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首页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铁血狂兵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康熙大帝 汉乡 民国之谍影风云 我在亮剑搞援助 红色帝国1924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亮剑之军工系统 明末逐鹿天下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章 符离桥之战(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镶白旗骁骑营参领一声疾呼,身后骑兵呼啸而至,经过鏖战后的明军骑兵马力不及,很快就被追到尾巴。

清骑接近数十步内,便开始弯弓搭箭,发射出一波波箭雨。

吴忠宁任凭锋矢从身侧呼啸,却是不屑笑道

“这八旗骑兵,还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这箭软绵绵的,比军山湖时差远了!”

随后干脆勒马,命全军转向,往涌来的清军骑兵对冲而去!

掏出已经准备好的火铳,濒临数十步内,开始连绵放铳。

“砰砰砰......”

“嗖嗖嗖......”

一阵弹雨、箭雨呼啸,两支轰隆作响的铁流同时倒下数十人马。

这么近的距离,想要再展开周旋,困难太大,于是乎,两军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正面直冲。

“锃锃”

飞扬的马刀、弯刀,和丈余锋芒闪烁的骑矛,纷纷横立,对准敌人。

“蓬!”

两堵铁壁轰隆撞击在一起,大地都为之震颤,折断的矛头,破裂的甲胄,飚溅数尺的嫣红鲜血,与残肢断臂,顷刻间铺满交锋的战场。

“刺啦!”

吴忠宁用骑矛将一名清骑刺杀马下,随后骑矛,擎刀继续搏杀,有的骑兵直接两骑撞击在一起,轰然间一并摔落,同归于尽。

骑兵大队对决的气势可比步军恢弘多了,整个符离桥两侧都为之侧目。

张名振心中有些紧张,这还是新建的明军骑兵第一次和八旗骑兵正面对决,胜负尚未可知,却是检验三年以来骑兵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一战。

两股洪流惊涛拍岸,余声阵阵,直到半刻之后,两军骑兵交错而过,却是各自少了数百骑。

而那战场之上,留下猩红一片,人肢马尸无数。

吴忠宁眼中赤红,身上溅血,已然弃了骑矛,只剩下马刀横立,勒马疾声命麾下掉头,转身再战。

那镶白旗骁骑营参领心中亦是沉着,这支明军骑兵比想象中要坚韧得多,双方战损近乎一比一,各自倒下近三百将士。

在过去,明军当中,敢和八旗正面对抗的骑兵不多,也就蓟镇、辽东那一两万。

清军对明军军队建设的动向并非一无所知,比如骑兵扩建,其实也在意料之中,这本就是拿下川陕的重要意义之一,明军不扩建骑兵才是怪事。

但对于这些建立不到三年的骑兵战斗力,清军并未放在眼里,骑兵不是步卒,并非一两年就能拉起来的,无论是骑士还是战马的培养,都是麻烦事。

可今日一交手,他却发现,事情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明军骑手的战斗技艺都称不上纯熟,但纪律性却奇佳,尤其是在基层军官的组织勒令下,往往能够三五成群,紧紧笼络在一块,在正面冲突中,爆发出更强的冲击力。

尤其是面对上新建的镶白旗,这些从女真余丁,海西、野人女真大量补充后的骑兵,虽然战力也不算弱,但相较于以前多铎手里堪比上三旗的强悍战力,已然大不如前。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战到此时,谁要是掉头撤退,都只会迎来对方的全力掩杀,故而除却继续对冲外,别无他法。

-------------------------------------

战场两侧,逐渐运动的两军主力已然逐渐靠拢,清军先将炮营推到了一线,满清新军十二镇,近十五万人马,但由于生产规模问题,火炮的装配率并不算高。

约四百门新式火炮,被编制为十二个炮营,每营约三十二门到三十四门。

炮兵则是尚可喜亲自督训,虽然相较于系统学习过的明军炮兵大大不如,但起码还是能堪用的。

原本战争爆发后,多尔衮想让尚可喜到一线,参与指挥,但尚可喜自从桂北以后,说什么也不愿意到一线带兵了。

只是将昔日皇太极所建的重兵营炮手拆分,分配到各个炮营当中。

这回岳乐也是下了血本,硬是拉出了四个炮营一百余门,占了满清全军的三分之一。

清军所用炮车也完全抄袭明军,由挽马拉动,于桥北安置炮位,调整角度,就开始开炮,隔着两三里外,对着逐渐靠近的刘孔昭、霍湅部射击。。

“通通通......”

明军亦不甘示弱,炮营就地构建阵地,隔岸炮击。

滚烫的飞旋炮弹彼此交相飞驰,这还是明军第一次遇到了和自己火力相当的对手。

“蓬呲”

火热炮弹犁进一队明军步卒阵列中,七八名刚刚还排列整齐,严阵以待的甲士,顷刻间,化为一片血雨。

剩下的其他士卒,当场就被吓傻了,一时间踌躇不前,不知该如何动作。

但身后直属参将的督战哨,会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步兵列阵,非有军令,只进不退,否则,前列退,则后列斩之,后列退,则再后列斩之,直至将领直属督战亲兵。

哪怕就是站着等死,也必须死在自己的位置上。

明军炮兵的报复来得很快,不同于城墙,野战战场宽阔,想要直接集中对方的火炮,不太容易,但双方的步卒可就遭殃了,在陨石雨般的霹雳雷霆中,时不时就倒下一列。

直到两军士卒都已经靠近符离桥,隔着快要干涸的河床对峙。

决战时刻到了。

赵良栋一声令下,全军开始停下脚步,于桥头反身,向明军列阵。

张名振帅旗挥舞,刘孔昭、霍湅所部,自两翼夹击赵良栋!

一阵排枪过后,号角呼喝,全军刺刀林立

“冲!”

一排排闪亮兵刃,朝着桥头阵地的清军步卒冲去。

赵良栋亲自提刀顶在一线,清军火铳手射出最后一发齐射后,同样装配刺刀,面朝汹涌而来的明军将士,紧密排列。

“锃!”

刺刀相碰撞时,刺拉拉闪烁火花,两军将士互相搏杀,整个桥头平原地带,变成了上万人的战场,喊杀震天。

张名振并没有就此停下指令,他知道岳乐接下来想干嘛,等赵良栋在桥头吸引住刘孔昭、霍湅以后,清军在桥后已经准备好的大军,就会紧接着冲过来,想困住刘、霍二部,如果能够重创乃至全歼这两部,那对于清军而言,就是六年以来难得的大胜。

所以立马让其余两师,从正面迅速压上,策应刘、霍二部。

正如张名振想的那样,岳乐一见桥头已然交战,杀声震天,毫无迟疑,立马就让已经准备好的镶白旗主力以及新军步卒,开始渡桥。

镶白色旗帜下,成千上万的士卒向着符离桥涌动。

最先出发的,正是骑兵。

骑兵是清军对明战争中为数不多的优势,岳乐自然是要将其尽量发挥出来。

参战六万兵马里,骑兵就超过了一万,是明军的两倍以上。

这么多人,一起渡桥自然是不可能,但此时已至冬季,濉水进入枯水期,而且已经结冰,其实挡不住什么。

首先踏桥而过的数千新军骑兵,迅速参战,扭转战局,想将刘孔昭、霍湅部咬死在桥头并不开阔的平原地带。

岳乐心潮澎湃,他知道,接下来,这场战役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

只要能将刘孔昭和霍湅留在这里,整个东线战局都会为之改变。

届时,遭到重大打击的后军,将无法赶赴徐州战场,瓦克达、勒克德浑的压力大为减轻,清军只需要专注对付李定国的左军即可。

只是,世间哪有这么多一厢情愿的事情。

正在强攻赵良栋部军阵的霍湅见清军开始渡桥,立即转攻为守,与刘孔昭部一起,聚集在赵良栋两侧阵地。

这就是张名振的应对之策,你岳乐不是想用赵良栋部作饵,吸引住刘、霍两部吗?那就看看,你能不能吃得下去?

“列阵!”

基层军官的大声疾呼与军号、竹哨声中

原本交错搏杀的明军士卒,迅速聚拢为以哨、营为单位的小方阵。

而得到增援的赵良栋,却是反过身来,开始进攻明军。

顷刻间,攻守易势。

由于距离过近,地势狭窄,战局形势犬牙交错,再使用什么三段击,其实效果不大,还不如直接齐射完上刺刀。

霍湅和刘孔昭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来了,只要能顶住清军这波攻势,等身后两个师靠拢以后,接下来的胜负就全凭搏杀了。

由于两军犬牙交错之后,火炮丧失了威力,两军炮兵都歇了火,战争又回到冷兵器时代该有的样子,任何犀利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如一腔血勇来得管用。

“后退者斩!后退者斩!”

在严厉的军法和那凶光凛然的兵刃下,军阵被紧紧稳住,任凭清兵不断冲击。

刘孔昭部,诚字营。

去年才被分配进一线部队的周文相心中忐忑万分,只是死死握住手中带刃火铳,口中虽然对部下呼喝不断,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其实他心里也是害怕得很。

周文相原本是浙江杭州府的童生,自十三岁中了府试,一直到二十岁也没再中秀才,止步不前,再加上家世贫寒,唯有几亩薄田,也担不起读书进学费用。

本来是想着干脆断了功名念想,去庄里地主米铺做个伙计也就算了,没成想后来城里贴了告示,兵学苑招生,若是中了,每月能有一两的薪贴,这可比在商铺里做学徒强多了。

周文相出身农家,身体素质还不错,当即前往杭州府衙应募,在被兵部派出的官吏核验后,又被带到了南京参加考试。

由于录取人数不少,一届多达两千人,所以兵学苑的录取率较之科举相比,要宽容得多,一度达到七成以上。

经过两年学习,先是基础的历史、数学、地理、格物等课程,而后才是战略战术,军务条例等等。

最后半年,应届毕业生则会被分配到京畿周边的现役部队,进行实习。

实习结束后,根据考试和实习成绩,进行名次排列,授予军职。

排名前二十的,天子亲授御剑,授翊麾郎(正七品)

前三百名,授宣节郎(正八品),其余均授果毅郎(从八品)。

周文相刚分配到后军时,不过只是个队正,经过一年,被提拔成了哨副,虽说日常训练表现不错,但之前攻拔凤阳太过顺利,这还是第一次和清兵正面野战。

和他相同情况的,后军当中还有不少。

这也是清军想从后军这下手的原因。

可是,难道这时候的清军,又是百战之师了吗?绿营新军组建不过三年,实战寥寥,镶白旗重建之后,实力也大不如前。

“噗呲!”

周文相手挺刺刀,与身侧士卒肩并肩,面对人潮,不断机械地重复动作,刺杀,收枪,再刺杀。

纵观整个战场,竟是如同一道人墙,将上万清兵的冲击死死限制在桥头狭窄平原里。

半个时辰过去了,原本信心十足的岳乐有些坐不住了

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不禁皱眉。

终于,刘孔昭、霍湅身后的两万多援军,列为六个方阵,已经抵达战场边缘。

只得咬牙厉声道

“护军营,与本王一齐渡桥,其余各部跟上,必须要把刘、霍二部留在这里,阻击明军援兵,切不可让其汇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天官赐福 末世巨贾 赶尸道长 生活系游戏 大明1937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六道仙尊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林岚秦小雅 玄鉴仙族 三千世界漫谈 新现代逍遥录 快穿玩转逆袭 雪淞散文随笔集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福艳之都市后宫 忠犬神探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明末钢铁大亨 俄国佣兵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终宋 1989红色攻略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抗战双子星 一个人的抗日2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佣兵天下 战地军医 三国:乱世谋士 李治你别怂 在下潘凤,字无双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无情江湖路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三藏还俗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高门庶子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