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首页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想当皇帝的领主 从八百开始崛起 逍遥太子爷 猎天争锋 锦衣状元 大明1937 封侯 北宋大相公 江湖的传说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全文阅读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txt下载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真没救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村中一位年老工匠上前细看半晌,回头道:“此图若实,可行。”

王家老者脸色铁青,却被族中年轻人拉住低语几句,终是咬牙点头。

一场风波,竟由此止。

朱标叹道:“社,不必权,也能理。”

朱瀚不语,直至众人散去,才低声道:“这社,是棋盘上的子,而你,要做落子之手。”

陈鹤鸣在后,忽然问道:“王爷可愿指我——什么叫落子?”

朱瀚背影如山:“落子者,不必出手,但一念之间,可定生死。你如今学下棋,可知这落下的,不只是子,是命。”

当日夜,朱瀚独自坐于社庙中后檐,默然饮茶,忽听耳畔系统之声响起:

【叮!签到成功!获得奖励:“青锋志”技能,效果:可洞察人心利害,三言之内观其志向。】

朱瀚微微一笑,眸光幽深如墨。

“系统,你说这‘青锋志’可用来看谁?”

系统寂然无声。

东宫后院,梅花初绽,枝头红白相映。

朱瀚与朱标对坐石桌,面前摆着一盘棋。

朱标执白,朱瀚执黑。

棋局正酣,朱标忽问:“皇叔既设三局,那书局之中,所推何学?”

朱瀚未应,提子而下,一声轻响,黑棋咄咄逼人。

朱标看了看棋盘,皱眉:“皇叔此步,是弃角攻心?”

朱瀚淡然:“角为势,心为形,弃之可得局。”

“若弃太多,形散神疲,终难久持。”

朱瀚这才抬头,眸中浮起一丝笑意:“所以此局,只能由你来守。”

朱标一怔,随即点头:“那便请皇叔将‘书局’之法一一道来。”

朱瀚不言,抬手一挥,身旁早有内侍取出一卷,徐徐铺开。

上面列有“通典、通论、通讲、通录”四纲十目,每一目后皆详注数百字,文理缜密。

“我将书局命名‘通文社’,通者,贯通;文者,文心也。以太学为本,延伸至各府州县书院,凡入社者皆受‘四纲十目’所教。”

朱标翻看细读,目光渐亮:“以儒入文,以史佐义,以礼导心,以志存忠。皇叔此法,兼容并包,既承古道,又可开今局。”

朱瀚却摇头:“你只看其广,却未见其深。”

“何意?”

“通文社非仅为教书,更在筛人。”朱瀚缓缓道,“社中每岁设‘文心三题’,从中拣出志士、贤才、能吏,入人局、行局。”

朱标抬头,神色微变:“皇叔此举,已近‘择官’。”

朱瀚淡然一笑:“若你不欲择官,那这天下迟早有人替你择了。”

朱标沉默片刻,才低声问:“此事,父皇可知?”

朱瀚放下棋子,回身道:“你父皇只看结果,不问手段。”

朱标苦笑:“你倒是比他更像朱元璋。”

“我若是朱元璋,你已不在东宫。”

朱瀚淡淡道,“你还太嫩,太仁。仁者可养天下,未必能治天下。”

朱标倏然起身,负手而立:“皇叔所设三局,皆为我谋。我怎能不感?可若太过用力,终非社学,而是私学。”

朱瀚走近一步,盯着他的眼:“你既有此虑,便更要慎选人。那陈鹤鸣,可堪一用?”

朱标沉吟片刻:“他志气有余,锋芒太露。可堪为一枪,不堪为一盾。”

朱瀚微微一笑:“你倒看得清。”

“我毕竟不是你。”朱标语气平静,“不能凡事以胜负计。”

朱瀚凝视他良久,忽而一叹:“但愿你这份仁心,不被世道消磨。”

次日,东宫传召通文社试讲,诸生集于太学西堂。

陈鹤鸣亦在其中,眼神沉静,不卑不亢。

讲台上立一人,青衣,束发,手执竹简,正是朱瀚所选“书局讲使”——章惟中,原为翰林修撰,才学通达,气度翩翩。

他手拍简面,淡然启口:“今日一题,‘为君之道,在于宽仁乎?在于刚决乎?’诸位请论。”

诸生哗然,有人低语:“此题分明指东宫。”

“正是,若答‘宽仁’,恐为阿附;若答‘刚决’,又恐忤上。”

“此题锋利,非得其道,必被记恨。”

陈鹤鸣却面不改色,起身拱手:“学生愿先答。”

章惟中点头:“讲。”

陈鹤鸣步上讲台,目光一扫:“宽仁与刚决,非对立也。仁者不以义废法,决者不以情灭理。为君者,当知何时宽,何时断,此之谓‘权衡’。”

他顿了顿,沉声道:“东宫仁厚,行事有度,非宽之误;若辅之以法以才,以忠直之臣佐之,则仁中有骨,柔中有刚。君不独为决断者,亦为容众者。”

章惟中点头,神色未动,却在笔记上一笔重画。

台下诸生低声议论:“此言进退有据,不露锋芒,实为妙言。”

陈鹤鸣讲罢而下,朱瀚于帘后默然注视,眼中多了几分赞赏。

“此子可为‘行局之用’。”他低声对一旁随侍言道,“让他入京职坊署,主文案调理,再以三月察其行。”

三月后。

东宫内,朱标再召朱瀚,眉目间多了一份从容。

“皇叔,那三局已成雏形,文社初开,人局正整,行局亦渐显绩。”

他手捧册卷,“通文社收录三州三十六人,皆可用之才。”

朱瀚略一点头:“通则必散,散而后聚。下一步,你当亲临其地。”

朱标一愣:“亲自出京?”

“是。”朱瀚指地图一角,“去洛阳、去曲阜、去雁门。洛阳是天下文脉之根,曲阜是儒门正统之源,雁门则人多读书、世代清白。你若能与三地学子晤言讲理,便是真正得人心。”

“可父皇……”

“你父皇若知你志在天下,而非一宫之地,必喜而纵之。”朱瀚眸中浮光暗动,“但他不会给你多长时间。”

朱标沉声道:“三月之内,我必归京。”

朱瀚看着他,眼中忽然柔了些:“朱标,我愿你出走一遭后,能真正明白:你不是因为是太子才得人心,而是因为你配得上太子这个位置。”

数日后,金陵风暖,御街花开。天未明,朱瀚便立于望江楼前。

他神色平静,眸子深邃,宛如江水之底的潜流,不言语,却动人。

忽有脚步声急,陈鹤鸣快步而来,手中捧着一卷文稿,气息略显急促,拱手跪下:“王爷,社中有急报。”

朱瀚未接,只道:“念。”

陈鹤鸣展开卷轴:“曲阜论道甫毕,太子南行途中,于寿州停驻,与当地主簿夜谈政务三更。翌日,百姓跪迎五里之外,自发筑道石以示心诚。”

“百姓筑石?”

“是。原为小民捡河石铺道,一夜成路。有人在石上书‘愿太子再过吾门’。”

朱瀚听罢,脸上没有太多波澜,只淡淡点头:“如此便好。”

陈鹤鸣迟疑道:“王爷,是否应趁势入奏?”

“不急。”朱瀚转身缓步入楼,“朱标行的是名望之道,若我这时代言,反显其力非己有。且看百姓之口如何传,学宫如何议。”

陈鹤鸣低头,不再多言,却越发佩服眼前这位沉如山岳的王爷。

望江楼中,一张案,一壶茶,一盘旧棋。

朱瀚将昨日未尽的棋局缓缓铺开,目光落在棋盘中间那枚孤子上,沉吟许久,自语道:“人心是水,顺流可行舟,逆流可夺势。”

他将一子轻轻落于边角,笑意浮起:“朱标,你这一子,确是妙。”

与此同时,曲阜东门。

朱标踏着晨光出行,身后不随侍卫,只一介随行学士,淡衣短冠。

他走入街中,行过茶肆、书铺、工坊,不时有人向他微颔、作揖。

他未言语,只微笑点头,一步不停。

直至一座低矮书屋前,他停下,抬头望着匾额——“纸上山”。

他推门而入。

书屋内一老者正在理书,见他进来,未多惊讶,只拱手道:“殿下来早了。”

朱标拱手回礼:“先生信我真会来?”

“纸上山虽小,但藏天下之声。你若不来,便枉得民心。”

老者名为柳观松,曾任曲阜学署掌教,因言直辞退,今隐于市中开书屋。

朱标数日前曾夜访其庐,二人对谈数时,今日约再见。

朱标坐下,轻声道:“昨日我过亭坊,见孩童争抄一文,问之,乃是先生所写‘问心篇’。”

“那不过是些老生常谈。”

“可孩童能诵,便非寻常之言。”朱标目光灼然,“我想请先生入‘通文社’,为教纲主笔。”

柳观松未应,低头拭书,良久方开口:“太子真愿我入社?”

“我愿你入,不为名声,只为社中多一根梁。”

柳观松抬眼盯他,目光沉如水井:“你知我之言,有时不合朝意?”

“我不求你合,只求你真。”

“若我言之所向,有违太祖旧旨?”

“那便由我担。”

柳观松缓缓起身,行至窗前,推窗望天,一轮旭日刚跃出山头。

“太子若有此心,老夫便拂尘再登讲台。”

朱标起身一礼,庄然道:“他日若社成学宫,纸上山当为社中正讲之所。”

柳观松转头,笑道:“你许我此诺,便须守之,莫让此山再被火封。”

朱标点头:“我守。”

傍晚。

朱瀚在府中独坐,案头一页书简,正是通文社传回朱标曲阜之行的详细记录。

随侍欲进,见他眉目平静,便退而不扰。

忽然门响,有人快步入内,是他旧部吴深。

“王爷,京中近日突有新风——”

朱瀚未看他,只道:“说。”

“太学中一位年青讲书郎,讲《大学》时自加批注,提出‘君权当问民意’之说,引动轩然。原是通文社中人。”

朱瀚终于抬头:“他叫甚名?”

“林文绩。”

朱瀚缓缓点头:“这个名字,我记得。”

“王爷不忌?这般言辞,终究过烈。”

“若有人敢讲,便有人敢听。”朱瀚起身,负手而立,“你只看他言烈,我却看他能聚心。世间百姓未必知义理,只知有无听他说话之人。”

吴深沉声道:“如此言论,陛下若知……”

朱瀚眼神冷峻:“他若知,只看结果。”

吴深一怔。

“你记着。”朱瀚忽而转身,语气低沉而有力,“扶太子者,不在于立他于高,而在于众心可托。若今日有人愿为太子说一句话,哪怕那话不中听,也要护着他说下去。”

吴深默然,拱手退下。

夜深,京师太学。

通文社内,一众学子正围灯夜讲,灯火摇曳,映着他们年轻而执着的眼神。

林文绩正与几人辩论,他指着墙上一幅图道:“君者,上也;民者,根也。若无根,何以挺立?”

有生问:“可若民误,岂非误君?”

林文绩答:“君以权导民,民以言正君。若上不察下之言,则高楼必倾。”

众人沉默片刻,忽有一人低声问:“你敢说这话,是因有王爷庇你罢?”

林文绩静了静:“我不是因王爷才敢说,而是因为王爷听我说了,还让我再说。”

“你不怕?”

“怕。”他眼中闪光,“但若连说话都怕,这世道,便真没救了。”

长安街头,春风已暖,御马监的钟声清脆,钟响三更。

朱瀚却仍未就寝。

他独坐书房,案前摊开一幅幅京城商贾出入、书肆流转的账目图纸,每一页都细致到极致,连最不起眼的茶摊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王爷。”陈鹤鸣捧着热茶进来,小声道:“夜深了,歇息罢。”

“坐。”朱瀚未抬眼,翻动一页,“夜才正浓,梦该从此始。”

陈鹤鸣心中一凛,小心坐于一侧。

“太子那边,有何新讯?”朱瀚话音平静,却藏着雷霆。

“回禀王爷。”陈鹤鸣低头,“通文社三日前设讲坛于弘文馆外,太子以学子之身,与众生共论‘慎言’。众人称其‘能听民语,知慎权者也’。”

“弘文馆之外?嗯……此地一旁便是贡院,百名举子聚于一处,太子这一步,落得漂亮。”朱瀚轻声言语,眉梢却有一丝赞许。

他手指轻敲桌面,停了许久,忽然道:“让人备轿,我要入市。”

陈鹤鸣一愣:“王爷此时……”

“此时最真。”朱瀚站起身,换上一袭素色长衫,“夜市之人,话最多,情最实,若要扶朱标,不能只听士林书生,也须知百姓肚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高科技军阀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天官赐福 圣堂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我女友是外星人 三生降头 不负卿莫别离 那些年遇到的异事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汉乡 女官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绿茵之谁与争锋 云间长生叹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霸宠一神秘娇妻 葛英与兴明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大楚武信君 寒门状元路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衣冠谋冢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道藏辑要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txt下载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