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武门

老克

首页 >> 唐玄武门 >> 唐玄武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谍影凌云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谍影无声 亮剑之军工系统 锦衣状元 明末逐鹿天下 灵剑尊 朕,君临天下! 明末1625 
唐玄武门 老克 - 唐玄武门全文阅读 - 唐玄武门txt下载 - 唐玄武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秦王世民(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王李孝恭回京已五天了,只在四月初八被武德皇帝召见了一次,大致询问了一下南方诸道的情形和此番北御突厥的方略,便温言嘉许赏尚食奉御,从李孝恭进承天门到出承天门,前后总共还不到一个时辰。皇帝虽说加了恩商,却不过是个虚荣,倒是在不经意间随口一句“此番回京,就多住一段日子吧!”将他带来的数万江淮军尽数由东宫左车骑冯世立接掌,并明敕十日内出秦州受霍国公平阳驸马柴绍节制。此外更让李孝恭大惑不解的是,武德皇帝连他实任数年的东南道行台左仆射一并免去,却仅仅不轻不重地抚慰了一句“宫室不宁,朕欲大用卿,且定心安居,不日将有后命!”

李孝恭此番进京,用心颇为微妙。年初的张亮一案,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已将太子和秦王之间势如水火的龃龉之态暴诸于世。此番突厥寇边,李孝恭料定太子不会坐视秦王借此机会再掌兵权,是以虽明知北方兵势不弱,仍旧匆匆领兵北上勤王。他肚子里自有一番计较,武德皇帝对手握兵权的外姓将领素来猜忌心极重,以李靖鼎定南方之功,始终屈居己幕,官不逾四品,爵不过县公;李世积赐了国姓才实领一道。宗室之中,秦王李世民以下,领兵经验最丰富者莫过于他这个皇帝的堂侄,任城王李道宗虽说骁勇,终归年少轻狂,难堪大任。故此他此番进京雄心勃勃,欲以郡王之尊出庆州提调诸军。怎料的见了皇帝,没说几句话手中兵权东南政柄便被剥得干干净净。朝局如此诡异莫名,他不禁有些后悔此番勤王未免失之草率了。

他在外带兵多年,又在东南建牙开府,手下谋臣武将不在少数。自去年李靖率师北调之后,他便起用邓州人岑文本检校荆州刺史,实授考功郎中。岑文本也是名宦之后,曾在南梁任中书侍郎,为人最是聪慧敏捷,尤善文墨,其手书工楷,连武德皇帝都赞不绝口,称:“王右军以下,楷无出岑氏!”此番来京,别的僚属他一个没带,却独独携此人同行。

李孝恭虽身居王爵,对岑文本其人却极为器重,因此一听说他回府,立刻正冠肃袍出正厅相见。

“景仁,魏玄成怎么说?”

岑文本面带微笑放下手中的茶盏起身避席见礼,道:“王爷何必如此心切,朝局虽惶惶不宁,却也不致王爷如此牵挂!”

李孝恭自失地一笑:“关心则乱,此次勤王,本王是作茧自缚了!”

岑文本摇了摇头:“还不至于,京师局面固然紧张,也还没到图穷匕首见的份儿上,只要谨慎小心,王爷本是皇上至亲,无大碍的!”

李孝恭叹了口气,继续追问道:“你去访魏玄成,他可有说法?”

岑文本沉吟了一下,说道:“魏徵说得很明白,长安以北,须一功勋卓着干练老成的大将坐镇提调诸军。以如今情势,自是非王爷莫属。太子也持此议。不过皇上心中,似乎另有定算。”

李孝恭倒吸了一口凉气,沉声问道:“什么定算?”

岑文本道:“魏徵没有明说,不过他倒是透漏了一则内廷消息出来,确乎令人心惊。”

李孝恭面色微微一变,问道:“是何样消息?”

岑文本迟疑着道:“据玄成讲,此次讨北,秦王殿下也好,王爷也罢,都不是皇上心中的最佳帅选。秦王自不必说,他想再如去年般领兵符出京,太子和齐王那边万万不会应允坐视。王爷向来负责南方的战事征讨,此番率南军北上,千里勤王,士卒疲惫,兵法云必厥上将军,是以我江淮劲旅此番只能以为后备,不能做前方主力。前方四将,任城王爷向来骁勇善战,但毕竟年纪太轻;柴嗣昌能征惯战,全仗勇武过人临阵身先,大略上却非其所长,故而这帅印恐怕不是屈突通来掌就是药帅为之,眼下情形,似乎药帅的机会多些!”

李孝恭怔了怔,苦笑道:“既如此也好,我也就不和药师争功了!”

他叹了口气,说道:“若我率兵开赴前敌,药师碍于过往情面,提调不便,皇上虑及于此,调兵不调将,这也情有可原。只是好端端的何必免去我的东南道左仆射之职,这可倒好,不让我到北方去打仗,连荆州也回不去了,唉,圣心高远,非人臣所能测呀!”

岑文本皱了皱眉头:“王爷,还有一则消息,文本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孝恭摆了摆手:“你我还有什么顾忌的,但讲不妨!”

岑文本斟酌着词句道:“据玄成公听得的消息,天策府对此次讨北的帅印势在必得。几日前秦王曾进宫造膝密陈,言道赵王在外开府日久,东南半壁一手抚定经略,虽无不臣之心,却也不可掉以轻心。东南道军政大权其一手操控,时日一久,纵使赵王自己不生异心,恐其左右亦有宵小之辈怂恿蛊惑。此番未奉朝廷敕诏即率数万大军北上勤王,虽是一片忠心拳拳,也不得不防其异变。因此建议陛下夺了王爷的兵权政柄在京赋闲荣养,对内巩固朝廷根基,对外保全功臣晚节!”

李孝恭倒吸了一口凉气,咬牙切齿道:“我素来没有得罪过他,他为何要在背后如此害我?”

岑文本躬身施了一礼:“王爷明鉴,文本正是因魏徵所言过于荒诞离奇,且内中颇多疑团不可解,这才犹豫再三,魏玄成的说法,文本以为不可信!”

李孝恭深陷眼眶之内的双眸眯了起来,语气平淡地应道:“哦?不可信。却是为何?”

岑文本从从容容开言道:“秦王与王爷争帅印,此事应当不假。然而此时京师政局动荡,太子齐王对他虎视眈眈。满朝文武虽亦不乏对天策府心怀同情恻隐之人,大多却不肯得罪东宫和武德殿。秦王在外征战多年,其势力多在关外地方,京里党羽粤援却寥寥可数。相公当中萧相和宇文侍中心向秦王,裴相、杨相和齐王心向东宫,封德彝态度持中不偏不倚,还算势均力敌。然则下面的三省六部九卿十二卫就不同了,太子监国多年,这下层的尚书监卿侍郎舍人将军都督,绝大部分都是东宫拔擢之人。所以现下秦王远比太子更盼粤援。多帮衬一个人就多一个盟友,多得罪一个人就少一份生机,秦王乃是有大智慧之人,怎会堪不破个中三味?此其一不可信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王爷虽在外统兵,又掌一方政柄,毕竟还未到尾大不掉的地步。多年以来皇上都明敕王爷将兵事委于药公,固然是用药帅精于战阵弓刀之长,又何尝不是令王爷与药公相互制衡以防患于未然?皇上对王爷虽难免存此猜忌,却毕竟不是昏聩之主,王爷一片赤胆忠心,陛下岂能不知不察,单凭秦王殿下没有丝毫真凭实据的一面之词枉做处断?即使秦王真的如此构陷王爷,恐怕陛下万难轻信。疑惑之中夺去王爷的兵权也就罢了,何必连东南道行台的差事也一并除去?这不是打草惊蛇么?当今何等精明,怎会做如此愚蠢之措置?此其二不可信也!”

“如今三王争储夺嫡长安不宁。对皇上而言,恐怕真正在外领兵日久大权独揽尾大不掉的恰恰是秦王殿下自己。秦王位居天策上将三公之首,身兼尚书中书两省掌令,节制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兼领陕东道、益州道两大行台,举手便可提调天下兵马,这才真个是让皇上和太子夙夜忧心寝食不宁之‘尾’。秦王聪明绝顶之人,岂能虑不及此?此刻天策府最怕的就是被人以为权柄过大难于制约。秦王以此来构陷王爷,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此其三不可信也!”

李孝恭默默听了半晌,脸上神色却是越发凝重了,待岑文本说罢,他叹了口气,道:“景仁,你所见虽有些道理,然而单凭这几点就说魏玄成打诳语恐怕亦不足取。玄成乃楷悌君子,从来不以伪词自饰,何况假言欺人?年初张亮之洛一案,闹得沸沸扬扬,举朝震惊,皇上差点因此废秦王为庶人。若非恰于其时东宫鸩酒案发,秦王此刻早已身在囹圄。几年以来,二殿下及其臣属日盼夜望的,便是能够离开长安这片是非之土,远赴东都另做他图。年初张亮案结,皇上本来已经允诺秦王率天策府东迁洛阳,据闻陛下甚至允秦王在他身后自建天子旌旗,妨梁孝王故事;只是不知为何,皇上至今未下明敕,秦王也就至今未能成行。所以此次突厥南侵,天策诸臣当弹冠相庆。只要秦王能够如去年般出蒲州提调诸军,便是入海的蛟鲵出笼的鸿鹄。故此本王率勤王之师抵京陛见,他便以为本王此番对扫北帅印存了觊觎之心,于是便在皇上面前以含糊莫测之词极尽挑唆蛊惑之能事,怂恿皇上削去本王的兵权和东南仆射实权。景仁试想,今上猜忌外臣,非宗室不得委以重兵,这些年来,北方诸郡都是二殿下打下的,南方半壁却是本王率军征讨得来。宗室之内,除却本王外再无第三人能与二殿下争这帅印,秦王焉得不忌本王?”

岑文本愕然,嘴唇动了两下,却没说出话来。对李孝恭的猜测揣度,他颇有些不以为然。虽说江南半壁确实是赵王率军征伐而来不假,但大多都是总领军事的外姓将领李靖之功,这一点无论是李孝恭幕中还是朝廷中枢乃至当今皇帝均心中有数。故此李孝恭的战功实则全然不能与李世民相提并论,就连数年来居灵州守卫朝廷北部防线的任城郡王李道宗实际上在武事上都要胜过赵王一筹。只不过这一番话虽是实情,却不能对李孝恭明言,毕竟这位王爷的面子还是要顾及的。

李孝恭负着手在厅里转了两圈,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他冷冷笑道:“这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我自谨慎小心不欲害人,却被人以为软弱可欺,真真可恼。有些人此刻自己身上还未曾清爽,却偏偏还要往别人身上泼污水。也罢,我又有何惧?大不了见招拆招就是了,都是刀丛剑拢中滚过来的,谁又能比谁高明?他与太子的争斗,本来没有我什么鸟事,如今既然欺到我的头上来了,大不了便斗上一斗,倒要看看最后是谁追悔莫及……”

岑文本大惊失色:“王爷,万万不可,皇子争宠夺储,乃天下第一大家务事,也是天下第一大忌讳事。为人臣者应谨守臣节退避三舍,万万不可牵涉其中,否则灾灭将生祸不旋踵啊!”

李孝恭双目一疵冷冷笑道:“这是别人找上门来,须怪不得本王!”

岑文本苦口劝道:“王爷,秦王于药公有救命之恩,然则药公却几次三番拒谢其招揽。与臣子而言,对天家骨肉事避而不闻乃是大节,也是大智。且不说卷入其中若万一不幸押错了宝辅错了主后果堪虞,就算辅佐有功,新皇登基免不得论功行赏,之后呢?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为君者最忌霍光这样的臣子!这些都是后话,可暂且不提。就说眼前,当今皇上最恨外臣参与天子家事左右社稷承嗣。刘文静贵为门下纳言掌敕诏之封驳,皆因牵涉帝王家事竟显戮于市;杜伏威堂堂一方诸侯,入朝为郡王之爵,仅仅说了一句‘李家诸子,唯服世民一人’,便被皇上赐死。前车可鉴,王爷务必三思而后行啊!”

李孝恭微微一笑:“景仁何必如此张皇?刘文静和杜伏威之死皆是自取其咎。皇上明明戒于前隋之事不肯废长立幼。他们却不识好歹屡屡欲使二殿下身登大宝,这不是自取死路么?圣上心意如此明白清楚,他们看不到,死不足惜!太子是嫡长子,居皇储之位九年有余,监国摄政并无差失,自是大唐正朔,掐准了这一条,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岑文本摇了摇头道:“王爷万万不可做此想。国家社稷兴替之事不是儿戏,乃是动辄将有千万颗人头落地的大勾当。刘文静和杜伏威确乎都是因为秦王被皇上诛杀的,然则燕王爷李艺却是因心向太子,对秦王不敬而得罪,受陛下申斥,不得不离京赴燕。秦王虽有诸多不是,终归是当今皇上的亲生儿子,这一层万万不可忘却。他自兄弟之间,就是闹得再不堪,终归血脉相连,天大的事情可能也会高高举起轻轻撂下。然则若有外臣牵涉其中,可就不这么简单了,说起来,丢官弃置贬斥边陲,已经是大幸了!”

李孝恭摆了摆手:“罗艺骄横跋扈,朝中早就不满。再者说,他自己也不愿久居长安。这边毕竟不是他自己的地盘,住着不自在!何况刘文静是太原元从功臣,和皇上亲如手足,只因属意秦王继承大位便身首异处,罗艺一个归朝反王,得罪了亲王,却不过是打发回原籍镇守边关,禄位不减,爵位也没削去,在皇上心中,究竟哪个儿子的分量更加重一些,只要不是瞎子就都能看明白!”

岑文本叹了口气:“王爷,这些事情说来说去,外人是断难料理清的。此刻长安城内,不知有多少人正在图谋这天下第一事,争当从龙之臣。王爷此刻参与进去,已经太迟了,不管王爷支持哪一边,终归会得罪另外一边。而哪一边也均非王爷所能够得罪得起的。王爷此刻来助太子,太子登基,论功行赏王爷比得了王珪魏徵?恕文本说句不好听的话,对太子而言,就是薛万彻冯立本,恐怕也比王爷要贴心的多!王爷白白得罪了秦王,却什么也换不回来,何其不值?您仔细想想,您如今已是郡王,太子登基,能封您个亲王不成?”

李孝恭哈哈大笑:“景仁未免轻看了本王!你说得不错,我本来就已是王爵,禄位上早已无所求了。只不过思来想去,万万咽不下胸中这口恶气!太子待我也没多么好,但是秦王此番的小人行径鬼蜮伎俩,委实令我愤恨难平。我为国家事请缨前敌,他却为私利在我背后施放冷箭,此等人品,着实令人齿冷。他若是当了皇帝,满朝文武,天下臣民,就都没有好日子过了!就是为天下计,我也不能袖手。”

岑文本苦笑了一声:“王爷既然打定了主意,文本也不再多嘴相劝,只是希望王爷务必谨慎,千万莫要介入皇上家事,万事持正以恒,终归不会错的!”

李孝恭冷冷笑道:“景仁放心,本王还有这么点自知之明!究竟是传位给太子还是传位给秦王,皇上就算病得脑子糊涂了也不回来问我。没人问我我自然也不用多话。不管谁登基,都是陛下的儿子,干我这个侄子何事?如今,我只有一件事情要做,也算以牙还牙了!”

岑文本皱起眉头道:“何事?”

李孝恭面目狰狞咬牙切齿地笑道:“让李世民这辈子都别再想去洛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末世巨贾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从良医到良相 桃运狂医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Seven日记 贵女多娇 兰香缘 超级电力强国 绑架总裁作嫁妆 穿越之极限奇兵 一品呆萌妻 人在斗罗,开局被唐昊抛弃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邪魅总裁冷傲妻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抗战之英雄血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纨绔小侯爷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穿越:重塑大唐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乾风云起苍穹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锦衣血诏 玉符传奇 北宋第一狠人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云起惊鸿客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唐玄武门 老克 - 唐玄武门txt下载 - 唐玄武门最新章节 - 唐玄武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