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

想要一只狸花猫

首页 >> 这个魏延不一样 >> 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大明1937 民国之谍影风云 百炼飞升录 三国军神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千山记 明末逐鹿天下 封侯 
这个魏延不一样 想要一只狸花猫 - 这个魏延不一样全文阅读 - 这个魏延不一样txt下载 - 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49章 魏王

既然回都回来了,魏延也不好在家中多待,开始回到州牧府履职处理积攒下来的政务。

不过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的魏延不管工作到多晚,他都会不辞辛劳的回到城东的家中,而不是在州牧府将就一晚。

也不为了什么,单单为了完成泰山大人的指标而已,和甄宓有关系么,完全没关系啊。

╰(*′︶`*)╯

……

三月初一

刘备同意颁布招贤令,此令面向整个大汉,刘备在招贤令中明确表示,只要自认为有才能者就可到就近的府衙中自荐,经过府衙初步筛选后,可入成都统一考核分配。

为了吸引人才,刘备将蜀郡太守、长沙太守、益州刺史、荆州刺史等官位摆在明面上,刘备要向天下人传递一个信号,只要投靠我刘备,高官厚禄任你取之。

不过此招贤令和以往的有所区别,除了招募治理地方的士子,征战沙场的武将外,对各类工匠、经义大家、夫子等其他职业同样发出邀请。

特别是工匠,一不问出身,二不问来路,只要有一技之长均可向府衙自荐,只要能通过验证均可前往成都考核,一旦考核通过了,能立刻授予官职光宗耀祖。

很明显,把工匠的地位提升到这种高度,是魏延、法正二人在背后推动,不过刘备也并无异议,毕竟有堆肥厂、军械所、造纸坊、石灰厂的珠玉在前,工匠能带来的收益他心知肚明。

既然大规模征招工匠,那对工匠的管理工作必须正轨化,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复兴汉室的大业添砖加瓦,于是刘备便启用了匠作监,并以魏延为匠作监监事,宋星为匠作监右监丞,负责匠作坊;蒲元为匠作监左监丞,负责军械所。

匠作坊除了冶炼钢铁外,主要负责非军事器械的打造与研发,比如曲辕犁等农用工具,水车等水利设施,铁锅等日常所需,因此匠作坊的工匠多为石匠、木匠、裁缝等倾向于生活类的。

军械所,主要负责军事器械的打造与研发,例如甲胄、兵戈、强弩、攻城器械等等,因此工匠大多为铁匠、木匠、皮匠等倾向于军事类的。

不过军械所起步较晚,钢铁冶炼的技术储备不足,尽管有大匠蒲元在侧也无济于事,短时间内是无法单独大规模冶炼钢铁的,只能依赖匠作坊供应,不过有魏延从中调配,目前问题不大。

招贤令的效果如何,短时间内无法验证,不过从成都周边百姓的反应来看,估计效果还不错,因为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内,就有超过五百人来府衙碰运气,没办法,百姓们对做官太执着了。

……

州牧府

魏延揉了揉胀痛脑袋,他突然有点后悔发布招贤令了,因为这几天成都周围所谓的高才、猛将、大匠云集于府衙,让魏延一度以为益州藏龙卧虎。

可当自己去接见他们,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时,这些人瞬间就露馅了,要么支支吾吾,要么一问三不知,仅凭那点才学当一县府小吏、军中小校就已经是极限了,和他心中所想相差甚远。

这一刻,魏延怀念起曾经无比讨厌的试卷,若有那玩意儿在,不管要哪种人才都能筛选出来,哪像现在一样,完全是在屎里掏金。

可惜,虽然造纸技术是突飞猛进,但印刷环节却进展缓慢,目前活字印刷已处于停滞状态,工匠们退而求其次,正在使用雕版印刷术印刷《蜀律》,吏治改革不能再拖了。

“来人,去请幼宰先生。”

看着案几上一沓的名单,魏延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打算把这事扔给蜀郡太守董和去处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诺”

不一会儿

一身型修长,面容肃穆,步伐铿锵有力的老者走了进来,此人正是前益州郡太守,前南中掌军中郎将,现任蜀郡太守董和,对了,他还有个儿子叫董允,目前在刘备帐下任参军一职。

“下官见过别驾,不知别驾寻老朽所谓何事?”

董和不卑不亢的说到

“幼宰先生唤我文长即可,何必显得如此生份,莫非幼宰先生心中还有气不成?。”

魏延站起身来说道,言语中的愧色是个人都听得出来,更何况宦海沉浮多年的董和。

“别……,文长,区区一抚镇使罢了,老朽又怎会生气,不过我等处于府衙之中,理应公私分明,以官职相称。”

董和先是摇摇头,而后又解释了一下原因,不过看着魏延认真的神色,最后无奈的笑了笑坐在魏延对面。

魏延如此敬重董和,是和董和的为人分不开的。

在刘璋时期,因为蜀中物产丰富,蜀锦、井盐等物畅销大汉,致使益州风气盛行奢侈,士族、商人穿戴如王侯般,饮食玉液琼浆,每逢婚娶丧葬,几乎要倾尽家财来操办,和食不果腹的百姓相比,差距宛若云泥之别。

在董和为成都县令后,因他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严厉打击违反礼制者,让蜀中浮躁的风气为之一肃。

董和也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穿粗衣,食粗茶淡饭以自身的行为来为众人做出表率。

董和的行为让蜀中之人无不敬佩,遂以董和为道德榜样,致使蜀中奢靡、浮躁的风气为之一空,百姓、官吏皆称赞董和。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董和的廉洁之举惹恼了一些豪强,他们相互勾连,并上书怂恿刘璋将其调离成都,耳根子软的刘璋经不起蛊惑,随后将董和调往益州郡担任太守。

董和在为益州郡太守时,他依旧与过去一样打击治下不法,并主张节俭,以诚心相待南中蛮族,因此深受南中蛮族的信任与爱戴,在主政益州郡期间,为祸郡县十余年的蛮族竟秋毫无所犯,真是不可思议。

直到刘备入主益州,魏延在治蜀期间巡查地方时,听坊间谈起董和的事迹,遂心生仰慕之情并将其调回成都,在州牧府担任要职协助魏延治蜀。

后来汉中之战暴发,因后勤补给需要伊籍,他不久后就卸任蜀郡太守,刘备考虑到董和曾担任过成都县令,又在蜀中颇有威望,遂迁其为蜀郡太守。

正因为这些,行事、为人颇为相似的董和、魏延二人,一来二去就成了忘年交,相互引为知己,时常一起讨论《蜀律》在实际应用中不足,也提出过很多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幼宰先生勿怪就好。”

按照法正的意思,南中抚镇使应该是董和的,毕竟他在益州郡为官多年,熟悉南中风土人情,又在南蛮中颇有声望,若让董和去梳理南中民政无疑会事半功倍。

不过此议被魏延给否决了,因为南中监察使已经确定是李严,若再让董和出任抚镇使,南中权柄基本落入益州派手中,费劲心机开发南中却啥都得不到,那魏延图什么啊。

事后,魏延也向董和解释过原因,说他年事已高,南中之地多瘴气,久待恐对身体不利,而且蜀中离不来你,益州未来还有更重要岗位需要你。

对此董和毫不在在意,不过成都还是有风言风语传出来,让魏延有些担心董和有小情绪,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

言归正传

“幼宰先生,由于招贤令发布太过仓促,涉及范围太广,在人才甄别上存在较大的疏漏,致使很多官吏不敢妄下定论,一股脑的全部送来成都,导致参加考核的人良莠不齐。

为减轻州牧府的负担,也为更好的甄别出良才美玉,我打算让各地府衙对报名者提出考核,不知幼宰先生以为如何。”

魏延承认是他的问题,因为招贤令上没有明确的范围,让很多地官吏拿不准,本着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原则,就把人全送来成都让他们自行甄别,这无疑加大了州牧府的工作量,让很多其他事务被搁置

“的确该如此”

董和立刻点头附和到,看来他在也是深受其害啊。

“不知幼宰先生有何高见,还请不吝赐教,这几天公务繁忙,在下没有丝毫头绪。”

魏延真心实意的说到,这几天他脑袋混沌的很,白天要甄别所谓的人才,还要处理各地的公务,晚上回家也不得歇,哪里有时间来想这些。

不但他忙,连法正、伊籍、李严、张松等人都脚不沾地,特别是张松,堂堂广汉郡太守有一年多没回广汉郡履职,这恐怕也是头一遭吧。

相对轻松的应该是刘备,除了偶尔露个面外,天天窝在府上老婆孩子热炕头,据自家夫人所说,她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过吴夫人了。

吴夫人:ヾ(^▽^*)))

刘禅:?╭╮?

刘永:啊吧,啊吧

“本次招贤令取士子、武将、工匠等三类人才,在遴选士子时可让其写一篇策论,不管是诗歌还是对时政,天下大势的见解都尚可,如此一来高下立辨,落选的士子也能心服口服。

武将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长于军略者,可以行军布阵、兵棋推演等为主;长于勇武者,可以气力大小,擂台斗将等为主,前者可为将帅参军,后者可为军中战将。

至于工匠,这方面老朽倒是接触的不多,不过既然是工匠,不管是铁匠也好,木匠也罢,或者其他类型的工匠,若真有技艺傍身肯定会有一二得意之作。

老朽以为,若技艺方便展示者可让其在现场制作,若技艺不便示人者,可以拿出成品或者让旁人证明。

如此一来,才学、武艺不足者可回家读书、修习;才学、武艺中等者可在县、郡一级府衙中为官历练;才学、武艺上等者可入成都考核,一旦通过可另行安排。

工匠亦如此,达不到要求的工匠可不予录用;技艺有缺漏者,可分发粮秣、银钱以示鼓励;技艺娴熟者可召入成都考核,一旦通过即可征辟入匠作监为官。

至于考核失败,或者非我等所需的工匠可先征询其意见,是想留在军械所熟悉技艺,待下次考核再入匠作监为官,还是加入匠作坊返回原籍开作坊为百姓们谋福祉,此二者皆可。

如此一来,大量繁琐的事务在郡、县一级被处理,传回成都的不过十之一二罢了,我等可轻松应对之”

董和思索片刻说到,前两者还好说,毕竟以前有例子可借鉴,但工匠就不行了,除了此次招贤令特别强调工匠外,历朝历代没有哪家会征召工匠。

为何会造成这种情况,无非是主政荆州的诸葛亮酷爱发明,主政益州的魏延鼓励发明,尝到甜头的刘备促进发明,上行下效,才让工匠们迎来最好的时代。

当然,刘备如此重视工匠,也让中原士子嗤之以鼻,纷纷绝了去益州试一试的念头,治国靠的是他们,让他们与这些人同朝为官,简直是一种侮辱,看来刘备也不过如此。

至于荆、益二地的士族,他们非但没有意见,反而可见其成,因为工匠的发明创造,想要变现离不开他们支持,所以他们是发明创造最直接的获利者。

不信伱看,长沙郡产量溢出的农家肥,零陵郡新烧制的白炭,江州新式造船厂,绵竹的水泥、白纸等,这些东西让他们获利匪浅。

以前几万亩土地下来,一年最多赚个三四千万,再把杂七杂八的花销去除,能赚个一两千万都算老天赏饭吃,而且还有概率被朝廷查办,毕竟违反了税法。

而现在只需拿出本钱,干什么不比种地来的快。

开作坊也好,跑运输也罢,反正只要你交税,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因此,他们怎会抵制工匠,支持还来不及呢。

对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交税,一定要交税,一定要交税!。

“幼宰先生高见,此事就依先生之言。”

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谈笑间就将所有困扰解决,随后魏延龙飞凤舞就将政令写完,并拿出益州州牧印玺重重一扣,一条能影响几万人,乃至十数万人的政令就火热出炉了。

至于为什么使用州牧印,而不是别驾印,因为像这种面向益州的政令必须由刘备过目签署,之前是因为刘备没在益州,他才有决断之权。

不过今天不能叫擅用,因为在几天前,刘备已经把州牧印交给了魏延,并让他自己看着办,不用事事都来请示他,也是从那天以后魏延就再也没见过刘备,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

将政令交给董和,魏延又和他闲聊了一会儿,不过这次谈论的不是政务,而是他儿子董允,对于蜀汉四相,魏延可是垂涎已久,几次想要征辟他为别驾从事,不过都被刘备拒绝了。

很明显,像董允、费祎这些人是刘备留给刘禅的,因为他们都在刘备帐下任参军,此刻估计在教导刘禅吧。

离开之前,魏延语重心长的让董和不要只关注蜀郡事务,要多来州牧府走动走动,协助他处理益州大小事务,反正话挑明了董和你就看着办吧。

送走董和后,魏延看着案几上一沓白纸,这是他花了十多天思考出的改革方案,如今各地的文臣武将已经多次表示,三州地域太大以目前的兵力防守压力太大,理应尽快征兵备战。

索性大体规划已经完成,看来明天得去找刘备谈一谈,不过今天晚上还得熬夜完善。

哎,我这天生的劳碌命!

……

魏延心心念念的刘备,此刻正望着天空发呆,并没有像外界传闻那样夜夜笙歌,因沉迷美色,而不理政务,反而每天都很晚才睡。

为什么?

还不是魏延惹的祸,本来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打算拜魏延为益州刺史,诸葛亮为荆州刺史,他则遥领二州州牧,但军政大权依旧在他二人手中。

像这种封侯拜相,蒙荫子孙的好事别人高兴还来不及,但魏延竟然拒绝了,没错他拒绝了,而且还劝谏刘备先不要着急,等到年中才说,这种情况怎能让他不疑惑。

文长,你到底在想什么!

……

邺城

这座曹魏政权的权力中心,随着曹操汉中之战的失败,又开始变得风雨飘摇,人心浮动,连曹操坐镇邺城都改变不了什么。

因此,曹操现在急需一件大事来振奋人心,既然在战场上没打过刘备,不如在政治上找回场子。

建安二十一年春三月(216)

群臣上书劝曹操进魏王,曹操大怒不允。

群臣复劝之,曹操仍不允,并把口出狂言的崔琰下狱,这让众多大臣非但不以为惧,反而愈加的兴奋起来,因为崔琰是反对曹操进魏王。

群臣第三次劝进,曹操依旧拒绝,并表示高祖杀白马立盟约,非刘姓者不得为王,此乃高祖陛下定下的白马盟约,我曹操身为汉臣岂能违之?。

三月末

汉帝刘协从许都送来诏书,言语恳切的请求曹操进行魏王,曹操见满朝文武,邺城百姓,汉帝刘协都恳请他进魏王,遂不再推脱同意进封魏王。

建安二十一年,三月末

曹操在邺城称王,标志着持续三十余年的诸侯争霸落下帷幕,开始进入三国问鼎阶段。

曹操进封魏王,让曹魏势力上上下下都沸腾不已,这意味着他们又能加官进爵了,他们支持曹操进魏王不就为了这个么。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开心,比如:

曹丕:我老婆呢?

曹植:我嫂嫂呢?

董祀:我老婆呢?

甄尧:庶子可恶!!!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血宋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非主流清穿 道藏辑要 雪淞散文随笔集 暖床王爷丑颜妃 贴身老师 听说,爱情回来过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忠犬神探 间者 都市之纨绔军医 首席,深情如初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盛宠之嫡女医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冰临谷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这个魏延不一样 想要一只狸花猫 - 这个魏延不一样txt下载 - 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 - 这个魏延不一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