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宋

然籇

首页 >> 倾宋 >> 倾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唐锦绣 霸天武魂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我的老婆是土匪 汉世祖 从八百开始崛起 逍遥太子爷 大叔凶猛 大明:苟在皮岛当老六 
倾宋 然籇 - 倾宋全文阅读 - 倾宋txt下载 - 倾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7章 遗民泪尽胡尘里(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砰!”一声巨响,房屋倒塌。原本稀稀落落的火苗有了房梁木头和房屋屋顶上稻草的滋养,猛地蹿高,将房屋中踉跄向外跑的身影一口吞噬。站在房屋外面,看着那倒塌的废墟以及扭动着的火焰人影,谢田地双手掩面,跪倒在地,泪水已经不可遏抑的顺着手掌流淌下来。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房屋,就这么彻底倒塌,而自己的婆娘也被大火吞噬,最后还是没有跑出来。

“老谢,别哭了,快跑,蒙古鞑子又来了!”一名中年汉子快步冲上前拽起来谢田地,而谢田地蓬头垢面的女儿也过来一起拽自家爹爹。

谢田地只是跪在那里嗷啕大哭。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他勉强支撑这个家的脊梁,仿佛随着这房屋的倒塌而彻底折断。半生打拼下来的家底,被这火焰付之一炬,而冬天里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藏起来的粮食,最终还是被那蒙古鞑子全都搜出来运走。

谢田地不知道自己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竟然要遭受这样的苦难。房子没了、老婆死了、粮食被抢走了,就剩下一个女儿,老谢家传到他这一辈,就因为端平时候的战乱,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只剩下他一脉单传,现在好了,婆娘没了,而延续香火的儿子都没有,只剩下一个女儿。

老谢家的香火,断了!

老谢家的基业,烧了!

父母给他起了“谢田地”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让他在这乱世之中守住家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这一寸田地,这一座屋舍,可是现在一切都化为了灰烬。蒙古人在春耕后的农田中飞驰,将那些嫩芽全部刨出来,然后将这边的房屋全部焚烧,美名其曰“坚壁清野”。

但是明白人都知道,南面大明已经拉开了架势,蒙古鞑子这是准备撤退了,不但要把这些北地汉人百姓都赶着北上,而且一点儿屋舍和春耕之后的庄稼都不打算留给明军,谁要是有胆量私藏,那就是通敌!

对付汉人,蒙古素来都是直接马刀说话,一直到在襄阳之战前,面对南宋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才开始采取怀柔政策,只是可惜这怀柔政策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大量的粮食和壮丁肯定不能指望汉人能够乖乖的拱手奉上,尤其是想要驱使这些北地汉人去和南面的明军拼命。

在这之前,蒙古面对南宋占据绝对的优势,所以很多北地汉人还会给蒙古卖命,从而希望能够在新朝博得一份功名利禄,而现在谁都看得出来,蒙古早晚是要被明军赶回老家的,现在再去给蒙古人卖命,打的是自己的同胞、要在背后被人戳脊梁骨不说,最后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尤其是蒙古在关中一战中将汉家军队全都丢掉,更是让蒙古在汉人这里丢尽了威望。毕竟谁都不愿意从军去当炮灰。而蒙古当然也意识到汉人的逆反心理,所以不但不再签发汉人当兵,反而开始不断将汉人驱赶着北上,使得和大明接壤的各处州府已经少有民众。更有甚者,冬天缺少粮草的时候,蒙古骑兵还会直接在这里进行劫掠,毕竟现在蒙古骑兵可没有多少胆量深入大明境内劫掠。

蒙古人也不傻,大明的主力战军都是摩拳擦掌等着拿打秋风的蒙古骑兵开荤,所以自然没有自投罗网的道理。更何况冬天里合蔡镇一战,更是把一向还对自己颇有信心的蒙古骑兵打得没有脾气,到这青黄不接又缺粮的时候,只能把怒火撒在北地汉人头上。

谢田地逃过了去年秋天和冬天两次劫掠,现在终于还是没有幸免于难。

四下里放火的蒙古骑兵再一次回转。

“老谢快跑!”几名村民也都过来大喊。蒙古鞑子显然已经让搜刮出来的粮食惹怒,并不打算让这些刁民继续活在世上了,一把把雪亮的马刀举起,直奔四下里奔逃的人而来。

面对凶神恶煞的蒙古骑兵,村民们也只能拼命奔跑,只乞求蒙古人在追出一段之后不再追击。

谢田地缓缓站起身,双手颤抖着抄起来地上一个木棍,这是他家中的顶门棍。周围的村民都诧异的看着谢田地,谢田地非但没有撒丫子跑路,反而迎着越来越近的蒙古骑兵。

赤红着眼睛站在那里,谢田地虽然不高,而且身材很是瘦削,但是在所有人的眼中,其貌不扬的谢田地,身影却是分外的高大。

看着站在眼前提着一根木棍的谢田地,蒙古骑兵之中顿时爆发出笑声,不过他们的马速并没有减弱,显然打算就拿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汉人试试刀。这马刀长久没有砍人,是要钝掉的。

“爹爹!”谢田地的女儿凄声喊道。

“老谢!”村民们回头看向那一道身影。

蒙古骑兵越来越近,暖暖的春风之中,已经带来马刀刀刃的寒冷。

厉啸声突然破空响起。

箭矢如雨,倾盆而下。

谢田地直愣愣的站在那里,而他前面的蒙古骑兵,已经七横八竖倒地。一匹匹战马或是中箭之后猛地顿足人立,或是从谢田地身边散乱的冲过去。谢田地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躲开迎面的一匹战马。

一队骑兵从不远处的山坡上飞快冲下来,所有的村民诧异的看着这一支装备精良,竟然能够片刻将蒙古骑兵全部射杀的队伍。

一面赤色龙旗从队伍中升起,迎风招展。

一名一名村民缓缓跪倒在地,面向那支呼啸而来的骑兵。

也面向那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

博州以北,临清(作者按:今临清市西临西县)。

临清坐落在运河边上,向北直通幽州的运河就从城外奔流而过。几百年前这条象征着隋唐极盛的运河上,曾经白帆来往,热闹非凡,沿着运河建立的繁荣城镇和大大小小的船闸码头,更是那一段商贸繁荣历史的象征。

只不过后来随着宋辽对峙,抵达幽州的北运河被两国各自占据一半,这也使得整条运河彻底失去了其作用,在这三百年中逐渐淤塞。在没有被叶应武改的面目全非的那一段历史上,郭守敬主持的运河清淤工作实际上已经不亚于重新开凿一条运河。

现在站在临清城上看城外的运河,已经只剩下一道沟壑,涓涓细流甚至还没有办法没过脚脖,又有谁能想象,这里曾经是南北的大动脉,曾经是一个偌大帝国繁荣极致的象征?

整个临清城现在已经乱作一团,一队队蒙古骑兵慌乱的从大街上跑过。原本还能看到稀疏人影的大街上,已经冷冷清清、空无一人,只有来往的蒙古步骑的身影和马蹄、战靴踏动地面的声音。

临清城本来就是前线城镇,在临清南侧的博州一带大明两淮军、天武军的哨骑时常和蒙古哨骑打得多热,所以临清城中实际上早就没有多少北地汉人还居住了,有一部分被蒙古人强行征发作为壮丁,还有一部分则是想尽办法南逃,只有极少数妇孺老弱根本走不动的,方才留在这里。

不过即使是只剩下妇孺老弱,蒙古显然也都没有打算丢给明军。

蒙古骑兵刚刚一上街,街上的百姓就全部躲到家中,只不过显然正在忙碌着撤退的蒙古人还是抽调出来两支骑兵,沿着县城大街挨家挨户的清扫。一家家紧闭的房门被踹开,蒙古骑兵提着马刀直接冲进去,屋里很快就传来妇孺凄厉的叫声和老弱病残低低的呻吟声。

一名蒙古骑兵直接拽着一个女人的头发将她拖到街道上,而外面提着马刀的百夫长只是看了一眼,就将头扭向别处。一名名妇孺被赶了出来。

年幼的孩子、瑟瑟发抖的妇女还有颤颤巍巍的老人,在前面蒙古骑兵的驱赶下不断向着城门口聚集,不断有孩子哭喊着摔倒,不断有老人因为跟不上步伐而趴下,不过后面的蒙古骑兵没有丝毫犹豫的纵马上前,手中的马鞭狠狠抽下。

惨叫声在街道上此起彼伏,一滴一滴的鲜血顺着马鞭滴落。

“头儿,咱们怎么办?”阴暗的角落中,一名仿佛完全和黑暗融为一体的男子轻声问道,手已经按在了衣袖上,袖子里面就有一把短刀,随时都能出鞘。

趴在地上平端一把劲弩的中年汉子沉声说道:“蒙古鞑子这是想要把这些妇孺都赶着向北方,甚至很有可能打算将整座城都一把火烧掉。”

“那些妇孺还好,老人根本不可能跟着大军一起走到北方,一旦后来咱们弟兄们杀上来怎么办?”年轻男子手按住另外一边衣袖,整个人都绷直了,只要带队的中年汉子一声令下,他就算是明知道前路是死亡,也要冲上去拼一把。

中年汉子微微抬手示意手下不要轻举妄动,声音很是低沉,没有一丝起伏:“你觉得蒙古鞑子有可能带着老人北上么?”

年轻男子猛地打了一个寒战,看向身边的中年汉子。他突然想起来在之前蒙古人打算屠城的时候,都是先把城中所有人都拉出去,所有的妇女全部掳走,而高于车轮的男人则全部砍杀。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因为在蒙古人看来,身高小于车轮的男孩更加适合掳掠,也更适合作为蒙古下一代劳动力的补充。

而之所以蒙古人把所有人都拖到城外,只是为了能够保证城中没有漏网之鱼,方才可以一把火将整个城烧掉。

“为什么后面的大军还不过来。”年轻男子着急的跳脚。

他并不担心自己可能丧命在蒙古鞑子手底下。大明锦衣卫这两年多可不是吃干饭的,一直在苦心经营前线各个城镇,尤其是像临清这样蒙古本来就屯驻有不少兵马的重镇,更是早就修建了众多的藏身所以及通往城外的地道,否则他们这些壮年汉子,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从城中来往进出,毕竟蒙古人现在甚至已经到了一个城中壮丁都不放过的地步,不然这偌大的临清城中也不可能只剩下老弱病残。

他真正担心的,还是城中这些百姓的性命。

毕竟想想自己可能会亲眼看着、亲耳听着这些一个民族的同胞倒在血泊中,实际上并没有见识过多少惨烈风雨的年轻人,不敢想象自己是不是有胆量去面对这样的事实。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渺小到什么都改变不了,只能坐视悲剧发生。

中年汉子叹了一口气:“你不要着急,着急有什么用。这里是临清,又不是博州,蒙古鞑子既然还有闲心挨家挨户的驱赶百姓,说明现在两淮军的弟兄们还没有赶过来,他们还有时间。”

就在这时,一队蒙古骑兵从两人藏身的小巷外面飞驰而过,每一名骑兵手中都拿着火把,一道道身影飞快掠过,只剩下火星在风中飘舞。而中年汉子脸色一变,猛地拽住自己的手下:“快走,蒙古鞑子准备焚城了!”

年轻男子微微一怔,迟疑片刻喃喃说道:“难道咱们什么都做不了么?”

中年汉子二话不说拖着他直接冲入早就布置好的院落,一支支火把已经仍上了屋顶。北方本来雨水就少,所以多数还是茅草铺设屋顶,很快一间间房屋就燃起了熊熊大火,火焰在风中不断地升腾,越来越大,很快就把整个房屋彻底吞并。

两个人躲在早就挖好的地道中,听着不远处噼里啪啦的响声。滚滚热浪不断地涌入地道,将两个人的脸庞烘烤的有些红彤彤。年轻男子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刚才如果不是自家老大眼疾手快将他拽过来的话,恐怕现在连小命都没有了。毕竟这大火已经将外面的房子烧塌,在茫茫大火中想要找到地道的入口,岂是那么容易。

中年汉子在裤子上蹭了蹭手——刚才这一路跑下来,手心上都是汗——良久之后方才看向自己的手下:“一来咱们什么都做不了,刚才直接杀出去和飞蛾扑火没有什么区别,咱们需要做的是把之前收集到的资料全都完好无损的转达给杀过来的弟兄们,二来这临清城只是上千里大明和蒙古战线上的一座城镇,而类似的城镇还有数百座,大明又如何救得过来。”

顿了一下,中年汉子的声音之中更多了几分苦涩:“更何况整个北伐才刚刚开始,甚至陛下还没有下达旨意,更多的是蒙古鞑子在看出来大明的架势之后主动撤退。在从这里到北面草原的大片大片土地上,还有多少城镇、多少百姓。这临清城,这是苦难的开始。”

年轻男子轻轻叹了一口气。

遗民泪尽胡尘里,现在大明已经开始轰轰烈烈的北伐,但是北地汉人百姓还是要面对这样的血火磨难,甚至还要面对整个家庭的彻底破碎以及祖祖辈辈生活的房屋被一把火烧掉的惨剧。

外面的火声渐渐平息,彻底安静下来。

年轻男子和中年汉子默默地互相看了一眼。

马蹄声踏破了寂静。暖暖的风中带着大火灼烧之后的味道和浓烈的不可飘散的血腥气味。不知过了多久,战靴踏动地面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大队的骑兵再一次出现。

地道中已经对视良久的两个人,缓缓活动已经僵硬的肢体。

不管来的是什么人,他们两个都要一探究竟。

“第一旅速速前去城北,看看还有没有活口,其余亲卫就地散开,寻找锦衣卫的人。”一道浑厚的声音响起。

纯正的华夏汉语。

年轻男子和中年汉子呼了一口气。

虽然明军来得晚,但是终于还是来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竹马他有自闭症 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美女老大的近身保镖 XS5 开心宝贝:大大怪智商恢复 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集 纵灵传 末世登仙 医圣传 非主流清穿 九霄剑神 无限之高端玩家 回到三国去捣乱 末世团宠种田忙 大叔爱萌妻 荷叶闲客短篇小说集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闪婚掠爱之帝少的萌妻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红色苏联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王牌佣兵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铜镜约 锦衣血诏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北宋第一狠人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 
倾宋 然籇 - 倾宋txt下载 - 倾宋最新章节 - 倾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