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

想要一只狸花猫

首页 >> 这个魏延不一样 >> 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武神主宰 大明1937 民国之谍影风云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 调教太平洋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猎天争锋 明末逐鹿天下 
这个魏延不一样 想要一只狸花猫 - 这个魏延不一样全文阅读 - 这个魏延不一样txt下载 - 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四十四章 青城之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45章 青城之行

建安二十一年,元月初一

一大早

魏延扶着腰从卧房里出来,脸上全是回味无穷,但心里却有一丝后怕,夫人真是太恐怖了!,竟然比战场上的敌人更加难缠,若不是他技高一筹,恐怕以后在夫人面前连头都抬不起来。

迎着小竹促狭的目光,魏延一本正经的离开,同时心里狠狠的想到,小竹你别笑,早晚你也有这么一天的!。

新年第一天

魏延也没待在家里,而是亲自驾着马车,带上自家夫人与小竹二人离开成都,打算前往青城山拜访在此修道的张鲁,顺便也避开过来拜年的各级官员,他不喜欢人情往来了,就算刘备也是如此,和他们在一起魏延更喜欢讨论工作,而不是寄情于山水。

一路走走停停六七天,三人终于抵达了青城山,而这几天是魏延感觉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其中的滋味只能说懂得都懂。

在山下找到一小道童询问后得知,张鲁在山巅道观已经小住一段时间了,自从上山过后就再也没下来,若要寻张鲁只能上山去。

三人无奈的对视一眼,只能迈开步伐向山巅而去,虽然爬山特别辛苦,但对张琪瑛和小竹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毕竟她俩可从小就在太清山爬上爬下的。

或许是清晨的缘故,更或许是深冬天气太过寒冷,山间小道显得十分寂静,三人爬了一刻钟都没见到其他人。

主仆二人见左右无人,又嫌弃裙摆太过碍事,于是将裙摆略微撩起系在腰上,在魏延面前展露出婀娜的身段,而后迈开脚步向山上奔去。

魏延见此会心一笑,这才是他喜欢的张琪瑛,相较于平日里的典雅端庄,他还是更喜欢现在的活泼灵动。

……

三人的突然造访让张鲁又惊又喜,自回到益州后他就拒绝所有人的拜访,独自一人来到青城山上安心修道,打算侍奉天尊左右一直到生命尽头。

安静祥和的青城山果然是修道的好地方,来此不过十余天,那久经世俗而浮躁不已的心竟逐渐平静下来,这让张鲁一度认为自己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然而,今天三人的造访让平静的心再生波澜,张鲁这才发现往日的种种不过是自我催眠罢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相濡以沫的爱情又怎能说割舍就割舍。

夜深

当张琪瑛睡下后,魏延蹑手蹑脚的掀开被子,小心翼翼的穿上衣服,在没惊醒主仆二人的情况下悄咪咪的走出厢房,来到了张鲁的居所外,看着房内摇曳的烛火,看来他来此的目的已经被张鲁洞悉。

魏延携家眷来青城山,除了解自家夫人相思之情外,更多的还是带着任务而来的,这不仅是他的意思,也是刘备、法正的意思。

张鲁作为割据势力的主君,他无疑是不合格的,近三十年都未曾踏出汉中一步,也难怪会落得守成之徒的名声,但作为汉中太守,作为一地父母官来讲,张鲁无疑是出色的。

在张鲁接手汉中时,汉中已经残破不堪,叛逆、羌胡、流寇几经肆虐,百姓们食不果腹,再加之吏治混乱,各地世家更加肆无忌惮的盘剥,汉中竟发生易子相食等有违人伦之事。

但张鲁只用了二十年,先平叛逆,后扫流寇,再除羌胡,使汉中内外无匪患、异族之忧,而后用五斗米教义教化百姓,使沦丧的道德得以恢复。

先扫除吏治疲敝,后重用刑法惩治不臣,最后招抚被迫落草为寇的百姓重新回归田地,在多重举措的配合下,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让汉中人口从二十余万,极速飙升至六十余万。

张鲁对待百姓如何,不需要魏延去做评价,从关中、三辅、凉州三地的百姓不远千里也要投奔汉中就可见一斑。

试问在天下动荡不安,又恰逢天灾时,有哪路诸侯能做到张鲁这般,孙权不能,曹操不能,刘备亦不能。

对于曹操、刘备而言,张鲁的确是守成之辈,但对汉中百姓们而言,张鲁就是守护神,守护一方平安不受战争袭扰。

这也是魏延会将汉中百姓迁往成都、长沙等地的原因,而不是迁往更需要人口来开发的南中、荆南地区,毕竟百姓也不是傻子,越迁越苦的事谁愿意。

正因如此求贤若渴的刘备怎能放过张鲁,不过在南郑时,张鲁就多次拒绝刘备相邀,不管刘备使用什么方法,张鲁都一副油盐不进模样让他倍感头疼。

本来嘛,刘备打算回成都后再想办法劝张鲁出仕,一旦张鲁出仕益州,对新归附的汉中郡、以及散落各地的道教百姓们有极大的稳定作用。

可还没到成都,张鲁就一人一马离开大部队向着青城山而去,张鲁的举动让刘备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最后只得随他去罢。

返回成都不久,积攒已久的南中公务就扑面而来,堆积成山的竹简刘备头疼不已,这还是马良、蒋琬处理了一部分才送来成都的,若事无巨细全部送来,恐怕屋里都堆不下。

万般无奈之下,刘备只得将刚回家温存不到两三天的魏延,跑到绵竹视察的法正给叫了回来,无视一脸幽怨的魏延,自己一脸兴奋的法正,三人一齐扎入公务堆中。

在处理公务时,魏延发现南中传回来的事务,大多是难以用武力解决的民族争端问题,而且不是异族与汉人之间,而是不同的异族部落之间的冲突。

你能想象,为了一根所谓的图腾,两个部落就打得不可开交,死伤者无数;在一些偏远部落里,还存在着用人祭祀的陋习,野蛮而不开化。

对于这些,马良虽贵为南中总督,麾下两万余精兵强将,但还是不能肆意插手,因为这些玩意儿被异族视为神明,若对神明不敬南中异族恐怕会直接反叛。

为了南中大局的稳定,马良也只能暂时听之任之,并将这些事情汇集成册传回成都,是征讨,还是安抚,都由刘备来定夺。

看到这些后,魏延心中便有了主意,他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要用信仰打败信仰,随即将想法告知刘备、法正二人,在得到二人的一致同意后,请张鲁出山的重任自然而然的落在魏延手中。

为此,刘备给魏延放个假,准许他三月初才来履职,这期间务必把张鲁搞定,所以才有了青城山一行。

请张鲁出山,他志在必得。

……

笃笃~

笃笃~

魏延轻轻敲响房门,他知道张鲁没睡,也知道张鲁知道他来青城山的目的,所以必定会等他来拜访的。

“进来吧”

平淡的声音传来,竟让魏延品出一丝出尘的味道,这无疑让魏延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看来劝说张鲁出仕会比预想的要艰难。

“小婿魏延,见过外舅”

魏延一进门就瞥见端坐蒲团上的张鲁,和在南郑时不同,现在的张鲁显得更加消瘦,但双目更加有神,眼中偶尔还闪过一阵精芒,再配合雪白的长髯,以及略微发白的鬓角,让魏延一度以为他是来自天外的谪仙人。

当然了,眼中闪过的精芒不过是映射的烛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离谱。

“文长不必多礼,不知深夜来寻老朽所谓何事啊。”

明知顾问

魏延心里吐槽一句,但还是一本正经的说道:

“小婿适才起夜上茅房,正巧瞥见外舅屋内烛火通透,又见天色已晚但外舅仍未休息,小婿以为外舅有所忧虑这才冒昧打扰,非我所愿也。”

找借口这还不简单,不管合不合理,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既然如此,文长何不现在就退去,天色已晚,老朽也要歇息了。”

“还请外舅见谅,琪瑛适才已经睡下,白日里又是赶路,又是爬山的早已劳累不堪,况且明日我等还会去山下集市闲逛,小婿此时返回恐怕有所不妥吧。

正好漫漫长夜,小婿最近在政务上有很多不解,外舅曾掌管汉中军政大事,肯定有独到的见解,不知可为小婿解惑?”

魏延先是义正言辞的拒绝,而后从怀里掏出一沓白纸放在张鲁面前,来都来了,不把张鲁搞定今晚谁都别睡。

“呵呵,好一副伉俪情深,若琪瑛知道伱深夜来寻老朽,不知会做何感想。”

张鲁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而后拿起白纸看了起来。

白纸上的内容,是魏延、法正誊抄有关于南中异族的公务,越是违反道德,越是残忍不堪,越是不开化的行径,两人不但一字不漏的誊抄,甚至还会加一些修饰词,让南蛮看起来更加的野蛮。

张鲁的话让魏延羞愧的无地自容,张卫的死对张琪瑛的打击非常大,若不是吴夫人在一旁开导、张鲁也写信回成都安慰,恐怕等魏延从汉中返回,张琪瑛指不定就成了林妹妹。

返回成都后,为让张琪瑛安心魏延曾保证不会让张鲁出仕,在青城山安度晚年,可时间才过二十多天自己就违背了诺言,看来自己也不过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罢了。

半晌之后,张鲁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一脸沉重的说道:

“说吧,寻我何事。”

“主公欲使外舅督使南中,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定,还请外舅不要拒绝。”

这就是魏延从进入汉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该如何治理南中,如何处理南蛮,或者说格局再大一点该如何化胡为汉。

魏延总结过前世经验,也想过很多种治胡办法,不过最后都被他一一给否决了,这些政策虽然能解决当前的困境,但都具有极大的隐患,若用一个隐患来解决另一个隐患,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更加惨痛。

哎,这该死的先知先觉。

到最后,魏延想到有一种东西可以跨越文明,也可以跨越语言障碍,甚至可以跨越时间,跨越一切鸿沟,那就是——信仰。

当然了,魏延可不会在大汉搞红色,这里所指的信仰,是指以张鲁为首的五斗米教,也可将之称为道教。

“哎,文长何必如此,老朽年事已高,即将升天侍奉天尊左右,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玄德麾下良才美玉无数,法孝直、庞士元,马季常、甚至是你都可督使南中,何苦为难老朽呢。”

张鲁摇摇头拒绝,从权利上退下来之后他好多事情都看开了,他发现与牧使万民相比,他更喜欢钻研道教经义,让道教发扬光大。

“外舅何必轻贱自己,汉中能有今天全赖外舅之功,在同等情况下我等未必做得有外舅好。”

魏延这倒是真话,以当时汉中的情况而言,估计谁来都不行。

“外舅之心小婿岂不知,让外舅使督南中,并不是行军政之权,而是行教化之事。”

魏延知道张鲁误会了,以为是要把南中的军政大权交于他,这也怪自己说错话了,不该用督使南中等字眼。

“哦?,说来听听。”

张鲁来了兴趣

“异族生性残暴不堪,不管是对族人还是敌人亦如此,也没有纲常伦理,臣弑君,子杀父,淫人妻女比比皆是。

同样是人,为何差距会如此之大,小婿认为是他们失去了敬畏之心,丧失了伦理道德所导致的。

外舅可还记得,刚刚主政汉中之时,汉中民间饥荒四起,为生存下去手足相残、父子反目、易子相食等有违人伦之事屡见不鲜。”

“自然记得”

想起这些事,张鲁眼中尽是感慨之色,汉中当年的真实情况远比寥寥数字描述的还要残酷,还要让人痛不欲生。

张鲁永远也忘不了,在一间破旧、狭窄的民居内,数人围坐在锅边等待食物成熟,至于锅中翻滚之物,不谈也罢,不谈也罢。

“彼时的汉人,和异族人又有何区别?,不过是一群被欲望所驱使的野兽罢了。

而后外舅治理汉中,用重刑惩治不法,用五斗米教教义为百姓重树道德,这才使汉中德治恢复,不至于沦为人间污浊之地。”

魏延坚信,是个人都喜欢被夸奖,无欲无求的张鲁也不例外,只要他开心了,说服张鲁出仕还不是手到擒来。

“文长,你太过天真了,教化异族自武帝时期就有之,但教化多年也未见成效,你可曾知道在大汉动荡时,归附大汉百余年的南匈奴悍然反叛,致使河套地区沦为异族牧马之地。

可见对异族行教化之举,不过是腐儒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异族就是异族,只有死了的异族才是最好异族。”

张鲁摇摇头,被魏延天真的想法给弄笑了,外圣内王那一套在治胡上,是永远不管用的。

在张鲁的语气中,魏延听出了讥讽之意,而后转念一想,觉得自己可能被误会了,让张鲁以为他是儒家子弟。

哎,又是一个拿半截话就跑的人。

“外舅,小婿奉行依法治国,还请您不要误会。

汉中百姓能恢复道德,除了外舅的引导外,还和我华夏之民的传承,以及百姓心存敬畏有关。

华夏历代君主披荆斩棘,为后继者开辟生存之地,历代先贤着书立说,为后世树立道德底线。

借用先贤张载的几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啧,屎盆子镶金边,对不起了张大家。

“但异族不同,他们没有源远流长的传承,心中自然没有敬畏,也就不存在道德,像他们这种毫无道德之人,只是一群被欲望驱使的野兽而已。

生于欲望,亡于欲望。”

用儒家那一套去教化异族,前世的经验告诉魏延是行不通的,所以他打算从异族信仰入手,让张鲁利用五斗米教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积年累月之下肯定会有所改变的。

当然,这肯定得先打服了再来谈信仰,况且魏延治胡又不是只依靠这玩意儿,他要从肉体、信仰两个方面入手,他还不信解决不了异族之患,不过这些要等到棉花、甘蔗、海盐等物的出现。

毕竟耗费钱粮去征伐异族,怎么看都是一笔血亏的买卖,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自诩精明的士族才不会干呢。

“可这太难了,太难了啊!”

张鲁认同魏延的看法,但要做到这一步恐怕此登天还难,毕竟异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很容易被其他异族所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正因如此,才需要外舅出山济世,作为道德天尊的信徒不应该以传播道教教义,教化世人向善为己任吗?。”

你张鲁不是自称教主么,发展信徒合理吧,教化世人合理吧,既然都是人,那异族和汉人在天尊眼里又有何区别呢。

“哎,让老朽考虑考虑吧。”

魏延画的饼是挺美好的,但他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归隐山林,如今又要去尘世间走一遭,这让张鲁踌躇不已。

“外舅,益州吏治已经革新,不过一直隐而不发罢了,但我也可以透露一二。

鉴于南中五郡地广人稀,人口少但成份复杂,为便于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所以,南中五郡将不再设立太守、郡尉等官吏,直接设立南中总督府,用以管辖南中五郡(越嶲、朱提、牂牁、益州、永昌)。

设立南中总督(位同征南大将军),总领南中兵事负责对内、外征讨事宜,人选已经敲定仍由马良出任。

设立南中抚镇使(位同司隶校尉),总领南中民事负责恢复南中民生,抚平南中日益严重的民族问题,小婿建议主公由外舅担任,目前主公已经同意。

设立南中监察使(位同益州刺史),但因蜀律的问题人选虽尚未敲定,不过大概率是由制定蜀律的李严担之。

外舅,南中地域广阔其中蕴含巨大的利益,各大势力必定会插手于其中,马良、李严背后的势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小婿崛起于荆州,虽长于军策但短于权谋,行事又颇为刚烈,在督使荆南、益州期间将二州士族上下尽数得罪,小婿乃义阳人,身后无亲族相依,眼下不过一孤家寡人罢了。

小婿能有今天的权势,全赖主公信任,若有一天不慎恶了主公失去了信任,恐怕会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走上这条路,小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复兴汉室死又有何惧哉?,但小婿身死是小,连累琪瑛才是我不愿看到的。

所以,小婿恳请外舅掌南中之权柄,若有一天小婿突遭横祸,外舅也可为琪瑛之依靠,不至于让小人欺凌。”

魏延本想用亲情打动张鲁,但说到最后全是真情流露,征战途中有太多的意外,谁也不能保证百战百胜,为家中妻儿留条后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哎,文长你走吧,老朽我会好好考虑的。”

张鲁并未回答魏延,而是下达了逐客令,但从张鲁不断颤抖的胡须可以看出,波澜不惊的心境已被打破,同意估计是早晚的事。

亲情,哪有那么容易割舍的。

“外舅早些歇息,小婿告退。”

魏延拱手行礼后退去,他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至于结果如何就看天意。

走出门外,刚才还愁眉苦脸的魏延换了个颜色,他咋可能是孤家寡人,或许最开始是但现在绝对不是。

魏延与荆、益二地的士族有隙又不是秘密,连江东、中原的世家都一清二楚,那更别说活跃在身边的刘备了。

为君者,最忌讳看到麾下大臣团结一心,因为在权利交接时很容易大权旁落,致使继任者变成傀儡任由他人操控,如此浅显的道理刘备怎会不懂。

像魏延这种直臣的存在,就是刘备所需要的,为了加重魏延在朝堂的影响力,所以从荆州开始,刘备就有意无意的将元老派推向魏延身边。

元老派通过魏延也能在目前的局势下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就形成了以魏延为核心,元老派为主体的革新派,同荆州派、益州派、宗室势力分庭抗拒。

要是没刘备的扶持,中立派的糜竺、赵云能上升这么快?。

赵云就先不说了,毕竟人家有实打实的战功,加上有魏延在后面撑腰,赵云想不升官都难。

这里主要说的是糜竺,知道为什么糜家掌管荆州粮食的进出口贸易,攥取如此丰厚的利益整个荆州却无人敢动么,因为糜家的启动资金是刘备给的。

糜家曾经是辉煌无比,但自从投资刘备后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刘备入荆州后,要依靠荆州势力才能生存,大量的位置就必须腾出来,这就导致糜竺被边缘化,相应的,当年在徐州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这些事刘备心知肚明,但他也无可奈何,可这里是荆州,只有借助荆州士族的力量才能崛起,刘备是重情义的人,但为了复兴汉室大业他不得不疏远元老派。

是他对不起这些老兄弟。

但魏延的出现让刘备看到重新启用元老派的希望,毕竟魏延太过奇葩了,崛起于荆州,被重用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压荆州士族,让荆州士族一头雾水,你搁着过河拆桥呢。

为给魏延撑腰,也为启用那一帮老兄弟,当魏延要将粮食贸易交给糜家打理后,刘备想都没想就直接同意,并且拿出积攒多年的小金库为糜家铺路。

所以糜家能恢复权势,全靠刘备在背后扶持,原本这些魏延是不知道的,不过在返回成都后糜竺找到他将前因后果道明,至于刘备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告诉魏延,别卡那三亿多的赏钱,你主公我是真没钱了!。

所以,魏延背后是真有人,而且人还不少。

当然,除了魏延这个奇葩,马谡也是个特例。

没办法,魏延太爱他了,整个刘备势力上上下下,谁不羡慕马谡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血宋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非主流清穿 道藏辑要 从良医到良相 雪淞散文随笔集 贴身老师 听说,爱情回来过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修行在完美世界 雁鸣长空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忠犬神探 都市之纨绔军医 首席,深情如初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新现代逍遥录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冰临谷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这个魏延不一样 想要一只狸花猫 - 这个魏延不一样txt下载 - 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 - 这个魏延不一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