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

青史尽成灰

首页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我的姑父叫朱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百炼飞升录 穿越之极限奇兵 想当皇帝的领主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汉世祖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战将无敌 重生之铁血战将 亮剑之独立大队 
我的姑父叫朱棣 青史尽成灰 - 我的姑父叫朱棣全文阅读 - 我的姑父叫朱棣txt下载 - 我的姑父叫朱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孔议说完,在勋贵中间,一直默然无声的徐辉祖突然昂起头,有一滴泪划过!

他爹可以比肩孔夫子了!

一刹那,徐辉祖有种想哭的冲动……那是他亲爹,身为徐达长子,他恪守忠孝,坚持仁义,务求做个忠臣孝子,很大程度,就是不想辱没父亲的威名。

但是弄来弄去,事与愿违,一场靖难下来,徐家风雨飘摇,几乎完蛋了。

身为徐家第二代长子,他难辞其咎。

就在这时候,徐景昌横空出世,不但挽回了徐家的命运,还有让徐家再次兴旺的势头。

单纯从这件事上讲,徐辉祖就承认,自己远不如侄子。

可是到了今天,让他亲眼目睹大殿的一幕,他才惊觉,自己岂止不如侄子,简直就是岂止了!

他光想着维护父亲的名声,可徐景昌已经给徐达争取更大的名声,无可辩驳的名声!

最妙的是,徐景昌并没有撒泼打滚,嚷嚷着要什么待遇……但他却已经拿出了几乎无人能辩驳的道理。

大明的法统来自于北赶大元,恢复中华。

徐达又是北伐主帅,光复燕云的第一功臣……这就形成了这事情的第一层,大明要想强调正统,就必须肯定开国之功,而肯定开国之功,就不能不提徐达。

而事情的第二层,从靖康之耻说起,孔氏分裂,南孔可以让出衍圣公爵位,可以什么都不要……但唯独有一点,他们不能否认当年孔端友负宝渡江的壮举啊!

要是连这事也能否认,那南孔存在的根基就没有了,这是他们的命根子。

国破家亡,在这个瞬间,大明的正统,和南孔的三百年苦难坚持,巧妙联系在了一起。

南孔必须感谢大明。

这是事情的第二层。

然后接下来的第三层,也就顺理成章了。

“中山王也是朕的岳父,他当年曾经教导过兵法。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他也是皇考最倚重的大将,大明的柱石。中山王有大功于社稷,有大德于天下。朕欲拨重金,在北平建立英烈祠堂,昭示功勋。诸位卿家有什么意见?”

话已经说到了这份上,在场朝臣谁敢站出来?

武将那边已经高兴坏了,虽然说的是徐达,但大家伙都是武夫,四舍五入,也是一家人。徐达比肩孔夫子,他们最少也算个子贡、颜回,面子一下子就拉满了。

只要还有点脑子,就不会反对。

文臣这边,他们自然不愿意自己的祖师爷被拉低到泥腿子徐达的地位……但是他们都是大明的臣子,质疑徐达,就等于是怀疑大明的法统。

就算有人活腻歪了,也不想拉着九族一起陪葬啊!

而且瞧见没有,那边勋贵已经摩拳擦掌,虎视眈眈了。

敢反对,这帮人会拿老拳教你做人的。

果然,没有人反对。

朱棣大喜,不由得环视群臣,又道:“既然是昭示功勋,自然不只是中山王一人,凡是开国功臣,悉数在列。朕准备为功臣塑像金身,让他们永远享受香火供奉,祭祀不绝……至于一些晚节不保的功臣,朕思前想后,觉得功过要分开。皇考封爵,酬谢功臣,严格执法,又惩办了许多人。到了朕这里,追忆开国之功,也不能因为过错,就一笔抹杀。所以那些晚节不保的功臣,特准以画像入祀英烈祠堂!”

“吾皇圣明!”

老到了走路都要搀扶的耿炳文,竟然第一个跪下,叩谢天恩,山呼万岁。

老爷子眼中浊泪滚滚,泣不成声。

值了!

不枉自己苟活这么多年,总算等到了今天。

最让他欣慰的是,就算是晚节不保的臣子,也能捞到一张画像。诸如蓝玉等人,他们固然该死,但是漠北之战,大涨国威,几乎堪比卫霍破匈奴,这样的大功不能不提。

在经历靖难之役后,开国功臣的影响已经到了最低,这时候就算说蓝玉等人几句好话,也不会有什么危害。

可公平评价蓝玉等人,却能告慰人心,尤其是从国初走过来的老人,可以含笑九泉了。

他们这一生,或是功劳,或是过错……不管怎么样,在英烈祠堂里面,有他们一份。

千秋青史,没人能否定他们的功劳。

还能奢求更多吗?

徐辉祖也乖乖跪在了地上,这是替他爹拜谢天子,理所当然。

这一刻,武人地位上来了,不管是开国功臣,还是靖难新贵,都与有荣焉,朱棣收获了武臣最大的效忠。

这样朱棣心情大好,他不由得看了文臣这边,笑道:“兴建庙宇,还要安排祭祀礼仪,不知道礼部有什么想法?”

来了!

宋礼自从孔议那里回来,就惴惴不安,事实证明,南孔并没有保全大局,相反,他还替朱棣遥相呼应。

有了这么个圣人后裔在,文官几乎所有的理由都失去了杀伤力。

这是个无情的碾压局,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身为礼部尚书,自己也只能尽力而为。

“启奏陛下,臣以为开国功臣,功高日月,于天地山川不休……故此必须以最高规格祭祀。每年安排储君前往北平,专门祭祀。礼部、太常寺、鸿胪寺、翰林院,悉数安排官员,随同前往,礼仪规制,由礼部详细拟定,然后再上奏陛下。”

朱棣听到这里,心情还不错,徐达等人算是臣子,以储君祭祀,已经是最高的规格,他也很满意。

最多安排一个常年照看寺庙的也就是了。

这个位置就给孔议。

朱棣很想一口答应,但他还是下意识看了看徐景昌,毕竟今天的事情,都是这小子一手鼓捣出来的。

但是朱棣看过去,却发现徐景昌的眉头微皱,似乎不是那么满意。

“定国公,你也当过通政使,对朝廷的祭祀典礼,可有心得啊?”

徐景昌先是施礼,随后道:“宋尚书,我想请教,安排储君北上,又让那么多官吏陪同,按理说规格也够高了,但又能有多少百姓,多少读书人知道在乎?”

宋礼真是怕了徐景昌,这么多次交手,他就没捞到过便宜,现在又来,他还不能不回答。

“定国公,储君北上,必定晓谕沿途官吏,礼部也会行文天下,所过之处,百姓人等,无不知晓。”

徐景昌又道:“那祭祀呢?会安排多少人?”

“这个……自然不会少,具体规格,还要仔细商讨。”

徐景昌点了点头,随后又对朱棣道:“陛下,臣以为宋尚书已经是尽力了。但臣有那么点私心偏见,不知道能不能说?”

朱棣笑了,“讲,不管什么,都讲出来,今天是开诚布公,言者无罪。”

徐景昌道:“既然这样,臣就斗胆言说了……我大明的祭祀礼典,都是按照儒家礼制,向上追溯夏商周三代,又参考秦汉唐宋旧制,制定出来的。”

朱棣不解道:“这有问题吗?”

徐景昌笑道:“不敢说有问题,只是觉得怪怪的,既然是大明的祭祀典礼,为何不能以大明为先?”

这话一出,刚刚还压抑的文官们瞬间瞪大眼睛。

好啊!

还来!

什么是儒家礼制,什么是大明为先?

还不是孔孟门徒,大明读书人的那一套。

姓徐的,你还要挑唆君臣关系吗?

这回我们可不吃这一套了。

就在这帮人搜刮肚肠,想要寻找说辞,彻底驳斥徐景昌的时候,朱棣直接道:“伱说大明为先,和现在的礼制有什么不同,不妨说得仔细点。”

徐景昌道:“陛下,臣以为既然是大明为先,就要讲清楚大明是怎么来的,太祖皇帝起兵立国,文臣武将,辅佐皇帝,扫荡烟尘……这里面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譬如说在鄱阳湖之战,一个寻常士兵张子明,骗过陈友谅,到了洪都城下,告诉守军,援兵到了。他的一句话,坚定了城中死守的决心,而张子明也献出了生命,这种故事,似乎才是朝廷该宣扬的。”

话到了这里,宋礼急忙道:“定国公,张子明的庙是有的,地方衙门也有祭祀。”

徐景昌呵呵一笑,“没错,确实有祭祀,但只放在了当地,又能有多大的动静?我所讲的大明为先,就是以大明功臣为先,大明这个国家为先……其余山川河湖,释道神仙,以至于圣贤节烈,除了朝廷承认的之外,是不是皆要降低规格?而且眼下朝廷不断向百姓赠送书籍,是不是也需要刊印功臣传记,散布出去,好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的功绩?”

不得不说,徐景昌是真能折腾。

在人们想不到的地方,他都玩出了花!

古人常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徐景昌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他只是觉得打仗很重要,但祭祀不就是劳民伤财,空洞无物吗?

有那么重要吗?

可渐渐的,徐景昌有点理解了。

祭祀是追忆先人,更是教育后人。

是要凝聚共识,统一想法,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偌大的华夏民族,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一次次的祭祀,不断凝聚起来的。

大家伙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神明,共同的习俗,在某一日,同时祭祀某个神明……这不就是一家人了!

这就是文化,这就是骨子里的烙印。

所以哪怕到了后世,拜关公、拜妈祖,依旧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

放在古代,通信手段这么落后,消息传播又这么慢,每到年节,都出来祭祀神明祖宗,更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所以说,对于古人的做法,要仔细想想,别急着鄙夷,更别急着更改什么……不然弄巧成拙的概率会变得非常大。

徐景昌非常赞同祭祀的意义,但是祭祀谁,这就值得商讨了。

现在大明需要祭祀的神仙还不少,大体上可以分为儒释道三教体系。

其中儒家讲究天、祖、圣,三个层次。

像皇帝每年都要祭天、祭地,就属于这个范畴。

祖宗自然包括开国皇帝,有功的文臣武将,历代的贤君名臣,均在其中。

圣也就是孔孟圣贤这种。

另外佛门和道门一些重要的神仙,也有祭祀。

比如说天妃妈祖,就是沿海百姓非常重要的一个神。

再有一些能够通吃的厉害神仙,比如关羽,就是三教都要祭祀的。

可以说大明的祭祀范畴非常广泛,也很丰富。

但正因为如此,却失去了重点。

比如说像徐达这种,大明至关重要的开国功臣,他只能归结到历代贤臣名将里面,最多在太庙有个位置。

至于到了民间,就没啥影响力了。

反而是孔夫子,各地都有文庙,别的不说,科举之前,都要拜一拜祖师爷,请求夫子庇护。

徐景昌说着,又看了看孔议,笑道:“孔公,我说这个不是要贬低圣贤,而是说一切以大明为主,你意下如何?”

孔议毫不迟疑道:“夫子岂能凌驾大明之上?不然的话,又让人造谣什么乱七八糟的会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快穿之拆官配计划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星际虫族之恋爱合集 王妃太彪悍:爷,休书拿来! 林岚秦小雅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雁鸣长空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嚣张娘亲别想逃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你是我兄弟 都市之纨绔军医 绑架总裁作嫁妆 空间之田园商妃 异度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红色苏联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王牌佣兵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冰临谷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乾风云起苍穹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水浒之往事随风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巨宋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我的姑父叫朱棣 青史尽成灰 - 我的姑父叫朱棣txt下载 - 我的姑父叫朱棣最新章节 - 我的姑父叫朱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