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男人李元霸

大大的红鲤鱼

首页 >>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 >>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炮灰"攻"养成系统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谍影无声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封侯 东晋北府一丘八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 大大的红鲤鱼 -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全文阅读 -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txt下载 -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6章 意外任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五百六十六章:意外任命

李渊费了好大功夫才使得怦怦跳动的心平静下来,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平稳些:“将士们,梁师都一战,打出了大唐的威风,长了华夏的志气,朕心甚慰!拿下梁师都,是我们先辈的遗愿!七百年前,汉宣帝命赵充国为将,兵临积石山。从这时起,无数的先辈捐躯赴难,为这一伟大的目标奋斗。现在,你们终于完成了他们的遗愿!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华夏英雄!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大唐英雄!朕为你们感到自豪!”

短短一段话,把梁师都这一战的渊源与意义全部说透了,将士们倍感振奋,齐声道:“皇上英明!”

现在的李渊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这声英明不是套话,是真心话,听在耳里就是不一样,李渊倍感高兴,笑道:“赏功罚过,朕之责,现在,朕行封赏。”

手一挥,一个内侍手捧圣旨站到城楼上,扯起尖细的声音开始念圣旨了:“封郭虔瓘英国公……有功将士各有差!”

一个接一个的念下去,费时极长方才念完。郭虔瓘是大军的统帅,封赏也最高,程晓天和费俊行他们也有相应封赏,就连王忠嗣都承袭了王海宾的爵位不说,还升了两级。唯有李元霸和王翰两人没有封赏,郭虔瓘很是诧异的望着李元霸,再看看王翰,两人一脸平静,一点不满的表示也没有。

李渊不给李元霸封赏,原委李元霸当然是明白。就算李渊不明说,李元霸也不会放在心上,梁师都这一仗李元霸是出于为历史做点事而去打的,并不是为了建功立业。

王翰的想法和李元霸差不多,并不是为了功名富贵而效力沙场。

等到念完,内侍的嗓子都冒烟了,清咳了两声,这才退开。

“谢皇上隆恩!”将士们齐声谢恩。

“皇上万岁!”老百姓们齐声欢呼。

尽管老百姓知道李渊肯定要大行封赏,就是没有想到,他居然在城门上降下恩旨,这可是唐朝的第一遭。唯有李渊雷厉风行,要老百姓不兴奋都不行。

震天价地吼声响彻天际。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等到欢呼声平静下来。李渊右手一挥。下了一道让人奇怪地旨意:“将士们。请上马!”

“上马?”李元霸不解地嘀咕一声。仍是照办。

将士们手脚麻利地飞身上马。整齐利落。体现出了良好地训练。老百姓齐声喝采。

“为何上马?”将士们心中都有这么一个疑问。就是弄不明白。

李渊圣旨一下。就从城楼上消失了。等到他再次出现时。已经到了建春门口。李渊一脸地笑容。脸上泛着红光。眼睛里精光四射。大步而来。犹如一阵风。

平阳公主和群臣跟在他后面,略有不解。

“今天,将士们归来,朕就为你们牵马!”李渊说出用意。

引来一片惊讶声!这可是议定之外的礼仪,谁也想不到,能不惊奇么?按照议定的程序,降下恩旨之后,要郭虔瓘他们从建春门通过,李渊站在城楼上检阅。李渊心情大好之下,决定不看将士们通过,而是给他们牵马。

“郭卿,朕给你牵!”李渊来到郭虔瓘身旁,伸手抓住郭虔瓘胯下战马的缰绳。

“皇上,臣承受不起!”郭虔瓘差一点从马鞍上滚落下来。

“你们这一仗,大长华夏的威风,朕给你牵马,又算得了什么?”

群臣正忙着给将士们牵马,为将军牵马还说得过去。只是,哪有那么多将军?那么多的大臣,早就把将军给“瓜分”了,没有将军只有给兵士牵马了。

大臣们根本就瞧不起这些大老粗的兵士,可是,皇命当前,不得不为。脸上一副欢喜态,心里却是在骂兵士大老粗。

兵士们直性子,哪里想得到大臣们心里的想法,受宠若惊之下,张着嘴直乐呵,脸上泛光,眼里喷火,比打了大胜仗还要高兴。

在兵士的眼里,这些大臣是高高在上的大人,一辈子也不见得能见上一面,他们居然为自己牵马,那是何等的荣幸事儿?他们能不兴备么?

李渊牵着马,和郭虔瓘走在头里。群臣牵着马,一个跟一个的进了城。

皇帝和大臣为将士们牵马是唐朝历史上的第一遭,很是惊人。不过,老百姓却是欢呼声不断,不住大呼“皇上万岁!”

李渊如此礼贤下士,太能博得老百姓的好感,要他们不欢呼都不成。

在老百姓的欢呼声中,将士们通过建春门,直接去了太庙。现在的太庙前有不少人,德祖赞,以及梁师都群臣全在。还有猪牛羊这些献祭的牲畜。

“献俘于太庙”是几千年的传统,是头等大事,首先就要做的。

来到太庙外,将士们下马,自有兵士把马匹牵走。立功的兵士只能站在太庙外面,李元霸、郭虔瓘他们这些将领跟着李渊进了太庙。

现在的太庙早就给打理干净,可以说一尘不染,还用檀香熏过,空气中弥散着一股诱人的香味。

来到供奉的房间,李元霸一瞧,只见挂着李氏宗祖画像。

李渊带着群臣跪伏于地,开始祝祷,祝祷一完,就是一通颂词。这些,都是例行之事,没有什么新意,除了文章辞澡华丽以外,没什么可称道处。

“献俘!”太庙令吼一声。

在兵士的监督之下,德祖赞赶着一头牛,大论赶着一头猪,小论赶着一只羊,牛声,猪叫哼哼中,羊叫咩咩,梁师都君臣大气也不敢出,做着杂役事。

一队刽子手肃立,手中的刀上绑着红布,平视前方,杀气上脸,吓得梁师都群臣心头直跳,生怕这刀劈在自己脖子上。

在奴隶制时代,献俘于太庙是真的要杀俘虏,到了封建社会,已经不杀俘虏了。献俘于太庙就是要被俘的大人物做些低贱的杂役之事,德祖赞牵牛,大论赶猪,就是这意思。

刽子手一齐上前,手中的刀挥起,朝着猪牛羊的脖子劈了下去,刀光闪烁中,血光迸现,鲜血喷得老远。

墀德祖赞还好点,当刀劈下时,没有什么惊惧的表现。只是大论他们就差得太远了,有人吓得尖叫,好象刀不是劈在牲口脖子上,是劈在他们脖子上似的。

接下来,又是一通祭告之词,折腾一阵就算完了。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渊居然伏在地上,低泣起来。今天应该是高兴的日子,李渊却在哭,让人很是意外,众人愕然不明所以。

更让人震惊的是,李渊抹着眼泪抬起来头来,脸上泪痕宛然,却是一脸的笑意,笑得跟开心果似的,冲群臣道:“朕心里高兴,高兴!朕终于可以告慰祖先于地下了!”

众人这才恍然,李渊是高兴得哭了。

李渊的人生道路非常坎坷,而现在,他已是大有为之君了!就算他现在就不做皇帝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这,太能振奋人心了。献俘于太庙,等于说这事正式完成了,他彻底放心了,能不激动?

群臣会心一笑。

折腾完了,李渊开始大宴群臣,而李元霸也是喝得酩酊大醉而归。

第二天,李元霸得知自己要去做一个县令了。他开始准备去上任了。因为按照那份吏部的任命文书里面要去他尽快去上任,所以李元霸不得不赶紧去上任了。李元霸上任之后,很快和前任做好了交接手续。那个前任果然是一阵轻松,好像终于有了一个“倒霉鬼”来接班了。李元霸大概知道这个家伙被外放到了外面当一个县令,从此摆脱了这个附郭京城,并且还是一个倒霉的县丞的职位。他以后出去之后,可是一把手县令,算是百里侯了。可以感受一下作威作福的感觉,这样也就是县令了。

不过,李元霸过来接班,自然要拜见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个顶头上司叫做张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按照唐朝的设置,万年县属于“京县”,京县的县令是正五品上,而县丞是八品,差了好几个品级了!不过这个唐朝的官员等级比起后世的更复杂,光是县都分为京县,畿县上县中县下县等等很多种。不同县的县令和他的属官品级也都不一样。甚至州也都分为上州中州下州,不过这个州是按照人口来计算的。

目前李元霸过来的担任这个张宏县令的县丞,算是他的副手了,这个张宏作为上司肯定要交代两句。

“太子殿下,你既然来给我当县丞,那我想你一定要想清楚,这里是万年县,是长安的附郭县,那我们一切都是要小心行事。如果不小心,那后果肯定会非常严重,你明白了吗?”张宏说道。

“明白!”李元霸回答。

李元霸能不明白吗?当年他做了那么多年的北漂,自然知道京城里面各种关系网的复杂,所以凡事要小心。再别的地方也许你很牛,可是到了首都,那可真的是“居大不易”了。

“还有,按照您这个县丞的身份,那你也许也都没有什么可做的。你去负责一些农事好了,农桑乃是重业,如果农桑之事无法做好,那也都无法能够保证我朝廷稳定,天下太平。所以你做好这个农桑,那也就是在维护朝廷安稳,所以你要做好啊!”张宏说。

李元霸心里暗骂:“你这个老东西,让我负责农桑,不是等于是什么都没有负责吗?目前刚刚进行了秋收,各种租庸调也都收了,你让我去负责农桑,这个农闲时候负责农桑,你这个不是在故意的吗?农闲时候负责农桑,你安的是什么心?何况,这个农业事务,做好了,没有功劳,做不好,那背黑锅的也就是你。果然是一个老官油子!”

李元霸知道在古代负责农业事务,其实表面上看起来事关重大,可是事实上却反而最不容易体现功劳了。这个农业,如果不出事的时候,那也许大家认为是应该的,因为古代这种农业方式完全是小农经济,政府要做的其实并不多。完全是让百姓自己去负责耕种,官府和皇帝顶多也就是做做样子,做一个亲耕的样子而已,别的事实上还是百姓来自己坐的。

古代的农业事务,并非是后世的农业局,有制定农业政策的权力。古代的农业事务其实非常简单,并不会负责什么制定政策,完全是放任自流的方式进行耕种。再加上古代官府不下乡,政权只是达到了县一级,这样对于基层农民的影响力很有限。让李元霸去负责农业,其实这个等于是什么权利也都没有分配给他。

“古代的官府和后世的政府,运转模式完全不同。古代的底层官府绝大都是被动统治,百姓不出问题也就不会主动去管理,完全是放任自流了。而且这个农业事务,确实不容易出成绩,也不容易出现什么显眼的成绩!”李元霸想道。

农业在古代非常普遍,可是正因为普遍,这才是不容易体现成绩的。就好比后世某些生产安全,如果不出事时候,大家认为是应该的,体会不到那些安全生产监察部门的努力,并不能够意识到他们的功劳。可是一旦出事,背黑锅的多半是安监部门。

所以这个农业也都是如此,这个农业实在是太普遍了,几乎是普遍到了人人都“忽视”的地步了。古代农业都是这么千篇一律,每年春种秋收,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虽然有些时候风调雨顺,带来了增产,可是这个是上天的功劳,不是你的地方官的功劳。至于一旦出了事情,那你这个地方官就要背黑锅了。尤其是在生产力相对恒定,没有合适的良种,没有产量更高的粮食物质的情况下,百姓是很难能够获得粮食生产的明显提高的。

“古代没有什么科学育种,更没有人专门去研究生物学和农业学,更没有人专门去研究选中育种的各种农业技术。完全是按照这种传统的小农经济来进行,一代代的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耕种,最后粮食产量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有巨大的提高。所以说不管是官府是否插手农业,那事实上在这个生产力科技无法达到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再加上小农经济的问题,不管官府是否有什么特殊政策,那短时间之内粮食亩产也都无法能够快速提升。所以这样才是负责农业没有功劳的缘故,没有显眼的功劳,那如何能作出成绩呢?”李元霸心里面苦笑。

古代虽然说是重视农业,可是纵观整个古代历史,有几个官员能够是真正依靠做好农业升迁的?如果翻阅一下古代官员升迁的缘故和理由,真正的在农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官员是极少数。所以说古代虽然号称重视农业,可是事实上真正因为农业做好了升迁的官员事实并不多。皇帝亲耕表明重视农业,可是事实上农业太基础了,往往有些时候太过于基础东西,反而让人容易忽略了。

农业说到底是一个“变动”不大的东西,古代的农业进步,是非常缓慢的,没有太多的条件能够让农业快速进步。不管你是否努力,农业进步都不够“凸显”,一个无法凸显出来,无法让大家眼前一亮的功劳,那如何能够被人们所重视?虽然政府往往都口口声声说重视基层,重视那些基础的东西。可是往往视野所看到的,也就是那些光鲜的。

就像是后世,很多新闻都把目光的重点投向了大学,却很少有人关心小学中学这个基础的东西。绝大部分人都是往顶层看,却很少有人真正的往底层的基础上看。大家都关注大学,可是事实上没有基层的基础教育,那大学这种高等教育也都无法维持。很多人都关心高精尖的技术,可是如果没有那些普通的中低端产品,自然无法能够维持高级的东西。

古代的农业太基础了,正因为太基础才让大家都忽视了。古代官员升迁的手段很多时候靠着一个文章,写好了一个文章之后也都获得升迁。有些是靠着给皇帝或者上司出主意,解决一些困难而获得升迁。甚至很多很多,可是绝大部分都和农业无关系,因为农业想要进步太难,尤其是古代这种经济和社会模式,那想要短时间之内突飞猛进的进步,几乎不可能。

“怎么做出一个业绩?如果没有足够的业绩,那接下来我可真的是要被困死在了这里了。没有业绩,那我恐怕很难有离开这个倒霉的位置的机会。哪怕其他人找借口让我出去做事,也要那出一些过得去的成绩,不然也是都没有借口啊!”李元霸想了想。

“看来这次父皇是铁了心让我安生一阵子了,不过我也不能荒废自己,该做事还是做事。”

李元霸接着把这个县衙里面的各种土地资料也都拿了出来,熟悉了一下这个附近的情况。这个万年县的地方位置还是不错的,地处于长安附近,正好属于关中平原,如果说农业还是非常不错的。可是如果作为首都,那明显不合适。唐朝中期之后经济发达,各种商业人口也都来到了唐朝首都长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玄鉴仙族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空间之农家真命皇后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三界棺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一个人的抗日2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水浒之柴进为王 韩娱之梦幻少时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楚武信君 衣冠谋冢 道藏辑要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 大大的红鲤鱼 -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txt下载 -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最新章节 -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