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哭泣的脚底板

首页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花豹突击队 骠骑大将军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清隐龙 我的老婆是土匪 灵剑尊 大明1937 封侯 江湖的传说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哭泣的脚底板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全文阅读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txt下载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五十五章 蒸蒸日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除了大明的士绅之外,北面的建奴也不好过。

孙传庭打下锦州之后,将之前的俘虏,还有锦州城内的建奴和他们的包衣奴才,直接全都贬为了奴隶,让他们去修路。

在孙传庭不计代价的催促之下,这些人修路的速度很快,只是半年的时间,就修到了广宁城,速度堪称惊人。

而在其沿途之上的所有小城池,都被孙传庭给顺手拿下了,攻下这些小城池之后,孙传庭便会继续征调人手去修路。

等路到了广宁城之后,豪格派来的守将有心想要抵抗,结果他刚说了要坚守城池,当天夜里就被人剁了脑袋。

这些广宁城的人,当初可是眼睁睁的看着皇太极怎么输的,也是眼睁睁的看着孙传庭怎么将那四万八旗精锐屠戮殆尽的。

如今孙传庭的名声,在建奴之中可以说足以让小儿止啼,现在建奴中,谁不知道孙传庭是个杀星啊。

你若是据守的话,等城破之后,很可能就是屠城的后果。

而且最关键的是,坚守也守不住啊,之前皇太极和济尔哈朗,六十万大军都没能守住锦州城,现在就他们这点守军,想守住广宁城,做梦呢?

豪格派来的守将想死,他们这些广宁的官员可不想死,所以他们直接就把脑袋给孙传庭送了过去,然后献城投降。

对于他们这种主动献降的做法,孙传庭也表示出了善意。

原本他抓人修路,采取的是十抽其五,也就是说有两个建奴里面,就要有一个去修路。

现在为了鼓励广宁城这种献降的举动,孙传庭的决定是劳役十抽其五仍旧不变,但广宁城的这些观众,却可以拥有一部分免除劳役的名额。

这也就是说,原本掌控在孙传庭手中的征调徭役的资格,给了这些原广宁城官员一些,让他们自己决定谁去谁不去。

这也算是孙传庭给他们挖的一个小坑,离间一下他们跟百姓的关系,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更何况孙传庭征劳役的名额根本就没变,也就是说,那些广宁官员想要免除劳役,就得多从普通百姓中抽调,那些百姓对他们没有怨言才怪呢。

而只要他们激起民怨,那回头大明派人接管广宁的时候,直接把他们收拾了,就能很简单的获取广宁百姓的民心了。

广宁城的那些官员有部分人也看出了孙传庭的用意,不过他们并没有在意。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治下的百姓都是奴隶和贱民,他们怕大明,但却不怕治下的百姓,就算他们有怨气又能怎么样,还能翻了天不成。

对于孙传庭如此大摇大摆修路的举动,豪格也并不是干看着,毕竟他也知道,等路修到了,大明的后勤完全通了,那等待他们的就只有灭亡了。

所以豪格多次派人阻挠孙传庭修路,甚至不惜击杀修路的民夫,也要阻碍大明修路的速度。

而对于豪格这种行为,孙传庭的应对也很简单。

他根本就不管那些搞破坏的小股骑兵,他直接带兵出关,连屠了建奴三座城,而且还直接放下话来,豪格破坏一次,他就屠一次城,他倒要看看是豪格毁路快,还是他屠城快。

孙传庭如此狠辣的手段,顿时镇住了建奴,因为孙传庭真有这个能力和决心。

在如此情况下,就算豪格有心不妥协也没有办法,毕竟他没有皇太极的威望和手段,建奴中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看的长远,抵不过别人的恐惧,因此只好老老实实的把兵撤了回来,不敢再有任何小动作。

在这种平静的日子中,时间缓缓来到了崇祯十七年,五月上旬。

此时,距离老朱来明末的时间,才刚刚过了两年。

而在这两年中,大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是官场几乎被杀了一遍,若是有有心人进行统计的话,那他就会发现,在这两年间,足有七成的官员因为贪污弄权,被直接斩首示众了,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官场都被杀了一遍。

除了官员之外,倒霉最大的就是士绅豪族了。

他们的后台倒了,他们自己也被清算了,侵占的田产没了不说,还得补上这些年所欠的税银,而且还得再加上罚金。

这欠税再加上罚金最后得出的金额,基本上是卡着这些士绅的极限财富来的,他们想要交上这罚款,就得卖田,卖地,卖商铺,所有能熬过去的士绅大族,就算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而趁着这时机,为了弥补底层势力的真空,老朱成立了村镇结构,让官府任命的底层官员,取代了以前的族老的地位。

如此,经过短暂的混乱之后,大明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在步入正轨之后,大明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随着军器局层出不穷的科研结果在民间普及之后,民间的科技水平很快就上了一个新档次。

而老朱担心朝廷发展太快,会让大明上层跟下层脱钩,到时候出现,火车满大明的跑,但底层百姓还是不停饿死的情况就不好了。

老朱始终认为,科技是为整个大明服务的,而不是为大明某一部分人服务的,若是这科技只能为一小部分人提供享乐,而绝大部分百姓还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状态,那这科技不要也罢。

所以老朱没有丝毫限制大明的科技,反而是将所有能公布的科技成果,全都刊印在了书籍之上,列为学生必读学科之一。

顺便说一下,大明的教育部已经成立了,原先的国子监被教育部直接合并融入了教育部,而第一任教育部长便是倪元路。

这个在户部待了近两年的大书法家,终于摆脱了户部的铜臭味,据说这位年过半百的小老头,在出户部大门的那一刻,几乎是蹦着走的。

而在教育部成立之后,老朱还将大明的学堂细化了一下。

如今的大明,学堂一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蒙学,初学,理学和太学。

其中蒙学指的是启蒙,一般是十岁之前去学堂,其教授的学科,除了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启蒙文之外,还加入了最简单的算学。

而初学便是十到十五岁要入的学堂,这个时期他们学的东西就会比较杂一些,除了原先的《四书》、《春秋》等之类的典籍之外,还加入一些基础的数学,化学,历史,以及大明的科研成果之列的。

当然了,这些东西虽然看着复杂,但其实只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并没打算让他们直接学透,所以这里面的知识都是深入浅出,让他们对现在的大明,有个基本的概念,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科技是怎么来的,应该怎么发展。

若是他们感兴趣的,想要继续研究下去的话,那下一步就是理学了。

理学名称取自万物之理,这名字是老朱亲自命名的,意思是理学阶段需要研究的,就是万物之理。

这个阶段的学生,也是五年,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选定未来要研究的方向开始细化研究了。

在理学之后,便是太学,而太学不分年龄,全看能力,只要有能力,可以通过考核,便可以进太学,哪怕你已经七老八十了都没问题。

而这四个等级的学堂里,蒙学和初学被老朱定为义务教育,也就是学子上学所需要的开销,全由教育部承担。

至于理学和太学,因为需要考核,能进去的都是才能过人的学子,再加上十五岁在民间也算是劳动力了,所以在步入理学之后,不仅教育部不但承担上学开销,还会给与学子一笔额外奖励。

除了这四个常规学堂之外,老朱还特意开设了一个文堂。

所谓文堂,就是扫盲班,是给那些成年的百姓普及知识的一个途径。

毕竟大明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需要得读书识字之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所以总会有些人为了一些高俸禄的活计会上文堂的。

而为了鼓励百姓把孩子送去学堂,老朱还下了血本,直接制定了详细的免税策略。

只要百姓家中有学子,那就能减免一部分田税,这对于百姓来说,无疑是最划算的事情了。

除了教育之外,医疗也重新步入了正轨,各地的惠民药局纷纷建成,而老朱也单独成立了一个医药部,第一任医药部部长,便是吴又可。

而医药局除了治病救人之外,还负责培养医生。

原本老朱本来打算把医药也放在理学中的,后来想想还是让医药部单独培养吧。

毕竟中医一般都是世学,所需要的知识面太广,不是三五年能学完的。

所以医药局单独有教育机构,专门教学生学艺,从孩童时期便开始教,等到出师以后,可直接在惠民药局当坐诊大夫。

总之,如今的大明,农业、医疗、教育、交通、科技等等都在飞速发展。

虽然说如今的大明天灾还在继续发生,但在朝廷有条不紊的安排下,能抗灾抗灾,不能抗灾那就让百姓撤离,或者在灾难发生过后,赈济和补偿百姓。

原本都快划上句号的大明,在老朱的治理下,已经开始稳步发展,蒸蒸日上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妖仙令 天之炽之神圣帝国 炮灰攻略 绝妙江山 母皇 末世登仙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九霄剑神 上古风云之刑天 海贼中的木木果实 重磅证婚,首席盛爱入骨! 回到三国去捣乱 史上第一祸害 人间最强兵 我变成了路卡利欧 大国崛起1857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完美同居 回村种田后,国家求我上交星舰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高门庶子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哭泣的脚底板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txt下载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最新章节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