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吹牛者

首页 >> 临高启明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三国之至尊系统 江山美色 汉世祖 抗日之战将无敌 重生之校园特种兵 亮剑之军工系统 大唐一品 朕,君临天下!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十章 整训(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套对当兵的来说不新鲜,军法严苛是中古军队的特点。“17禁54斩”源远流长,几乎无一不可“斩”。即使是戚继光这样驭军有方的名将,军令亦十分严苛的。

不过,军纪严苛和能不能执行是两码事。特别是他们收编的珠三角一带的明军,在明末算是承平日久的部队,不可避免染上“疲惰”。还有不少人其实是卫所出身,并未当过营兵,说是士兵,其实就是农民。

这一番铿锵有力,杀气腾腾的宣读训令,立马就让不少泥腿子出身的士兵“股栗”。

不过对杨二东这样久在行伍的人来说,这道训令并无特殊之处。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澳洲人的训令比大明的军法要简单些,甚至还柔和些。毕竟整个训令都不提一个“斩”字。要在官军中,每次宣扬军纪,少不得都要加一个血淋淋的“杀”或者“斩”。为了给士兵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类场合一般都还要当场斩杀几个倒霉蛋,把血淋淋的人头挂出来给大伙看。

训话完毕,开始正式操练。

这个国民军大队里的多数人已经在香港接受过大约两周的整训。不过这两周的整训时间内还包括了体检、政治教育、体能锻炼和基本纪律养成,实际用于操练的时间并不多。这样的军队别说去打仗,就是守城钱多都不放心,有些心急火燎

钱多当下将国民军大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香港接受过两周整训的士兵,他们已经初步接受过纪律养成和队列训练,所以训练的重点在战术养成上,包括火器射击、冷兵器格斗和战斗队形变幻。

至于那些出发前才临时征发的兵丁和在梧州本地招募来的,那就得从头开始了。

队伍分成两部分,各自赶去操场开始训练。操练的时候以个中队为单位,每个中队按照一比十的比例配备十名教官。教官全部是伏波军的上等兵和军士。作战经验不说有多丰富,至少在部队里待了两年以上,各种条令、队列早就被训的滚瓜烂熟了。

杨二东因为是在本地招募的降丁,自然就被列入了“全训新兵”的队伍。

训练的内容首先是队列,每个人记住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集合的时候迅速列队――这个不断太难:记好前后左右的人很快便能站好。接着教官开始操练“立正”“向右看齐”等几个简单口令后,就再没发出新的指令,只是背着手、攥着三尺长的白坯木的军棍,一小队为单位绕着转圈。有人探头探脑、动手挠痒痒,立刻就挨了一棍。

“没听到新口令,谁都不准动!”教官们凶相毕露,挥舞着棍子喊道。给伪明当过兵的人管这一套叫“杀威棒”,为的就是教这帮乌合之众听话。

这一站就是一个小时。中间敢动的每人都挨了一棍。有人体质虚弱的,站着站着就弯着腰吐了一地,回头也挨了一棍;还有人站得久了捱不住,向教官求饶,结果被揍到不敢说话抱头鼠窜,又被一顿乱棍揍回了队列里死撑着才算完,只有那些晕倒的人才能免于挨揍――拖到一边兜头浇上一盆冷水。

杨二东“见多识广”,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澳洲人是“来真得”,连偷眼去看都不敢,只能任由惨叫左耳进右耳出。半个时辰后,这场酷刑才算结束。

休息了半炷香的功夫,紧接着又是“立正”,教官们指派了临时的小队长和士官,让每一个人都记住了他们的脸,教了如何敬礼后抻着自己的肩章宣布:以后见到带臂章的人,不敬礼者统统十军棍、罚蹲两小时。这回一直站到了晚饭才解散,表现最差的小队全中队还要继续站到午饭结束,等大家吃完才准吃饭。

午饭是在操场上吃的,白米饭和杂烩菜糊管够。这杂烩菜糊是用大铁皮桶一桶一桶的挑到操场上的,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就是看上去实在没什么胃口。杨二东闭着眼睛吃一口:味道倒还不错,感觉里面有荤腥――到底有什么,谁也吃不出来。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之后又开始下午的训练。下午的训练又是队列训练――这时候考验才真正开始:教官们说的都是“新话”,而士兵们各操方言,要说他们之间有什么通用语言的话,那就是广州官话了。

除了少数“见多识广”的士兵――比如杨二东,他听得懂“官话”,所以这“新话”勉强也能听个六七成――大多数士兵听到“新话”就和外语的差不多。

这么一来,下午的操练就成为一种残酷的听力训练了。教官们只用新话发号施令,最多有一些肢体命令,一旦领会错误就会被军棍进行“精神注入”。

口令即听不明白,条令规矩多得要命,虽说有《军人手册》,但是多数士兵目不识丁,根本记不过来。于是训练场上便动不动挨揍,一边被揍还得一边大声重复自己的罪名――还得用新话念,念的不标准也得挨揍。被揍得多了大家也归纳出了经验来。总的来说,凡是没被命令去做的,就通通都不准做,谁要做了就要挨军棍。

晚上回到宿舍――新训中队的宿舍就设在“三总府”里,空的厅堂里铺上干草,遮风又避雨。对于常年风餐露宿的丘八来说算是不错的住宿了――所有人的腿都僵硬地回不过弯来,身上更是到处都疼。一个个勉强爬到草铺上休息。

“这一天挨的揍,比二十年挨的揍合起来都多……”李普惇慢慢的挪着坐在草垫上,龇牙咧嘴的抱怨道。他亦是梧州的降丁。

“幸亏这澳洲老爷打人用的是细木棍,要是换成了大明的军官,今天非给活活打死了……”

“那军棍就别说了,能把肉都给打飞!”有个兵说,“早年我见过一回,巴掌大的肉片都飞到旗杆上了,骨头都露了出来……太惨了。”

“当兵吃粮,到哪里都不是苦差事!谁叫咱八字不好的!”有人叹道,“我十五岁死了爹,只好出来当兵吃粮,到现在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老娘是不是还好……”

“怎么样了,你娘又给你找了个新爹呗……”

“放你娘的屁!”这边就要动手,马上又被人拉开了。

“挨揍没挨够,你这是要去送人头?!”杨二东劝道,“现在是什么时候!澳洲人他X的巴不得你们乱来,他好来杀人祭旗。”

“二东哥说的是。大家都是袍泽,少起哄了。”

“澳洲人凶是凶,总算不乱杀人。吃也吃得好!就不知道这澳洲粮能吃几天!”

“想吃粮还不容易?吃不了澳洲粮再吃大明的粮……”

“你少他X的作死!”有个年龄较大的老兵斥道,“不要命了!”

正说着话,忽然外面有人喊叫:“你们几个!别躺下挺尸,都起来烫脚!”

“丢你老X,”李普惇不觉低声嘀咕道,“折腾一天还没个完!”

“算了,人在屋檐下,咱们如今吃的是澳洲粮,就得服他管。”其他人劝着,一个个从草铺上爬起来,一瘸一拐的往外面走来。

站在外面的是中队长李冬,曾经在伏波军里服过两年役,后来被发现是扁平足退伍了,这次重新征召就进了国民军当军官。按照新训中队的兵混子们的看法,李中队长有点太年轻了,所以“太嫩”。不过今天一整天他们已经被李冬给“狠操”了一番,谁也不敢说他“嫩”了。

“训练结束之后,全体人员都要盥洗烫脚。”他横扫了一眼七零八落的士兵们,“你们!两人一组,去伙房挑热水,你们,去补给处领木盆!”

整个新训中队便在军官和教官的监视下,盥洗、烫脚之后挑泡。烫脚有助于消除疲劳,挑泡有助于行路――这都是兵丁们知道的,不过平日里在营伍中很难有这个条件:不论是木盆还是热水,都不是随手可得的东西。有时候时运不济,连水都喝不上,哪里还能烫脚!

澳洲人倒好,不但管烫脚,就这木盆还是一人一个的,发下来就叫士兵们在盆上刻名字――杨二东心想这个太奢侈了,一个人一个盆,光他们国民军大队就有三四百号人。这木盆一看就不是本地产的,多半还是澳洲人从临高运来的。

难怪老爷们都说澳洲人行事“奢侈”、“琐碎”。

“刻上了字就归宿你们个人保管!木盆不得混用,不得借用,否则一经发现按违纪处理!丢失损坏必须如实上报!”

吩咐完毕,教官们却并不离开,亲自在旁监督。直到每个人都整理个人卫生完毕,又是亲自检查,毫不含糊。

晚饭是混合菜糊糊粥,吃起来和中午的混合绘菜一个味道,只是里面加了米去煮。吃过以后,众人以为可以就此松快下,没想到李冬又宣布开始“文化学习”。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54节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福艳之都市后宫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雁鸣长空 异度 护花状元在现代 忠犬神探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抗战之红色警戒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北朝帝业 大明流匪 红楼从庶子开始 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 明末:边军不退 明天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岂独无故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高门庶子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