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寒门

谪人间

首页 >> 九品寒门 >> 九品寒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唐锦绣 抗日之特战兵王 霸天武魂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一个人的抗日2 德意志涅盘 我的老婆是土匪 从八百开始崛起 逍遥太子爷 大叔凶猛 
九品寒门 谪人间 - 九品寒门全文阅读 - 九品寒门txt下载 - 九品寒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二十五章 智斗粮商(1)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司马冏推翻司马伦之后,可怜的低能皇帝司马衷又得以继续着自己的皇帝位,并册立了另一个孙子司马尚作为皇太孙,也就是未来的皇位接班人。但没过多久这个司马尚也夭薨了。

由于贾后的妒忌,司马衷本身就子嗣稀少。太子司马遹被贾后害死,上一个皇太孙司马臧被司马伦害死,如今这个皇太孙却又病故。至此,司马衷竟已绝了后。堂堂一代帝王到了绝后的地步,真是令人唏嘘。

晋室衰微,不但朝廷中央混乱,地方上同样风起云涌。先前造反的巴人李特,朝廷数次征讨无果,规模反而越来越大,已经攻陷了益州数郡。时势造英雄,亦造乱雄。环境如此,正是叛乱起事者滋生的温床,当然不可能只有李特一处祸乱。除了益州之外,其他亦有好几处趁乱起事者。百姓们渐渐对朝廷失去信心,朝廷对地方州郡也渐渐失去掌控能力。

舒晏已经意识到天下将乱,趁着还没到大乱的地步,此时宜未雨绸缪,早做打算。因为如果天下一旦到了全面大乱的程度,朝廷自顾都来不及,不管地方上发生水旱灾害还是兵乱之事,根本无力照管。

汝阴的旱情经过了两个月的持续,到了雨季,总算下了两场透雨。不过减产已成定局。民以食为天。灾情已然如此,灾情所造成的恐慌比灾情本身更可怕。沉寂一时的不法粮商们又借此造势,趁机囤积谷物,哄抬粮价。幸好舒晏早有准备,提前购置了大量的粮食。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他决定以平价开仓卖粮,由仓曹史钱胜亲自监督执行。

老百姓们正愁粮价日益上涨,听说郡里以平价卖粮,哪有不高兴的?纷纷拿着米袋子跑来购买,府库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售米持续一天,到了退衙下值时候,也不得不停了下来。那些排在后面的人没有买到米,只得遗憾而回。

汝阴这个小城人口并不多,舒晏以为最多只需两天就可以满足大家当前的购米需求。可令他意外的是,到了第三天散衙之时,百姓们买米的热度还依旧不减。

自己储备的原本是够全城人吃数月的粟米,可短短三日就已经卖掉了四分之一,舒晏对此感到十分纳闷——难道老百姓们对缺粮有着这么大的恐慌吗?

没买到米的百姓们知道马上就要散衙了,便开始抱怨起来。然而钱胜等人忙了一天,也够累的。舒晏知道大家买米是为了储备,而并非等米下锅,于是就命令关了仓门,并劝慰百姓们明日再来。

面对百姓们的抱怨,舒晏当然是不愿看到的,有些遗憾。他扫视了一下人群,恰巧看见了买米未果的崔二,由于熟识,便招手叫他过来。崔二也似乎要对舒晏说些什么,便跑了过来。

“你也没买到米吗?”舒晏问崔二道。

崔二以抱怨的口气道:“可不是嘛,这几天我为了买米,早早就收了碗碟货摊,赶过来排队,可就是买不到。”

舒晏无奈地摇摇头道:“我很有些想不通。大家家里面明明也都还有余粮,何必都这么急着买米呢?”

“当然是这里的米便宜啊。舒丞可知道外面的米价?粟米已经达到一百钱一斗了,而这里才卖三十五钱,能不抢吗?”

舒晏一听米价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又惊又气:“前些时粟米还是二十五钱一斗,如今旱情持续,即便上涨一点,卖到五十钱也就罢了,我数百里迢迢从外地买回来的米,加上长途的舟车钱才只卖三十五钱,他们居然翻了四倍?哼,这些可恶的奸商!幸亏我所备充足,我天天以三十五钱卖米,看他们的米卖给谁去?”

崔二听着舒晏的如意算盘,摇头笑了笑道:“舒丞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未免想得太简单了。你知道为何这里总是排有长长的队伍,以至于老百姓们不容易买到米吗?实是因为这三天所售的米很大一部分都被那些米商买走了。”

“什么?怎么可能?排队买米的明明都是老百姓,并没有米商啊?”舒晏惊讶道。

“舒丞是聪明人,难道还不明白?有些老百姓买米其实并非是为了自用,而是受了米商的雇佣。”

经崔二一说,舒晏想起来,排队的人群中的确出现过重复的身影,想必就是受米商雇佣的。他这才明白,怨不得总有人买不到米呢,原来是有一伙人在破坏规则。“为米商做腿子的那几个百姓着实可恶,把我的便宜米送到米商的仓库去,供他们高价销售,这不等于是为虎作伥吗?那些米商联合起来,财力雄厚,我的这些米怎么够他们买?到时候府库空了,他们就可以一举垄断,何止是现在的斗米百钱,斗米二百钱、五百钱又能奈他们何?”

“舒丞也不必想不开。这就是大多数人的人性弱处。要是都能像你这样顾全大局,早就天下为公了。懊恼无益,我劝舒丞还是早点儿想一个办法才是。”

舒晏怅然了一会儿,对崔二道:“你明日再来,我保证你能买到米。”

第二日,府库照样开仓卖米。所不同的是定了一条规矩:每户每个月只准买米一次,且要说明家庭人口数,按定量供给,不可超量,更不可重复购买。大家互相监督,如发现有投机取巧者,严惩不贷。

现场都是城内的居民,互相之间总有相识的,谁也不敢撒谎瞒报。这一招果然管用,不但限制了普通老百姓储备多余的米,更从根本上杜绝了米商的阴谋。排队的人流一下子少了,那些连续三天没排上队的百姓也都顺利买到了米。

然而只过了两天,买米的又开始蜂拥而至,排起了长队。

经过了解,原来是城外乡下的农人们听说郡署低价卖米,也都赶进城来买。

这也果然是人性的贪婪使然吗?明明农人们的家里面都是有米的,看到有便宜的米卖,也来凑热闹!其实舒晏所储之米并不多,主要是为供给没田户和少田户,若是全郡所有百姓都来这里买米,这些米显然是不够的。舒晏之所以没有大量储米,主要是因为财力有限,其次则是以为大多数乡下农人们的手中都还有余粮,所以并没有将他们考虑进去。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这种趋利行为,舒晏只能兴叹,却不能去强制制止。

正不知所措,忽见一个头戴遮阳斗笠,身着短衣短衫的人走到自己面前道:“哥哥在此亲自监督售米啊!”

原来是舒金。看他手持一条麻袋,便知也是来买米的,不禁带着些冷漠问道:“你家里面没有余粮了吗,还跑这么远来城内买米?”

对于买米行为,舒金一点儿都不觉得不应该,直截了当地道:“家里面余粮还是有一点的,可是官家卖米实在是便宜太多,所以就过来买了。”

提起余粮,舒晏想起了施常等人所说的连续两年干旱的话来,如果真的是连续两年干旱,那农人们的手中当真是没有多少余粮了。可是据他从王一担那里了解的情况,去年的年景虽说不上有多好,但也并不算很差。这两种说法到底谁是谁非,此刻恰好向舒金确认一下。

“舒金,我问你一件事,你要如实回答。”

“哥哥想问什么,问得这么正经?”

“去年的年景怎么样?”

舒金莫名其妙,“我当哥哥要问什么呢,年景的事尽人皆知,又不是什么秘密,有什么不如实回答的道理?要说去年的年景,也就一般吧,并不算很丰收。”

“不算很丰收?这个意思就是还不错了?难道没有发生旱情吗?”

“旱情是今年才发生的,去年的雨水还算调和,要不然老百姓的手中怎么还会有余粮呢?”

“那前两年,前三年呢?”

“前几年都还行,除了今年之外。”

“哦。”舒晏从舒金口中进一步证实了施常的谎言。不过他并没有向舒金透露自己问话的目的,而是反问道,“既然家里面还有余粮,你来此买米,难道是为了倒买倒卖赚取差价吗?”

舒金一阵委屈:“哥哥说的什么话,我怎么能做那种事呢?我们大家来此买米,实在是为了以后储备一些。因为今年的干旱,收成估计要减少一半。如今的米价已经这么高了,以后指不定要涨到什么程度呢!”

“俗话说,三年收,能有一年之储。既然前几年都不欠收,只此一年干旱的话,农人们手中的余粮足可以自给,应该不伤大体的,何至于也跟工商者一样恐慌?”

“哎。我看哥哥是做官做久了,连老百姓的难处都忘记了。农人们没有别的进项,所有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全都靠田亩收成卖点儿钱支撑。殷富之家毕竟是少数。平常人家,每年的收成,除了备足自家人的口粮外,基本都要花销出去,谁能留有多少余粮?至于那些穷困之家,连当年的口粮尚且不足,更别说有余粮了!”

舒晏听罢连连叹气,其实他何尝不知道老百姓的难处?只是他自身也有难处。他储备的这点儿米根本不够维持全郡所有百姓之需。

散衙收摊之后,舒晏、钱胜回到下舍,恰好若馨和主簿杜坚来此一起闲聊。

杜坚见舒晏如此郁闷,问明了所以,然后道:“商货买卖,靠的是运转流通。流通得越快,就越能盘活。郡里财力有限,只存了这么一点儿米。要想满足全郡所有百姓,只能是用卖米换回来的钱再继续去外地买米,然后再卖,如此循环。”

舒晏无奈地苦笑道:“这我何尝不知?问题是现在整个豫州全都被旱情笼罩着,其他郡比我们汝阴也好不到哪里去。想再从邻近各郡买米可不像先前那么容易了。”

“全豫州皆是如此,那就难办了。除非是向更远的地方去买粮。”

“也难办,且不说远方的粮价是多少,单这运费就是支撑不起的。”

钱胜主管府库,更加明白钱粮的短缺程度。他提议道:“照这样下去,恐怕米库中的米坚持不了几天。实在不行,就把城门关起来,不许乡下的农人们来此买米。”

此提议不用舒晏反驳,杜坚先斥了声道:“这算什么主意?平常百姓之家还要开门过日子,堂堂一郡之城池怎么能关起门来不出不进!再者说,城外的百姓也是百姓,若真要闹了饥荒,还不得一视同仁?”

钱胜一噘嘴:“我也知道不可行。但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

杜坚当然也没有好办法,大家一筹莫展。

若馨作为文学掾,平日一门心思放在全郡的文学教育上,很少关注民生之事。今见大家如此发愁,也跟着分析道:“古人云,三年收,而有一年之储。应该是没错的。我们汝阴连续数年收成都不错,今年虽然预估收成可能减半,但还未到真正收获的时候,其实缺粮影响最大的是明年,而不应该造成今年的短缺。所谓的缺粮只是相对缺粮,并不是绝对缺粮。也就是说汝阴目前为止并不缺粮,粮食全都被粮商们囤积着,不向外卖,所以造成相对缺粮。”

舒晏听罢连连点头:“粮商们是在作壁上观。知道我府库之中存量不多。我如今卖三十五钱一斗米,他们卖一百钱,宁愿卖不出去也不肯降价。为的就是等我把库中的粮全卖完了,他们就可以疯狂涨价了。”

“所以说,我们如今该做的就是令米商们把米拿出来供应。”

钱胜眨眨眼,怪道:“你前面讲的话貌似还有点儿道理,到最后还是废话。要是能让米商们把米拿出来平价卖,我们还至于发愁吗?”

“一买一卖都是商家的自由,郡署也不能强迫他们必须卖米啊。”

看着舒晏无奈的样子,若馨笑道:“不能强迫,但可以使用巧计啊。对待这些人,就不能再讲究君子作风。”

“巧计?我们可以——”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竹马他有自闭症 综影视,准备好了吗?木心来也! 暖妻成瘾 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 奉旨七嫁,狂妃贵不可言 血宋 XS5 开心宝贝:大大怪智商恢复 融入骨里:性冷医生前世妻 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集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人间泪根之案件背后 争雪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风云九门之绮梦惊澜 NBA:开局顶级3D天赋,闪爆08奥运 极品老太重生八零,谁也不伺候了 大叔爱萌妻 史上第一祸害 带球科研!千亿大佬夜夜轻哄求公开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寒门状元路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九品寒门 谪人间 - 九品寒门txt下载 - 九品寒门最新章节 - 九品寒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