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孤独麦客

首页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谍影凌云 红色帝国1924 谍影无声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重生之校园特种兵 猎天争锋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封侯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孤独麦客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全文阅读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txt下载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三十三章 资本(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1648年4月10日,伊河地区,秋高气爽。

苍茫辽阔的原野上,一条灰色的路基绵延向远方的天际。路基旁,是大群身穿天蓝色牛仔服的筑路工人,他们正在奋力安装着铁轨。这里是西北铁路百尺崖堡——梅洛堡段,目前铁轨安装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在新增了一千余人手后,预计在六月底以前就能通车。届时,从下伊河镇出发的列车能够将大批物资直接运输至梅洛堡,本地近三千名居民将享受到交通跃进所带来的便利。

而在百尺崖堡以南、峡谷乡以北的广大乡村地区内,一些技术人员也在进行着紧张的测绘。他们都是来自新成立的西北关道公司的技术人员,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两万元——其中一名穿越众(陆军连长蓝果上尉)一人就投资了五千元。目前该公司承接了一些乡镇间的砂石公路项目,其中从峡谷乡附近农业生产区到火车站的一段七公里长的乡道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工程。该段公路据估算每公里造价几达2500元,全部完工可能会接近两万元。幸好这些钱不用一次性投入,不然西北关道公司的另一个项目也就不用开工了。

为了鼓励私人资金进入基建行业,政务院给这些纷纷成立的公路公司一个较宽松的完工期限,使得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以及最重要的从国外获取劳动力等事宜。国外的劳动力价格还是相当低廉的,尤其是那些欧洲契约制工人(即俗称的契约奴),真使用起来比那些黑人还廉价,因为前期投入少,非常适合这些关道公司雇佣。反正这些公路已经选好址了,就是在原有的人畜走出来的泥土路上翻修。路的两侧就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就连排水沟都可以利用现成的灌溉水渠,这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修路成本如此之低。令参与者们都十分满意,也许唯一的风险就是如今这块农业区的土地尚未完全分配出去。野外尚存在很多公地(即野地),当公路修筑完毕开始设卡收费时,有些人为了逃避收费多半会从野地里绕远路运输物资,这无疑会使得公路公司的收入减少。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相信到时候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现在与其考虑收费的难题,那还不如多多思考下这修路的劳动力从何而出呢。按照国内目前的形势看来,劳动力紧缺的状况长期不会得到改变,那么肯定只有朝国外想办法了。而国外的劳动力来源在哪里呢?

旧大陆的欧洲人?听起来不错。但远了点、耗时长了些,而且价格也稍贵了点。从西非引入黑人?先不说国内至今尚未允许私人蓄奴,也禁止雇佣黑人,单就说从黄金海岸出口到东岸来的黑奴的价格可也不便宜啊!葡萄牙人的售价大约在150元/人,荷兰人稍低点,也要120元,英格兰人的价格介于二者之间,这个售价对于资本尚不是很充足的国内各大投资者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

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了!嗯,好吧,这条路当然不是从远东移民。那个成本更加夸张,也就如今政府会不计成本地从远东移民,私人资本家脑子有坑才会选择明人呢。毕竟大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是辛辛苦苦走街串巷一分钱一毛钱地积攒起来的、是提着脑袋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来的,该节省的成本必须要节省下来!

这样一来,答案其实也就呼之欲出了。是的,东岸共和国西北边境外有着大量的瓜拉尼人村落,而在一海之隔的广阔的拉普拉塔地区,更是生活着海量的克兰迪人,据说有几十万之多。那么,大家还等什么?还不抄起家伙去抓人啊。这都是不用花钱的劳动力啊!

心里冒出这种想法的大多是军人出身的新兴小资产阶级,他们的钱不是很多。搞一个项目还得拉很多战友、乡邻一起投资,不然根本维持不了后续投资。因此。对他们来说,精打细算几乎成了本能,而曾经拥有武力、思想简单粗暴的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奴役异族来为他们减轻成本、为他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恰好如今东岸军队尚在拉普拉塔征战,他们以前也都在那边服过役,非常清楚那边的情况。他们中一些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口服役过的士兵们早就知道,几乎每天都有两三百个所谓的克兰迪囚犯(多为盗窃、抢劫、纵火、杀人等)被装船运往新华夏和澳洲这两个流放地。反正这些克兰迪人到了流放地也要服刑,那么还不如将他们的服刑地点改为在国内呢,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军部能够从中获取一些物质上的收益,顺便也照顾了他们这些退伍军人,提高了大家的凝聚力。另外,由退伍军人转职的新兴小资产阶级也获取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这对于节省成本、完成原始积累大有好处。当然了,最后政府也理所当然地享受到了好处:道路修好了、农场产出增加了、市场上的海产品也变多了,通货膨胀下降了,绝对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而军部也很快就对退伍军人的们意见做出了回馈,4月20日,经执委会默许后,第一船一百名克兰迪人“囚犯”——其实很多是被栽赃的,只因为他在所谓的犯罪现场出现过,然后就被东岸军官们自动脑补成了罪犯——被送抵峡谷乡。西北关道公司为每人付出了30元的费用,然后就获取了这些人三年的使用权,仅此一项就能把乡道的成本压缩在每公里2000元以内,利润率大大增加。

三年后,这些克兰迪人——如果还活着的话——就将刑满释放,然后被移民部统一安排至澳洲和新华夏地区定居,总之是不会留在本土的,本土不需要原住民。而为了管理这些囚犯们,西北关道公司的二三十名退伍军人股东们也经政府特许,被配发了十杆火枪和一些铠甲军刀之类的冷兵器,克兰迪工人的脚上也被上了长镣铐,以确保他们没有能力闹事、反抗或者逃跑。

资本的原始积累,果然是极度血腥和暴力的!其实东岸人还算好的了,西班牙人的奴役简直更是骇人听闻。比如他们当年刚刚在伊斯帕尼奥拉岛推广监护征赋制度的时候(即把印第安人当做奴隶抽税、奴役),岛上尚有约30万加勒比人;但十多年后就锐减了到6万人,再几年后减少到了人,等到推广这种制度五十多年后,这个岛上只剩下了约五百个加勒比人了,几乎可以宣告这个种族的灭绝,而这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岛上几乎全是黑人或黑白混血人种的原因——西班牙人因为缺乏劳动力不得不大量引入黑奴。

而作为普通劳动力的克兰迪人好解决,但修筑公路需要的很多技术人员就不好解决了,因为如今东岸国内也很缺少此类人才。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找大名鼎鼎的劳工经纪人索伦迪诺先生了,他在旧大陆很有办法,不但能捞取到大量普通劳动力,就连一些技师也能给你搞到,前提是你能提供足够的报酬。

比如东方县河南玻璃厂内如今就有一些来自荷兰的制镜技师,他们通过手工打磨镜片,制造望远镜以及高倍率的显微镜,为该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作为罗马帝国时代就开始大量修建道路的欧洲,建筑类的专业人才肯定是不缺的,只要你付的钱足够令他们动心,那么就总会有一些日子过得不那么如意的技术人员愿意来东岸服务。

而除了技术人员外,一些工程机械也首次被引入基建领域,比如在农业上获得越来越多好评的蒸汽犁。这种东西不但能耕地,在挖沟方面也是一把好手,效率绝对是没得说的。也许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售价过高,对于还处在原始积累阶段的东岸资产阶级来说有些高不可攀,只有少数非常有实力的公司(往往有穿越众投资)才有可能购买上那么一两台。

不过买不起没关系,如今国内的农机租赁公司也不是一两家了。比如财大气粗的东岸公司(涉及纺织、建筑、贸易、银行、造船、军工等多个行业)就一口气下了二十多台蒸汽犁的订单,同时也不惜血本开始筹建自己的专业维修队伍,然后开始向国内有志于投资基建行业的公路公司以及投资大农业的农场主们推广这种机械。

租金谈不上便宜,但对于无法雇佣到足够劳动力的投资者来说还是值得租赁的,因为这很明显有助于他们减少成本以及加快工期进度。而随着这些私有资本在国内的全面铺开,第一机械厂、大丰农机厂、第二机械厂也开始专门组织人手研发一些简易的工程机械,以降低修路难度、减少成本。

资本大量流入基建或农业领域,使得这两个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些领域的发展进而又带动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的发展,似乎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而这种循环,毫无疑问是可以推广到其他行业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拯救男配计划 林岚秦小雅 不要啊棺人 不负卿莫别离 官场之财色诱人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肆虐韩娱 武侠:开局获得模拟器 超级电力强国 重生之萌妻嫁到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人在斗罗,开局被唐昊抛弃 逍遥人生 间者 碧蓝之海:请叫我酒中仙人 携手战神 狼行三国 陛下为我神魂颠倒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大明流匪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唐代秘史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孤独麦客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txt下载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