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

想要一只狸花猫

首页 >> 这个魏延不一样 >> 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武炼巅峰 迷踪谍影 穿越之极限奇兵 红色帝国1924 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 调教太平洋 千山记 灵剑尊 封侯 
这个魏延不一样 想要一只狸花猫 - 这个魏延不一样全文阅读 - 这个魏延不一样txt下载 - 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五十八章 治羌策 陌刀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59章 治羌策 陌刀营

在武都的军议很简略,没有对前线部署做出任何调整,因为现在正值北方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寒风凛冽,从南方而来的军士哪见过这阵仗啊,一个个缩在军帐里动都不敢动。

因此,在棉衣没有大规模应用的情况下,冒然在冬季开启战端恐怕会自食其果,但估计也快了,棉线已经纺织成功,棉花也完成大规模种植,最晚明年冬第一批棉花就能派上用场。

今年的天气应该是最冷的,因为连秦岭南线的西汉水都有大规模结冰现象,让汉军体验了一回曹军的困扰,特别还有玄甲军这种不事生产的大军。

为减轻后勤压力,魏延将玄甲军分成三部,左军由马谡率领,领兵万人屯驻沓中训练;中军由魏延率领,领兵万人在武都驻训;右军由法正率领,屯驻下辩训练。

至于原因和曹操一样,在过去的两年里,季汉持续向沓中、武都、下辩等地运粮,并建有数量可观的粮仓,供应十多万大军问题不大。

当然,西汉水突然结冰也不全是坏事,一来,可让汉军对北方气候条件有清晰的认知,为不久后的陇西会战做好心理准备;二来,也能考验汉军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后勤保障能力。

……

武都,玄甲军中军大营

凌冽的寒风中,营中校场呼喝声却不断,走近一看,只见五百余名军士兵戈甲胄齐全,操着特制的斩马剑在校尉的带领下训练。

对了,车骑将军称此刀为陌刀,明明是斩马剑,为什么叫陌刀呢。

校场周围,无数的玄甲军士一脸羡慕的望着场中,一个个恨不得自己能取而代之,不过也只是想想罢了,毕竟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们心里一清二楚,身负近二百斤的战斗全重作战,他们想都不敢想。

陌刀军,不用想也知道是魏延创立的,没办法,香积寺之战的名头太响了,而在此战大放异彩的陌刀军更是为人传颂千年,魏延他又怎能不心生向往。

然而组建陌刀军的困难,远比魏延想象的还要大得多,最大的问题便是如何锻造出合适的陌刀,以及找到能操持陌刀的军士,也正是这两个问题,才让魏延组建陌刀军的想法被搁置,直到前些时候才组建完成。

陌刀问题,在去年宋星烧制出焦煤,然后使用灌钢法炼出上好的钢铁后,根据魏延提出的要求在斩马剑的基础上改良生产的,总计生产了五百余柄。

陌刀,长刀的一种,由步兵所持,刀重三十余斤,长七尺余,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余,此刀两面开刃,加上刀刃经过淬火变得锋利无比,人马挡之俱碎也能实现。

至于人员问题,在魏延拿下武都、陇西二郡后被彻底解决,不仅如此,因实施安抚政策的原因,大量的羌人、汉人踊跃参军,改变了军中多南方人,少北方人的组成结构。

不是魏延不喜欢南人,而是在这个时代,也许是因为气候、饮食习惯、基因传承等原因,南人普遍比较瘦小,在南方作战还好,毕竟多丘陵而少平原,身材瘦小灵活的他们,在丛林、山地作战比北方人更具有优势。

但在北方战场就不一样了,北方多平原,很多战役都需要正面对垒,瘦小的南方人在面对身材高大的北方人时,先天上就处于劣势。

因此,在玄甲军中七成都是北方汉人或胡人,没办法,谁叫他们身材高大,气力绵长呢,也只有这等军士才能负百余斤,乃至两百斤作战。

而在剩下的三成南方人中,又有一半以上由各部蛮族组成,所以严格的讲,玄甲军只有三千左右的南方汉人,是不是觉得这数字很熟悉,没错,这就是魏延的亲卫营。

至于更加精锐的陌刀营,除了校尉王平这个南方人外,余者皆北人。

当然了,在陆战上他们的确不如北方人,但在舟楫一道上,他们则是完全碾压对方,就比如关羽的两万水军,除了部分将校以外余者皆南人。

从南方人、北方人身体素质的差异对此,我们就可知道北伐为什么如此艰难,南人孱弱,并不是指抵抗意志,而是天生娇小的身体素质。

正因如此,魏延才会在凉州采取以安抚为主,剿灭为辅的民族政策,刚好与南中高压政策相反,除了上述原因以外,羌人离曹操太近也是原因之一。

万一季汉做得太过份了,羌人反抗怎么办,投向曹操怎么办,何况季汉还要在陇西大开互市,为复兴汉室大业汲取养份,所以理应因地制宜,一味的使用高压政策实为不妥。

所以季汉对羌人、凉州汉人许诺,只要愿意归顺大汉的,可以重新为他们登记造册,不管你以前是什么身份,只要加入我们,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大汉子民。

同时,为了让你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忍痛拿出大汉龙兴之地——汉中平原,用来给伱们安身立命,一旦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可就不行了。

面对季汉赤裸裸的诱惑,别说挣扎在黑山白水的羌人了,就连关中平原的汉人百姓都心动了,刘备可是出了名的仁义,魏延可是出了名的袒护百姓,荆州可是出了名的富庶。

很明显,没人能挡住肥沃的汉中平原的诱惑,曹操不行,汉人百姓们不行,诸羌更不行。

治羌策施行的第一年,投靠季汉的并羌人不多,主要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反倒是逃离关中地区投靠季汉的汉人挺多的,毕竟他们活的太辛苦了,战乱不断,天气寒冷,粮食减产,让好多人都熬不过每年的冬天。

对于第一批投靠的人,魏延抱有极大的好感,上千羌人打散迁往成都、江州、长沙等地,几千汉人百姓则全部迁往长沙,同时,希望他们写信回家报平安,告诉亲朋好友,最近过得怎么样之类的。

老话说得好:凡事最怕比较

果然,第二年就有大量羌人来投,除了零散的个人,以家庭为单位的五六人,还有几十人、上百人的小部落来投,甚至出现过规模上千人的中等羌人部落来投。

至于原因,在零下二十几度的恶劣天气下,身披几件七零八碎的毛皮,饿着肚子生活一段时间,就懂他们为何这样做了。

羌人大规模来投,让法正很是担忧,曾经也提出过质疑,羌人既无信也无义,若和汉人杂居,长久之下汉人必会沾染恶习,再加上双方生活习性、风俗文化、价值观不同,及其容易产生冲突,致使地方不稳,隔三差五发生动乱,譬如今天的凉州。

凉州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十乃至上百年,凉州十郡基本每一年都要发生几场,或者几十场叛乱,每隔几年就来一场大的,特别是黄巾之乱后的凉州之乱,毫不夸张的说,凉州之战是导致东汉帝国崩塌的罪魁祸首。

看到这里,各位是不是感觉很眼熟,没错,大汉与大唐,凉州之乱和安史之乱,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安史之乱,究其根本不过是盛唐时期两个利益集团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冲突,而冲突双方就是关中集团,河北集团。

先不谈政治问题,毕竟这事说起来太麻烦了,只需要知道关中集团把握大唐权利,持续对河北地区进行压榨、掠夺,不管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皆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安禄山死了安庆绪上,安庆绪死了史思明上,一场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让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从此向无尽深渊滑落。

但这里要说的,是河北胡化问题。

自汉末三国以来,特别是晋朝时期,匈奴、鲜卑,以及其他胡人在河北地区作战,长时间的征战让胡人身心俱疲,随即在河北定居下来,让河北地区胡人气息浓厚。

大唐建立以来,贞观年间李世民灭东突厥后,将大量突厥人安置在河北;在开元年间又有契丹、粟特等被安置在河北,数百年间不断迁移胡人至河北,让河北成为胡汉杂居之地。

这里要注意的是,迁移至河北定局的胡人,不是以个人、家庭为单位,而是以部族为单位,这就意味着他们有着严密的社会结构,有大唐授予的土地,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更有成建制的军队。

也是因为河北胡化问题,大唐在河北节度使的人选上,才会选择有胡人血统的安禄山,再加上关中集团的压制,最后产生了使大唐衰亡的安史之乱。

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法正不知道大唐的事,但魏延还不清楚么,在治羌策必须推行的情况下,魏延就需要选择一块宝地同河北一样,用来安置投靠大汉的胡人,而且还不能是南方,毕竟气候条件差异太大,胡人们肯定不愿意。

最后,魏延选择了汉中,这块大汉的龙兴之地。

自西汉水改道后,汉中不管是大军进出都十分困难,致使汉中战略地位急剧下降,不再是曾经的王霸之地,再加上北靠八百里秦川,南依米仓山,仅有几条小道穿行其中。

也正是汉中独特的地形,魏延才打算效仿大唐,将周边胡人聚集于此汉化,就算汉中胡人有变,大汉也不用太过担心。

北可固守秦岭五道,断其北上之路;

南可断绝金牛道、米仓道,使其不得南下益州;

东可在安康一带构筑防线,使其不得寸进;

如此一来,汉中将成为一块死地,纵使汉中异族有万般之能,还不是冢中枯骨,任人拿捏。

当然,将羌人迁移入汉中只是第一步,毕竟那么大个部落摆在那里,长久下去终究会出问题,所以如何分而化之,这个还需要时间来完善。

……

魏延踱步到校场周围,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陌刀军虽只有五百余人,但个个身强力壮,力大如牛,再凭甲胄之坚,陌刀之利,在正面作战中以一当十不在话下。

“子均”

看着军士们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仍旧坚持着,魏延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将陌刀军校尉王平唤了过来。

“末将见过车骑将军。”

光着膀子露出虬结的肌肉,一脸刚毅的王平从校场中走来,寒冷的空气遇到炙热的身躯,升腾起阵阵白雾。

“子均不必多礼。”

魏延上前扶起王平,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

“子均和去年相比,身形可健硕了许多啊。”

“承蒙将军厚爱,陌刀营成军至此,粮食、肉食、鸡蛋等物敞开供应,让末将和营中将士们吃得个个膀大腰圆。

若气力不大,怎能对得起将军的厚爱。”

王平已经尽量委婉了,陌刀营军士八成都是各地异族,平日顿顿能吃饱就不错了,哪里见过馒头米饭、各类肉食、鸡蛋蔗糖摆在桌子上任他们取之的。

就连军司马张苞都感叹道,他爹张飞乃堂堂前将军,恐怕吃得都没他好。

所以军士们个个胡吃海塞,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每个人都重了几十斤不等,这也是王平让陌刀营顶着寒冬集训的原因,光吃不练,不仅会把身体养坏,更对不起将军耗费这么大的代价培养他们。

“不错,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战场上杀敌建功,封侯拜相,蒙荫子孙!”

“末将敢不效死!”

“先让将士们下去歇息吧,训练非一日之功,操之过急恐怕会适得其反,别把身体练坏了。”

魏延看着因训练中止寒风吹过被汗打湿的衣衫时,一些军士忍不住刺骨的寒冷而颤栗,立即将一些话吞入腹中,让王平带领陌刀营下去休息。

陌刀营可是他的宝贝,出现非战斗减员他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况且营中还有几个二代,若出现意外情况他都不知该如何交代,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感冒都可能要人命。

“诺!”

王平领命退去,其实他也一直绷着。

王平来到校场,几声令下就让陌刀营集结在一起,将魏延的勉励之言传达后,就带着军士们返回营中歇息,期间军士们面容肃穆,并无嬉笑打闹之辈。

看着军纪严明的陌刀营,魏延止不住的点头,看来用王平为陌刀营校尉是最正确的选择,王平也不愧是历史上大名鼎鼎无当飞军的统领,在统兵一道上有过人之处。

和历史上先投曹魏,再投蜀汉不同,因为魏延的存在,让益州在建安十八年初(213)就被刘备拿下,而此时的曹操刚解决马超,触手尚未伸进汉中。

也就不存在巴西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等,率领巴夷、賨民依附曹魏之事,王平自然也没离开巴西前往雒阳。

在庞统、张飞二人经略巴郡期间,对巴西的夷人、賨民选择以招抚为主,并任命两人为巴西、巴东二地的民政长官,处理巴郡民族问题。

同时,庞统征辟汉化的蛮人在巴西、巴东等地为官,施行以胡治胡之政,此策赢得了巴郡诸部族的拥护,相较于阴险狡诈的汉人,他们还是更喜欢自己人。

虽说在有些时候,自己人压榨自己人更狠,但此乃人之常情,因此,身为汉化賨人的王平,也在这时被征辟为校尉,负责在巴东地区维稳。

在巴东履职期间,王平为人勇毅,待人和善,秉公执法,不管是賨人还是夷人,更或者是汉人他都一视同仁,在巴东蛮人中拥有很高的声望。

张飞在听闻王平的事迹后,想征辟他为中郎将,并在前将军府内任司马一职,不过此事被王平给拒绝了,随后报名参加新军集训,张飞在得知后也不恼,反而让年仅十六的张苞同行。

随后两人隐姓埋名,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一齐入新军,并在成都大营参加集训,而后通过选拔进入玄甲军,因为在新军营表现优秀,王平为队率,张苞为什长。

玄甲军移师武都后,魏延主持玄甲军大比武,取优异者编入陌刀营,王平表现优异斩获第一,张苞也名列前茅,直到此刻,魏延才知道王平、张苞的二人的存在。

考虑到王平賨人的身份,又在玄甲军中颇有威望,再加上比武第一耀眼的战绩,遂被立为陌刀营校尉。

张苞随他父亲的性子,为人豪爽,不以身份压人,在军中同样声望颇重,再加上二人一路走来,肯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魏延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心态,大手一挥任命张苞为军司马,协助王平处理陌刀营事务。

当然,陌刀营中不止张苞这一个二代,还有几个其他将校的子嗣在其中,毕竟能入选陌刀营基本都身负勇力,除了天生神力者外,也只有顿顿有肉才能达到要求,普通百姓很难达到。

目送王平离开后,魏延踱步回到中军大帐,看着军略图上双方兵力部署魏延感到头疼不已,曹操防守得太严密了,他根本无从下口。

难道真的要再等一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六道仙尊 血宋 绝妙江山 非主流清穿 圣堂 暖床王爷丑颜妃 大叔爱萌妻 修行在完美世界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雁鸣长空 混完西游才出世 林岚秦小雅 贴身老师 枕中二十一克 忠犬神探 重生九零我绑定了搞钱系统 星际虫族之恋爱合集 穿进古代后开局一块田 大神夫人有点萌 仙道释然清尘落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抗战双子星 秦时小说家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霸天武魂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唐躺平王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云起惊鸿客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这个魏延不一样 想要一只狸花猫 - 这个魏延不一样txt下载 - 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 - 这个魏延不一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