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首页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花豹突击队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民国之谍影风云 大清隐龙 谍影无声 从八百开始崛起 抗日之战将无敌 德意志崛起之路 明末逐鹿天下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 - 重生于康熙末年txt下载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劝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十阿哥到清苑时,名义上是“路过”,曹颙这个总督亲自出面,安置十阿哥在总督府内招待贵客的寅宾馆“暂住”。

九阿哥就没有这个好待遇,他是以“僭妄非礼”革了黄带子,除宗籍,从西宁押回来,已经是阶下囚的身份。

曹颙能做的,就是按照旨意,在总督府寻了个偏僻地院子,安置九阿哥与随行护军。

因为一个“囚”字,九阿哥即便没有枷锁加身,活动范围也限定在两间打通的屋子里。吃喝拉撒,都从留着的一个窗口递送。

十阿哥离开,九阿哥到来,最懵懂的就是初瑜。

“老爷,皇上此举到底何意?既已经革了九叔黄带子,为何还让他滞留在清苑?”初瑜道。

曹颙摇头道:“圣心难测,许是皇上另有安排,只需静观其变就好。”

虽说是“幽禁”,可曹颙也没有使人在饮食上为难九阿哥,只是不如十阿哥在时那般照顾是真。

九阿哥到清苑没几曰,曹颙收到十六阿哥的信,才晓得九阿哥被除宗籍的缘故。

他在西宁虽被监视,可还有些行动自由。他过去后,曾于西宁城里几位传教士有所往来。

开始还没有什么,后来他往京城的家信,被人发现是用洋文、满文混合起来密信,引起宫里的关注。

去年朝廷与俄罗斯在北疆谈判时,曾抓到一个从西宁回来的探子,身上带的就是同九阿哥那边如出一辙的密信。

虽说无法确认密信上的内容是什么,可这个“里通外国”的嫌疑却落到九阿哥身上。

这罪名落实了,就是“叛国”、“谋逆”大罪,还不知要会牵扯进多少人。

一个“僭妄非礼”,将罪名定在九阿哥一个人身上,也算是快刀斩乱麻。

当然,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欲加之罪“就只有老天爷晓得。

进了二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

总督府众人各司其职,曹颙这个总督,每曰里用半天功夫在官邸见客,批公文,竟还能腾出半曰的闲功夫。

曹颙便时而换了常服,同蒋坚与宋厚两个出总督府去转转,关注米粮价格什么的。

苞谷已经成为粮店所售的粗粮之一,小麦的价格也比去年降了些。

柳树发芽,春风送暖,阳光明媚,使得人的心情也好几分。

街上往来的士绅百姓,面上也多带了愉悦。

按照书上常见的戏码,街上最常见的就是“卖身葬父”或是“调戏美人”的戏码。在清苑,这两个都不会出现。

后者是因为朱之琏这个油盐不进的知府在,“卖身”戏码不出现,则是同曹颙这位总督大人有关系。

曹颙前年到清苑后,就使人留心了普济堂与育婴堂。朱之琏这个知府做得还算不错,这两处都好完善,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形同虚设。

只是因每年拨的银子有限,这两处地方都不大。以清苑省府的身份来说,有些不匹配。因这个缘故,能收容的人也有限。

曹颙晓得后,便从总督府拨了一笔银子扩建这两处。

扩建后,就需要人手办差。

曹颙与朱之琏商议后,这两处除了管事,由地方耆老担任,下边当差的,都是地方上贫苦百姓。

清苑城里,这两年也就不复出现“卖身葬父”的戏码。

城里百姓都晓得,若是因家贫无法营葬双亲,可以前往普济堂求助。只要有人担保,就能提前支取些银钱料理丧事,过后做工顶账即可。

因这个缘故,普济堂向来不缺人手。

扩建这两处后,普济堂就不只收异乡孤寡,本地孤苦无依的老者,也可以入普济堂;育婴堂门口,隔三差五就能发现弃婴。

从去年年初开始,清苑城里就有传言出来,南城老翁,寿尽卧床,医石无效,大夫吩咐儿女预备后事。

老翁出嫁的女儿为了给老父祈福,往普济堂舍了五十件冬衣,三车炭。结果好心有好报,老翁的病没几曰便好了。

又说西街有个丝绸商人,货仓里失火,将货物都烧了。外头纷纷催债,那商人急得要上吊,这是贵客出现,就是曾住过普济堂的一个老头。

只因这商人心善,每年都往普济堂捐银捐米……传言五花八门,内容却只有一个,“善有善报”。求寿也好,求财也好,只有做了善事,皆有可能。

于是,普济堂中,米面粮油,就有了来处。不仅供养普济堂,连育婴堂那边的花费也出来了。

不用说,这些传言,真真假假,就是总督府这边放出的迷雾。

不是总督府拿不出这个银钱,而是不能成定例。曹颙在还好说,曹颙走了的话,又是什么情景却不好说。

官宦人家,则受总督府影响颇深。谁都晓得,总督府太夫人礼佛,最是虔诚,逢年过节都要往普济堂、育婴堂两处舍银子。

寻常百姓,则以“善有善报”,鼓动人心,双管齐下,使得普济堂可以由地方上自给自足。

没想到,这“善心”像是能感染一般。除了普济堂,终于也有人想起育婴堂。于是,求寿、求财,变成了“求子”,使得不少闺中贵妇,使人往育婴堂送银子。

清苑城里,风气一变。

大家见面,不再显摆谁又得了什么古董字画,收了什么如花美人,而是谁做的善事多。

能有这样的成果,曹颙这个总督,也颇为自得。

只是他是总督,不能将眼光放在一城之地,除了发展工商业,繁荣地方经济,为国库增加赋税,他还想为普通百姓做点什么。

于是,雍正四年,曹颙给自己制定的工作计划,就是修路。

修路,现下派到各州县。

从京城到清苑的路,从清苑到沧州的路,从清苑到洛阳的路。

道路畅通后,由交通相干系的产业,还能发挥发挥,货运、客运、通邮……曹颙一边掐手指头,算着自己回京的曰期;一边干劲十足,想要在直隶留下点政绩。

不管这些外人眼中的“奇思妙想”成不能实现,只要露出来,就算给旁人做个示范。

对于曹颙的作为,蒋坚与宋厚都表示支持,前者是因为心善,觉得曹颙爱惜百姓,大好;后者则觉得机会到了。

曹颙而立之年,就已经为天下首督,回到京中,再做堂官,已经是贬职。

皇上不可能让曹颙在直隶久留,与其让皇上闹心,不知该将曹颙放在什么地方,还不若让他挑出些错来,训斥一番再调回京里。

不只曹颙开始为回京做准备,连初瑜也有些坐不住。

孩子们大了,也将到说亲的时候,清苑这边,哪里有合适的人家……*京城,年宅。

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打破沉寂、空旷的院子。

“是男是女?”年希尧等在外头,见接生嬷嬷出来,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恭喜大老爷,贺喜大老爷,是位小少爷。”接生嬷嬷抱了婴儿出来,带了几分欢喜道。

年希尧身后,站着双眼洼陷的年熙。

听说是男孩儿时,两人对视一眼,竟不知该欢喜,还是惆怅。

这是年家曾孙第一人,若没有这番变故,这孩子的到来,只会让全家觉得欢喜;现下,却是欢喜不起来。

即便是添丁又如何,年羹尧自尽,年富由斩变成绞,父子两个早没了姓命。即便有无父的孩子留下,等到十五岁,也要发配边疆。

“老太爷还等着,先去给老太爷报喜吧。”年希尧说道。

年熙迟疑了一下,道:“大伯,二弟这孩子……要不然养在侄儿名下?”

年希尧听了,摇头道:“不可不可,那样的话,可是欺君之罪。你也不必太多忧心,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即便旨意要你父亲直系子孙十五岁发遣,谁知道十五年后又如何?”

年熙闻言,垂下眼帘,低声道:“是侄儿想左了……”

伯侄两个正说着话,就有小厮传话,上回来给老太爷诊病的乐大夫来了。

年老太爷是这个府里的顶梁柱,有他老人家在,即便遭遇这么大的变动,也会稳住。

年家出事后,年老太爷与年希尧两个,都被罢了官爵,年宅也就没有请太医来问诊的资格。

幸好,年老太爷与年希尧虽丢了官,可家中积蓄颇丰。年熙一片孝心,便花费重金,请了城里口碑最好的乐大夫过来给老太爷请脉。

乐大夫出手果然不凡,下了方子,又为老太爷制了几盒人参丸。调理了一个月,原本要不行的年老太爷又养了过来。

就是年熙也得了乐大夫两个好的养生方子,调理得孱弱的身体渐渐结实起来……*老太爷屋里,乐大夫已经诊完脉,提笔写了新方子。

因方子里需要用人参,乐大夫又将带来的一匣人参留下。

少一时,年希尧与年熙两个到了,听乐大夫说吃完这个方子,就能住了药,都觉得欢喜。

年老太爷只笑眯眯听着,看来心情也大好。

只是等乐大夫离去,年老太爷打开匣子,看着里头小孩胳膊粗的人参,半天不撒手。

年希尧近前见了,笑着说道:“怨不得同仁堂名气大,他们家的人参倒是真不错,换做其他铺子,哪里能拿得出这样的人参来……”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玄鉴仙族 贵女多娇 雁鸣长空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忠犬神探 一品呆萌妻 北界邪说 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间者 一品邪凰三小姐 你擦肩而过 盛宠之嫡女医妃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奋斗在沙俄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超神雇佣兵王 纨绔小侯爷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云起惊鸿客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 重生于康熙末年txt下载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