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星月长江

首页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抗日之特战兵王 战场合同工 三国之至尊系统 神话版三国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德意志崛起之路 重生之铁血战将 灵剑尊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星月长江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全文阅读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txt下载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8章 永乐,明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棣等人在船舱里,透过明亮的玻璃,看着那几座无人小岛,甲板上传来了主炮轰鸣的声音,不一会儿便看到炮弹落在了小岛上,一阵火光冲天,大海上掀起了一片巨浪,朝朝鲜方向狠狠地拍打过去。

“这是我大明战舰的威力!”朱棣背着手,笑盈盈地道。

臣子们均是一片恭维之声,每个人的眼底都难免闪过一道忌惮之心,军舰平稳地行驶在海面上,出了渤海湾,在平城方向转了弯,朝着南面驶去。

开城乃是朝鲜的京城,于朝鲜半岛的中西部,距离江华湾约有二十公里。这里曾是高丽国的都城,松岳山上松林茂密,又被称为松都。

洪武二十一年,高丽将领李成桂发动兵变,背元投明,经几度废立,自掌大权,改国号朝鲜。

最初,朝鲜国王定都于开城,过了两年,又挪到了汉城,五年后,太宗李芳远又回到了开城。

这一天,他听到了轰隆隆的爆炸声,身在宫中的李芳远正与大臣讨论国事,以为地震了,他惊得跳起来,朝门外跑去。

一共三发炮弹,同时落在离朝鲜半岛附近的无人小岛上,掀起了冲天的巨浪,巨大的爆炸声将沿岸附近的人吓得跪地拜天,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当地官员开城府参军在衙门里跪了很久,没有再听到动静之后,跑了出来,快马加鞭赶到了海岸边上,远远看到了一艘灰蓝色的庞然大物,行驶在海面上。

金龙旗上偌大的一个“明”迎风招展,其后紧跟着两艘稍微小一点的庞然大物,正乘风破浪。

似乎是为了给朝鲜的官民们一个答复,就在这时,从这庞然大物上,飞出了一道黑线,目标直指向不远处的小岛,紧接着,又是冲天而起的火光,轰烈声从远处传来,翻天的巨浪似直扑面门。

这参军的两腿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等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都能闻到一股尿骚味儿。

这……这是什么?

等浪头去了,昔日如同坐标一样矗立在西南方向的小岛哪里还有踪影?

待那庞然大物渐渐地远去了,参军这才被随从扶起来,他顾不上裤裆还是湿漉漉的,吩咐道,“备马,快点,备马,我要上报骊原君。”

骊原君名闵无恤,他是朝鲜国王李芳远的妻舅,今年年初还担任谢恩使前往大明,回来后就被封为骊原君。

随从们忙将他扶上了马,看着他一骑绝尘而去。

宫里,李芳远竖起耳朵听着,似乎又有轰隆声传来,他焦急不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是地震,那就是他有失君德,他需要学大明的皇帝给自己下罪己诏。

李芳远乃是朝鲜王国的开国君主李成桂第五子,他是通过两次王子政变之后登上王位,也是第一位受大明皇帝册封的朝鲜国王。

靖难之役后,朱棣在应天府登基,李芳远遣使往大明朝贡,次年四月,再次派遣臣子李贵龄入贡。

朝鲜一直奉大明为宗主国。

此时的李芳远,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心神不宁。

他安排人出去看到底怎么回事,约有一个多时辰的样子,内使回来了,身后跟着李詹和闵无恤。

李詹素有学问,任议政府事,曾与河仑同为贺登极使,祝贺明成祖登上皇位。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李芳远气急败坏,一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腔怒火,几乎要发泄在两位重臣身上。

“皇上,臣二人带来了开城府参军,他说他亲眼目睹是怎么回事?“闵无恤的声音非常沉重,这让李芳远心里很不安,他点点头,示意让开城府参军进来。

开城府参军在朝鲜官制中只有正七品,且同一岗位一共三人任职,若非今日他亲眼目睹了大明的军舰,他一辈子是没有机会能够得仰李芳远的圣颜。

因此这个小人物进来之后,一直低着头,好在他换了一条裤子,那尿骚味并不那么明显了。

“主上殿下,臣亲眼所见,大明的船上发出了炮弹,将我朝鲜国近邻的岛炸平了,他们的炮弹快得看不清楚,从船上冲出来,落在岛上的时候,海浪翻滚上岸,臣到现在依旧宛若身在噩梦之中,不敢想起!”

李芳远倒抽了一口凉气,他还没有回过神来,又有人进来了,李芳远正要一脚将这人踹出去,那人惊恐得连君臣礼仪都顾不上了,道,“主上殿下,臣听说,听说,大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安南和占城打败了!安南和占城为了赔罪,派遣数十万人帮大明修路。”

李芳远只觉得眼前一黑,幸好旁边有根柱子,他忙扶住了柱子,呵斥道,“把话说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参军和前来报信的人对视一眼,参军决定重复一遍,因为换成他亲眼所见,也依然不敢相信,别说不曾见过的人了,道,“臣绝无虚言,臣听到了轰炸声,循着声音看过去,就看到了一艘灰蓝色的庞然大物行驶在海面上,臣还在怀疑之前的轰炸声,这庞然大物上就飞出了一个炮弹,臣离了老远都能看见,那炮弹飞到了附近的小岛上,臣亲眼看到小岛没了。”

“你如何就断定那是大明的……呃庞然大物?”李芳远很浮躁,声嘶力竭问道。

恐惧,让他根本无法平静下来。

参军浑身冒着汗,双重恐惧令他瑟瑟发抖,“主上殿下,那庞然大物如飞一般,有,有大明的金龙旗,上面有‘明’和‘永乐’字样,还有‘明威’二字,臣,臣笃定,那就是大明的。”

李詹和闵无恤对视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恐,此时此刻,他们说不出安慰主上的话来,只能趴伏在地上,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这必然是大明的了,李芳远也无法质疑,他问道,“这庞然大物,到底是什么呢?”

没有人给他答复,李芳远也知道,眼下不可能有人给自己答复,他看向另一人,“你说,安南和占城又是怎么回事?”

“大明,大闽有一种,一种叫做装甲车的东西,非常大,能够自动行驶,速度飞快,能够翻山越岭。一辆装甲车可以坐十几个人,上面装了炮塔,一发炮弹能打出十几二十里地,他们还有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火铳,打出来的是那种金属做的莲蓬子儿,根本无人可挡。”

不大的宫殿里,这人的话音落了之后,便陷入了死寂之中,但空气中似乎还传来了远处轰隆隆的声音,一声一声,如擂鼓一般敲在朝鲜君臣的心头。

良久,李芳远道,“昔年我太祖洪武皇帝因我朝鲜骚扰其边境,命康献大王派遣儿子押解相关人员往大明解释,予路过昔日北平时,曾拜见过我皇帝陛下,皇帝陛下对予温言礼节甚厚,并赐予以酒食,后在应天府相见,皇帝陛下对予亦闻言良久乃过行。“

康献大王乃是李芳远的爹李成桂。

李芳远以怀念的语气说完,宫殿中的气氛这才稍微好些,臣子们都松了一口气。

闵无恤道,“主上与皇帝陛下交情深厚,臣以为若大明欲对我朝鲜发难,绝不会轰击无名小岛,应是兵临城下,臣以为,主上殿下当速速派遣使者带丰厚的礼物前往大明,祝贺皇帝陛下和他的臣民。“

这才是正道,李芳远也想到了这一点,点头道,“我皇帝陛下本好大喜功,如我国少失事大之礼,必兴师问罪。我则以为一以至诚事之,一以固城垒蓄粮饷,最是今日之急务。“

一句话,李芳远确定了与大明之间的交往方向,他这话说完,跪在地上的重臣和小人物们均没有异议。

反而是李芳远问道,“派何人前往大明合适?”

李詹道,“当年洪武年间,康献大王派遣主上殿下前往大明,主上殿下何不效彷,派遣王子前往大明?“

李芳远点点头,想了想,为显诚意,决定派遣王世子李禔前往大明。

李禔乃是李芳远的嫡长子,是李芳远与王妃闵氏所生。

闵氏出生于开京门阀贵族,骊兴府院君闵霁的次女,在辅左夫君夺权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但因善妒,又因李芳远对外戚的态度,与李芳远不睦。

李禔接到旨意,命他即刻启程,还晕头转向的李禔不得不进宫询问父亲此事。

此时的李芳远在景福宫里与闵氏一左一右,一张脸朝东,一张脸朝西地说话,李芳远重提欲让世子与明朝公主联姻之事。

闵氏觉得很是惊诧,在此之前,李芳远的确托人前往大明,提过让黄俨做媒,向大明的皇帝提出请下嫁大明公主给世子做正妃。

黄俨何许人也,怎么会如此不识时务,向朱棣提这种会招来灭九族之罪的事呢?

君不见大汉朝屡下嫁公主,向匈奴换取短暂和平,后终于汉武一朝。从此,对中原的皇帝来说,公主下嫁联姻是耻辱的表现。

黄俨不提,李芳远也后悔了,初步已经定下了聘左议政金汉老之女为世子妻,两厢都看好了,眼下又要反悔究竟是何意?

闵氏一时没有说话,他与李芳远是少年夫妻,但李芳远即位之后,屡屡临幸侍女,这令闵氏非常不满。

后来,李芳远索性参考历代后宫制度,正式设立御嫔。永乐元年三月,李芳远纳成均乐正权弘之女为懿嫔,夫妻二人渐成陌路。

但无论如何,闵氏为李芳远生了十一个孩子,存活下来四子四女,又是糟糠之妻,为李芳远夺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李芳远也断无废黜之理由。

李禔进来后,就看到父母用沉默在交流,李芳远重提了为李禔聘大明公主为妻的想法,李禔越发震惊,问道,“还请父亲明示!”

李禔心里有了答桉,外面都在传,大明的火炮何等厉害,他猜测,父亲是因为忌惮大明才想要以联姻的方式来保护国家的安全。

李芳远道,“成与不成,这件事还在你,予欲派遣你率领使团前往大明,这一去的路上,你务必多看,多学,回来后,事无巨细与予说。”

李禔应下,等他离开的时候,看到父亲为大明准备的礼物,他真怀疑,父亲把内库给搬光了,人参、草垫、漆器、狐尾、豹皮和水獭皮,装了满满五百车,还有数百匹油光水滑的骏马,看着真是让人心动啊!

李禔与朝鲜使团,再加上赶车护卫一共三千多人,浩浩荡荡地从平城府出发,前往大明。

等过了舟东,越过山海关,李禔一行便上了新修的柏油路,坚硬的路面,路中间是一排排开得茂盛的菊花,右边三条道,左边三条道,李禔等人一时不知道该上哪一条路。

好在前面来了一人,骑着两个轮子的车,是李禔等人见都不曾见过的,看到李禔等人,那个戴着草帽的人忙指点,“你们走那边的路,看到路上的箭头没,不要上错了道,免得影响别人。”

李禔朝使臣团的人看了一眼,李詹站了出来,他多次前往大明,一口中原话说得极好,见此人不过四十来岁,便喊道,“老哥,您这是什么车子?”

“你们应当不是我大明人吧?”这人推着车子站在路口,“我这骑的是自行车,你们要是想问这是什么路,这是柏油路,你们快赶路吧,再晚了,到不了驿站呢!”

说完,这人骑着自行车,非一般地上了岔路口去了。

李禔等人不明所以,上了柏油路,马车顿时便轻松多了,入秋之后的风吹起来非常凉爽,道路中间的菊花散发出阵阵芳香,这依然是大明,可与李詹等人之前见过的大明,又完全不同了。

再往前走,路中间的菊花换成了松柏,隔一段距离中间间隔种着紫薇花树,过了开花的季节,因天气太过干燥,戴着草帽的老农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管子,水从水管里冒出来,洒在新种植的紫薇花树上。

这太令人惊奇了,李禔等人从未见过这种管子,看不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们顿足看,那老农被盯得久了,抬起头来,朝众人看过来。

“大叔,您这手里拿的是什么?”

“水管!”那老农提了提黑色的水管,很自豪地道,“就是水管,走走走,不要少见多怪!”

这水管不便宜,是上面发下来的,老农见是外地来客,怕被人抢了,忙提着水管离开了。

又是自行车又是水管,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稀罕物。

进了北京城,正值傍晚时分,道路两旁不见烛火的路灯,沿途停靠的公共汽车,沿途叫卖吃食的推车,令李禔等人有种进入了另外一番天地的错觉。

李禔在北京城逗留,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时候,日本京都室町,相国寺里,日本新任国王足利义持踏进了鹿苑院里,高高站立着的佛像前,盘膝坐着一位僧人,身披袈裟,正在喃喃念经。

听到动静,他的耳朵稍微动了动,嘴里停了下来。

足利义持走上了台阶,在门口脱下鞋子,走进了佛堂,在门槛内跪了下来,“父亲!”

僧人不语,足利义持的声音里都带着颤抖,“大明的军舰在出云附近停下来,将伯耆、出云和石见轰成了一片废墟。“

足利义满已经出家十年,任修道圆满,此时,也依然震惊不已,手中的佛祖哗啦一声,洒落了满地。

“大明的皇帝陛下可知道这件事?”

足利义持摇摇头,“儿子不知,父亲,儿子已经派人去看过那些地方,炮弹所落之处,一片废墟,山火烧了整整一夜,据幸存的人说,当时大明的军舰距离岸边至少五里远,炮弹不停地轰击我们的国土,儿子想派遣人前往大明问个明白。”

足利义满抬起手来,他缓缓地站起身来,此时,离他过世尚有四年,他的身体依旧还算精神,在佛堂里踱来踱去,问道,“肥富回来是如何说的?”

虽然让将军职位给了儿子,但日本国的实权依旧掌握在足利义满的手里,权利如同上瘾的毒药,一旦沾染,尚无人能够戒掉。

“肥富说,大明有一种浑身是铁的装甲车,大明的炮弹能够飞出二十里地之遥,儿子觉得这艘军舰想必应当也是用铁制成。”

“大明将我两千多名留学生罚做低贱的奴隶,帮助他们修路,服徭役,简直是欺人太甚!”足利义满一扫出家人的慈悲咬牙切齿,“当年洪武皇帝在世时,虽然不承认我足利氏的地位,尚且不是如此欺人。建文帝册封吾为日本国王,算是个识时务的,如今朱棣为皇,竟是如此羞辱我日出之国。”

足利义持跪在地上,也是满腔愤恨,“父亲,我该怎么办?”

足利义满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道,“世阿弥还在大明,他怎么说?”

“世阿弥让肥富回来说,大明的大皇子和三皇子懂得尊重人,怀柔藩国,但四皇子倨傲无礼,素来得大明皇帝陛下的宠爱,应是他在大明皇帝面前进谗言,让大明皇帝征伐四方,安南和占城已屈膝为奴,朝鲜素来以大明马首是瞻,大明尤对我日出之国不满。”

足利义满道,“命人出使朝鲜,占城和安南,听听他们的意见,派遣使者,送最厚的礼物前往大明,若可以,与大明的大皇子结盟,共同对付四皇子。”

足利义满想了想问道,“大明皇帝陛下年过不惑,难道还未立下太子吗?”

足利义持道,“按照大明祖宗家法,大明皇帝应当立大皇子为太子,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次大明皇帝没有昭告天下,而是将立储君的圣旨藏在了奉天殿的正大光明匾后,少有人知道立的人是谁?”

“那就放出话,就说立的太子乃是四皇子。当我们无法打败敌人的时候,唯有敌人才能帮助我们来打败他。”

“是!”足利义持五体投地,向父亲行过礼后,如狗一样爬着,越过了门槛。

足利义持向父亲汇报的时候,大明的火炮从长门扫过,军舰漂亮地摆了个尾,朝应天府的方向驶去。

足利义持刚刚从相国寺出来,便有武士前来汇报,他眼前一黑,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

军舰之上,朱棣等人遥遥地看到了江宁府,君臣众人站在甲板上,深秋的海风带着腥味,徐徐地吹来,金色阳光在甲板上映照出了一块块光斑。

当大明的炮弹无情地落在日本群岛上的时候,大明臣子们的心里非常不平静,如果说,大明侵犯安南,是因为安南臣子篡位,丧失伦理,又对大明这个宗主国实施欺骗行为,吊民伐罪,理由正当的话,那么日本呢?

日本犯了什么错?

要知道,日本室町幕府的将军可是一次又一次,以谦卑的姿态向大明请求交往贸易,大明难道说如今有了先进的武器,发达的工业,便不愿与邻交好,四处征伐,行强盗行径了吗?

况且,皇上都没有和大臣们商量,便一意孤行地朝邻居国动手,这让文臣们格外不安。

“皇上,日本国何处冒犯了我们?”礼部尚书赵羾忍不住,不解地问道。

赵羾尚在襁褓中时,随母亲避祸于山林,遇到勐虎,母亲慌乱中将其放在地上,勐虎视其良久,转身而去。

赵羾自幼聪敏,嗜学不倦,洪武二十年,由乡举入太学,后公干于山东,以勤和慎密,为长官器重而步步高升。

朱棣不好回答,手扶着栏杆,沉吟良久,朱高燨端着两盏茶过来,递了一杯给他爹,自己一杯,喝了一口,道,“老赵,炮弹不长眼,同样是那么发射法,朝鲜那边就没擦边,偏偏这日出之国,就遭了殃,你问我爹,你咋不问问那炮塔,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在说正事,四殿下居然如此无理取闹,这是怎么回事?

赵羾气怒不已,特别是看到朱高燨年幼,嘴上无毛,更是不客气,“殿下,我中原上邦大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称谓,日出之国一向愿奉我大明为宗主国,更是仰慕我中原的文化,派遣了两千多名留学生前来学习,听说四殿下要修路,竟将这些留学生如赶畜生一样赶去修路?”

“不错,是我下的命令,怎么,你反对?”朱高燨笑道,“我想起来了,你乃是礼部尚书,国子监乃是你的地盘,你这是要代表日出之国来质问我?”

“臣不敢!”说是不敢,可赵羾没有半点不敢的意思,“日本国王暂且还没有遣使前来声讨,眼下殿下竟然将炮弹轰向了日本国的国土,不知殿下打算如何解释?”

“我为何要解释?”朱高燨眯着眼睛,心情有些浮躁了,“老赵,你家里是有钱,你是礼部尚书,朝廷二品官,在老百姓的眼里,你就是上邦大国,富贵权臣,你怎么不多弄几个穷人家的孩子在你家里样子,让你儿子的读书老师也教他们读读书,告诉他们致富的法门,中举的诀窍,来和你的儿子竞争?”

这是什么歪理邪说?赵羾一下子晕了,但那些长期和朱高燨打交道的大臣,比如夏原吉、宋礼等人却是听懂了,朱棣也听明白了,觉得有道理,也有些好笑。

“你有本事你去做康慨的事,你拿我大明的资源来康他人之慨,算怎么回事?”朱高燨明显是恼火了,“我大明的知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我大明的工业是我们大家一起发展起来的。日本国的留学生在我大明,白吃白穿白拿好处,难道一点儿代价都不付?行啊,你觉得我做的没道理,一人一个月算少一点一两银子,两千多个人,你算算在我大明待了多久,你愿意把这些银子赔付出来,你把人带走!”

赵羾越发懵了,不解地问道,“四殿下,日本国的留学生,花了大明的钱,与臣有何关系?为什么是臣赔付?”

这笔钱,算起来,可不少呢,他赵羾别说没有这么一笔巨款,就是有,他凭什么当这冤大头?

“既然与你无关,那你为日出之国跑来伸什么冤?”

赵羾这才想起自己是为了大明随意攻击日本才来讲道理的,只是,他一不小心就被拉偏了,不敢再和朱高燨讲道理,赵羾道,“四皇子殿下是打算用这军舰攻击日本?不知师出何名?”

自古帝国出征需要有个名头,这也是用来约束那些好战分子的,但从古至今,喜欢打仗的帝王,想要个出征的名头,实在是太容易了。

比如嬴政攻打六国,是为了统一六国,解救六国水深火热的老百姓,比如汉武帝打匈奴,那是因为匈奴总是犯边,一血大汉远嫁公主和亲的耻辱;比如唐太宗平定突厥,是为了不让东突厥在东亚称霸,他要这天可汗的位置,征高昌高句丽,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由头。

朱高燨看向茹瑺,那意思,茹瑺你才是兵部尚书,难道这个问题不是你来回答吗?

茹瑺浑身一抖擞,他上前来,朝朱棣父子行礼,慢条斯理地道,“皇上,倭国海盗常年骚扰我东海沿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皇上命日本国王予以惩戒,日本国王敷衍了事,抓获了二十个海盗予以搪塞,臣以为,今日我大明的军舰一扬国威,二予以惩戒,师出有名!”

兵部尚书虽然管的是兵部,武事,实则,乃是文官。

赵羾原以为茹瑺会声援自己,没想到,茹瑺倒戈倒得这般利索,他气怒不已,对茹瑺道,“你……”

想骂两句,但当着朱棣的面,他实在是不敢,拱手道,“皇上,大明乃上邦大国,行事如此蛮横不讲道理,如此这般,如何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

朱高燨觉得,这都是热武器问世之前,你拿一把菜刀,我拿一把镰刀,我没办法一下子把你杀死,你也不能一下子把我干掉,为了避免两败俱伤,才有了以德服人的说法。

后世,我中华在经历了百年屈辱之后,挣扎起来何其艰难,遭受四面围追堵截,各种欺凌,处处让步,那时候,可没有谁说什么以德服人的话。

想要讲道理,前提是拳头硬,拳头不硬,谁听你的道理?

但自己人和自己人还是要靠讲道理来沟通的,朱高燨暂时不说话,且听他爹怎么说。

朱棣长年累月被自己的儿子熏陶,再加上,他骨子里也是不讲道理的人,才会让他不太愿意与文臣们纠缠,打交道,这会儿不得不耐着性子道,“你说得有道理,日本既然三番五次骚扰我大明的沿海,朕也应当三番五次和足利义满讲道理,他若是敷衍朕,朕应当更加有耐心地和他讲道理,让他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赵爱卿,你说是吗?”

赵羾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说话都没有底气了,“臣,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赵爱卿,你帮朕出个主意?”朱棣用循循善诱的语气道,“朕的大明,陆地上有装甲车,海上有装甲战舰,朕还要忍受那些苍蝇蚊子一样的东西成天来骚扰朕的子民?那朕要这些做什么?有这银子,朕不挥霍,不享受,让朕的儿子呕心沥血,弄这些做什么?当摆设?当装饰?”

朱棣说着说着就有点动气,但这大好的日子,朱棣不想坏了气氛,他深吸一口气,带着龙威的目光缓缓地扫过所有文臣武将们,道,“朕若是连自己的子民都护不住,为了颜面,让他们受人欺辱,任人宰割,朕配为这九五之尊,配百姓拥戴吗?”

“你们想要师出有名,可以,朕给你们,倭国自盛唐以来,明面上奉我中原之国为宗主国,实则是想行欺上瞒下之事,将它那弹丸小国称之为日出之国,称我中原宗主国为日落之国,仅此一点,便足以让朕生出灭其族之心,狂妄岂有不付出代价的道理!”

朱棣越说越是气愤,这帮文臣,居然敢欺负到他的小儿子头上来了,“朱高煦!”

“儿臣在!”

“朕命你为征寇将军,即日起负责筹建我大明海军,朕要在一年之内,看到十艘此等战舰,九十艘巡航舰!”

皇帝想干啥?

赵羾还没醒过神来,朱高煦已经噗通跪下,兴奋地道,“儿臣领旨!”

就在这时,马三宝快步走了过来,对朱棣道,“皇上,属下观察到离我大明军舰约五里之外处,有三艘倭国海盗大船,企图窥探我大明的军舰。”

这真是欲加之罪!

这三艘倭国海盗大船称不上大,其中的倭寇乃是战败的武士,来自日本的九州岛,在日本活不下去了,便在左近漂流,有机会就劫掠,聊以为生。

他们自然没有望远镜这些东西,等看到大明的大船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军舰锁定,迅速被马三宝上报到了朱棣这里。

朱棣看了一眼文臣武将们,所有人刚才挨了骂后,都低下了头,朱棣朝马三宝点了点头,马三宝朝后挥了挥手,在三层甲板上朝这边观望的大明海军朝下面打了个旗语。

此时,江宁码头上,已经被清场,朱高炽领着留守在应天府四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前来迎接朱棣。

秋阳高照,海面上风平浪静,一艘高高地扬着大明金龙旗的船快速朝这边行驶过来,在快靠岸的时候,速度降了下来。

而船上,没有任何征兆地飞出了三发炮弹,朝着不远处的海域直冲过去。

倭寇在看到大明的船后,已是毛骨悚然,浪人武士们拼命地朝远处划去,不管前方是什么方向,只要能够远离大明的船,他们便多了一份安全。

只是,来不及了!

站在甲板上的倭寇头目手里紧紧地握住武士刀,疯狂地喊道,“快点,快点!”

他耳边听到了呼啸而来的风声,眼睛里看到那黑色的东西朝着他们飞来。

这是炮弹!

这是他从未见识过的炮弹!

他的脑子里只来得及有这么一点认知,耳边便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灵魂漂浮在了天空,看到船只支离破碎,断裂的手臂,脱离了身躯的头颅,还有被冲击起的滔天的巨浪,以及不远处看到这一幕后,目瞪口呆的活人!

朱高炽等人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海浪冲天,三艘船只被冲上了天空,再分裂成碎片,如雨一般洒落在海面上。

他们似乎看到了被鲜血染红的染黑色的海水,一瞬间,被海浪冲散,海面很快就平静下来,片片木板静静地漂浮在海面上,那些曾经耀武扬威,欺凌抢掠的倭寇,就这样,消失不见。

这就是大明的军舰?

马达声在码头响起,军舰慢慢地靠近码头,朱高炽等人从惊骇中回过神来,人人跪下来,山呼万岁。

船板搭在了码头上,朱棣稳稳地走上了船板,当脚步落在平地上,朱棣只觉得恍然若梦。

他的身后,徐氏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也从船上下来,平静地站在朱棣的身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肆虐韩娱 大明1937 捡个飞碟送外卖 步步杀机之浴火凰后 在萌兽世界的日子 十二天劫 高科技军阀 福艳之都市后宫 武装风暴 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集 流浪的英雄 逸霄 人间泪根之案件背后 开宗立派当反派 豪门隐婚,盛爱亿万天后 九龙至尊 我的纯情女上司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冰临谷 大唐躺平王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英烈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穿越之原始之路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水浒之往事随风 清宫秘史十二章 巨宋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星月长江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txt下载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最新章节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