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

殷扬

首页 >> 大汉帝国 >>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逍遥太子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灵剑尊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明:苟在皮岛当老六 
大汉帝国 殷扬 - 大汉帝国全文阅读 - 大汉帝国txt下载 -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四章 景帝布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四十四章 景帝布局

这一刻,宣室殿静悄悄的,针落可闻。

就在群臣的紧张中,景帝道:“申公,你负责军制。”

“诺!”白须飘飘的申公上前一步,领命了。

群臣很是奇怪了,周亚夫身为太尉,这修改军制一事,是他的份内事,怎么又派给了申公呢?

“申公博学多才,通晓百家之学,把这事派给你,朕放心。”景帝扫视一眼群臣道:“你们都说前朝残暴,仁义不施,前朝的军队是虎狼之师。可是,这数十年来,若是大汉有这样一支虎狼之师,还会有平城之辱,高后之耻吗?虎狼之师好啊,可以让敌人闻风丧胆。当年,山东六国打不过秦国,就骂秦国残暴,骂秦军是虎狼之师,若是匈奴哪天这样骂大汉之军,朕当痛饮百杯!”

这话很是惊人!

数十年来,秦朝虽不如后世那般给骂得一无是处,也是骂声不绝,骂其不施仁义,骂为暴秦,骂秦军是虎狼之师。景帝竟然公开赞扬了秦朝,赞扬了秦军,群臣要不是亲耳听见,还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想想,也是这个理,若是这几十年来,汉军有秦军那么能打,能打得匈奴破胆,就是给骂为虎狼之师又能怎样?

“皇上圣明!”周阳对景帝这番惊人之语非常赞同。

“皇上所言极是,前朝虽有残暴之事,前朝之军虽是虎狼之师,却不失为一支能征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强悍之师!”申公年老成精的人物,能言善辩,一通话说得周周正正,让人无懈可击:“前朝能席卷天下,扫灭六国,并非无因,其军制便是其最大保障。大汉当借鉴其长处,成大汉军制。”

秦朝虽给骂得很厉害,却是“汉承秦制”,汉朝的很多东西,都是承袭秦朝的,包括汉朝的礼仪也是叔孙通根据秦朝礼仪制订的。申公这说法,尽管有人不太赞同,却是无法反驳。

“前朝之民,闻战则喜,这才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景帝微一颔首:“若是大汉的百姓,跟你们这些朝臣一样,听说匈奴打来了,就吓得快尿了,大汉还不知成什么样呢?军制就要这么制订。”

景帝的声音很高,群臣却是不敢反驳,羞愧的低下了头颅。以往,他们的头颅可是高昂着呢,如今不得不低下了。

“周亚夫,你是太尉,这事本该你来办。可是,你这人,打仗有一套,说到这种笔墨之事,非你之所长,你就不要念着了。”景帝冲周亚夫道。

周亚夫打仗拿手,拿笔象拿刀,要他来制订军制,还真是大问题。自家事自家清,周亚夫哪敢有异议。

“董仲舒,你倡导办学育人,推举茂才,想法很好。”景帝看着董仲舒,给他派事了:“朕要在大汉大举办学,不仅仅是要教会百姓读书识字,还要教会百姓技艺之学。你主张推行儒学,可是,光有儒学不行。大汉这么大,百业之才皆要有,读书的要有,种地的要有,打铁要有,制军械的要有。不仅要会,还要精通,还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长汉后浪推前浪,一浪盖过一浪,一代才比一代强,大汉才能长盛不衰!”

董仲舒的策论里面,就有不少办学的主张。可是,他主张推行儒学,有周阳在,他这一策岂能推行?

就是景帝也不太赞成。景帝这几天看了百行百业,为各式各样的技艺所震憾,要不是周阳力主,他不会把这些人才招集起来。哪里想得到,一看吓一大跳,这些技艺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而汉朝却是离不开。

是以,景帝更加赞成周阳的主张,要在汉朝大举办学,鼓励百业之学。

这事还真得找一个人来管理,董仲舒非常合适。为这事,景帝找董仲舒面谈,董仲舒先是力主推行儒学。等到景帝把周阳的想法告诉他后,董仲舒哑口无方了。周阳的想法一旦实现,汉朝之强盛可想而知。

董仲舒这人明里是儒生,实际上是个法家之士,懂得权变之道,思虑之后,接受了周阳的主张,决心在汉朝推行教育,把办学这事做好。

董仲舒有才学,却有一短,喜欢把事情扯上天人感应,弄得神神秘秘的。哪怕是失一场火,他也说那是上天示警。

对他的天人感应之说,景帝就不会考虑,因为那会限制皇权,皇帝能让自己的权力被限制吗?皇帝没有认为他那是妄言,已经算是宽容了。

董仲舒就是喜欢这么干,惹恼汉武帝,随便找了个借口,把他扔进监狱去关了一段时间。董仲舒终于学乖了,不敢乱说话了。

“诺!”董仲舒领命。

今天的董仲舒,不再是狂生之态,穿上了丝履,儒雅清奇,让人大生好感。

景帝一件件国事派下去,这些新进官员都有事情办。当然,他们有事办了,那些先前的朝臣,就有人给架空了。机灵点的,马上请辞,景帝照准。

不够机灵的,还想恋栈,景帝把他们贬到那些不重要的地方,任由他们爱干嘛干嘛去。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窦婴都被架空了。他除了还担着一个太傅头衔外,一点事也没有了。窦婴一直是重臣,又是景帝的表兄,深得景帝信任。最重要的是,他也力主抗击匈奴,还曾数次请命去打匈奴。竟然连他都给架空了,真不明白景帝是如何想的。

“朝局的变化,这才刚刚开始!暴风雨在后面!”周阳念头转动之际,已经隐约猜到景帝的用意了。

一直到了饷午时分,景帝才把这些新进官员的事情派定,下旨退朝,要他们去忙活。

经过这次改变,以前那些畏惧匈奴的官员已经十去七八。即使留下来的,再也不敢说匈奴如何如何厉害了,只有老老实实的为击破匈奴奔走。

可以这样说,如今朝中的官员,绝大部分主张用刀剑和匈奴说话,就是主战派。武将们自是不用说了,力主与匈奴大战。文臣再一主战,文武一体,全心全意为破击匈奴效力,这局势大为不同了,数十年积累的暮气,一朝改变。

汉武帝决心破击匈奴,为了扭转朝中风气,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辩论,闹得朝野沸腾。景帝没进行什么辩论,拿掉那些畏惧匈奴的大臣,把力主抗击匈奴的官员简拔于高位,这事就迎刃而解了。

从此以后,改革全面铺开,大汉帝国日新月异,大汉帝国的实力越来越强,朝着文治武功的鼎盛之局,大步迈进!

周阳出了宣室殿,拉着朱买臣,去商议百越之事了。

本来,周阳打算回陈仓练兵,景帝却不允,要周阳留下来,周阳只好留在长安。

未央宫,养心殿。景帝一身燕居之服,与凌肃对坐。

“皇上雷厉风行,一朝而变朝局,凌肃佩服!”凌肃冲景帝施礼,略示钦佩之意。

“要是没有周阳,朕哪能做此事。”

景帝笑呵呵的道:“周阳的想法非常新颖,很好!这次是招揽了很多人才,与其说是人才,不如说是种子。有了他们,这学一办起来,大汉的人才就会层出不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象太公垂钓、百里饭牛、主父偃饿倒街头,这些事就不会再出现了。数千年来,那些圣人礼贤下士,招揽人才,可是,他们有朕这般自个培养的么?没有!”

从三王五帝到如今,三千多年过去了,不少圣人贤君,他们礼贤下士的故事流传千古,就没有一个人象景帝这般,大举办学,培养人才。

办学这事一成,历代贤君圣王招揽人才的访求、招揽这些招数就没有用了。景帝在“粮满仓,食有肉”外,又多一出件超越历代圣王贤君的壮举,要他不乐都不行。

“呵呵!”凌肃笑了,赞一句:“这都是皇上圣明,采纳了周阳之议!”

“呵呵!”对这奉承话,景帝爱听,接着道:“先生可愿见朕?”

“先生说了,多年未见皇上,亦愿见皇上。只要时机得当,先生当晤皇上。”凌肃回答。

“又可以面聆先生的教诲了。”景帝很是神往,过了一阵,这才收回心思道:“今天请先生来,是朕有一件事要请先生帮下忙。”

“皇上何故出此言?”凌肃有些奇怪,景帝怎么用上了帮忙二字:“皇上但有所命,凌肃不敢不尽力。”

“这事只能用帮忙,不敢言吩咐。”景帝脸一肃道:“朕想请先生帮朕做一件坏事。”

“坏事?”凌肃有些难以置信,这两个字竟然从景帝嘴里说出来。

“是的,是坏事!”景帝肯定一句:“你们这些政侠,都是君子,堂堂正正做人。可是,朕要请先生帮朕散布谣言。”

“谣言?”凌肃大奇,不住翻眼珠。他和景帝相识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听景帝如此说话。

“先生,你如此做。”景帝压低声音,嘀咕一阵。

“……”

凌肃一张嘴变成了圆形,过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皇上,你这是为何?立嫡之事,干系重大,拿掉大行令栗青是必然的,为何还有窦彭祖?”

“窦氏一脉,因为太后的关系,已经数人无功封侯。”

景帝脸一沉,很是不满:“封侯就封侯,他们若是知机识趣,好自为之,那也罢了。可是,他们仗势欺人,胡作非为。窦彭祖他胆大妄为,他竟然敢到太后那里去告朕的刁状。朕命周阳为将一事,就是他告诉太后的。此事何等干系?若当时朕屈服于太后,哪有长城大捷?哪有今日之大好局面?此事,朕给他记着呢。”

给景帝惦记着,窦彭祖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凌肃心中一凛。

“朕还在,他就这般上蹿下跳,急于邀功,博太后欢心。若是朕不在了,他还不蹦上天?”景帝的声音略有些高:“宫中有太后,外有梁王,再有窦氏为患,那还得了?朕不会把这些祸患留给后世之君!一并除了他们!”

梁王势大,深得窦太后宠爱,一直想搞兄终弟及。若再有窦彭祖这些窦氏子弟从中奔走,后世之君很难有所作为,缚手缚脚是必然之事。

凌肃脸色一肃道:“皇上宏阔远谋,凌肃明白了!”

“那就有劳先生了。”景帝长吁一口气。

“皇上,请容凌肃多句嘴。”凌肃迟疑了一阵,提醒一句道:“窦彭祖是太后的侄子,深得太后喜爱,这样做,有伤太后之心。”

“先生说得是。”景帝有些伤感:“太后拿他不是当侄子,而是当亲儿子,有时,朕看着都眼热。说起朕的两个舅舅,也是苦命人。尤其是小舅,被人贩卖十余家,受尽了折磨,为人烧炭,差点给垮塌的山崖压死。”

窦太后兄长窦长君,弟是窦少君,最苦的就是窦少君了。被人贩子掳掠,辗转贩卖了十几次,成了奴隶。一次,为主人家在山中烧炭,一座山崖垮下来,除了他,全给压死了。后来,他随人来到长安,听说当时的皇后,也就是后来的窦太后,是观津人。他很是奇怪,想来想去,把自己身世写好,托人带入宫中。

也是天幸,这些东西还真交到了窦太后手里。窦太后一瞧,吓了一大跳,又有些惊疑。窦太后入宫中时,这个弟弟才四五岁,时隔十几年,又哪里分辨得清楚。窦太后派人把窦少君召进宫,隔了一层帘子,问他过去之事。窦少君年纪虽小,却是还记得一些情景,把窦太后分别时为他洗头,喂他吃饭的事一一说来,窦太后方才确定,眼前之人就是失散多年的弟弟,哭成了泪人。

窦彭祖是窦长君之子,窦长君没有窦少君那般的坎坷人生,却到死没有封侯。窦彭祖的侯位,是窦太后硬逼着景帝给封的。

因为窦长君兄弟俩的关系,一个早死未封侯,一个人生坎坷,窦太后对窦氏子弟特别怜悯,跟亲儿子没区别。

若景帝要除窦彭祖的话,窦太后会非常非常伤心,凌肃的提醒很有道理。

“哎!”景帝长叹一口气,虎目中噙着泪水:“人无打虎心,奈何虎有伤人意,朕不得不如此做!为了汉家大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皇上,那窦婴怎么办?”凌肃问道:“此人颇有才具。窦氏子弟中,就他是凭才具博得封侯,若是……岂不可惜?”

“窦婴若是明事理,朕自不会动他。如今,只是晾晾他罢了。”景帝虎目中精光一闪:“可是,若是他要乱动,那朕就顾不得表兄弟之情了!汉家大事,才是最重要的!朕的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这都硬撑着的!时间不多了,不能留下祸患!”

“皇上,你要保重龙体!”凌肃很是动情。

“人生在世,谁能不死?只要能让大汉更加强大,能成就汉家大事,朕虽死无憾!”景帝却是以不可置疑的口吻道:“若是匈奴横行,再压着大汉打,朕还有何面目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

凌肃想说话,最终没有说出来,告辞离去。

“春陀,传周阳!”景帝双手扶在短案上,胸口急剧起伏,心神激荡,久久难以自已。

虽说是为了汉家大事,有些事不得不做,人心毕竟是肉长的,景帝心里也不好受。毕竟,这些事一做下了,要伤窦太后之心,那是自己的母亲。

“臣周阳见过皇上!”周阳进来,向景帝施礼。

“周阳,来,坐!”景帝脸上泛起和蔼的笑容。

“谢皇上!”周阳谢一声,跪坐到景帝对面。

“气色不错!”景帝把周阳略一打量,笑道:“朕把你从陈仓召回来,没让你回去,是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去办。”

“皇上有旨,臣自当遵办!”周阳领命。

“这事虽不是练兵,却比练兵更加重要。”景帝脸一肃,道:“朕要你来守卫皇宫。”

“啊!”

守卫皇宫可是头等大事,景帝的身家性命,还有满朝文武,都交到了周阳手里,可以说,大汉帝国的安危全操于周阳之手,比起练兵还要重大,周阳大是意外。尽管周阳想过不少重大的事情,却是没有想到是这等事。

“建章军给你编入了新军,如今的皇宫安危,是由细柳和灞上两支军担着。”景帝的浓眉一拧,仿佛出鞘的利剑:“可是,得由人来统领,尤其是在这非常时期。”

“非常时期?”周阳心头一跳,景帝不会是要动手了?要动手也不用急呀,放到新军练成,收了百越再来做,不是更好吗?

周阳当然不知道景帝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朕想来想去,就你最合适!”景帝很是欣赏的打量着周阳:“这宫中的安危,干系极大,非特别信任之人,不会交付。你是朕的女婿,又是大帅,朕很放心。细柳、灞上两支军,你虽然没有统领过,可是,你是打出来的大帅,他们会服气,你能镇住他们。”

军队里面,就是强者为尊的世界,你强就有人尊敬你,你弱不会有人鸟你。周阳是凭真本事打出来的,这是军队最服气的那种人,只要周阳去,一定是令行禁止。

“皇上信任,臣不敢不尽力。可是,练兵又怎么办?”周阳迟疑着问道。

“这事你放心吧。有李广、程不识他们在,还怕出问题?你的打法,他们都了解。”景帝信心十足:“朕把你留在长安,时间不会太长,多则半年,少则一两月。只要这段时间过去了,你再去练兵。朕还盼着你把匈奴给击破呢,怎能把你关在笼中?”

“诺!”周阳领命。

“你去忙吧!”景帝微一颔首。

周阳站起身,出了养心殿,抬头望天,暗道:“要变天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空间之农家真命皇后 雁鸣长空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间者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韩娱之梦幻少时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史上最强县令 北宋第一狠人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大汉帝国 殷扬 - 大汉帝国txt下载 -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 大汉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