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首页 >> 不宋 >> 不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花豹突击队 抗日之特战兵王 隋末之大夏龙雀 修罗武神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逍遥太子爷 奥特格斗传说 德意志崛起之路 灵剑尊 
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 不宋全文阅读 - 不宋txt下载 - 不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5章 .陈姜往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下午的同里湖,闲适,慵懒,轻风幺幺,碎出粼粼波光,偶尔有舟船浮过,慢悠悠的,不知何时来,也不知何时离,间或有船夫兴起,嘹上几句渔歌,惊出鸳鸯数只,鸣着不满,低低掠过船舷,又钻回那摇曳的芦苇荡中。

栈桥上,一对少年男女并坐着,影子映在水面,溶成一体,一群鱼儿在影中浮出水面,打着饱嗝。

绾绾依着赵孟启,把头枕在他肩上,糯糯的说着,“你若娶我,朝中怕是又会风波不断……”

“是么?”赵孟启双手撑在身后桥面,微微仰着,沉浸在爱河中,通体舒畅,不觉有些懒洋洋的,“为什么这么说?”

绾绾默然了好一会,才轻声说道,“我阿娘祖上,犯过十恶之罪。”

“嗯?陈思恭?”

“不是他自己,是他祖父……”

随着绾绾娓娓道来,赵孟启这才知道,陈家居然家世不凡,还是皇室后裔。

族谱中的第一代,乃是东汉名臣陈寔,出身微寒,却以才高德重闻名于世,开创颍川陈氏,成华夏名门望族,“梁上君子、陈寔遗盗”这两个词便是因他而来。.br>

后代子孙中名人不断,最显眼的应该是建立了陈朝的陈霸先,史上对他充满了赞誉,“从来人君得国者,无如陈武帝之正者。”便是伟人也对他很是欣赏。

顺便说一句,他和赵大一样,其实也是被部下黄袍加身的,但名声却要高出一大截,只可惜寿命不够长。

后来南陈被杨广灭国后,子孙流散,有一支在江西石城落了户,躬耕传家,到了宋代便出了一个名相,陈恕。

宋太宗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真宗为之废朝举哀,《宋史》赞其“能吏之首”。

陈恕的儿子陈执中,在仁宗朝也做到了宰相,最后以司徒致仕,同样是一代名臣。

而十恶之罪,就发生在陈执中的独子陈世儒身上。

陈世儒的生母张氏是陈执中的小妾,陈执中死后,仁宗安排张氏在道观出家,陈世儒长大后,便将母亲接回家中,但是陈世儒那出身名门的正妻李氏却与这婆婆不和。

当时陈世儒本是五品的国子博士,很可能是神宗打算重用他,便先外放任太湖县知县历练一番。

就在这个时候,据说在家的李氏当着一众婢女的面,说了一句,“博士一日持丧,当厚饷汝辈。”

意思就是如果陈世儒的母亲死了,那他就能回东京居丧,那婢女们就能得到重赏。

于是,婢女们为了重赏,便去谋杀张氏,起先是下毒,但可能是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张氏并没有死,等到了夜里,婢女们将铁钉捶入张氏头颅中,这才杀死。

陈府以张氏病死举哀,但很快就有婢女向开封府举告,案发后,立刻牵动朝野万人之心,连皇帝都亲自过问。

最先主审此案的是当时的开封府老大苏颂,也就是苏东坡的冤种弟弟,他审过之后认为,陈世儒的妻子李氏、女佣高氏谋杀张氏的事实存在,但陈世儒“不知情”,在那个年代,虽然妻子犯罪丈夫有责,但“法不至死”。

但是吧,当时正逢新旧两党打得不可开交,陈家和李氏娘家都属于旧党一派,所以这案子就在有心人的操作下,上升成了政治案件。

随后案件换了几次主审,扩大得很快,一大批旧党人员,包括苏颂在内,全部被牵连下狱审问。

神宗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玩大了,有意叫停,但最终办案的人坚持,案件的最终判决就是,“诏前国子博士陈世儒并妻李、婢高、张等十九人,并处斩,婢高凌迟,妻李特杖死,婢单等七人贷死,杖脊,分送湖南、广南、京西路编管。”

其实这个案子,疑点重重,涉及到党争,没有猫腻才怪了,不管其他,陈世儒本

人极大可能是真的不知情,但却成了新旧党争的牺牲品,陈家也因此一蹶不振。

谋杀生母,属于十恶之罪中的“恶逆”,在儒家社会,以孝治天下,犯下了这个罪,便是人人唾弃,就连后世子孙都要一直活在这个阴影中。

陈家虽然还有余荫,就连皇帝和许多大臣都意识到陈世儒蒙冤,但已经没法在文官群体混了。

于是陈世儒的儿子被贬为庶人白身,只好通过娶宗室女,获得了武官阶,由文资转为武资,以延续陈家的政治生命。

再后来,陈世儒的孙子陈思恭就成了一名武将,在与金国的战争中,经历了大小数十战。

陈思恭军事才能并不算优秀,最高光的时刻应该就是明受之变中的表现,以及在那第二年,金兵过吴江县时,他以舟师败之于太湖,差点生擒金国大将宗弼。

或许是因为“弑母案”的缘故,陈思恭为人低调,立了救驾大功后不愿张扬,推却高宗给出的重赏,于是过意不去的赵九妹,便用世职厢军都指挥使酬功,既不显眼又算实利。

厢军大多数是不用打仗的,是杂役部队,相当于朝廷终身雇佣的长工,干着治河修路,屯田筑城,押运钱粮,看守牢城等等劳务,也就是以前朝代需要征发百姓来干的事。

所以宋朝与其他朝代相比,更少动用民间劳动力,这样的好处就是百姓能够更加专心做自己的生计,为“社会”产生更多剩余价值,也就使得宋代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早期厢军还有不少军事功能,比如守备地方,配合禁军作战什么的,到了南渡以后,基本就没有了。

当然,厢军如果有比较优秀的兵源,就会升为禁军,而禁军中不合格或者老病的士兵,就会降为厢军,这个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治安。

不少人当兵久了,就失去了谋生的技能,如果流入社会,以古代的行政管理能力,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变成匪盗。

厢军的待遇,明面上是禁军的一半,实际上常常三分之一都拿不到,朝廷财政紧张的时候,更是连拖带欠,甚至会落得食不果腹。

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至少还能混口饭吃,也算是对军人的一种保障吧。

而厢军的兵源除了禁军退下来的,主要还有招募灾民中的年轻力壮者,招安的匪寇,以及罪犯等等。

宋代的刑罚中,往往把青壮罪犯发配充军,也就是时人所称的“贼配军”,大宋战神狄青就是这么入伍的。

一些相对比较严重的罪行,那时的做法就是在犯人脸上刺青,称之为“黥面”,大约是留案底的意思,所以配军脸上都有这样的刺字。

后世有些人误以为大宋当兵的就会刺字,其实是种误解,大宋从来就没有确立过军人黥面制度,正常当兵是不会有脸上刺字的,另外宋人其实挺喜欢纹身的,就连岳飞也在背上刺了“精忠报国”,而市井中也有许多花胳膊,以这个方式来显示自己武勇,大约倭国便是从这学去的风俗。

在某些时期,为了防止士兵逃亡,有些将领也会在麾下士兵脸上或者手臂上,刺上番号以方便抓捕,这个和配军刺的还是不同的。

这种应该要算做将领的个人做法,并且在南渡以后,这个习惯也渐渐消失了。

陈思恭当时还是有正常官职,带着正规部队,当他有了这个奉化军都指挥使后,就将打不了仗的老部下退到厢军里面养老,甚至也把麾下军人的家眷也放到厢军中。

四五代人下来,这个奉化军就成了陈家的老营,所有的军士都与陈家休戚与共。

因为把奉化军视为陈家的底蕴,加上陈家家训,所以和其他厢军的军头不一样,陈家非但不吃空额不喝兵血,反而为了照顾世代跟着他家的这些人,将兵额用得满满的,整整两万在籍士兵。

另外就是,陈家的人也不善经营,或

者说,没有打算压榨这些厢军的劳动力,反而为了维持他们的生计,要从别的地方挪用钱粮。

也就因为这样,奉化军对陈家忠心耿耿,年轻一辈的军事训练也没有落下,为几代陈家家主提供了优质的兵源。

陈家的最后一任家主,也就是绾绾的外祖父陈同,在端平元年,也就是二十一年前,率十个指挥五千人马,跟随赵葵收复开封,然后继续往洛阳进军,可惜不但后勤保障没跟上,还中了蒙古人早就设好的埋伏,结果全军覆没,陈同战死。

陈家本就子嗣单薄,于是便绝了后,奉化军都指挥使就由女婿,也就是绾绾的父亲姜怀权任,同时还在驻屯大军中担任统制。

五年前余玠北伐汉中,姜怀率军作战,起初还是很顺利,但后来攻打汉中久久不下,蒙古人修复被烧毁的栈道,派出了援军,宋军只得撤退,但姜怀领军断后,莫名奇妙被蒙古人包抄,两千兵马大部战没。

当时姜怀的儿子姜益,隶属皇城司,主动请命参战,负责侦察敌情,结果也殉国了,时年不过十七岁。

值得一提的是,刘维祯的父亲刘修礼当时正是姜怀的副将,领着另一部兵马,顺利撤退了。

战后,朝廷为了提振士气,将此役视为胜利,封赏参战人员,刘修礼因此升官,迁任安吉州统制司统制。

175.陈姜往事

/108//.html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高科技军阀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天官赐福 我女友是外星人 一品邪凰三小姐 都市之兽王 不负卿莫别离 那些年遇到的异事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从棋魂开始的无限 雁鸣长空 女官 无上真身 绿茵之谁与争锋 云间长生叹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霸宠一神秘娇妻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织明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北朝帝业 纨绔小侯爷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高门庶子 
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 不宋txt下载 - 不宋最新章节 - 不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