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萧蓝衣

首页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临高启明 护心 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明末逐鹿天下 灵剑尊 江湖的传说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萧蓝衣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全文阅读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txt下载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4章 奸商是怎么炼成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正文卷第164章奸商是怎么炼成的!通行军中的火铳,是全铜灌制,由前膛、药室、尾銎三个部分组成,造型简单,铸制粗糙。

上有铭文,如宝源局制等等。

前膛长短不一,有短铳、中铳、长铳等,口径不一,大小口径皆有,前膛也跟着变长变短。

大者发用车,次及小者,用架、用桩、用托。

大利于守,小利于战。

前膛与药室相通,从药室到铳口逐渐变细。

药室为椭圆形空腔,室壁有一小孔与室腔相通,称点火孔。

点火孔上铸有长方形火药槽,槽上安装活动扣盖,称火门盖,装填火药后把火门盖合上。

保证药室内的火药不受风雨灰沙的侵蚀,保持干燥清洁。

尾銎中空,与药室不通,尾銎口沿稍大,呈喇叭形,可安装木柄,用来手持,单兵使用。

药室前后各铸一道加强箍,銎沿加箍,銎外壁.阴.刻铭文。

先将火药由铳口装进药室,再塞入木.马.子,然后将散弹装入前膛,用火绳通过点火孔点火,引燃火药。

战场上用三排轮放法:军中置火铳、神机箭为三行,列阵中,待象进,则前行铳箭俱发;若不退,次行继之;又不退,三行继之。

阿古看禁卫演示,眼里全是眼馋。

大元时,蒙人也用火铳,但被赶回草原,疯狂退化。

主要原因是漠北缺铁、缺铜,就算制成了火铳,也没有硝石,制不成火药。

再加上蒙人没有固定城池,没有工匠持续供应生产,也就无法量产。

战场上蒙人手里的火器,都是从大明走私来的,蒙人也想拿火铳和大明对射,奈何财力不允许啊,走私买的火器实在太贵了。

但现在,大明愿意出售火器。

等以后的战场上,蒙人也拿着火铳,对射明人,到时候看明人的城池,如何挡住蒙人铁骑?

阿古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买!

花多少钱都买!

从靶场回来,阿古想进入军器局内部参观。

遭到朱祁钰的拒绝。

“你也不懂制枪,进去干什么?”

朱祁钰指了指附近的凉亭:“过去坐坐。”

“外臣遵旨!”阿古磕了个头。

他倒是把大明礼制学得明明白白。

朱祁钰坐在凉亭的雅座上,叶盛肃立旁边,阿古则跪在地上:“外臣愿意购买火铳。”

“领你来,就是要卖给你的。”

朱祁钰笑道:“只要鞑靼出得起钱,一手钱、一手货,大明敞开了供应。”

“但是鞑靼退兵之前,是不卖的。”

这条很合理。

皇帝也不是猪脑子,现在把火器卖给人家,大宁城就破了,京师也有倾覆之危。

阿古恭敬地磕了个头:“陛下叔叔,鞑靼愿意倾注一切,采购火铳,价格能不能下调一点?”

朱祁钰瞟了眼叶盛。

伱老小子够狠的,从阿古手中刮下来一成的油水。

这钱一半入户部,另一半归叶盛自己了。

叶盛正义凛然,老神在在。

老臣在想,这笔钱该怎么花?

“价格就别谈了,说是卖,其实是朕赐给鞑靼的。”

朱祁钰笑道:“若非大明和鞑靼一衣带水,朕是不会赐给牧民火器的。”

“能否用畜生结算?”阿古满脸希冀。

朱祁钰瞥了他一眼:“再讨价还价,朕就把你丢进靶场里当靶子,一铳把你崩了。”

阿古浑身一紧。

那火铳的威力,一枪能打个窟窿。

能疼死。

听说大明又研制出新火铳,所以将淘汰的旧火铳卖给他们。

如果新火铳也买来几把,交给鞑靼工匠研制,说不定也能仿制出来。

别小瞧蒙人的工艺。

大元退出中原时,他们掳走了大批工匠,虽然这些年死伤殆尽,但技术还是保存下来的。

“请陛下赐一支新火铳给外臣。”阿古恭敬磕头。

“赐?”朱祁钰加重声音。

“买,外臣愿意购买!”阿古上钩了。

朱祁钰不说话。

“陛下说过的,大明万事万物都有价格,只要外臣出得起钱,您就肯卖给我们。”

“你在激朕?”

朱祁钰冷笑:“新火铳价格高得离谱……这样吧,带他去靶场,让他看看新火铳的威力。”

“奴婢遵旨!”万功明白了。

皇帝是要那批废品卖给鞑靼。

他让军器局的人去演示,火铳是手工制造出来的,制造的人更懂火铳,应该不会出问题。

待阿古离开。

“冯孝,把阿古说过的所有话,抄录下来,送去大宁,给于谦看,快!”朱祁钰觉得满都鲁是诈死。

但他还是将决定权交给于谦。

“参见陛下!”

一个面有菜色的匠人跪在地上。

他叫裴木头,早些年是木匠,火铳木托,他制造得最好。

后来改行配火药。

琉璃铅子就是他带着人生产的。

他亲手做的,是合格的,但他徒弟做的,全都不合格。

被皇帝罚了吃一个月猪食,截止到今天,吃了十一天了。

“裴木头,猪食味道怎么样?”朱祁钰眯着眼看他。

重建军器局,伙食太好。

裴木头胖了十斤,这十来天,又瘦回去了。

他赶紧磕个头:“回禀陛下,俺吃够了,俺不想吃了。”

“你想不吃就不吃?朕金口玉言,罚不了你?”朱祁钰喝问。

裴木头赶紧摇头:“陛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微臣找到了火药新配比方式,威力比以前大了一倍!”

“火铳?”

调整火药配比,就得加大口径,把火铳变成火箭筒。

“不是火铳,用在火炮上。”

裴木头抓抓头发,他说不出来,只能请皇帝亲眼去看。

“等鞑靼人走了的,朕看看你说的,若你真的改良成功火药,就算将功补过,免了猪食。”

裴木头吞了吞口水:“陛下,那能不能让俺吃顿肉?”

“想得美!”

朱祁钰不乐意了:“那琉璃铅子,花了朕多少银子?是你吃几顿猪食,就能赚回来的吗?”

“还想吃肉,等你改良了大炮,或者火铳,再想着吃肉吧!”

裴木头吓得缩了缩脑袋。

低着头不敢吭声。

“那琉璃铅子,真就没法生产了吗?”朱祁钰心有不甘。

“回陛下,琉璃太脆,操作不当就容易炸膛。”

裴木头小声道:“俺也想赔皇帝爷爷的损失,但俺的想法,万公公不让俺去做。”

“你嘟囔什么呢?大点声说出来!”朱祁钰没听清。

裴木头小心翼翼看了眼万功,咬牙道:“皇帝爷爷,微臣有个想法!”

他的称呼叫得非常混乱。

一会俺,一会微臣,叫皇帝一会陛下,一会皇帝爷爷。

他爹是铁匠,在兵仗局制甲,他小时候却和师父学了木匠手艺,家传的铁匠手艺传给了他弟弟裴铁头。

因为木工精湛,他经常被工部调去干活,陈祥都动了收徒的念头。

结果进了军器局,因为吃得太好,听工匠们说皇帝重视军器局。

他直接舍了木匠活儿,转行去铸铳身,原因是想赚更多的银子,纳一房小妾。

做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军器局里最吃香的是配比火药的师傅。

火药师傅不会外传手艺,他就偷着学,做活儿的时候偷学,结果还真被他学会了。

就这样一个天才,却一个大字都不认识。

甚至人情世故都不太懂。

“有话快说,磨磨唧唧像个娘们!”朱祁钰瞪了他一眼。

皇帝满嘴粗口,却十分对工匠们的脾性。

这些工匠都不认识几个字,没啥学识,就知道赚钱纳小妾生儿子。

跟他们说诗书礼仪,他们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跟他们聊妇人,他们聊十二个时辰都不带重样的。

都是贱胚,跟他们好说好商量,反而压不住他们。

没事骂他们几句,抽他们几鞭子,他们才甘之若饴。

“俺是这样想的。”

裴木头一说想法,就十分兴奋:“铳杆移到前方来,火绳夹向后,长度减半,固定钉以下的部份被切除。”

“加了一个东西链上,链结后再连上木头,木头后端连上一个能勾的东西!”

他做了一个手指头勾动的手势。

“扳机吗?”朱祁钰眼睛一亮,这不是扣动扳机的火枪吗?

裴木头不停点头:“对对对,就是扣动弓弩的扳机。”

“在发射的时候只要将扳机上压,木头后端会上移,前端下降,带动链结将铳杆往后拉下,接触药室。”

“当松开扳机时,木头下方弄个东西,将膛线前端推回原来位置,铳杆也自动归位。”

裴木头一边说一边演示。

这不就是火枪的原理吗!

“这是你想的,还是已经做出来了?”朱祁钰压制住激动。

之前他就胡乱指挥,迫切推动技术发展,结果发展成个四不像,反而不如袖手旁观,任工匠们发挥才智。

裴木头抓了抓头发:“俺确实偷偷做出来一个,但开火之后,不能自动推回去,需要手动上推。”

万功目光一寒,他偷材料私自制铳?

那是大罪!

从军器局建成之日起,就不许工匠私自制铳,这个裴木头活腻味了吗?

“拿来给朕看看!”朱祁钰没在意这点细节。

裴木头跑回宿舍去取。

为了方便管理,工匠家属都住在院子里,工匠是不允许出入军器局的,需要提督太监万功特批才允许。

朱祁钰看向万功。

万功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皇爷,奴婢不是拦着他,而是他之前做错了,赔了很多钱,奴婢就想让他安分一点,好好做事,想更好的为皇爷效力。”

他没说裴木头私自铸铳的错。

因为他看得出来,皇爷是很心动的,就等皇爷走后再罚他,此风绝不可助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万一工匠私自制铳,刺王杀驾怎么办?

谁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朕建军器局时,就说过了,让工匠们创新发展。”

“赔了又如何?”

“成功是从无数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的。”

朱祁钰目光闪烁:“这次朕放过你,但不准有下次,知道吗?”

“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万功不停磕头,脸上冷汗涔涔。

这时,阿古从靶场回来,看见这一幕,他也不敢多问,恭恭敬敬跪在地上:“陛下,新铳威力之大、射程之远,外臣前所未见。”

本来阿古还想着,砸锅卖铁,也要把多多买火铳。

结果,看完了新铳。

他就知道了,自己多可笑。

难怪皇帝要把旧火铳卖给他们呢。

只要明军装备上新火铳,在鞑靼人傻乎乎往前冲的时候,刚准备举铳,还未进入攻击范围时,明军就拿新铳扫射,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这火铳,买了个寂寞。

而且,新铳能在雨天使用,一旦明军选择雨天袭营,他们手中的火铳就是烧火棍,都不如弓弩管用。

阿古算服了。

难怪皇帝愿意出售火器呢,人家的新火器十分厉害。

鞑靼要是买了旧火铳,就是韭菜。

送钱,还送人头。

“新铳实力确实好一点,但旧火铳也很强的,京师仓库里还有些存货,你直接拿钱就能拉走。”

朱祁钰对新铳绝口不提。

阿古咬牙道:“陛下,外臣愿意买新铳!”

“你买不起,别逞强了。”

朱祁钰坚决摇头:“而且,这新铳对操作水平要求很高,你们鞑靼人,连老铳都玩不明白,怎么用新铳?”

“听朕的,买老铳吧。”

老铳和新铳一比,老铳得扔。

那玩意拿到战场上去,也是被大明军队横扫,花钱交智商税干嘛?

“外臣还是想买新铳,请陛下开价。”阿古十分固执。

“使团只剩下你一个人了,你恐怕做不了主,回大宁,和你主子商量商量,反正新铳老铳都在这里,跑不了。”

听皇帝的意思,是不愿意出售新铳的。

也对呀,新铳是战场利器,等给明军装备后,威力大大增强,他买回去的老铳就成了烧火棍。

阿古下定决心,就买新铳。

砸锅卖铁也买。

鞑靼有钱,那些贵族抢了几百年了,家里都有金山银山,就算没有,那也有漫山遍野的牛羊,都是财富。

“今天就到这里吧,退下吧。”朱祁钰懒得废话。

阿古看了眼叶盛。

叶盛老神在在。

阿古却十分肉疼,这老倌儿又要宰一刀了。

“外臣拜别陛下。”阿古恭恭敬敬行礼磕头,才不舍地退去。

“上钩了!”叶盛露出笑容。

“蒙人退回漠北后,军政、经济、思想意识都在退化。”

朱祁钰笑道:“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有聪明人,也有局限性,诓骗容易。”

“叶盛,你很会做生意。”

“这不是贬义,朕要大用你。”

叶盛两眼放光,做官做官,不就是想位极人臣嘛。

“微臣谢陛下夸赞!”叶盛叩拜在地。

这时候,裴木头拿着一只火铳过来。

冯孝箭步冲了过去,把裴木头拦在火铳攻击范围外。

裴木头后知后觉,跪在地上,由冯孝检查后,亲手将火铳交给皇帝。

这就是一把火枪。

可以用双手持的火枪,发射时手部移动的距离较短,有助瞄准。

“陛下,这里缺个东西,微臣也没想好,该用什么东西能助推发射,还能弹回来。”

“弹簧片!”朱祁钰立刻想到了这个东西。

“何为弹簧片?”裴木头懵懵地看向铁匠张小六。

他家就是铁匠出身,没听过什么叫弹簧片的。

“你用铜片试试。”朱祁钰也不解释。

“哦。”

裴木头想着,自己打一个铜片塞进去试试。

只要将火绳装上铳杆,然后将铳杆扳到待发的位置,轻轻一压扳机就会将铜片释放,弹力会将铳杆压入药室。

“做得精巧啊!”

朱祁钰脸上露出了笑容,他高举这只火铳:“军器局,讲的是创新。”

“在前人的肩膀上,推陈出新!”

“而不是故步自封!”

“创新,哪有一蹴而就的?总要历经无数次失败,才能成功的!”

“朕之前就告诉你们,朕等得起,也愿意给你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要孜孜不倦的追求创新,求变!”

“裴木头,赏你一顿肉吃!”

朱祁钰心情愉悦。

“俺谢皇爷爷天恩!”裴木头激动得难以自制。

朱祁钰瞥了他一眼:“你回去后,就琢磨这弹簧片,研制成功了,就报到宫中来。”

裴木头不停点头。

大明的火器从永乐之后,就止步不前。

因为朝堂不想打仗了,所以停止了创新。

现在,他治政,他要打仗。

明人就不会停止脚步,发展创新。

“走,去靶场看看你研制的新火药。”朱祁钰觉得裴木头是个创新人才。

靶场外,建立一个高台。

高台能俯瞰整个军器局,这个高度和距离,大炮也是打不到的。

朱祁钰登上高台。

裴木头亲自演示,大炮炸响,泥土翻飞。

朱祁钰看向叶盛。

叶盛苦笑:“微臣不懂火器。”

朕也不懂啊。

“万功,威力增大了吗?”朱祁钰问。

“回皇爷,威力增大了不止一倍。”

万功回禀道:“但弊端也有,火药弹丸变大,不易填充。”

“而且打几炮之后,炮管温度过高,需要降温使用。”

“还需要拆解下来通管。”

弊端是有,但威力是增大的。

“不错,赏裴木头一枚铜符,他那把火铳做得好,这火药配比也调的好。”

朱祁钰笑道:“万功啊,像这样的人才要多多提拔,他做事出格些,能忍则忍,这样的天才千年难见。”

“但是。”

“支撑大明火器发展的,不止是天才。”

“更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工匠们。”

“万功,你管好他们,就是大功。”

“朕会让光禄寺提回原来的伙食。”

“奴婢谢皇爷天恩!”万功不停磕头。

又说了几句。

朱祁钰就返回宫中。

进入乾清宫,他开始处置奏章。

“回皇爷,方才工部来报,库房里的木料、石料全都用尽了,勤政殿正在建。”冯孝小心进来回禀。

朱祁钰皱眉:“用完了?已经用了多少银子了?”

“回禀皇爷,宫中计相记载,用了170万两银子,这里面不包括云南、辽东进献上来的木料。”

“这么多?”朱祁钰抬起头来。

冯孝吓得不敢看皇帝的表情。

皇帝多抠,他最清楚。

这一下子就用了170万两银子,仅仅是修葺被烧毁的大殿而已,新建的勤政殿尚且不算。

“把石璞宣来,蒯祥、陈祥一并宣来。”朱祁钰心疼了。

这么多钱,用在军中该多好!

朱祁镇一顿乱打,就烧了170万两银子啊!

把他烧干了卖油,连个零头都卖不出去来!

他见冯孝还不走,登时皱眉:“还有什么糟心事?一并说来!”

“启禀皇爷,建造百王府的钱也不够用了。”

“宫中还有多少现银?”朱祁钰问。

“回皇爷,现银都用光了,倒是有些珠宝古董,可现在市面上价格太低,没法典当出去。”

霍!

朱祁钰陡然站起来:“内帑一千多万两银子,都没了?”

“巡捕营月末时押解入库的五十万两,还有京师会馆送进来的银子。”

“都没了?”

朱祁钰难以置信。

冯孝吓得不敢抬头。

怪您大手大脚呀,这个进项归户部、那个进项裁撤,往这撒银子,往那撒银子的,可不就没得这么快嘛。

“回皇爷,现银只有680万两。”

“那也花得太多了!才几个月呀,花了六百多万两?”朱祁钰肝火大动。

冯孝却一笔一笔给他算。

钱还真都用在刀刃上了,没有乱花胡花。

“把董赐宣来,看看皇家商行,能不能有点进项。”朱祁钰满脸颓然。

真的怪他,把很多地方的钞关裁撤掉了。

先把皇店、皇庄割了,又裁撤钞关,内帑可不没有进项了嘛。

各地的脏罚银,都留在地方,用于地方建设。

内帑可不就空虚了嘛。

朱祁钰嘴里泛苦。

一夜暴富的钱,来得块,糟得也快,古人诚不欺我。

这时,石璞进来。

石璞脸上挂着汗珠,身上有灰渍,显然是从工地上来的。

蒯祥和陈祥身体都不太好,不停咳嗽。

“两位病了?”朱祁钰看向他俩。

“回陛下,微臣老了,身子骨不中用了,在工地上呆了一个晚上,着凉了,就有点咳嗽,无伤大雅。”蒯祥磕头回禀。

“让太医给你们瞧瞧,小病大治,你们给朕好好的活着。”

蒯祥和陈祥二人感动。

“老尚书,钱用没了?”朱祁钰问。

“回禀陛下,慈宁宫、仁寿宫、文华殿、御药房全都修缮完毕。”

石璞跪在地上,肃然道:“又在仁寿宫前建慈庆宫,修缮东华门、徽音门、奉天门,又在奉天门下建军机处排房。”

“如今正在乾清宫两侧建崇先殿和勤政殿。”

“而圣母恭请回仁寿宫后,您又想在咸安宫旁侧起中正殿,用来礼佛敬道。”

朱祁钰一听就头大。

没错,这几处都是他后加的。

建中正殿,是为了归化朵甘和乌斯贜。

“礼佛敬道,就用慈宁宫里面的大佛堂吧,中正殿暂且不建了。”

朱祁钰道:“但勤政殿和崇先殿是要建的,你算算需要多少钱?”

“回禀陛下,需要17万两银子。”

“这么多?”朱祁钰吃了一惊。

勤政殿和崇先殿是小殿,也不是金碧辉煌的大殿,哪里用得了这么多钱?

石璞满脸苦涩:“陛下,本来确实用不了这么多钱,但现在建嘛,确实得用这么多钱。”

“别绕弯子,直说。”朱祁钰不耐烦。

“陛下,这钱的大头是用来给役夫发工钱了。”

朱祁钰直接不说话了。

本来夫役是不给钱的,是徭役的一部分,京畿百姓义务承担。

但皇帝心软呀,想给百姓点赚头,就每人每天给三个铜板,为了抢进度,多时征召二十多万壮丁,每天就需要海量的银子。

壮丁是要吃饭的,饭钱由光禄寺承担,其实还是花的内帑银子。

修缮得这么快,就是因为花钱招人,征召的壮丁足够多,壮丁积极性高,才建造得这么快。

甚至,听说修缮皇宫有钱赚,附近的百姓都往京中涌。

本来按照蒯祥的计划,是需要三年修缮完毕的。

但皇帝有钱呀,使劲撒钱,六个月就大部分竣工,剩下些零散的活,两个月内基本完毕。

“就修缮紫禁城,就花了二百万两银子?”

朱祁钰肉疼啊!

为了皇家气派,就要维护这么大的紫禁城,多少家底也不够这么败的!

“这么多钱,够养多少军队?”

朱祁钰十分心疼:“能打多少个鞑靼、漠北啊!”

蒯祥、陈祥不敢说话。

石璞却道:“陛下,也有好的一面,京畿百姓生活富裕了。”

“怎么讲?”朱祁钰道。

“陛下,来干活的都能领三个铜板,比往年多了进项,百姓生活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这倒是真的。

其实就是搞基建,把国家的钱,变成百姓的钱。

靠基建再慢慢回本。

但紫禁城是完全赔钱的,就给皇帝一个人住。

总得想个办法盈利。

一直赔下去不是办法。

也不符合朱祁钰的性格,得赚钱。

“工钱继续给,朕想办法筹钱。”朱祁钰目光深邃,内帑没银子可不行。

没钱的皇帝,就是末代皇帝了。

而且,这工钱只要开了口子,就必须贯穿始终,否则百姓会怎么想?

聚集了二十多万人,拿锄头都能把紫禁城砸了!

再说了,朱祁钰也想让百姓过过好日子,这钱花了他不心疼。

“启禀陛下,宫中建筑还还说,主要是百王府负担太重了。”

“您要把宅子建得极尽奢华,每天都在烧钱呀。”

石璞满脸苦涩,抱怨个没完:“陛下,老臣数次催促云南,结果云南也找不到合适的楠木了……”

“等等,你说什么木?”朱祁钰打断他。

“楠木,宫殿建制都采用楠木,所采大木,长者至六七丈,围有一丈六、七尺,有的甚至更圆更粗……”石璞理所当然道。

“石璞,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呀?”

朱祁钰生气了:“你给那些王爷,用什么楠木啊!”

“楠木抗朽,百年不烂……”石璞没听明白。

“老尚书啊老尚书,您先起来!”

朱祁钰被他逗笑了,没见过这么实诚的人。

把他扶起来:“朕给你捋一捋,咱们把诸王扣在京中,为了什么?”

“让地方恢复活力,免去诸王的盘剥,让百姓富裕起来。”

“诸王的王府,朕是说了要建的极尽奢华,但没说,非要按照十王府的规制建啊。”

“楠木存量不多,进献上来,留着建宫中大殿,不香吗?”

“那些王府,用杨木、柳木、杉木等等乱七八糟的木头,糊弄糊弄就算了。”

“只要表面看上去极尽奢华,至于用料,他们也不懂,您说是楠木,那就是楠木。”

“总不能他们把金柱拆开,检验一番,然后跑到朕这里告状吧?”

“就算告状,裁判是朕啊,朕说是什么木料,就是什么木料。”

“老尚书啊,您就太老实了。”

石璞嘴巴张得大大的,您这不是骗人嘛?

皇帝把他往黑心开发商的路上引。

这年头的人太淳朴,啥都来真的,要学会变通。

“五十万两,能不能把百王府建好?”朱祁钰问。

“陛下,这未免太少了吧!”石璞给的报价,超过120万两。

“老尚书,您想想办法呗,只要看上去奢华就好了。”

朱祁钰道:“那地基打三十丈干什么?七八丈就够了。”

“万一塌了……”

“只要他们住进去,塌了只能怪自己命不好,跟工部有什么关系?”朱祁钰满脸无辜。

明白了!

石璞明白了,皇帝巴不得百王府全都塌了,把诸王都砸死,再不济也都砸成残疾。

“五十万两,连带着各级将军府,全从这笔钱里面出。”

又缩减了?

您干脆别建地基算了,就在方面搭房子,一场大风就塌。

正好成了您的心思。

“老尚书,有问题吗?”朱祁钰笑眯眯问。

“没、没。”

石璞也不敢有啊:“那勤政殿……”

“朕住的,你敢偷工减料?”朱祁钰目光一寒。

噗通!

石璞跪在地上:“老臣不是这个意思,老臣的意思是,用从百王府裁减下来的木料可否?”

“陛下,那些都是上好的楠木。”

石璞赶紧加了一句,担心皇帝多想。

“那无妨。”

朱祁钰淡淡道:“紫禁城的每一块砖,都要刻下造砖者、建造者的名字,每一块木头都要有名字。”

“出了差错,一概诛族。”

“明白吗?”

石璞立刻磕头:“陛下是天下最尊贵的,老臣绝不敢出现任何错漏。”

朱祁钰瞥了他一眼,幽幽道:“起来吧。”

“老尚书,有些时候要会转弯。”

“内帑银子也不是无限供应的,你也要学会给朕省点银子啊。”

石璞刚起来,又跪在地上:“老臣知道。”

皇帝是抱怨他花多了。

他心里也委屈,先前您让我敞开了花的,这时候又怪我。

“入冬之前,宫中要建造完毕。”

“微臣遵旨。”

打发走石璞等人。

董赐小心翼翼进殿:“奴婢给皇爷请安!”

朱祁钰问他皇家商行经营得如何?

“回禀陛下,毛纺已经成型了。”

董赐神情激动:“羊毛确实能纺织成线,但还是粗糙扎手,奴婢正在派人用材料,将其软化。”

“不过穷人皮子贱,保暖就好,没那么多讲究。”

“至于如何纺织成衣,奴婢不懂。”

“但织娘手巧,奴婢将线团交给那些织娘,许以重利,让她们回家研究去。”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编织成功。”

朱祁钰一听,脸上露出笑容:“成本如何?”

“非常低,羊毛忽略不计,织机是商行自己改制的,织工也是我们自己的人,没什么成本。”董赐回禀。

朱祁钰站起来:“只要纺织成衣,百姓就都能穿得起御寒的毛衣了。”

“该赏!”

“改制织机、编织成线的匠人,赐铜符!允其一子参加科举!”

“以后,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是第一个发明出来的,就按照这个规制赏。”

“董赐,你做的不错啊,要再接再励,继续研制织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皇家商行赚钱是第二位的,引领商户的潮流,才是第一要务!”

朱祁钰其实把皇家商行当成科研所看待。

“奴婢遵旨!”董赐磕头。

“朕诏你来,是想问问,商行账面上有多少钱?”

“啊?”

董赐一懵:“回皇爷,账面上的银子,都被奴婢拿来扩大规模了,账面上几乎没什么现银。”

朱祁钰脸色一黑。

那朕该从哪拆借出一笔钱呢?

“那你可知,何人愿意接手古董?”朱祁钰忍痛割爱。

“皇爷是遇到困难了?”董赐小声问。

“没什么,内帑里存放些珠宝古董,朕想出手一部分,却找不到合适的买家。”

朱祁钰不会说自己没钱。

“春闱在即,字画古董在京中盛行,好些生员家中巨富,挥金如土,若有字画被看重,多少钱都愿意出的。”

对呀!

京中还有肥羊啊!

朱祁钰嘴角翘起:“这个办法好,朕打算办个诗会,请些生员品鉴字画。”

“皇爷,奴婢可代为出面。”董赐不会放过腆皇帝的机会。

“不必了,那些有钱的生员肯定在会馆里醉生梦死,就在会馆里办,到时候朕亲自去看看。”

董赐一惊,皇帝出宫可伴随着危险。

“无妨,朕不会露面,再说了,那是厂卫的地盘,出不了岔子的。”朱祁钰笑道。

董赐磕头。

又说了些纸和颜料的问题,才放董赐出宫。

“冯孝,去把金忠宣来。”

“皇爷,金公公一惊出京了。”冯孝提点。

朱祁钰一拍脑门:“朕忘了,现在会馆谁在管?”

“回禀皇爷,是锦衣卫千户管尧。”

朱祁钰道:“宣他进宫。”

“朕要在会馆里办一场诗会,去内帑取几件字画交给他,办得热闹一些。”

“先不卖,多办几场,吸住了文人的眼球。”

“再慢慢卖。”

冯孝明白,先造势,商贾很常见的办法。

再找几个托,哄抬物价。

皇帝为了赚银子,也是煞费苦心。

“可是皇爷,那样能赚几个钱呀?”冯孝苦笑。

工部缺口七十万两银子,靠卖些字画能赚几个?

“别急,字画慢慢变现。”

“会馆能靠诗会,积累起口碑来,进项也是不少的。”

“还有巡捕营,每个月都往内帑里送银子。”

“银子确实缺。”

“但还能坚持一段日子。”

朱祁钰慢悠悠道。

冯孝纳闷,这不符合皇爷的性子啊。

皇爷性子急,做什么事都恨不得唾手可得,这次怎么一点都不急呢?

等等!

字画、文人!

皇帝是用字画钓鱼啊,钓那些从江南来的傻鱼。

这回乐子来了。

朱祁钰瞅冯孝乐了:“朕可能微服私访,到时候你最好安保。”

“皇爷,您出宫是不是太危险了?”冯孝并不放心。

“朕总要出宫去看一看啊。”

朱祁钰叹了口气:“都说宫外欣欣向荣,朕想亲眼看一看。”

“百姓田地里的秧苗怎么样了?”

“百姓过得生活如何?”

“朕都该知道的。”

“所以朕只信你,你为朕遴选卫士,多多增加护卫,朕也不说话、不露面,应该没事。”

朱祁钰按捺不住出宫的心。

当然,在出宫之前,他还要让厂卫在京中清洗一遍。

正好舒良在京中,让他做完就走。

“告诉舒良,朕可能微服出宫,让他扫清障碍。”朱祁钰目光闪烁。

“奴婢遵旨!”

朱祁钰继续处置奏章。

到了晚间,他没诏妃嫔侍寝。

胡濙建议他七到十天一次,他遵循医嘱,睡觉。

……

而此时。

大宁城内。

于谦看着宫中传来的消息,眉头皱起。

“胡豅,你怎么看?”于谦给胡豅看。

于谦十分欣赏胡豅。

胡豅剑走偏锋,思维跳脱,正好和他相补。

虽然胡豅心里对他不屑一顾,起码表面要装一装的,于谦全都看在眼里,他就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傲气。

“回太保,麾下以为满都鲁是诈死!”胡豅十分确定。

胡豅看完,递给于康看。

最后看的是提督太监齐卓。

按理说,齐卓应该最先看,但齐卓跟随于谦出京,一路上极尽隐身,完全是个透明人。

从不干涉于谦的任何决定,也不频繁上奏给皇帝,仿佛宫中对于谦信任至极。

“于康,你怎么看?”

“回大帅,标下以为是诈死!”于康说话言简意赅。

历练几个月,他也成熟多了。

齐卓也跟着点头,表示认同。

于谦嘴角翘起:“蒙人也会耍计谋了,可惜碰上了更高明的陛下。”

“满都鲁诈死,想让陛下急功近利,强令本首辅出城野战。”

“可他没想到,陛下非但不下旨,还在回奏中告诉本首辅,一切战机尽掌于本首辅之中!”

“陛下如此信任,本首辅唯有用一场大胜,报恩于陛下!”

于谦真的被感动到了。

皇帝在回奏上,亲笔写下:无论胜败,京师由朕来保,太保随意施为。

足见皇帝给他的自主权。

领兵打仗在外,最怕的就是中枢指手画脚。

皇帝不但放权,还给他撑腰,哪怕是战败了,京师他亲自来守,绝不怪罪于谦。

就这份雄心,于谦感动至极。

“太保的意思是?”胡豅讶异。

“将计就计。”

于谦抚须而笑:“满都鲁不过是莽夫罢了,本首辅亲自教他用计。”

胡豅和于康对视一眼,十分不解。

满都鲁是诈死,鞑靼实力未损。

倘若开城野战的话,不正中满都鲁下怀嘛?

二羊了!我说这几天我这么累呢,脑子昏昏沉沉的,浑身没劲,有点小发烧,我也没在意,以为就是困,天天睡,脑子乱糟糟一片。今天下午浑身哆嗦,以为是发烧了,结果准了,羊了。今天吃了药,精神了,还会坚持更新的,读者大佬们安心,把昨天欠的字补上了!希望大家健健康康的,不要羊了,难受!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生活系游戏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肆虐韩娱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福艳之都市后宫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洪荒之孔宣传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经典收藏明末钢铁大亨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1989红色攻略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神捕乱宋 
最近更新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三藏还俗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萧蓝衣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txt下载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