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世祖

破贼校尉

首页 >> 大宋世祖 >> 大宋世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红色帝国1924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永不解封的档案 逍遥太子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灵剑尊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宋世祖 破贼校尉 - 大宋世祖全文阅读 - 大宋世祖txt下载 - 大宋世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二章 人事即政-治(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学政部尚书刘公路(刘逵)身体欠佳,已经上疏乞辞养病。范谦叔这几月,在淮西郡搞得有声有色,政绩斐然,所以某向尚书省和内阁提议,请调范谦叔出任学政部尚书。”

刘正夫虽然只是礼部尚书,但是加衔垂拱殿学士,实权比一般右仆射还要大。而且礼部负责文教、宣讲——类似后世的意识形态部门,同时还负责组织国考以及大学招录考试的监督。

所以在学政部尚书人选上,是有话语权的。

搞得有声有色,政绩斐然?

苏迈心里一惊,他猛然想到淮西几位故友的来信,说范致虚这两月在淮西积极响应尚书省,大搞“努力学习、切实进步”运动,组织各州县官员,轮番学习,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端正作风、改掉陋习”。

同时还公开讲话,提到“统一思想”的准星是什么——是官家提出的“忠君亲民,建设民富国强、欣欣向荣新大宋”...

这些讲话不仅被整理成文章发表在淮西郡官报——《淮河报》头版上,其中两篇还被《东华朝报》略加修改,加了编者按,刊登在第二版上。

影响巨大。

这一切表露无遗,范致虚完全投向了新派,甚至成为鼓吹新思潮的得力干将。调任学政部尚书,意味着他即将高升——三四年后,接任礼部或者擢升右仆射,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自己还在为他担心什么,操什么心?

苏迈一下子气馁了,不再言语。

蔡卞看了他一眼,继续会议的议程。

与诸位阁老商议人事安排,蔡卞都是有分寸的。首先是一一私下沟通,不会让第三者知道两人商议的结果,也不会让对方知道自己与其他阁老商议的结果。

有时候他判断出对方反对的态度非常坚决,也不多劝——只要有足够的支持票数支持就行了。

所以只有在内阁议事会上,各方各派藏在底下的意见和矛盾,才会浮出水面来。

“吏部推荐的淮西郡布政使备选人,有张绎、向化迪...”

听到张绎的名字,苏迈又纠结了。

这一位可是伊川先生(程颐)的亲传弟子。天启七年,伊川先生病重。此时的他被官家和朝廷冷落,昔日的亲朋故友不敢接近,旧派又跟新派斗得如火如荼,一时没有顾及到,使得这位旧派的精神领袖居然晚景凄凉。

当时张绎听闻后,连忙告假,跑去伺候恩师于病榻上。死后又亲自为其发丧,甚至跑回开封城,向官家苦苦哀求,求得陛下一纸祭文,以及一份追授中顺大夫勋位的敕命。

丧事完结,还因为操劳过度和悲痛欲绝,一病不起,差点没命。

做弟子做到这个份上,哪怕他现在是新派骨干大将,旧派们也无法指责——也没脸指责。

唉,算了吧。苏迈保持着缄默。

“张思叔似乎年轻了些,贸然托付一郡,恐怕有些冒失。”

范纯粹说了一句。

资历、政绩人家都无可指摘——人家参加过漠北之战,立有军功,被敕授光禄大夫勋位。又在岭北苦寒之地施政抚民,待了足足两年。

这份履历,沉甸甸的。

“范季公,张思叔已经四十一岁,相比我等,确实年轻。但是实际上,不年轻了。”蔡卞笑呵呵地答道。

范纯粹不出声了。确实,张绎四十岁了,跟自己和蔡卞这样的六十翁比,当然年轻,可是跟新派骨干们一比,一点都不年轻。

张叔夜,崇政殿大学士兼左仆射,下一任太宰的不二人选,才四十七岁。怎么比?还有李纲、赵鼎、长孙墨离、曾葆华、曹铎,都才二三十岁,一个个都身居高位,又怎么比?

不比了!

范纯粹越想越气馁——新派为什么人才辈出呢?从五十到二十多岁,完全没有断层。反观旧派这边,苏迈都算年轻——可他也五十三岁了。

后继无人啊。

范纯粹再想到官家一即位就大搞国考和诸大学——当时大家都以为官家在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现在反思一下,才发现玄机所在——先派心腹亲信控制住各大学,在招录考试时,通过出题等各种方式,把志同道合或者有潜力可培养的人才全部收拢进各大学。

再在大学两年学习过程中,不断淘汰,不断影响,最后通过国考,把这些培养出来的学子送到大宋官场的各个角落——现在每年的国考,考中甲科者,成均、璧雍大学的学子占六成,乙科占五成。剩下的那四五成,还被江东大学、江宁大学、东海大学等新派据主流的大学占去大头。

十年沉淀下来,难怪新派的人才层出不穷,一茬接着一茬。旧派却像是被刨了根似的。

也难怪,你新派学问学得不好,就算成为海内大儒,通不过国考,照样连九品小吏都当不了。如此之下,谁还愿意去费心学旧学?

官家即位之初,就已经定下谋略,才有今日之结果。或许,诸公大儒们当初没有识破这些,就已经注定失败了。

很快,张绎成为淮西郡布政使备选人中票数最多的一位,十票。

议定完这几位府尹和郡布政使人选后,又合议了两位按察使,三位布政副使和三位直隶知州的人选。

“地方缺职已经议定,现在议一议翰林院等机构主官人选。小苏公(苏辙)因为身体原因,坚决辞去翰林院大祭酒一职。出缺了总要补上。吏部推荐了潘意、刘昺...五人。在发表意见前,老夫提一句。”

蔡卞捋着胡须,泰然自如地说道:“翰林院自天启年后,职责大变,现在下辖庶常馆、禹谟馆和彝伦馆。坊间有言,‘郡守出翰林,将军源万胜’,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

大家当然都知道,翰林院是培养文官的重要机构。

每年国考后,甲乙两科前二十名,入庶常馆,为庶吉士,观政门下省和尚书省。散馆后起步比其他同科要高一阶。

其余国考中试者,也会入翰林院的国政和司法研修班,学习培训半年,再分配至各部各郡。

彝伦馆和禹谟馆,前者研修国政,后者研修司法。能入馆学习,意味着你即将成为四品知州。再往上,学习和培训已经不再是最重要,关键是自身的能力以及时、运、命。

所以才有蔡卞刚才所言的“郡守出翰林,将军源万胜”——万胜武备学院,现在是军队校级以上军官进修的地方,是将军的摇篮。

在大家的静寂中,蔡卞继续说道:“潘意向老夫提议,翰林院大祭酒一职,当由官家遥领。只有这样,天子门生才算得上名副其实。我跟枢密院的李院使通过气,那边也一致同意,万胜院大祭酒一职,恭请官家遥领。所以我们现在要议的,是翰林院左司业一职的人选——翰林院副职,掌教学训导之实务。”

曹铎一听乐了,潘老七去秘书省,想必就是跟蔡太宰一起,向官家转达这个意见,应该是得到了官家的同意。

现在师门分派的风气已经很盛行了。谁出任翰林院祭酒,培训出来的学生,就算是做到了太宰,见了他还不得叫一声老师?

“郡守出翰林,将军源万胜”,大宋文武重臣的出处之地,谁敢自居恩师?以前章惇、苏辙、章楶、姚麟等公,都是数朝元老,德高望重,任祭酒勉强还行。

后续这一辈的人,谁敢如此?

于是就玩了这么一出。潘老七,你行啊。既拍了官家的马屁,又杜绝了旁人的指摘-我虽然年轻,资历又浅,可我只是左司业,干杂活的浊官!

曹铎一边想着,一边毫不犹豫地给潘意举了手。

十四票,众望所归啊。

“嗯,人事安排已经议定,接下来是一些国政要事。尚书省难以独断,拿到内阁,大家议一议吧。”

曹铎一听,居然有些紧张。他知道,事关自己的那件大事,终于轮到议程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家园 无上真身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恶灵龙骑 空间之农家真命皇后 雁鸣长空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红色苏联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韩娱之梦幻少时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史上最强县令 北宋第一狠人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大宋世祖 破贼校尉 - 大宋世祖txt下载 - 大宋世祖最新章节 - 大宋世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