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血狸奴

首页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巅峰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谍影凌云 红色帝国1924 想当皇帝的领主 谍影无声 汉世祖 猎天争锋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封侯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血狸奴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全文阅读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txt下载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4章 外交谈判不是许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陛下怎可如此意气用事?”

“便是要开战,也重要同我等商议一番?”

“至不济,也得先请奏太皇太后······”

散朝之后,走在从宣室殿到司马门之间的宫道之上,众朝公面上无不是严峻之色,人群中还不时响起类似的私语声。

但在这些私语声中,只能听到诸如‘陛下为何如此?’‘这该如何是好’之类的询问,却没有哪怕一句话,不是在用疑问,亦或是质问的口吻。

不知过了多久,簇拥着走向宫门方向的众人,才开始将目光撒向人群前方。

——这种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

安抚朝公众人也好,折身回去劝谏也罢——这种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做些什么。

不出意外,最终站出来的,是朝公大臣当中,人缘最好的太仆袁盎······

“我倒是认为,诸公,大可不必如此担忧。”

轻声一语,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便见袁盎悠悠然屡屡髯须,又故作神秘的沉吟片刻;

待众人都有些焦急起来,方澹然一笑,满是轻松地侧过身,对身旁的刘舍、田叔等人稍一拱手。

再等这几人拱手回礼,表示自己并不介意袁盎出这风头,袁盎才正过身,悠悠发出一声长叹······

“我还记得,太宗孝文皇帝见年,朝中便有人建议太宗皇帝:吴王刘鼻反形已具,与其等他起兵再反制,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但太宗皇帝却说:太子不慎失守,误杀了吴王太子,便是吴王有些怨念,也实属情有可原。”

“若其反,自是有悖人臣之道,当发兵以平之;”

“然若吴王未反,而长安先发兵,则恐天下人言:朝堂贪图吴地,故先杀太子,后杀其王······”

如是道出一语,惹得众人纷纷疑惑地皱起眉头,却见袁盎又是嘿然一笑,再侧过头,似笑非笑的望向刘舍。

“桃侯可记得当年,太宗皇帝说完这句话之后,所下达的第一道、第二道诏令是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便又齐齐将目光移向刘舍,似乎是想要听到什么‘太宗秘幸’。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刘舍思虑片刻,面上也终是涌上阵阵了然之色。

“若非太仆提及,倒是险些忘记了······”

···

“自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乃制:诸侯王三年一朝长安,非天子诏不得擅出封国。”

“除非另有诏谕,否则就必须严格最受‘三年一朝’的规矩,不到时间绝不可私朝,到了时间,也绝不可不朝。”

“——当年,吴王太子为当时的储君,也就是先孝景皇帝失手误杀,太宗皇帝闻之大怒,重惩了储君;”

“之后又令人,将吴王太子的尸首送回吴地,以落叶归根。”

“但在见到王太子的失守之后,刘鼻却怨怼道:既然死在长安,那就葬在长安便是,何必抬回这荆吴荒蛮之地?”

“于是,王太子的尸首便又被送回了长安,太宗皇帝无奈之下,只得令奉常以诸侯礼厚葬王太子,并谥:吴恭太子······”

听着刘舍提起这段往事,在场众人也纷纷将目光收回,陷入一阵短暂的回忆之中。

虽说太宗孝文皇帝至今,已经隔了有几十年,便是太宗孝文皇帝驾崩,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但对于汉室权力金字塔的最顶部:长安朝堂来说,发生在太宗皇帝年间的事,也至今都还历历在目。

——在政坛、官场,十几年,绝对算不上有多‘久远’。

现如今,能跻身于朝堂,有资格参加朝议的朝臣,早在太宗孝文皇帝,乃至更早的吕太后年间,便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便说如今的太仆袁盎,早在吕太后掌政时期,就已经是上将军吕禄的家臣;

虽然吕太后驾崩之后,吕氏外戚因一场‘诸吕之乱’而被连根拔起,但在吕太后驾崩、诸吕乱起、诸侯大臣共诛诸吕的过程中,袁盎却并没有受到牵连。

甚至非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还在其兄袁会的举荐下,被刚即天子位的太宗皇帝任为中郎。

至于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在位的二十七年,汉家朝堂内外的大事小事,袁盎,更是全称目睹,甚至屡屡参与其中。

袁盎是这样一个情况,其他的人,也基本差不到哪里去。

——卫尉直不疑,早在太宗皇帝之时,就已经做了宫中的郎官,并逐渐受到太宗皇帝的重视;

——郎中令周仁,也同样是在太宗皇帝年间,就因为医术高超而得宠,并被太宗皇帝派去,照顾当时的储君:太子启。

甚至就连如今,在三公九卿之列最年轻的廷尉赵禹,也早就在太宗皇帝末年,做了朝堂有司属衙的左吏,并于孝景皇帝三年,因奉公廉洁而被任为令史,在当时的太尉周亚夫身边做事。

所以,对于刘舍提起太宗皇帝年间的事,大多数人表露出的都是回忆、追忆之容,而非兴致盎然。

太子启一棋盘砸死吴王太子的往事,众人自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单是因为此事,在后来简介引发了波及大半个天下的吴楚七国之乱,也同样是因为这件事,真的很难让人轻易遗忘。

——储君太子下棋下的不高兴了,一棋盘把对座的王太子当场打死!

这样的事,无论发生在哪朝哪代,恐怕都会是震惊天下三五代人的奇观。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这件事太过于离谱、太过于荒唐,也实在让人难以忘却,所以对于当年,发生在这件事前后的朝中大事,众人也至今都还有这清晰地记忆。

——吴王太子刘贤身死,太宗皇帝勃然大怒,愣是亲眼看着太子启被按在宣室殿外,挨板子挨了足有小半个时辰!

怒火稍艾,太宗皇帝便满怀着羞愧,写下一封稍有些委婉,却也足够诚恳地道歉信,并派人带着信,将王太子刘贤的棺椁送回吴地。

约莫半个月之后,吴地传来刘鼻‘拒接接受王太子尸体’的消息,又过了小半个月,刘贤的棺椁便被送回了长安。

被刘鼻这么毫不迟疑地打了一巴掌,太宗皇帝自觉脸颊火辣辣的发烫;

又实在理亏,便只能厚葬刘贤,并将此事冷处理。

几个月后,刚好到了刘鼻‘三年一朝长安’的时间,按照制度,刘鼻必须要到长安觐见,向天子表明自己的忠诚。

但刘鼻却托病,向太宗皇帝请求‘等养好了病再去长安’,并且这一‘病’,就一直‘病’到了先孝景皇帝三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的那一晚。

而袁盎方才所说的那件事,便发生在太宗皇帝第一次接到刘鼻‘托病不朝’的消息时。

——刘鼻托病不朝,朝臣百官惶恐不安,建议太宗皇帝‘先下手为强’;

在明确表示自己绝不会主动出手之后,太宗孝文皇帝,便在当日下达了两封诏谕。

第一封,是赐吴王刘鼻几杖,并以‘年老体弱’为由头,特许其不必再遵守‘诸侯三年一朝长安’的规矩。

如果说这一封诏谕,是在已经确定刘鼻不会再朝长安的前提下,为长安朝堂保留了一丝颜面的话,那第二道诏谕,才能真正表明当时,太宗皇帝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判断······

“王太子的尸体被送回长安,整个朝堂都遭受到了羞辱;”

“而太宗孝文皇帝,在恩允刘鼻不必再朝长安之后,所下达的第二封诏谕······”

“嘿······”

“当年,我还是少府。”

“这第二封诏谕,主要就是对我掌控下的少府下达。”

“——太宗孝文皇帝命令少府,即可开始准备应对南方湿瘴之地的武器、军械,并大肆增加武库的库存。”

“也就是从那一道诏谕颁下开始,朝野内外便都心中了然:吴王必反,只期待定······”

以一种耐人寻味的语气,道出这段已经逐渐涌上众人心头的往事,刘舍便也含着微笑,对袁盎微一颔首,算是将话头递还给了袁盎。

接过话头,袁盎则又是一声轻叹,只面上自信之色更甚一分。

“当年,太宗皇帝嘴上说的,明明是‘绝不对吴王妄加揣测’,但实际上,却在第一时间开始为战争——为吴王刘鼻起兵谋反做准备。”

“这是因为太宗皇帝知道:有些事,既然避免不来,那就一定要面对;”

“既然要面对,那么,就要早做打算······”

···

“再说当年,吴王刘鼻举兵,一路攻城略地,兵峰直指函谷。”

“朝堂内外惊慌失措,顿时有不知多少人入宫,劝谏先帝‘斩晁错以安天下’。”

“咳咳······”

“当时,我也曾这样劝过先帝,并一度让先帝采纳了我的建议······”

“只是后来,当时的丞相:故安贞武侯,同当时的皇七子、皇九子一起赶到陛下送别晁错的小院。”

“当时,皇九子曾对先帝这样说。”

“——陛下对先帝说:战争,从爆发的那一刻开始,就必定是要分出胜负的。”

“而和谈,不过是将某一方不愿继续遭受损失,而想要投降的意愿,粉饰的好听一些而已。”

“吴楚起兵作乱,尽失大义,悖君妄上,朝堂携大义而平叛,这绝不是一场可以谈和的战争。”

“若朝堂乞和,便会失大义;至于刘鼻,无论乞和与否,都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朝堂因为恐惧,而按照刘鼻的心愿杀死晁错,那和乞和,甚至是祈降没有任何区别。”

“陛下还说······”

“还说······”

说到最后,袁盎做出一副皱眉抿嘴,似是回忆不起什么事的模样,不是还‘嘶~’一声;

见袁盎如此,刘舍便笑着再次接过话头:“陛下还说:谈判,不是许愿。”

“战场上无法得到的东西,也休想通过谈判得到。”

“对方没有在战场上获得的东西,如果通过谈判得到,那就是我方最大的失败······”

听到这里,众人才长‘哦~’了一声,散去面上狐疑,各自低头思索起来。

袁盎的意思,大家伙儿算是听明白了。

——战场上无法得到的东西,也休想在谈判桌上得到!

这,便是少年天子的性格,以及对敌人的态度。

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就算遭受再大的损失,这位少年天子,也绝不会再对匈奴人低头。

如果放在过去,刘胜如此刚硬,众人未必不会派个代表,去劝刘胜‘至刚易折’之类的话,让刘胜忍辱负重,以待将来。

但现在,众人却不会再这么做了。

一来,是今时不同往日:那场决战,汉室已经基本做好了准备;

就算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也已经接近完成准备工作,刘胜对匈奴人的态度逐渐强硬,也算是题中应有之理。

二来,则是因为如今,或者说至少这一次,汉家已经没有必要再向匈奴人求和,乃至是和亲的必要了。

——和亲,是为了让匈奴人被陪嫁喂饱,然后让边地安生几年,汉家好发育发育,过几年安生日子;

可今年,匈奴人已经打来了。

非但打来了,还差点将战火烧到关中,边关四郡更是损失惨重,人口骤降!

边地已经遭受了匈奴人的荼毒,汉家又何必再去和匈奴人和亲?

至于方才殿中,呼延屠明里暗里的言语恐吓······

“如此说来,陛下是打定主意,不再同匈奴人和亲了啊······”

“不和亲,那即便还没到决战的时候,小打小闹,也只怕是再也免不了的······”

“往后几年,汉边,恐难得安呐······”

意识到这一点,众人面上疑色尽去,虽仍带着些许严峻,但更多的,却是难以按捺的季动,以及即将见证的兴奋。

——终于。

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忍气吞声,汉家,终于熬到了这一天。

终于熬到了报仇雪恨,同匈奴人算算总账的这一天。

而这一天,不单是在场众人:整个汉室,数以千万计的汉人,都等了太多太多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僵尸男友 不要啊棺人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Seven日记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重生九零我绑定了搞钱系统 忠犬神探 绑架总裁作嫁妆 带着外挂重生,成为天选者 重生之萌妻嫁到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间者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狼行三国 盛宠之嫡女医妃 陛下为我神魂颠倒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抗战双子星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红色苏联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王牌佣兵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周第一婿 冰临谷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血狸奴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txt下载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最新章节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