、河南道招募的府兵,多达十万!十万大军啊!其中或许就有你们的儿郎。朕相信,他们都将是战场上的杀神,会带给高丽人无边的恐惧。诸位有心,不妨回家,安心务农,待到朕战胜归来之时,我等一起摆宴狂欢,岂不快哉!”

说完,李世民就闪身离开,将场面交给了方谦。

李世民的声音很大,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虽然很想抗旨不遵一回,但是面对方谦的黑脸,百姓们也只能退去。

短短的几天时间,这样的事情上演了不止一次。朝廷这一次对高丽动手,是真的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为了避免偏远地区的百姓也往幽州赶来,李世民不得不动用自己的传国玉玺,下了一道告示,奉劝各地百姓不可再来。

没错,传国玉玺,现在依然在李世民的身边,他领军出征,甚至没把玉玺留给李承乾,以至于现在朝廷各式奏折上,盖的都是太子的玺印和尚书令的玺印。

时间来到了九月天气已经开始变冷,除了幽州营州虽然已经预备了大量取暖的物资,但是今年的煤矿产出,依旧要紧着皇帝那边先来。

签署完了取暖物资的起运令以后,已经一整天没能离开书房的李承乾,只好借着抽查军备的借口,得以到军器监喘息一下。

军器监的作坊和仓库都不在长安,皇城里的院子,其实就是办公区而已。

不过,他们的院子里,却总会保存一些样品,这一批供给边境的军备,也抽样取了过来,供太子检查。

陆佑依然是军器监的少监,匠户出身的他,对这个官职已经非常的满意,悠然的准备在这个位置上老死。

见太子到访,陆佑行礼以后也不啰嗦,直接打开了仓库,命人把样品拿出来给太子查看。

首先就是横刀。

在一堆木杖中随手抽出一个,按下绷簧,一点点寒光就漏了出来,再一抽,一把完美的横刀就拔了出来。

借着日光,李承乾欣赏了一下刀身上的纹路,见院子里就有木桩子,上前一刀就砍了出去。

已经研磨完毕的刀,是极其锋利的。自上而下的一刀虽然没有劈断木桩,却也劈了好大一条木片掉了下来。

这个时候,横刀的锻造工艺还没有失传。在工匠精益求精的工艺之下,每一把横刀的成品,都是真正的凶器。倭国人的倭刀,特娘的还是抄袭唐横刀过去,弯一弯,就成了自己的。在这一点上,倭国人也没有一点武士道精神,跟某个棒子国如出一辙。

再抽出一把横刀,还是一样的锋利,拿在手里完全没有别扭的感觉,哪怕是用力的弯折,也能很快恢复原本的形状。这就是夹钢法打造的好处了,既保持了韧性,又保证了刀身的坚硬。

横刀,没问题。

接下来,就是盾牌了。

不同于贞观初期的木盾和铁皮盾,现在的防箭盾,根本就是直接锻造出来的,整体都由钢铁打造。从横刀砍在上面也只是起一点火星来看,别说是弓箭了,估计就是八牛弩,也拿它没办法。

宽一米,高两米,这样的盾牌一排排的竖起来,只会让敌人的弓手绝望。

悠闲了两个月的时间以后,于泰就抛下了怀孕的妻子,又跨上横刀,跑到东宫守门了。

看到这变态的盾牌,他忍不住感慨道:“这么厚实的盾牌,一旦构成盾墙,岂不是无敌了?”

李承乾笑道:“这个世界上哪来的无敌?你看这盾牌底下的榫口,明显是能用架子搭起来的,这样一来,也能减少举盾的士兵。就算是投石机,面对不是血肉之躯支撑的盾牌,也无计可施。但是,如果战场上没时间搭起架子,而敌人用投石机或者火攻的话,还是很容易瞬间溃败的。所以,说到底,战场上还是很看重时机的。不过,就我看来,高丽人还击的可能性太小了,他们得先考虑考虑怎么抵挡进攻才行。”

说完,李承乾又随便抽出一个马背弩,朝着靶子射了一箭。

加装了滑轮组、弩臂也改成软钢的弩,威力无俦,箭矢直接穿透了靶子,落在地上仍然钻进去了一半。

抬抬手里的弩,李承乾笑道:“老于,你知道父皇要这个弩要了多少?整整五万架啊!”

“五万?”于泰瞪大了眼睛。马背弩不同于手弩,因为笨重一些的原因,马背弩一般是弩手在马背上用的。这么多的马背弩,说明骑兵也有真么多。

五万的骑兵啊!

咽了咽口水,于泰苦笑道:“虽然这么说不敬,但是末将还是想说,陛下可真舍得啊,这不是败家嘛!”

李承乾哈哈大笑:“你说得对啊,父皇就是出去败家去了。以前没底气,打仗都小家子气。现在好不容易富足了,自然得奢侈一把。草原的纳入,让咱们大唐拥有了养马的基地,再加上育种,现在咱们大唐的骑兵,也终于能凑成军团了。五万的骑兵,父皇这是准备攻破长城以后,立刻横扫高丽啊!机动力提升,才能让战场真正的瞬息万变。室韦靺鞨人,最好老老实实的,否则,大军收拾了他们,再返回战场,甚至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高科技军阀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天官赐福 圣堂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我女友是外星人 三生降头 不负卿莫别离 那些年遇到的异事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汉乡 女官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绿茵之谁与争锋 云间长生叹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霸宠一神秘娇妻 葛英与兴明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寒门状元路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 孤才不要做太子txt下载 - 孤才不要做太子最新章节 - 孤才不要做太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