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首页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战场合同工 从八百开始崛起 猎天争锋 锦衣状元 高危职业 大明1937 封侯 亮剑之独立大队 北宋大相公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8章 固执己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然对于刘志来说这只是第一步,为了自己的计划,他甚至于不惜发动生化战争。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还是不会走这一步的,毕竟那样会使许多无辜的平民丧生。

他也不担心罗马帝国会扩张过度,更加强盛。

经过了奴隶共和制和君主专制之后,元首共和制也走到了尽头,国内矛盾达到了高潮,已经濒临爆发的边缘。

即使瘟疫能够遏制住,也只是延缓了一点时间,接下来,只要医师队能够初见成效,他就会以此作为交换,要求罗马出兵安息帝国。

当然,对于罗马来说,即使大汉不做要求,他们也会出兵,毕竟两边是世仇,而且这次瘟疫很有可能就是安息那边人为传播的。

对于心高气傲的罗马帝国来说,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恶气。

这个布局可能需要几年才能完成,急不得,除此之外,要解决贸易路线问题,还是需要鼓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联合起来挖掘运河。

在修建大运河方面,大汉有着丰富的经验,不仅仅将京杭大运河提前呈现出来,还加修了一些短距离的运河,用来联通整个水路。

如今涿州城的铸造已经初具规模,刘志打算将重点放在水利工程上去。

小冰河时期估计还要持续一两百年,气候会持续恶化,反复无常。

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减少恶劣气候造成的伤害。

按照历史上的气候变化进程,接下来北方草原上会迎来旷日持久的大干旱,使得绿洲消失,草场退化,整个西北沙漠化迅速扩大。

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会一步步被压缩,逼不得已进行了持续几百年的南下迁徙。

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末年到达了高峰,胡人与中原文明之间,因为争夺生存权,展开了血腥的厮杀。

由此产生了历史上着名的五胡乱华事件。

所以趁现在干旱还不是很严重,要提早干预,否则后患无穷。

西域那边,早已开始了引导冰山雪水入沟渠的工程,后面将会继续加大投入。

反正边境清平,调集边军帮助当地一起修建,也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问题。

至于辽州草原和匈州草原,除了引导雪山水源之外,还需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流失,结合后世的治理经验。

例如规划有序放牧,甚至人工补种牧草,严禁胡乱开垦种植等等。

而凉州、并州、幽州一带,则可以采取南水北调或者东水西调工程,用沟渠将资源丰富地方的水引到贫乏地区去。

为此,许久未曾上朝的刘志,决定召开一次大朝会,商量加大水利工程的事情。

他还特意提前下诏,将远在涿州的东北总督陈寔召了回来,这些年来,陈寔一直主持各种工程,经验丰富。

从大运河到涿州城,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卓越的能力,这一点有目共睹,谁也无法反驳。

因此提到水利工程,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不过他如今年事已高,又身居高位,刘志也不打算再让他爬山涉水,亲力亲为了。

在召开朝议的头两天,陈寔终于赶到了京师洛阳,自从第一届科举考取魁首之后,他这些年来很少到过京城。

有数的几次都是回京叙职,而且全都是来去匆匆。

尽管他是大汉深受刘志信任的几名重要大臣之一,但却是与皇帝交集最少的一人。

当年他考取科举的时候,便已经四十岁了,由于常年奔波劳累,六十几岁的人,早已是须发花白满面皱纹。

不过他的身体还算硬朗,精神也很矍铄,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刘志在中德殿召见了陈寔,几句寒暄之后便直奔主题,听说陛下又要动大工程,他并没有盲目的举双手赞成。

作为一手经办了大运河和涿州城的主要负责人,他更知道这样的大工程,有多么的劳民伤财。

大运河和涿州城,对国家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超凡意义,都是为了区域发展的目的。

事实证明,虽然耗费了大量的国力和财力,但回报也十分丰厚。

尤其是大运河,当时国家才刚刚发展起来,还不是很富裕,修建这个浩大的工程,几乎是举全国之力才完成。

其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即便像陈寔这般务实之人,也觉得不堪回首。

而且到现在也只能说完成了主体构架,其余的细枝末节,一直都在完善中,估计还要持续许多年。

但大运河的功绩,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水利工程那么简单,他更是一个连通了整个中原和南北,贯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道路。

这条路承载了帝国的主要运输任务,也连通了海外疆土,更延伸到海上贸易。

可以说大运河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区域性的,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意义重大。

而涿州城,对国家来说,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作用,不仅仅让原先边远的冀州迅速发展繁荣起来。

更使得整个东北地区,从之前的蛮荒之地,变成了东北的江南,鱼米之乡。

使得国家又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粮仓,还使得东北对中原的认同感迅速增强。

当然,反过来朝廷对于东北地区的掌控,也迅速深化。

正因为有这么多有力的原因,所以当年陈寔顶着朝廷部分反对派的压力,一力坚持,坚定的站在了皇帝这一边。

事实也证明了皇帝的高瞻远瞩,具有着多么正确的长远布局能力。

但花这么大的代价,发展西北甚至更偏远地区的水利,怎么想都有些弊大于利的意思。

可皇帝既然隆而重之的提了出来,就一定有着他的道理,所以陈寔决定先听一听刘志的理由。

这些年来,大汉在气象预测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再结合周易八卦学说,断定未来百年内整个西北地区会有持续不断的大干旱,对于此时的大汉人来说,也不是那么的难以接受。

而且,最近几年,已经有了这个苗头,西北地区的雨水确实一年比一年少,只是离干旱还有一定的距离。

作为皇帝未雨绸缪,也确实说得过去,可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力又不发达。

更重要的是,在中原文明眼中,他们都是些胡族蛮人,为了这样的地方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实在是得不偿失。

陈寔由于出身贫寒,已经是朝廷大臣中,最顾及民生的一位了,如果连他都反对,这个计划很可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

“陛下,臣觉得现在就提出修建计划,为时过早,不如先派工部的专职官员,前去实地勘测考察。

再让当地官员,详细汇报本土情况,结合他们所说进行评估,看看到底值不值得修。”

尽管刘志知道,大旱灾确实存在,但却没有充足的证据,说服自己的臣子们。

自从掌权以来,刘志还从未遇到这样的时候,虽然他可以强制下令,但如果整个朝廷都呈反对状态的话,这些工程也一样无法顺利展开。

“朕再想想再说吧。”

距离召开大朝会还有两天的时间,刘志想再继续征求意见。

紧接着,刘志召见了自己的几位主要心腹,大部分人都对此事采取了保守的态度,少部分人更是公开反对。

总结起来理由不外乎西北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地理条件又差,修建水利工程难度太高,划不来。

何况那边是以游牧为主,并不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只要能够保证饮用水足矣。

见到无一人赞成,刘志心内焦急不已,如果不趁着他身体还好,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等到大旱灾之后,就更难以启动了。

想了想,便派人将太子刘瑾叫了过来,这几天刘志的动静,并没有刻意瞒着东宫那边,所以刘瑾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刘志一开口,他就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父亲,孩儿认为,此事要想说服朝廷众臣,就必须要给出充分的理由。

毕竟工程太大,所付出的代价又太高,这几年中原也不太平,灾害频发,都希望把精力用在这方面。”

即使本身并不同意这个工程,但作为儿子,刘瑾依然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父亲的立场上说话。

不过事情绕来绕去,依然回到了原点,但无论如何,刘志也确实给不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看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刘瑾的话,让他终于改变了策略,大朝会依然如期召开,此时消息灵通的人士,早就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所以当皇帝依然坚定不移地抛出这个议题的时候,立刻遭遇了冷场。

几位朝廷重臣,早就已经单独表过态了,此时自然无须重复,见他们都不做声,其余的中高层官员,也聪明地选择了缄默。

如果皇帝明知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是要一意孤行,那首先站出来当庭反对的人,很可能会被刘志拿来杀一儆百。

所以大家都聪明地选择了不做声,打定了主意先看看情况再说。

其实刘志对于中层官员,确实寄予了厚望,他们中很多人,都曾经调往西北边远地区当过地方官。

因此他们对于西北的情况都十分了解,自古以来这些地区就缺少水资源,极大地限制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如果连他们都反对的话,那整个朝廷从上到下,就找不到一个支持者了。

这情景倒是让刘志回忆起当年初登基的时候,那时候他还是规规矩矩,五日一小朝,每月一大朝。

每一次上朝,都要跟满朝文武斗智斗勇,搞得他经常如临大敌,遇到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要提前未雨绸缪。

就这样,他却整天如打了鸡血一样,时时刻刻琢磨着,该怎么样才能打赢每一场硬仗。

这些年来他已经越来越消极,虽然牢牢地掌控着整个帝国的权力,却再也提不起兴致。

自从他出事之后,身体更是大伤元气,为此基本上取消了所有的朝会。

有什么事情都是让朝廷众臣商议好后,再来向他汇报,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琐碎事情,早已无法送达他的案头。

可今日,他突然就怀念起从前那些风云变幻的岁月。

看了看堂下正襟危坐的皇太子刘瑾,如此的少年老成,与自己当年的惫懒模样,完全是天渊之别。

反正问题他是抛出来了,既然大家都不想表态,那干脆就这么耗着吧。

皇帝的御座是一把硬木椅子,只能身姿笔挺地坐在那里,时间久了非常不舒服。

这么做是有原因的,第一是提醒皇帝,在朝堂之上不能贪图享受,必需要严谨勤奋。

第二个也是为了提醒皇帝,每次朝会都不能拖得太久,以免他迁延不绝,当断不断。

可刘志今日是有备而来,早已提前让人把椅子上铺了软垫,自己懒洋洋的斜倚在上面,毫无半点形象可言。

反正如今的大汉朝廷,都知道他是身体不好,而且也没有一个人敢当面指责他形象不佳。

众人见皇帝如此坚持,也都开始互相打起了眼色,一阵无声的交流和博弈之后,终于有人被推出来当了出头鸟。

一名工部的官员挺身而出,以非常坚决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臣认为南水北调的工程确实可行,但必须缓一缓再说。

现在国家刚刚修建了大运河,各方面消耗都很大,必须要给出一段时间来进行休养生息。

一旦再起大动作,有什么突发事情的话,朝廷根本无力负担。”

原本以为他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皇帝应该会听进去,至少不在像之前那么坚持。

可偏偏刘志就好像完全听不懂一般,直接跳过主要中心思想,而是抓住了他话里的漏洞,好整以暇地的追问道。

“既然你也同意修建南水北调工程,那你说的缓一缓,具体是指缓多久?”

一句话,把那个工部官员气得差点噎住,皇帝这一次绝对是故意装聋作哑的。

但同时也十分清楚的传达了他的意思,那就是必须修,而且还要尽快。

“这个……应该至少需要个一二十年吧,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朝廷根本就转不过来。”

那官员面红耳赤,麻着胆子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高科技军阀 天官赐福 海贼中的木木果实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我女友是外星人 不负卿莫别离 那些年遇到的异事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汉乡 女官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绿茵之谁与争锋 云间长生叹 仙道释然清尘落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Seven日记 霸宠一神秘娇妻 葛英与兴明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秦时小说家 佣兵禁地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明天下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大楚武信君 寒门状元路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衣冠谋冢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道藏辑要 玉符传奇 穿越之原始之路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