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

刁民竟敢害朕

首页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民国之谍影风云 穿越之极限奇兵 谍影凌云 三国军神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谍影无声 明末逐鹿天下 重生之铁血战将 朕,君临天下! 明末1625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 刁民竟敢害朕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全文阅读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txt下载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佛系府尹!廷议镇奸邪!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乾皇宫。

今日李乾难得早早就处理完了奏章,正在紫微殿里自己抻着筋骨,继续练习八段锦。

他还准备着等会儿练完了,就去御林苑看看赵飞燕跳舞。

桌案后,武媚娘与吕雉正在把批完的奏章分门归类,一份份地收拾好。

“对了,那个案子如何了?”

李乾练着练着,突然就想起了这档子事儿。

门口的老太监会意过来,立即回道:“陛下,那案子亦然找不到证据,那富商又是个孝子,整天跑到京兆府衙门那里哭,听说过两天又要开堂再审了。”

“只是蔡推官却依旧不愿意结案,让快班衙役在那富商家附近三班倒着找线索,非要拿到切实的证据不可。”

李乾一怔,轻轻叹了口气。

他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对蔡卞产生了一丝敬佩。

能在这皇权世界里,还严格地尊重法度,这种人可一点也不多见。

至于这个案子的猫腻……自然也没人比李乾更清楚。

“周磊还在牢里吗?”

“还在,陛下。”

老太监躬身回道:“一直好吃好喝地关着,没人敢对秦相的亲戚如何。”

“蔡京的儿子蔡攸三天两头地去审,但好像蔡卞一直不让他用刑,所以也没审出什么来。”

“蔡卞……”

李乾掰着自己的腿,沉吟了片刻,又话头一转:“那个周磊以前真没什么劣迹?”

老太监迟疑了片刻,还是道:“听吕布那小子让人打听着,似乎是没有的。他幼年丧父,就跟着母亲一直住在他大姨家里。”

“那孩子的姨夫是太学博士,一直视他为亲子,管教甚是严格。”

“那周磊平日里虽然无所事事,现在还没成家立业,但似乎却不坏,只是懒了点而已。”

李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无奈着道:“这件事里,让朕觉得亏欠的也就是他和蔡卞了……”

老太监急忙道:“陛下能用得上他们,自然是他们做臣子的福气……”

这可是老太监的真实体悟。

“魏公公你这话就不对了。”

武媚娘一双美眸望着李乾的背影,带着笑意道:“陛下仁心体恤他们,自然是下面人百求不得的。”

正是经历过身在飘零时的苦难,所以武媚娘才想奋进全力地往上爬。

但如今坐到了这政事堂里,她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再也回不到当时那种心境了。

能一笔决定别人生死的人,为何要在乎那些被决定人的感受呢?

但正是因为如此,从来没经过苦难,却能格外体恤下面人的李乾,在她看来就格外令人好奇和钦佩。

“魏公公,陛下这么关心下面人,大乾能有仁君,你应当开心才对,怎么还能这么劝他呢?”

老太监一怔,急忙躬身:“娘娘教训的是,奴婢知错了。”

李乾转头望过去,发现武媚娘正一脸崇拜地望着自己,他无奈笑了笑:“大伴,你是朕的自己人,朕与你相处的时候自然随意一些,这里要是忽视了你,可能另一边就补上了。”

老太监一怔,心说陛下您还没忽视过我呢。

不过能被叫成自己人,老太监心里还是美的冒泡的,乖乖当起了捧哏:“陛下教训的是。”

“但外面的人就不同了。”

李乾叹了口气:“咱们的这行径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一世。这天下聪明人多得很,可莫要把人家都当傻子。”

“待事后若是人家想明白了,意识到这里边的弯弯绕绕,咱们这么干这可是很遭记恨的。”

“陛下教训的是。”

老太监满脸羞愧地躬身:“正如奴婢只是一时之智,而陛下却是一世之智。”

“奴婢和陛下比起来,就如同一个能先生比之一百个熊先生,差了很多很多点啊!”

噗嗤~

这话一出,桌后两女齐齐笑出了声。

吕雉掩着嘴,把最后一叠奏章装进了书箱里:“陛下,今日的奏章已经装好了,一会儿就让人送到中书省吗?”

“嗯。”

李乾点了点头:“一会儿朕就让人安排。”

这阵以来,三人处理奏章的速度一天快过一天,是以才有现在能早早完事儿休息的情况。

三人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李乾也渐渐转变了心态。

从前他批奏章的时候总是抱着一蹴而就的心态,想着尽快让自己熟悉朝政,尽量将遇到的每个奏章都处理好……

只是这些日子以来,累死累活还没什么大成效,甚至李乾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还一直被秦桧这个老狐狸牵着鼻子走。

而且操心朝堂动荡的事儿也极大地消耗了李乾精力。

在这样双重的心力交瘁之下,他突然醒悟过来。

要是整天这样,李乾估计到自己累死也不见得能做出什么大成效来。

偌大一个王朝,千万里疆域,其中每天发生的事儿难以计数。

自己就是想熟练朝政,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个中老手!

人家秦桧严嵩这等天资纵横之流,也是用数十年的功夫才能到这种程度呢!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有时候越是想着急地去做某件事儿,就越是难以入其门径,反倒会适得其反。

而李乾改变了心态后,也不会在一个看不明白的奏章上面钻牛角尖儿了,而会多多思索秦桧对其的解释。

这种情况下还有不懂的,那就只是记下来,也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琢磨了。

反正日后早晚能再碰到差不多的事儿,到时候再拿出来比对比对,肯定就会有所得!

在这种心态下,李乾发现自己处理奏章的速度变快了,心情变好了,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而且更棒的是,他练的这八段锦也有了进步。

现在李乾已经能把左右大腿都掰直到头顶,做成个竖一字马的姿势了。

这就代表着,李乾已经能标准地完成第一式,开始渐渐向第二式努力了。

至于成效,自然也是有的。

李乾说好,妃子们也说好。

尝到甜头儿的李乾更是不愿意放下这东西了,眼下他正在连吕布教给他的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只是练着练着,一个红衣宦官捧着奏章神色匆匆地跑到了政事堂门口。

“老祖宗……”红衣宦官对魏忠贤使了个眼色,把奏章递给他。

老太监一看就知道事情不一般,看了看奏章封皮,陇西郡来的,顿时心里一凝。

老太监点了点头,待宦官走远后,这才进到政事堂里面:“陛下,这是奴婢之前让人盯着通政司,一有大事就报上来。”

“嗯?”

正在“左右开弓”的李乾一怔,现在能有什么大事?

他接过奏章,看到封皮上是陇西郡递过来的奏章,顿时心中有些不妙。

陇西……莫非是陇西出乱子了?

打开之后,李乾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看下去。

天火又降……襄武县常平仓……府兵大营……

看的李乾脸色发黑,砰地一下把奏章拍在桌子上。

“蔡京!肯定是蔡京那狗日的!”

老太监缩了缩脖子,一旁的吕雉和武媚娘纷纷好奇,什么事儿把皇帝陛下都气的骂脏话了?

“你们自己看看吧!”

李乾也没心思左右开弓了,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步,脸色难看。

又是烧粮仓,又是烧府兵大营!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李乾不得不承认,事情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已经有脱离预定轨迹的迹象了!

他之前也预想过蔡京的反击,只不过没想到这群人竟然在京城外面的地方出手了!

现在为止,李乾这个皇帝的权力还仅限在京城中。

陇西的事儿,他根本就没什么办法!

“陛下。”

武媚娘也看完了奏章,俏面上满是凝重:“若单凭蔡京一人之力,定然难以办成此事。”

“定然还有人在暗中配合他!”

“这才是朕最担心的。”李乾面色沉重。

蔡京只是明面上,暗中动手的定然还有他人!

而且,陇西距离京城太近了,让李乾也不得不多想。

“那些府兵应当是没胆子造反的吧?”吕雉迟疑着道:“就算真的造反哗变,京城可还有禁军呢!”

李乾眉头紧锁,轻轻摇了摇头:“禁军不禁军的,他们又不听朕的。”

“府兵和禁军都是一家子,到时候演一个节节败退的大戏,一府兵马就能杀进京城。”

这话倒是真的,攻城的和守城的都是我的人,你拿什么和我斗?

若真有人造反,现在的李乾就面临着这种束手无措的局面。

“陛下……”

老太监迟疑了片刻,还是安慰道:“各地府兵早就烂到骨子里了,应当不会有这种情况。”

所谓府兵,说白了就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

这制度看似简单与苛刻,但府兵们的战斗力却是让人很不解地强横。

大乾如今的广阔疆域,就是遍布每个郡县的府兵打下来的。

当然,这都是大乾前中期时候的盛况了。

老太监如今说的也是实话,府兵早就不堪大用了。

原因也很简单。

李乾觉得,这就是为了谁而战的问题。

府兵制是依托均田制这种经济制度而存在的,征发的士兵也都是被均田的农民。

开国之初,每一个府兵都有自己的田亩,是名副其实的小地主。

提上刀,扛起枪,为自己的土地作战,想不积极都难。

但随着大乾吏治渐渐败坏,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也渐渐被破坏。

府兵们分不到田,而是渐渐变成了将军、富户们的农奴,出去打仗就成了替别人作战。

自己准备兵器,倾家荡产地购置马匹,还要自己准备出征的粮食,冒着小命不保的风险去给地主老爷打仗……这战斗力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谁踏马愿意打这仗?那不是脑子有毛病吗?

而且,府兵制中还有一条重要的规定,那就是各地府兵必须要轮戍。

要么是轮戍京城,要么是轮戍边塞。

大乾的边境线绵长,兵役繁重,而且本来说好的轮戍,却经常被扣在那里回不去。

再加上各地权贵喜欢拿这些府兵私家役使,渐渐地,百姓们都对当府兵引以为耻。

种种原因之下,百姓避役,府兵逃亡,这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事儿了。

有很多地方的府兵,早就名存实亡,一个兵员也没有了!

只不过陇西这地方离京城太近,依旧还保留着一部分府兵规模。

府兵名义上受京中禁军的统辖,每一卫禁军名下都有数十个府的府兵,而陇西郡襄武县的府兵,就是归属虎贲卫统领的!

“朕也知道,但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叛乱的名头而已。”

李乾脸色不太好看,他已经在思虑,该怎么解决这事儿了。

按照近日以来转变过来的思维惯性,他本想着要顺势把宋昪放回去,等事后腾出手来,再好好收拾收拾蔡京,跟他秋后算账。

可随即他又把自己的想法否决了。

这事和批奏章不一样!

惯着蔡京,肯定是不行的。

要是让他这么一威胁就软了,那必然会助长此贼的气焰,到时候他要是得寸进尺,自己岂不是只能受着了??

可若不这样,那又该如何呢?

武媚娘一双丹凤眼中闪过一抹凌厉的寒光:“不如就借着这份奏章,治那宋昪一个治郡不利的罪,直接把他扒下来!”

“只要陛下偏向了秦桧,那蔡京定然不是对手。”

吕雉却轻轻摇了摇头:“那样蔡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的,他的党羽遍布朝野,若要扳倒此人,需要付出多大代价?”

她望着李乾,柔声道:“陛下,妾身以为与其惩办宋昪,还不如就留着此人一直要挟蔡京。”

“他制造出如此动乱,本意还是为了陇西,为了宋昪。只要宋昪被拿捏着,他就不会有太大动作。”

听着她们俩的话,李乾也在斟酌其中利害。

首先,肯定不能偏向秦桧,把蔡京办了。

一是会造成朝局动荡,二是会让秦桧坐大,对李乾没好处。

是以,相比于武媚娘的决绝,李乾觉得吕雉的策略更适合当下的局势,只不过还要做一些变动……

“秦相在文渊阁吗?”

李乾突然转头望向一旁的老太监。

“回陛下,今日秦相已经下衙回府了。”

“下班还真快……”

李乾嘟囔了一句:“那就明日朝会上再见分晓吧!”

出了这档子事儿,他自己着急,但李乾觉得秦桧说不定比自己还着急。

要是真有叛军杀进京城,他这个皇帝要出事儿,但秦桧这个罪魁祸首肯定也是跑不了的。

当然,在此之前,李乾还是得做一些准备。

……

李乾想的不错,秦桧确实有几分着急了。

经了这么多日子的搏杀,他已经察觉出事情的走向来了。

若单论在朝中的力量,他是要比蔡京强的。

但由于皇帝陛下的有意控制,再加上门下省居中缓和,双方竟然斗了个不相上下。

朝野朝野,除了朝,还有野。

蔡京在野的势力却是比他秦桧强!

就如这天火又降的事,秦桧事先也曾得到过一些风声,但却终究没能阻止其发生。

“父亲,这要怎么办?”

秦禧急的额头上都渗汗了:“如今周磊表叔也没救出来,陇西又出了如此变故,照这么下去,难不成要两盘皆输不成?”

秦桧还在皱眉思索,同在房中的王凤却笑着发声了:“吾儿莫急。”

“蔡京都用了这种招数,那他得罪的人可就不止咱们了。”

秦桧抬头瞥了一眼秦禧,沉声道:“不错,无论是陛下,还是满朝文官,都不愿意见到这种情况。”

任谁都看得出来,蔡京这次做的太过分了。

往常火龙烧仓,不过烧一个县的粮仓,可蔡京的人这次竟然烧了一个郡,你这贪的有点太多了吧?

再说了,烧粮仓只是为了掩盖亏空,但你烧军营就是泄愤加威胁了,自此性质便不一样了。

“哦……”

秦禧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岂不是不用咱们出手,就有人把他收拾了?”

“当然不是。”

秦桧的眼神有些无奈,王凤也急忙解释道:“你表叔还在牢房里呢!”

“只要他们一直拿捏着你表叔,那咱们就有可能被威胁。”

“可是这阵子一来一直都没事儿啊。”

秦禧不解道:“那蔡卞不是也没让人对他用刑吗?”

“他若是用了刑,我倒有法子让别的刑名官把人捞出来了。”

秦桧面色阴沉:“案情不明,他若动了刑,想强行定罪,就是屈打成招!”

“相公,你不是说这蔡卞是受他哥哥陷害吗?为何他还这么认死理呢?”王凤在一旁不解道。

“我也不懂。”

秦桧皱着眉头,起身踱了几步:“蔡卞原本就是个极有才情之人,曾官至礼部右侍郎。后来因穆宗十九年的那次动荡,才被贬至京兆府推官。”

从正三品的侍郎被贬成六品推官,这可是从天上掉到地下了。

“别人不知道,但我却清楚的很。”

秦桧面上露出一丝冷笑:“此事正是他哥哥蔡京暗中运作,到处诋毁他所致,只因蔡卞与他政见不和!”

嘶~

秦禧倒吸一口凉气:“这……这亲兄弟……”

“亲兄弟又如何?古往今来亲兄弟反目成仇的还少吗?”

秦桧瞥了他一眼,接着道:“我早就派人将这消息告诉了蔡卞,还对他允诺,只要他放开这个案子,我就能给他升官。”

“蔡京从他手里夺走的,我都能给他,甚至还能让他站的更高。”

现在秦桧已经改了主意。

扶持蔡京的亲弟弟来对付他,还有什么比这更爽快的事吗?

连亲弟弟都公然出来和他唱反调,那蔡京此人是得有多不堪??

“他没答应?”秦禧试探着问道。

“不错。”

秦桧叹了口气:“要么是他想捏着周磊,继续讨好蔡京,走那边的路子。”

“要么就是他连蔡京也不在乎,只认死理。”

“那过几日表叔的案子要是再过堂……”秦禧皱着眉头。

秦桧轻轻摇着头:“无论他是哪种人,这案子都很麻烦。”

“我前些日子又让人寻了王缙。”

秦禧难受的龇牙咧嘴:“父亲,你又要帮他建佛寺了吗?”

秦桧有些郁闷:“这次建佛寺他也不答应了,待为父再寻别的路子看看吧。”

……

京兆府,后衙。

京兆伊王缙作为京兆府的正堂官,是唯一一个能名正言顺钳制推官蔡卞的人。

此间朴素的禅房中,香炉生烟,云雾袅袅,桌案上摆着一尊小臂高的金佛,慈眉善目,于烟雾中若隐若现。

王缙一身土黄色右衽麻衣,赤着双足盘坐在蒲团上,手中捏着一串紫檀木佛珠,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

另一边蔡卞则一身素服,跪坐在桌案前,手中提笔,在素笺上写下一句句字形圆健遒美的偈语:“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两人神情庄严肃穆,一丝不苟。

直至夕阳西下,两人才中止了诵经礼佛。

“府尊。”

蔡卞先是行了个阿弥陀佛的礼,然后皱眉道:“近日深读了《楞严经》,下官心中疑惑更深了。”

或许是因多年修佛的原因,王缙整个人也显得慈眉善目的,他微微一笑:“元度,是佛法上的问题吗?”

蔡卞轻轻摇头:“是也不是。”

“下官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首楞严大定,已经见到了这满朝奸佞的真相。但当下官怀坦然之心,想踏过去的时候,却不见乌云散开,日月重耀大乾?这是何故?”

王缙笑着摇了摇头:“元度,你解错了佛经的意。”

“若本来是草绳,你将其误认为了蛇,待坦然后自然能看清这是草绳。”

“可若本来就是蛇,你无论多坦然,看到的也只能是蛇。若还要踏过去,也只能是害了你自己。”

“这……”

蔡卞目中的迷茫更甚:“府尊,那下官习这楞严经又有何用?这满朝污秽,又当由谁来清理?”

“习佛经是为了洞见佛意,度化世人,得见大慈悲之境。”

王缙笑的慈和安详:“若人人都能得大慈悲之境,佛光普照,朝中污秽又有何容身之地?”

“是这样吗?”蔡卞的迷惑更甚。

王缙轻轻摇了摇头:“元度,你当忍他耐他,随他任他,妖魔自有灭亡之道。”

“府尊……我……”

蔡卞不解地摇着头,这和他的理念完全不和。

“元度,你的心乱了。”

王缙轻轻叹了口气:“红尘业火洗练,方能铸就罗汉金身,你是时候该去那红尘中历练一番了。”

“待你洗尽铅华,方能洞见大乘,悟得慈悲真意。”

蔡卞虽然不解,但对王缙却很尊重,他躬了躬身子,缓缓道:“是,府尊,下官知道了。”

……

翌日,朝会。

晨光熹微,乾阳殿中,满朝绯袍的大员刚刚坐稳,就见皇帝陛下从殿后走出来,坐上了龙椅。

“参见吾皇。”

大人们纷纷起身见礼,同时心里也暗暗好奇。

这次皇帝陛下怎么也来的这么早?

难不成也听了陇西的事儿,开始着急了?

“平身吧!”

李乾扫视了下方一眼,淡淡地道:“诸位卿家,是否有事要奏?”

要是没人站出来说,他就打算先提出这事儿来了。

不是从陇西的事儿上开头,而是从这阵子以来,朝中的乱象开头……

只是李乾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鄢懋卿就如兔子一般跳出来了,生怕别人抢了先。

“陛下,大理寺卿臣鄢懋卿有事要奏。”

李乾眉头一挑,没想到是这货:“鄢卿家?说吧。”

“谢陛下。”

鄢懋卿躬身道:“近日陇西郡‘天火降世’之事频发,而问审郡守宋昪之事又久无定论。”

“臣身为大理寺卿,身居三法司之要职,久久不能令此案水落石出,臣心中焦急,愧疚万分。”

主要是被罚的俸禄太多了。

一想到那些俸禄,鄢懋卿就满脸沉重:“是以,臣请开廷议,令朝中大人们公决此事。”

“廷议?”李乾的手摩挲着龙椅扶手,其实他今天本来也想的是这件事。

可没想到鄢懋卿竟然也有同样想法。

看来罚的那点俸禄还真有用,以后得多罚罚他……

打定了主意,李乾又往向下方大臣们:“诸位卿家有何见解?”

大臣们已经开始哗然了。

还不待所有人反应过来,通政使罗龙文就起身道:“臣以为此计可行,所有人群策群力,将此事尽快定下来,也好平息陇西乱象。”

户部右侍郎关鹏也起身奏道:“臣附议。”

严嵩一党的官员纷纷起身赞同,不少人一看,一下子回过味儿来了。

早有预谋!

但此时魏征也起身了,他拱手奏道:“陛下,臣也附议,陇西之乱需尽快遏制。”

魏征此举带动了很多人,文官们也觉得这件事儿是该有个结尾了。

唯独和珅一党的人回过味儿之后,面泛难色。

原因就在这个廷议制度上面。

以往的事情都是朝中的大佬们商量决定,但廷议的主要目的则是广纳言,听取下面官员的想法。

廷议与朝会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参与成员。

除了满朝文武之外,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等等这些有言事权的官员,几乎都可以参与廷议。

反倒是皇帝,自英宗以来,皇帝不参与廷议,渐渐成了一种惯例,百官只需要把事情商定出一个结果,然后交给皇帝陛下御览就行了。

二是举办地点。

这廷议不在这乾阳殿里举行,一般都会放在承天门广场上。

三是主持人。

没错,这个廷议需要一个主持人,或者说主笔人。

其职责就是主持廷议,然后记录每个人的发言,送呈御览。

在潜规则中,大乾朝廷分外内廷与外朝,想要区分也很容易。

在前朝办公的中书省与门下省,属于内廷,能最经常接触皇帝;而在外面皇城里的那些部门,比如尚书省、五寺……这些属于外朝。

而廷议就是以外朝为主,其主笔人就得从外朝里面选择。

外朝以尚书省为尊,但两个尚书仆射身份太高,不适合主持这种东西,否则就失了廷议的本意。

而尚书省六部中,则以吏部为尊。

所以廷议一般就由吏部尚书来主持。

但吏部尚书又被和珅兼着,也不能主持了,是以就得交给吏部侍郎来。

大乾以左为尊,官场潜规则是左侍郎高于右侍郎半品,所以自然是由吏部左侍郎来主持廷议了!

乾阳殿中,群臣的目光齐齐望向前列的一个身影。

吏部左侍郎王亶望。

好家伙,接锅侠啊!

到时候不管怎么判,那边都捞不着好!

还不待接锅侠发言,秦桧却突然站起身来,拱手道:“陛下,臣也以为开廷议可行!”

“臣请陛下亲临廷议,以扬正气,震慑奸邪。”

这奸邪是谁,懂的都懂。

蔡京却是脸色一沉。

毕竟这种事儿都做出来了,肯定在皇帝那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要是让皇帝过去,那肯定是落不着好的。

只是还不待他有什么反应,王亶望就率先站起了身,拱手道:“陛下,臣以秦相为此策可行,陛下烛照万里,定能还原真相。”

众朝臣一下子回过味儿来。

要是皇帝陛下去了,那他这个主笔人就没什么存在感了,甚至没有都行。

他不积极谁积极??

和珅党羽们纷纷起身,奏报道:“陛下,臣等附议……”

这时候肯定要挺自己人一把。

此刻朝中四分之三的文臣们都表示了赞同,蔡京将目光望向另一侧。

人丁稀少的武将们还没有做出反应呢!

李乾也看了过去,目光玩味。

武将们肯定是希望继续乱下去的,而且配合蔡京搞出乱子的人,大概就在其中了。

究竟谁会配合他呢?

众目睽睽之下,李渊率先站起了身,拱手奏道:“陛下,臣也以为秦相所言有理。”

“陛下应当亲临廷议,以正视听,肃清多日以来朝局乱象,还大乾一个朗朗乾坤!”

这话一出,文官们看李渊的目光满是赞许。

唐国公果然识大体,是忠臣啊,不像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贼子……

杨坚与赵匡胤齐齐皱了皱眉,也起身附和秦桧的话,他们身后的武官们也表了态。

如此一来,朝中绝大多数的势力已经有了决定。

蔡京面色不是很好看,但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他了。

他整了整官袍,刚欲起身。

但李乾的声音突然从上方传来。

“既然诸位卿家都觉得秦相说得对,那便依你们之意吧!”

“今日未时,承天门外,带陇西郡守宋昪,廷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快穿之拆官配计划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重生明朝当嫡女 星际虫族之恋爱合集 林岚秦小雅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嚣张娘亲别想逃 超级电力强国 听说,爱情回来过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朕,君临天下! 大神夫人有点萌 人间最强兵 你是我兄弟 都市之纨绔军医 空间之田园商妃 异度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云起惊鸿客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 刁民竟敢害朕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txt下载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最新章节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