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首页 >> 春秋鲁国风云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民国之谍影风云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三国之至尊系统 想当皇帝的领主 汉世祖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抗日之战将无敌 大唐一品 朕,君临天下! 
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 春秋鲁国风云全文阅读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64章 季札劝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鲁国执政上卿叔孙豹对季札非常尊重,他热情款待了季札。

叔孙豹的渊博知识和治国理政才能早已名扬列国诸侯,季札对他神交已久。

此次终于与叔孙豹有了单独交流的机会,季札非常高兴。

因为季札对叔孙豹的情况非常了解,他确实有话要对叔孙豹讲。

季札对叔孙豹道:“夫子胸襟开阔,札有话直言,希望夫子莫要见怪。”

叔孙豹道:“公子才学盖世,豹深为敬仰。此次得以与公子结识,实乃豹之荣幸。不知公子有何见教?豹一定洗耳恭听。”

季札微微叹了口气道:“夫子作为鲁国正卿已多年,为官清廉,为政有方,贤名远播列国诸侯。

只是,夫子是否检讨一下自己,为何这么多年来,没有为鲁国物色培养好贤能人才呢?

札听说,君子治国,致力于选贤用能。但札实在没有听说,鲁国除了夫子您自己,并没有举荐重用什么贤能人才。

国家缺乏贤能之才辅佐,国家必将陷入困局;身边缺乏贤能之才相助,夫子的执政必将艰辛;贤能之才投奔他方,甚至为敌所用,必将给自己带来祸害。

夫子品行端正,为人良善,但为善必将受到为恶者算计。夫子,您要当心啊。”

我们在讲鲁襄公赴楚国朝见之事时讲过,大家走到半路,听说楚国国君楚康王去世,大家开会讨论是否继续前行。

大夫叔仲带认为都快到了,如果不继续前行,下次还要来一趟。

大夫子服椒认为行事从权,考虑到国君此去楚国可能会因为楚国国丧而摊上麻烦,建议打道回国。

很显然,叔仲带是为自己考虑的,这次半途而废,那下次自己还得辛苦跑一趟楚国。

而子服椒是为国君考虑的,是真正的忠君爱国。

但叔孙豹否决了子服椒的意见,当时他甚至直接对鲁襄公道:“子服椒此人见识不够,叔仲带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这话的意思就是在国君面前将明显比叔仲带更贤能的子服椒给贬低,暗示国君今后要重用叔仲带。

原因很简单,因为子服椒是他认定的季氏家族的人,是忠于季孙宿的。

由此看来,晚年的叔孙豹在用人的标准上出了问题,他没有从举荐贤能这个角度去任用人才,而是过于考虑自身的利益。

结果,子服椒对叔孙豹大为不满,从此更加坚定站在了季氏一边。

鲁国朝堂上,自从臧孙纥流亡后,确实也没有什么给人印象深刻的贤才。

甚至叔孙豹自己的叔氏家族,也果然如季札所言,没有几个可用之才。

听了季札的话,叔孙豹默然不语。

叔孙豹很清楚这位可敬可佩的吴国公子所言属实,那自己赶快整改?

唉,没用了,来不及了。

因为人才的发现、举荐、培养、使用,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叔孙豹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已经来不及去整改这个重特大问题。

或者说,叔孙豹对于人才的标准,过于讲究一个礼字。

在叔孙豹看来,那些至死都守着周礼的人,是值得自己重视和尊敬的,如吴国公子季札。

但如今的鲁国,能够真正守礼的有几人?

倒是宋国那边,传来了一个重大消息:宋国发生特大火灾,火势蔓延到宋国公宫,结果将宋国太后宋共姬给烧死了。

而宋共姬之所以会被烧死,就是因为至死坚守礼义。

这样的人,在叔孙豹看来,是真正的贤能之才。

宋共姬是如何被烧死的?

用现在的话讲,那是自己作死。

但放在春秋时代,那真的是一种伟大的贞义之举,甚至后来西汉大文学家刘向,将宋共姬列为“贞妇”。

鉴于叔孙豹如此看重这位宋共姬,我们就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宋国这位叫宋共姬的太后,是鲁国先君鲁宣公长女伯姬。

公元前583年鲁宋联姻,伯姬嫁给了宋共公。故宋共公去世后,她就被人称为共姬。

共姬嫁宋这场婚礼在当时非常有名,因为鲁国对宋鲁联姻非常重视,婚礼极其隆重。

由于宋国是子姓,所以当时中原诸侯如齐国、卫国、晋国等都送礼送媵,单单是陪嫁的媵女就多达十二人!

这场隆重的婚礼,一应三书六证程序下来,新郎官宋共公也累得够呛。

终于,在最后一道程序即亲迎时,宋共公突然感冒发了高烧,不能按规定赴宋国边境迎接新娘子。

按当时婚礼规定,象亲迎是要求新郎赴新娘子家门口,将新娘子接到自己家里。

但那是对普通人的规定,新郎如果是国君,则不需要完全上门,而是派出卿大夫上门,代替自己迎亲。

国君自己则在国境边等候,将新娘子接到即可。

在鲁国历史上可能是最隆重的这个婚礼中,新娘子共姬满心欢喜。

但当她被接到宋国边境时,她想象中的新郎宋共公并没有出现。

共姬当时就粉脸变色,愠意上头:宋国不也是高度讲礼的吗?

甚至还与鲁国争商礼与周礼哪个是最完美的礼,现在倒好,居然连婚姻大事这样最基本的礼都不讲了?

如此怠慢本姑娘是小事,但坚守礼制是大事!

共姬作为当时鲁宣公长女,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对周礼自然很熟悉。

既然你宋国违反礼制,那本姑娘就要帮助你们改正错误。

共姬不走了,她提出的理由就是必须要坚守礼制。

既然新郎生了病,那没关系,大家就在边境上扎营住下,等新郎官的病好后,亲自来边境迎亲就是。

啊?你个娘们,怎么那么倔?这不是折腾人吗?

送亲的鲁国队伍和迎亲的宋国队伍所有人都懵了,欢欢喜喜来参加一场高级别的婚礼,结果搞成了这个模式。

宋共公的病看起来没有十天半个月的好不了,难道这场婚礼也的搁浅个十天半个月?

大家对共姬都有了意见。

事情闹大了,鲁宣公接到报告后也顿足连连:女儿啊女儿,你怎么可以这么死心眼啊?守礼固然重要,但也要事急从权,这才是生存之道啊。

最后,在宋、鲁两国的不停劝说下,共姬不情愿的答应将婚礼进行下去,被迎至宋宫,成了宋国夫人。

可惜的是,共姬当上宋国夫人没几年,身份就变了。

七年以后,即公元前576年,宋共公因病逝世。

宋国在经历了一场国君之位相争后,宋共公与共姬之子、仅五六岁的公子成即位宋国国君之位,即宋平公。

共姬就这样年轻轻时就守了寡,当然,身份变得更为高贵,宋国太后。

宋国太后共姬自小在鲁国受过非常严格的礼法教育,一举一动都谨慎守礼,从来不做半分逾矩的事,在宋国也严格恪守了礼制。

当时鲁国周边不少诸侯国如宋国、齐国等都相当开放,总有关于一国太后风流韵事流传于列国诸侯。

共姬对此高度警惕。

为了当国君的儿子不因为自己受到任何影响,她必须时刻自警自省自重。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严守礼制。

这个严守礼制,当然是指严守当时周礼规定的对妇人的礼制,这就是所谓的恪守妇道。

对共姬来讲,是严守寡妇礼制,恪守的是寡妇之道。

这个礼制的其中一条具体规定,就是“无姆不下堂”,即如果姆不在身边,那就不能出门。

这里的“姆”,指的是共姬的师傅。

当时,男子的师傅称为傅,女子的师傅称为姆。

女子的师傅,即这个姆,主要职责是用来扶正女子言行,兼任女子护卫,往往是年龄偏长的女子担任姆。

其实,共姬很清楚,“无姆不下堂”的规定,并非是对寡妇的要求,甚至也并非是对已经结过婚的妇人的要求。

这个要求,是针对尚未婚嫁的少女的,是春秋时期的少女守则之一。

但共姬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自己代表自己的母国鲁国,要在宋国展示真正的周礼是比宋国奉行的商礼要完美。

二是自己的儿子宋平公是在一场内乱中得的君位,她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三是共姬是一位有性格的女子,她嫁到宋国的第一天,就为了守礼展示了这种执拗的性格。

四是传言宋国女子多风流,那本太后就给你们一个母仪天下的形象,引领健康合礼的社会风气。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快穿玩转逆袭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大叔宠娇妻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福艳之都市后宫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大宋游侠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国术宗师在红楼的彪悍人生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明天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 春秋鲁国风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