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萧蓝衣

首页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谍网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谍影无声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逍遥太子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封侯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萧蓝衣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全文阅读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txt下载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1章 澜沧篇、东欧风云、朱佑榶的政治智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422章澜沧篇东欧风云朱佑榶的政治智慧

改革者,必不得善终。

别看朱见漭清洗肃清朝堂,其实没动顶级权贵的利益。

甚至,他肃清朝堂,是和顶级权贵达成默契的,同时头上还有老皇帝坐镇,而朱见漭拿到钱后,再次撒入民间,同时满足皇权民三个阶级的天时地利人和。

才能够在不触犯朝堂顶级权贵利益的情况下,肃清朝堂,割除肿瘤。

就像彭谊,他自杀而死,朱见漭能恰如其分的高抬贵手,这就是让顶级权贵放心。

所以,自古至今的刑不上大夫,权贵无死刑是有原因的。

因为皇帝,就是最顶级的权贵,他怎么会拆自己的龙椅呢?

但天下必须要及时肃清,不然积重难返。

现在的大明就是这样,繁华盛世五十年,积攒下太多黑暗了,如果不及时肃清,大明会断崖式衰落,渐渐的回到历史轨道上去,未来会在世界争霸中落下脚步,最终改朝换代。

纵观整个历史,这片土地上的王朝,都曾在世界上显赫一时,旋即断崖式跌落,从来没有一个王朝,称霸世界五十年以上,仿佛受了诅咒。

所有中原王朝,都亡于内乱。

明明拥有最勤劳的百姓,拥有最完善的政治制度,拥有多元民族拥有丰富的劳动力,甚至拥有人种中的智慧优势,却都无法长久称霸。

归根结底,是完善的制度不允许扩张,是聪慧的头脑驱使内斗,是丰富的劳动力和地大物博让人性中生出惰性。

所以,中原王朝天生不具备扩张的先天条件,就算短暂称霸也会亡于内斗,最后守住基本盘都难。

老皇帝极力将大明推到世界中去,维持大明世界宗主国的颜面,可这种颜面能维持几年啊?

改革,是要永不停止的改革下去,才能让王朝恢复生命力,才能维护住大明世界霸主的地位。

然而改革是要死人的,是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

朱见漭继太子位,可以肃清一波,可等他登基后,还能继续肃清吗?谁还会支持他呀?

皇帝是需要亲信的,别说皇帝,就一个知县都需要亲信的。

亲信贪不贪?

只要查,就一定会查到他的头上,到时候上位者杀还是不杀?杀了,以后谁为你卖命?不杀,那改什么革?

所以,改革改着改着会改到自己头上的。

刘健不是惧怕,而是坚决不同意,他宁愿抹脖子自杀,都不会去做什么深化改革的。

喊口号可以,但别真改。

就算现在老皇帝年轻二十岁,亲自坐镇,也无法深化改革的,大明道路、根基、发展方向都已经根深蒂固了,船大难调头,或者说没法调头了。

别说刘健,李东阳、彭韶被宣入宫中,整个人都懵了,全都败退。

没人敢搀和深入改革。

朱见漭这种肃清是可以的,杀的底层那些触角而已,畅通上下通道,对整个顶级权贵阶层都是有利的。

而且,蛋糕就这么大,去除一些无用的豪门,也能让顶级当权者吃到更多的蛋糕。

再说了,老皇帝被逼宫换太子,心里窝着火呢,不让他发泄出来,万一把老爷子弄死了,大家还怎么愉快的圈钱?

所以,朱见漭肃清官场,顶级权贵是支持的,中级权贵不支持却被刀架脖子上,底层权贵怎么想的无关紧要。

可谈到改革,那就要动摇社会的条条框框,动摇国家的根基,那么就危险了。

朱见漭非要改革,他就得拿自己的命和太孙的命来赌,他们是赌,但参与改革的官员绝对不得好死,没有意外。

就在朱见漭被改革难题头疼的时候。

朱厚煐已经从南诏省南下,去澜沧省。

澜沧省,就是南缅,刚刚改名为澜沧省,简称怒。

这个怒字,来源于怒江。

缅甸共有三条大江,伊洛底瓦江、萨尔温江、湄公河。

伊洛底瓦江,源头是大明的独龙江,源头在雪山上,从雪山上蜿蜒流下,南北向流动流入莫塔马湾的安达曼海,整条大江,贯穿整个缅甸。

萨尔温江,在大明叫怒江,同样起源于雪山,怒江的怒,来源于华夏的怒族,所以叫怒江。

湄公河,在大明叫澜沧江,澜沧江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五,东南亚第一长河。

可以说,整个东南亚的全部大河,都来自于雪山,来自于大明内地。

选择用“怒”做简称,因为龙的简称,被黑龙江用着呢,湄公河的湄也其他省在用,只能用怒。

大明占领整个百越之地后,就将整条河的名字,恢复成汉名,包括湄公河、湄南河,都变成了澜沧江,枝干才有自己独立的名字,主干统一叫澜沧江。

澜沧省,和大理、南诏可不一样,这是一个人口大省,户籍人口1.7亿,常驻人口2.3亿。

作为澜沧省的省治仰光,以前叫达贡,后来修建瑞光大金塔而改名为大光,仰光是根据大光改的。

大明将这座城市命名为独龙。

因为这片平原是独龙江冲刷出来最富饶的平原,也叫独龙平原、澜沧平原、大光平原。

而在景泰六十五年,决定将独龙市升级为龙京。

将澜沧省治北移到内比都去,内比都现在叫彬马那,大明改名为越都。

越字,取自王越,因为缅甸战争中,王越控制住这座城市,将这座城市建造成大本营,才在十余年缅甸战争中取得胜利,并成功占据整个三缅之地,王越居功至伟。

当时没想过,这座城市会成为澜沧省的省治。

把省治迁过来,主要是战略位置重要,其次是王越建设的这座城池,底蕴深厚,征缅战争中近百万官兵,就定居在了越都,地利人和,就具备迁移省治的先天优势。

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大省,沿海省份、经济发达省份,不泛有经济发达城市,比如勃固、毛淡棉都适合做省治。

仰光,就是独龙,户籍人口2200万,常驻人口达到3500万人,在大明百强城市中排名前十。

首先,独龙的地理位置优越,类似于广州湾的地形,出海口两翼就如香港、澳门,具备天然良港的地缘优势。

又地处大唐洋上,地理位置又极为重要,负责地域来自大唐洋上的敌人。

和地理位置优越的独龙相比,越都地理位置就太差了,位于大山里的省治,可谓是澜沧省最穷的城市。

越都人口仅800万,即便省治迁移过来,人口也难以破千万。

远远不如毛淡棉和勃固。

毛淡棉,是古缅甸造船厂,下缅王朝售卖给大明的船支,就是从毛淡棉和马达班制造并出口的。

大明占据毛淡棉后,收容大批孟族造船工人。

大明境内活跃着少量孟族人,就是当时投靠大明的造船工人的后代,这些人有的搬了南京松江造船厂,有的则还留在本地。

毛淡棉,被王越改为船州。

但在景泰六十四年,又改回了毛淡棉,作为澜沧省第二大城市,毛淡棉,人口1900万,常住人口将近3000万,也是澜沧省第二大贸易港口。

毛淡棉,主要做西南进出口贸易,西南地区的所有出海商品,基本都会停留在毛淡棉港口,这就造成了毛淡棉的辉煌。

景泰五十三年,大明成立船州大学,是西南地区第四所重点大学。

去年朝廷评选一百个文明城市当中,毛淡棉以排名第八名的好成绩入选,并被推崇为旅游城市、文学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安全城市五好城市。

而且,还是大明第一批进入工业化的城城市。

作为一母同胞的南诏,可就没有澜沧省的好待遇了。

来澜沧省当官的,都是朝中有人,个个靠山贼硬,朝廷也格外重视澜沧省,因为澜沧省近五年,给朝廷纳税年年过亿。

像勃固、椰城、弄浪(土瓦),人口全部过千万。

去年争省治的时候,各知府都快打起来了,中枢也快吵翻了天了,最终估计越都自己都没想到,馅饼砸自己脑袋上了。

其中最厉害的是勃固,和独龙城一样,建在海湾之上,户籍人口1700万,但常驻人口在2000万以上。

天下人都以为省治会迁去勃固,却没想到迁去了农村,不靠江不靠海的大屯子……天下人都搞无语了。

之所以北迁,因为这里是缅甸的核心之地,两省的枢纽地区,控制这里,缅甸两省就无法脱离大明。

朱厚煐在独龙和勃固的感觉,就是太富裕了,这又是一个广州和深圳。

大明和欧洲、非洲、西亚、南亚贸易,主要在孟加拉、澜沧、马六甲三个省。

对大洋洲、美洲贸易,则在日本、福建、吕宋、广东四个省。

去年,百强城市排行榜,广州排行第六,独龙排第九,勃固排二十四,毛淡棉排六十九。

就知道澜沧省多么富裕了。

龙京铁路,开通七八年了,全程运行十四天半,就能从北京抵达澜沧省独龙市,就是龙京。

作为大明的十京之一,龙京最远的有三条铁路,一条是龙京铁路,一条是龙苦铁路,从龙京一路往西,途经昆明、重庆、兰州、西宁、吐鲁番、到费尔干纳的苦盏;

最后一条是龙哈铁路,从龙京,途经万象、河内、南宁、桂林、长沙、武汉、开封、济南、唐山、沈阳、长春,抵达哈尔滨。

三条纵贯南北东西的铁路,让澜沧省和内地连接起来。

朱厚煐从龙京到勃固,感受到澜沧的富裕,和交通发达。

在大理省和南诏省,一天只有一辆次火车,去哪都要等,可在澜沧省则不一样,无论去哪里的火车,都有很多趟,火车站也特别多。

像龙京、勃固并不是交通枢纽,甚至坐船要比坐火车方便,可在朱厚煐眼里,这里真的是枢纽城市,什么都方便。

因为发达,客流量大,所以方便。

大理省、南诏省也想多开通列车,可乘坐的人寥寥无几,开通就赔钱。

大明的铁路、公路都是私企,国企确有占比,但占比很低的。

让资本奉献,比杀了他们都难。

朱厚煐在澜沧省呆了一个月,因为朝廷在抓人,导致他视察受阻,一切以安全为主。

他从南诏省出来,的确遭到了十二次刺杀,在之前是完全没有过的。

主要是他的爷爷动了人家的蛋糕,这种刺杀只是警告而已。

强如老皇帝,也有心无力。

要不咋说朱见漭要改革,就是拿他儿孙的命来赌博。

朱厚煐刚巧赶上雨季,长这么大第一次碰上这种鬼天气,直接病倒了。

他留在毛淡棉养病。

有了铁路和公路,东南亚的雨季已经无法阻止人类出行了,但仅限于本地人正常工作,出行的话很困难,旅游也别想了。

像朱厚煐这样的北人,是没法适应这里的雨季的,只能等到雨季过去,再继续巡视。

正好,朱厚煐一边养病,一边将自己一路上所见所闻,全都写成游记。

他亲自执笔,从多个维度分析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大理、南诏这几个他视察过的省份。

视线转移到商国。

朱佑榶已经登基为大商皇帝,要说大明一点都不想,对老皇帝一点都不恨,都是骗人的。

好好的大明太孙,却变成了商国皇帝。

他爹娘全都病死,他提前当家。

商国是两京制,西京是莫斯科,东京喀山。

坐拥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里海,是雄踞东欧的大皇帝,是藩国第一皇帝。

朱见漭正在收服哥萨克汗国,彻底将黑海北岸据为己有,却因为国内剧变而打断进程,这个重担就要交给朱佑榶了。

整个商国,非汉族人口在6000万左右。

这些人长相、肤色、文化和大明完全不一样,纵然在汉化,却非一日之功。

朱见漭为了快速坐稳东欧皇帝的宝座,让渡了很多利益,这也是白人苟延残喘的原因。

随着奥斯曼战败后,有大批奥斯曼人逃亡到了黑海北岸,成为难民,进入商国。

朱见漭在时,是接收难民的。

商国缺奴隶,朱见漭又抠不肯花钱买,就接纳难民,让他们给商国打工,整个社会上的底层工作,全是白人在做。

根据统计,商国每年都会累死三十万以上的白人。

而朱见漭忽然回国继太子位,朱见淇一家则来商国当商王,政治家族兑换,这段时间是政治空白期,难民涌进来的数量更多,且没有地方妥善安置。

有白人揭竿而起,短短三四个月期间,有一百多起造反,但都被朱见漭手下的精兵强将给灭了。

可是,商国军队陆陆续续被调走,替换来的是大明老爷兵,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几次被反政军击败,对方士气大振,招募了大批白人,目前已经成为第一反政武装。

朱见淇又病死在路上,朱佑榶要掌控朝堂,还要操办丧事,还要顾及新朝局,焦头烂额,这就给反政军做大的机会。

现在的反政军,已经有三十万白人,并不断扩充中,很多从奥斯曼逃亡过来的百姓,都加入了反政军。

有人说这支反政军背后是奥斯曼当局在操纵。

也有人说,是赵国在资助反政军。

反正反政军背后肯定有财团,因为他们的装备,都是制式装备,有的还是大明军工厂出产的。

朱佑榶继大商皇帝位后,赵王朱佑椆就对大商本土虎视眈眈,作为大商和德国的缓冲国,赵国居然和德国正在签署停战协议,打算挥师东向,攻打大商。

奈何朱佑榶并不特别重视反政军,反政军主要盘踞在克里米亚半岛上。

可随着时间推移,整个半岛被反政军控制,并军势向东,试图切断大隋和大商的联系。

大商依旧没什么动静,还是大隋出兵,击退反政军,将反政军赶回克里米亚半岛上去。

朱见漭做大商皇帝时,对克里米亚极为重视,因为这是黑海上商国最重要的出海口。

一旦克里米亚丢掉,大商的海上贸易基本被切断。

朱佑榶面对冗杂的朝政,都焦头烂额,哪里有功夫管一个半岛啊,纵然知道半岛战略位置重要,可派兵去平叛,谁来拱卫中枢啊?

朱佑榶能防守住莫斯科就知足了,商国那些老臣子仗着资格老根本不理他,那些国内既得利益者,压根就不欢迎他这个新皇帝。

所以,收拾朝局极为困难。

看见商国虚弱,齐国、赵国和鲁国悄无声息地将疆域往东推了二百里,发现商国还没有动静时,又推了二百里。

本来,商国最西边的领土是圣彼得堡,占据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可是圣彼得堡被赵国侵占,两国以拉多加湖为界,但一个月过去,赵国就全占拉多加湖。

鲁王不敢兵锋直指莫斯科,但他喜欢乌克兰平原啊,这块广袤的平原,是东欧最富裕的地区。

整个欧洲的粮食供应,基本靠波兰平原、白俄平原和乌克兰平原供应粮食。

最关键的是,哥萨克汗国并没有被完全收服,这正是鲁国收服的良机。

鲁王疆域悄悄往南推。

几年来,鲁王朱佑棅已经彻底怀柔了白俄,整个白俄罗斯现在全是楚国,被波兰统治时期,白俄人口还剩130万左右。

囊括进入鲁国之后,白俄人还剩90万人,基本摇身一变变成了鲁国人。

朱佑棅秉承他爹朱见漭的政策,并没有亡国灭种,而是进行怀柔汉化,主要是鲁国缺少劳动力,掏马桶掏大粪种地挖矿这些活,总得有人干吧。

明人肯定不干,随着世风愈发浮躁,种地自食其力都被人瞧不起,农民都成了下等人,所以明人现在种地都不愿意。

总得需要农夫吧。

恰恰,白俄人和波兰人是天生的农夫。

他们就擅长土里刨食,不擅长战争,和明人像不像?

同属于农耕文明,同样被侵略,但白俄和波兰,对反抗者是躺下的态度,华夏人是反抗,我是弱但你不能欺负我,白俄和波兰则是谁欺负我我都不反抗。

作为躺平一族,白俄人在鲁国就变成了社会最底层。

90万白俄人中有60万女子,好看的都被卖去风月场所了,丑的要么变成奴婢,要么嫁给那种大明穷老头了。

剩下的30万白俄男人,就成为了底层民众的代名词。

但他们也能讨到老婆,因为鲁国人口太少了。

鲁国全国人口才600万人,大藩国中人口最少的国家。

朱佑棅特别发愁人口难题,鲁国人口都是从商国移出来的,还有各国罪犯他们都接收,才堪堪600万人口。

鲁国劳动力严重不足,就算他拿下乌克兰平原,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种地。

所以,他先派人去掳掠人口,再怀柔哥萨克汗国,是人就要,然后直接吞并了大商第聂伯河西海岸的全部领土。

第聂伯河,是东欧第二条大河,起源于莫斯科附近丘陵,途经白俄和乌克兰。

朱佑棅不敢说全据整条河,但白俄和哥萨克汗国境内的河流,他全都要了。

并且,不断派兵去掳掠人口。

很快,鲁国人口破千万了。

本来重心在比高加索山南麓的大隋,发现齐鲁两国不断侵吞大商,而商国却没有什么动静。

隋王朱见汐也动了小心思。

以前他担心和商国这个霸主做邻居,所以在比高加索山里,放了四个小藩国,作为两国缓冲带。

这些年,商隋两国也算相安无事。

但随着巴库油田被发现,商隋两国都眼红了,因为这个油田,两个差点动手。

还是中枢调停,这个问题暂时搁置。

可现在,朱见漭回国做太子去了,朱见汐可就动了歪心思了,若能全占巴库,隋国国力会上升一个层次。

所以他密切关注商国局势。

反政军试图东出,朱见汐派兵将其赶回去,也是对大商的试探,发现大商虚弱时。

在鲁国吞并第聂伯河西岸大平原后,隋国骤然出兵,吞并了比高加索山里的四个小藩国。

将四个小藩王赶到其他地方建立封国。

这里面还有两个是他的儿子呢。

两个朱见漭的孙子。

皇室肯定不能杀,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吞并了四个小藩国,巴库油田,彻底掌握在隋国手里。

往北的道路上,可就没有阻碍了,一片广袤的大平原,朱见汐太馋平原了,这几年他都在购买土壤,在山里面种地。

大隋的国力,全都砸在这上面。

现在一个广袤的大平原摆在眼前,他要是再不心动就是傻子了。

吞并四个小藩国后,他继续北进,拿下伏尔加河流入里海方向南岸,本来想兵进阿斯特拉罕,但魏国陈兵于阿斯特拉罕,逼退了隋兵。

朱见汐还不满足,兵进顿河南岸。

在顿河和伏尔加河夹着地带,埋下地雷,修建防御工事,作为隋商两国新分界。

得到了广袤的平原,以及凶悍的哥萨克骑兵,朱见汐是非常满足的,对于有能力的外族,他是非常欢迎的。

没能力的只能去掏厕所,那里才是白人的最终归宿。

魏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魏国不要土地,他们要人口和财富。

趁着商国内乱,魏国招揽商国富商巨豪,并且试图做崩商国的财政体系,从商国刮出一块肥肉来。

并且,他将北方的冻土区无限往西推,肥沃的东欧平原他不敢眼馋,可他不嫌冷,冻土区归我吧。

等朱佑榶发现的时候,大商丢失了超过二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朱佑榶没直接宣战。

而是先派人去中枢哭诉,然后联络德国、卫国、伊国、许国等几国,组建欧亚联盟。

其实欧亚联盟只是一个口头联盟而已,最多乱乱四国心智。

真正目的是,在朝廷内合纵连横,说服商国权贵,将这些人绑上自己的战车上。

在付出了巨大利益之后,朱佑榶终于能够出兵了。

朱佑榶先挑软柿子捏。

魏国拿走的冻土区,没什么实际意义,以后索要回来便是,隋国太强,赵王能征善战,只有鲁王是软柿子。

朱佑榶组织大军攻打鲁国,收复失地。

可他完全低估了朱佑棅。

朱佑棅文武双全,几场小仗他就瓦解了商国的攻势,然后祭出杀手锏,花钱买人才。

商国很多军队,临阵脱逃,投降了鲁国。

这里面固然有朱佑榶经验不足的原因,未尝没有商国权贵放水的原因,他们根本就不愿意为朱佑榶卖命。

朱佑榶驱使他们,用利益驱使罢了,根本无法犹如臂使。

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别忘了,鲁王可是朱见漭的四儿子啊,曾经也是商国人。

这一瞬间,朱佑榶才认清自己,没有老皇帝撑腰,他什么都不是,一个小小的藩王,他都打不过。

朱佑榶并没有气馁,他不喜欢认输,而是绞尽脑汁思索破局的办法。

鲁国并没有继续打击朱佑榶,而是不断派兵掳掠人口。

战争持续三个月时间,鲁国人口暴增到1700万。

恰逢克里米亚半岛爆发屠华事件。

白人反政军,杀光了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全部华人,宣布解放了克里米亚,建立克里米亚国家。

此事一出,国内外哗然。

商国民间指责朱佑榶无能,让同胞罹难,甚至想请赵王回国登基,将朱佑榶赶出商国。

迫于舆论压力,朱佑榶和鲁国、赵国、隋国、魏国签订停战协议,其实也正中朱佑榶下怀。

朱佑榶十分清楚,他是打不赢四国的,可能一场都不会赢,与其那样还不如趁早止损。

同时,他邀请四国帮助商国收复克里米亚半岛。

自己明明战败了,面对国内叛乱居然自己不敢动手,反而求击败自己的对手,真是可笑啊。

朱佑榶因此沦为大笑话。

四国君主笑话朱佑榶一顿,索要了大批好处后,还是答应了。

四国组建联军,出兵十二万,由赵王亲自率兵,仅用三十一天,就击垮了反政军,并将岛上杀得鸡犬不留。

捷报传入莫斯科的同时,朱佑榶立刻宣布,屠白令。

屠杀境内所有白人!

可是,四国却进入警戒状态,因为商国一边杀一边驱赶,把白人往周围各国驱赶。

以前商国和各国的分界线是大山脉,但这次四国借机吞并了不少领土,尤其是隋国,明明占据比高加索山南麓,两国相安无事,你非得翻越比高加索山,跑到大平原上来。

魏国最惨,他们吃的都是冻土区,关键这些地方没法戍卫,一旦大批大批白人进去,就会变成盗匪,国内没有个安稳时候了。

这个时间点选的也好,赵王还在克里米亚,四国联军的精锐都在克里米亚。

商国上下动起来,六千万白人可就遭殃了。

可商国并不是要杀他们,而是往国外赶,反正六千万异族,朱佑榶没本事怀柔掉,干脆就送去国外,祸害其他国家去。

同时,他以东欧皇帝的名义,颁布圣旨,要求欧亚所有国家,发布屠白令。

这下可把各国恶心死了。

鲁王朱佑槿把自己最喜欢的瓷瓶都砸了:“该死的王八蛋,伱坑的就是我鲁国啊!”

鲁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屠杀本地土着的东欧国家。

因为鲁国缺人啊。

鲁国的白人人口和汉人人口数量持平,一旦白人烽烟造反,鲁国就没了。

作为东欧带头大哥的商国,先发布屠白令,然后把白人往各国赶,关键是四国刚组建联军,对克里米亚的反政军给屠了,天下人都知道,这下黄泥掉裤裆了。

果然,鲁国有白俄人叛乱,朱佑棅如果不镇压,叛乱会越来越大,镇压吧,岂不承认了要屠杀土着嘛!

四国侵吞了商国领土,报应来了。

侵吞的领土没有时间消化,反而国内的白人在造反。

这就是朱见漭占领时肃清不彻底,才有了今日之祸。

东欧各国陷入混乱。

商国也没好,国内打砸抢频繁,那些白人明知必死,肯定要闹一顿,死得轰轰烈烈,但国民日常生活被毁掉了。

朱佑榶却认为,这是梳理商国内政的好机会。

六千万白人,起码没了一半,剩下的像老鼠一样躲起来,四处煽动叛乱。

他则可以借着肃清的名头,掌控军权,并进一步掌控皇权,商国也就被他掌握手中了。

顾鼎臣被派来做他的首辅,帮助他梳理商国内政。

最倒霉的是隋国。

本来大隋是霸主国,这次借机撕毁约定俗成的规矩,对小藩国动手,又侵吞了大批大批商国领土,吃进去的地盘没来得及笑话,反而被喂了一口屎。

大隋国内土着不多,可他占据了哥萨克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的地盘,这些地区商国并未完全占领,自然没怎么怀柔,约莫有几百万白人土着在这里生存,一般都不太会说汉话呢。

朱见汐为了快速扩张,对这些人进行了怀柔。

结果朱佑榶反将一军,他直接吐血了。

隋国国内冒出来一千万白人,而这些白人开始祸乱整个大隋,逼着大隋镇压白人。

赵国和魏国也没好到哪里去。

东欧一片乱局。

而朱佑榶却借着乱局,整饬朝堂,逐渐掌握皇权,这就是老皇帝亲自调教出来的皇孙,厉不厉害?

以前朱佑棅瞧不上朱佑榶,经此一役,服了。

毕竟在朱佑榶眼里,这些地区是商国领土,跟他没半毛钱关系,百姓死多少,经济衰落多少他也不在乎。

甚至,就算不是霸主国。

他也能跟朝廷哭诉,所有损失朝廷自然会补偿的。

别忘了,他才该做皇帝的,朱见漭永远欠他人情,如果朱佑榶肯用钱来还,朱见漭估计会乐死。

东欧乱成一锅粥。

西欧则在看热闹,朱佑樘一边看东欧的热闹,一边吞并巴尔干半岛,一边撩拨法德捷。

当他看见朱佑榶的举措后,大呼厉害:“不愧是皇爷爷亲自调教出来的太孙,这份政治见解,一般人不具备。”

把水搅浑,他好摸鱼。

景泰六十六年,西欧楚国,正式更名为大元国,楚王朱佑樘也变成了大元王。

作为历史上,领土面积最大的王朝,大元,统治世界数百年的蒙古,大元这个国号,对任何国君而言,都有特殊意义。

朱佑樘苦求这个封号很久了。

不止是他,宗室藩王都想得到这个封号。

老皇帝肯将这个封号赐给他,说明看好朱佑樘,非常看好老楚国的前景,所以才改楚为元。

从今日起,楚国正式更名为大元。

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功章全部要更改,还有和各国签订的协议,全部要更改。

大元还缺一块版图,就是希腊!

大元占据了亚得里亚海,并且摸到了爱琴海,疆土扩大到了极致,只要再拿下希腊,大元大势已成。

可是,老皇帝并不愿意将希腊送给他。

主要原因大元在明奥战争中出力不多,让大明并不满意。

第三次明奥战争,又即将拉开帷幕。

老皇帝亲自颁布了圣旨,第三次明奥战争中,战功最大的藩国拥有希腊支配权。

同时,老皇帝还颁布了一道圣旨,打散欧联体的藩国,能得到冰岛和格陵兰岛的支配权。

西欧战争也紧锣密鼓。

在朱佑榶联系德国的时候,德国新皇却在担忧自己的疆土,赵国实在太强了,不断侵吞整个波兰。

这次赵国被商国算计,德国往赵国派了上万名间谍,擅动赵国境内的白人动乱,德国需要喘息的时间。

德国还往大明送去一万军队,目的是讨好大明。

新上来的德皇很识时务,想认大明为宗主国。

却遭到了朱见漭的拒绝。

从东欧归来的他,最知道西欧各国的无耻,这些人压根就没有契约精神,他们就是强盗。

对付强盗的办法,就是比强盗更坏。

所以朱见漭用德法捷三国的兵,却不给三国好处,并且这三国兵也不打算放归了,用完了就处理掉,矿场缺人。

德皇还得面临头上的齐国。

齐国占据波兰北部,波罗的海上的岛屿,爱沙尼亚和芬兰,以及芬兰东边的冻土,全都是齐国领土。

齐国看似领土面积很大,其实宜居领土很小的。

齐国并没有抢占商国领土,因为齐国本土随时被维京人威胁,齐国无暇西出。

再说了,齐王朱佑槮很清楚一件事,现在吃进肚子里的,未必能消化得掉,这个时候同宗相残,便宜的只有这些异族。

朱佑槮作为朱见漭的二儿子,他不像老三赵王那么莽,他是智将,他懂得审时度势。

所以,四国瓜分商国,他则负责防备遏制德国。

德国哪里敢动小心思啊,自己国家还闹心呢。

这些年,德国就被赵国和齐国夹攻,南面的蔡国虽然没侵吞德国领土,但会陈兵边境,牵制德国的发展。

随着德法等欧洲国家,成为大明产品的倾销地。

所有德国人的心里,已经将大明奉若神明了,很多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大明打工,去大明掏大粪都比在国内吃饱饭强。

但欧联体是严格限制出境的。

照样限制不住人心。

根据统计,德国每年都会有3万人以上的人偷渡出逃,逃往大明,去做最底层的工作。

众所周知,在大明赚一天的钱,够在德国赚一个月的了。

明人扔的垃圾,都比他们吃的好,明人养的狗,都比他们的皇帝吃得好。

这就是所有欧洲人的共鸣。

大家心里都这样想的,所以每年都有欧洲人外流,去大明务工,从事低端工作。

欧洲女人都以嫁给明人为荣,以有汉人血统为荣,以和明人沾亲带故为荣。

甚至,宁愿去大明做寄,都不愿意在欧洲做人。

小德皇总说人心坏了,人心败坏了。

可他却在读经义。

他不止会德语,还精通汉语,他有七个汉语老师,有两个进士,是他高薪聘请的大才。

他也希望德国变成和大明那样强大。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云间长生叹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福艳之都市后宫 悍女斗中校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大叔凶猛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这个魏延不一样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最近更新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楚武信君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衣冠谋冢 英烈传奇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笔架叉将军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萧蓝衣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txt下载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