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首页 >> 三国之银狐 >> 三国之银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花豹突击队 抗日之特战兵王 隋末之大夏龙雀 修罗武神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逍遥太子爷 奥特格斗传说 德意志崛起之路 灵剑尊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 三国之银狐全文阅读 - 三国之银狐txt下载 - 三国之银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二章 木牛流马,南中叛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骑兵的训练成果令诸葛亮十分认可。

这些骑兵可不是简单地在用稻草人进行模拟对战,而是进行全方面的战术训练。

他们本身就都是刘备当初在凉州汉中组建骑兵时的精锐骑士,以西北雍凉地区优秀的汉人骑士加上少数羌氐精锐组成。

在与曹操的关中之战中,他们是有过精彩发挥的。

因此骑兵们都是百战精锐,上过战场。只不过以往张飞马超作为骑将打仗,根据自己的意图来交战,缺乏一定的战术训练和组织能力。

所以现在在这里重新训练,就是提高他们的战术执行力,把他们从百战精锐的老兵,凝聚成一群服从命令的强军。

在这样的刻苦训练下,士兵们的凝聚力都加强得很快。沉晨又以很多门下弟子充任中下级军官,做政治宣扬课程,告诉士兵们他们为何而战。

结果就是底层士兵有了信仰,他们明白自己是在为了大汉百姓,为了自己的家乡能够和平,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妻儿家人奋力拼搏,因而战心士气颇高,训练极为卖力。

诸葛亮在妫墟乡军营待了三天,走遍了全营,然后在沉晨和李严的陪同下,往北视察了褒斜道、陈仓道、傥骆道以及子午道,真正了解了汉中四道的艰难险阻。

到六月份,褒中县县衙府邸之内,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视察,诸葛亮两次来往于陈仓道和褒斜道,今日上午,才刚刚从箕谷回来,就召开了运粮问题会议。

诸葛亮坐在主位,下方沉晨、黄忠、李严等人纷纷就坐,众人到齐之后,诸葛亮才认真说道:“这三个月来,沿着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走了数次,吾以为,能运粮者,只有陈仓和褒斜道。”

“是啊,兄长和我想的一样。”

沉晨先是赞同,随即又叹息道:“陈仓道道路宽敞,是开阔大道,元直做汉中太守的时候,就一直在休整道路,尽量保证所有路途近乎平坦。虽然当中有一些难行之处,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好走,甚至还有一部分西沔水可以船运,利用沔水能将部分粮草送至武兴。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远了,要从南郑运到阳平关,再从阳平关至河池,最后一路北上至陈仓,有一千二百里,结结实实绕了一个大圈,以至于粮草运行极为缓慢,以牛车、驽马车运粮,亦不过是日行二十里,若是大军出动,以陈仓道运粮,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驽马和牛车,光用人力的话,又如何能支撑起整个北伐的粮道呢?”

大军运粮并不是一次性把粮食运过去,而是源源不断的运粮。按照《居延汉简》的记载,汉人士兵一个月耗粮三石,不过那是以粟麦为标准,汉中现在是产稻区,因此一个士兵每月耗粮为两斛,也就是两石。

如果出兵十万,一个月耗费的粮食就是二十万石。然而这只是基础,人吃马嚼,还有运粮的民夫和辅兵同样也需要吃饭,即便打个对折,也得十万石,更别说还有食盐、腌菜等。

也就是说,十万大军的总体消耗一个月要耗费三十万石粮食以上,汉朝一石一百二十汉斤,一汉斤约223克,折今天约27公斤,大军一月要吃810吨粮食。

《居延汉简》还有记载,一辆牛车能拉25石粟,三十万石得用一万多辆牛车来拉。

坦白来说,就算有那么多牛车,也只能走陈仓道,一千二百里,牛车每天走个三四十里路,也得一个月的时间,再往返拉运,中间会有很长的空档期,前线大军都得饿死。

最重要的是这还只是从汉中出关中这一段,出了关中之后再到长安还有四百多里路呢,即便是出了陈仓后是一片平原区,不像山地那么难走,速度会加快许多,但也会极大延长补给线和粮道线,加剧他们的粮草供养难度。

这也是为什么沉晨觉得粮道问题棘手的缘故。

虽然他改进了鹿车,也就是独轮车,但再怎么改进独轮车的载重还是远不如牛车,要调动的民夫就更多,至少得七八万以上的民夫不断往返运粮,才能够保证前线十万大军的粮食不断供。

所以这事很难办。

不过沉晨想起了他曾经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非常厉害,司马懿曾经十分惊叹,一个牛车居然可以自己行走,载一岁之粮,日特行数十里,群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这说明一辆木牛流马可以载重24石稻米,即便每天只走二十里路,多造点木牛流马,每辆木牛流马相当于半辆牛车,只需要四五万民夫,就能够保证前线的运粮了。

另外他记得电视剧里说过,木牛流马走的是褒斜道。

褒斜道可太近了。

六百里。

每天走二十里,两万只木牛流马,二十五天的时间就能把五十万石粮食送到前线,这还得了?

因此沉晨才急急忙忙找诸葛亮来搞定这个问题。

不过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就给出答桉,沉晨心心念念的木牛流马,他也没有马上提出来,而是先问道:“晓卿,你之前自己有做过打算吗?”

沉晨想了想道:“有,陈仓道适合大规模运粮,所以我曾经想过建造四轮车,四轮车载重更大,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不能转向,灵活远不如两轮车。转向轴我一直没搞清楚该怎么做,也许就算搞清楚了,木制转向杆恐怕也不行,得用铁器。”

华夏古代少有四轮车,不是有技术门槛造不出来,而是四轮车远不如两轮车那么灵活。后世汽车用的转向轴是用齿轮做的,沉晨是搞建筑设计,不是搞汽车技术,对这一行纯属门外汉,只能自己摸索。

“转向四轮车?”

诸葛亮轻摇了一下羽扇,凝思了一会儿说道:“我记得晓卿以前跟我说过齿轮,这东西也许用齿轮可以做出来。”

“我也是这么想的,其实做齿轮没那么麻烦,造个模具灌铁水就行。问题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把齿轮用到转向上,唉,早知道当初学理......”

最后那句话沉晨声音小了许多。

诸葛亮诧异道:“什么?”

“没什么。”

沉晨摇摇头。

他是建筑设计师,是学美术专业出身,当初也是学的文科。

而齿轮应用大抵得理科生才能搞定。

或者说,也没那么麻烦,初中物理的力学就能够利用齿轮把转向四轮车造出来。

偏偏沉晨都大学毕业不知道多少年了,初中那点知识早还给老师了。

所以他才觉得脑壳痛。

诸葛亮想了想道:“兴许我有办法,你让工匠先把我要的齿轮造出来试试。”

“我有一些现成的。”

沉晨扭过头对门外的单彝道:“懿德,派人去一趟妫墟,把所有的齿轮拿来。”

“是。”

单彝就去派人拿。

褒中到妫墟一百多里,现在已是下午,即便快马去取,也得明天才能到了,所以转向四轮车的问题就先搁置一下。

诸葛亮沉声说道:“我以为,陈仓道可以用大车运粮,转向四轮车的事情待我之后再想想办法。褒斜道则可以用小车运载,栈道往往是数十里平行,上下有阶梯,每数十里扎一营据,用四轮小车上置方囊,把粮草运至营据,往返不断,晓卿觉得如何?”

数十里扎营据?

沉晨思索着,按照诸葛亮的理论,就是每多少里搞一个小据点存放粮食。然后士兵就用超市那种小推车一样的东西不断从前后两个营据往返,将后面营地里的粮草送到前面营地,形成流水式作业,将大幅度缩减运粮时间和成本。

主要也是褒斜道基本以栈道为主,六百里光栈道就有三四百里之多,历史上赵云为断后,烧毁栈道一百多里,后世汉中市修复出来的石门栈道,就能够一窥当年褒斜道栈道的风采。

所以诸葛亮提出用小推车在栈道上这样往返运粮食,就不需要再担心运粮车在栈道上遇到阶梯没办法爬上去的问题,直接在阶梯附近修据点,或者将粮食进行传递交换,把后面的粮食送到前面的空推车上,继续往前运粮就行。

如此一来粮食就会源源不断。

唯一的缺点就是运粮规模比较少,每次估计也就二三百斤,载重只有大车的五分之一。但好处也很明显,一个是运粮速度快,另外一个自然是成本低、效率高。

“嗯。”

沉晨觉得很有道理,点点头道:“可以试一试。”

“那便如此。”

诸葛亮说道:“我先将图纸以及物品画出来,晓卿可去褒斜道先布置据点,待我把实物做出来之后,自可一试。”

“好。”

沉晨应下了这件事情。

当下二人分头行动,诸葛亮开始制作运粮的用具,沉晨则前往褒斜道选定据点。

这件事情关乎到北伐能否顺利展开,马虎不得,因此沉晨十分用心。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的时间内,他顺着褒斜道再一次北上至斜峪关,沿途六百里,命令士兵选非栈道处,修建营据。

而栈道往往都是几十里一个阶梯,为防止车轮过不去,他就命令在凿壁上用凿子开出石洞,遇到来送粮的士兵已经到了,但前面来接粮食的空车队还未到,就可以先把粮食放置在石洞据点,再往返回去。

相比于修筑栈道,开石洞可简单得多。因为栈道就是在悬崖上挖出石洞,然后用木头并列出道路,下方还要挖出洞口,用卯榫结构将下面的支撑木与上面的木头连接组成。

古先民不仅在智慧上令人叹服,在劳动结果上,亦是令人惊叹。至少像这样在悬崖上开辟的栈道,即便是机器来都不一定能做好,古人却能做出数百里,可见为了这些道路,他们用了多少人力物力,才能修建出来。

等到章武四年六月份,沉晨从斜峪关回箕谷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诸葛亮在箕谷建立起了营地,一辆辆四轮手推车放在了箕谷外的道路,手推车上放着两个方囊,然后被士兵们推上栈桥,往前线运送。

步行来说,人每小时能走四到五公里左右,褒斜道全程是六百汉里,折算成公里,大概是二百五十公里的样子,步行速度以每天十二小时来算,可以走五至六十公里,最多五天就能走完。

褒斜道的优点是近,缺点也很明显,太窄了。只能容纳两个人并行,旁边就是悬崖,连扶手和头上的遮雨板都是沉晨去年的时候,吩咐李严做的。

李严派人重新在栈道的上方开孔,每隔几米一个孔,用木棍连接着,再用木棍将下面的栈道连接,上面铺木板。

这样栈道悬崖一侧就有垂直的木棍做扶手,然后中间用一根铁链穿起来。如此一来上面的木板就能够防雨水,防止木头受潮腐烂或者运粮时下雨打湿粮草,对于下面的栈道来说,也会更加稳固。

此刻箕谷营地下方,诸葛亮带着沉晨等人来到了褒斜道入口处,指着上坡道:“你们看,此推车用四轮运粮,在栈道上又平稳又安全,上置两个方囊,载重五斛,褒斜道六百里,以每三十里一据点,人可以两个时辰就能够往返一次据点,每天六至八个时辰,一人可以至少运十五斛粮草。”

沉晨看过去,就看到数百名士兵按照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排,推着像超市手推车一样的小四轮车沿着道路前进。三十汉里是十二公里,往返二十四公里,人走快点确实可以四个小时走完,以五百人的推车规模来算,每天能运粮食七千五百石。

而褒斜道六百里,就是二十个据点。每个据点安排五百人,一万人每天往返运粮七千五百石,一个月下来就是二十三万石粮食左右。虽然不够十万大军一月消耗,但问题是他们还可以加人呀。

比如每个据点再加五百人,这样一月运粮就能翻倍达到四十六万石。整个褒斜道就有两万人在来来回回地不断推送粮食,前线的粮草自然源源不断。

看到这一幕,沉晨惊讶不已,同时又觉得惭愧。

作为后世人,居然没有想到这种流水式运粮方法,实在是有点丢穿越者的脸。

但他也佩服诸葛亮的智慧,便说道:“兄长此法确实好啊,如此每人每日运送十五石,每个据点一千人,日运粮便是一万五千石,栈道上只需要两万人每日往返三次,足以十万大军每日用粮了。”

诸葛亮笑道:“因其每天都流动于栈道之上,所以我将此运粮法命名为流马。”

“流马?”

沉晨一头雾水。

他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里面说木牛流马是一种长得像牛车自动行走的玩意儿,怎么就一手推车?何况木牛流马难道被不是一种东西吗?咋还分开命名了呢?

是自己改变了历史,还是电视剧里骑木牛的司马懿是瞎扯澹,真实历史上的木牛流马根本不是电视剧的造型?

另外话又说回来了,流是指每天都流动在栈道上,那为什么叫马呢?

“不错。”

诸葛亮点点头道:“我还根据晓卿你做的齿轮,研制出了一种可以转向的木牛,此物能载一岁之粮,日行三十里,而人不大劳,就在那边,晓卿你随我来看看。”

沉晨顺着他指的方向,一路来到了箕谷军队营地后面,就看到营地上摆着一种车具,上面是一个巨大的车厢,下面一脚四足,就是一个轴架,下面四个轮子,有点像那种办公椅,但比办公椅大得多。

“此物就是木牛。”

诸葛亮指着那个车具说道。

沉晨就更疑惑不解了,问道:“兄长解决了转向问题吗?”

“是的。”

诸葛亮点点头:“我在里面安装了齿条,用齿轮将前面两个轮子变成活动轮,转向的时候车轴会自动根据前面的道路进行来回转动,从而实现转向。”

“别说了。”

沉晨只觉得头痛,想起了当年被物理老师折磨的悲惨回忆。

要不说穿越过来儒家经典学得好呢?

还不是他是文科生?

诸葛亮笑道:“晓卿可以去试试,加了齿轮后,速度确实快了不少。若是不加齿轮的话,也能做四轮,却只能每侧两个并列的小轮增加承重,不像现在这样可以用四个大轮,载重更大。”

沉晨就走过去尝试推动了一下,确实比较省力,拖着板车来回移动,也能做到转向,于是说道:“这木牛可以转向,也能推动,走陈仓道倒是不错。兄长的办法确实是好办法,就是有点费人。话说回来,为什么要叫木牛流马呢?”

“我懂了。”

说罢不等诸葛亮回答,沉晨恍然大悟道:“推送木牛流马的人就是牛马,兄长是这个意思。”

“胡说八道。”

诸葛亮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牛慢而马快,马能日行百里,牛只能日行三十里,这不就是木牛流马吗?”

“原来如此。”

沉晨大喜道:“若出兵北伐,褒斜道安排两万流马,陈仓道派一万木牛,仅需三万民夫徭役,一月运粮就能达到六十余万石了,粮草问题,便彻底解决了!哈哈哈哈哈!”

他大笑着。

众人亦是笑逐颜开。

如今北伐最大的问题彻底解决,那么之后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粮草不继了。

诸葛亮挥动着羽扇,同样保持着微笑。

虽然他在后方一直承担着大管家的工作,但没有亲自去前线帮忙,还是一种遗憾。

现在帮助沉晨完成了汉中最困难的运粮问题,感受到贤弟发自内心的喜悦,亦何尝不让他觉得心中高兴不已呢?

“报!”

也就在众人兴高采烈地庆祝着粮道问题终于解决的时候。

后方快马来报道:“越嶲夷王高定联合牂柯太守朱褒叛乱,李都督孤军深入,在滇池县被敌人包围!”

诸葛亮顿时皱起眉头。

沉晨大怒道:“南中叛逆当真是猖狂,我正要验证一番骑兵厉害,兄长,你带着铁骑南下吧。”

“无妨。”

诸葛亮摆摆手:“南中皆是山地,骑兵用处不多,我已令王平在江州等我,诸郡县虽叛乱,益州的郡兵就足以应付,你积极训练新兵,准备北伐,我即刻出发,前往南中吧。”

“好。”

沉晨知道这件事拖不得,就说道:“我送兄长。”

当下他一路将诸葛亮送到了南郑码头,丞相卫队护送着他渡过汉水,向着米仓道的方向而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高科技军阀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天官赐福 我女友是外星人 一品邪凰三小姐 都市之兽王 不负卿莫别离 那些年遇到的异事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从棋魂开始的无限 雁鸣长空 女官 无上真身 绿茵之谁与争锋 云间长生叹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霸宠一神秘娇妻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织明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北朝帝业 纨绔小侯爷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高门庶子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 三国之银狐txt下载 - 三国之银狐最新章节 - 三国之银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