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临高启明 护心 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明末逐鹿天下 灵剑尊 江湖的传说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8章 哪不如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袄庙斜街在京城的北城区,也就是在皇城的正北方。

到了袄庙斜街,秦刚才发现,这个地方选得非常“李迒”——这里的临街铺面,皆是茶坊酒店、勾肆饮食,而且即使是这些店铺的门前路边,都是摆出了各种的摊头席面,听得路边之人介绍,此处的夜市会一直持续至三更时分才会慢慢结束收摊,但是才到五更,又会有要开早市的摊头陆续开始准备了。其间各种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李迒说的那家李四家茶铺的确非常好找,就在袄庙斜街的路头第一家,说是茶铺,但里店里除茶水之外,还供应着各种各样的小吃,如子姜豉、抹脏、红丝水晶脍、煎肝脏、蛤蜊、螃蟹等等,这也就让秦刚觉得,没在学政司那里吃免费的午饭,倒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秦刚在茶铺二楼临窗的位置寻了一张桌子坐下,也点了些小吃,品尝后觉得确实不错的,便就帮李迒又留了一份备着。

结果,秦刚还没吃完,李迒就一个人先来了,看看天色,估计也就未时刚过。看到秦刚点了小半桌的东西,又听说是给自己留了份,立刻眉开眼笑地说道:“还是十八叔对我好!”

看着大块朵颐的李迒,秦刚笑笑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出来了,清娘呢?”

“我们分开走,我说舅舅家里闷,先出来转转,待会儿清娘就有理由带着五娘出来寻我了。”李迒先顾着挑桌上最好吃的红丝水晶脍连吃了两块,才含糊不清地回答着。

李清照的这个舅舅叫王仲琓,是其祖父王珪的三子,没有考进士,只得了个蒙荫的小官,原本那点俸禄也不够用,幸好王仲琓有眼光,趁着父亲在世时分得的钱,在这石子巷置办了一处稍大的宅子,如今便把临街口的几间租了出去,每月的租金倒也稳定。

反倒是李清照的大舅王仲修,虽然是兄弟几个中唯一考中进士,之前以做到过崇文院校书、太常礼院的职位。不过就在今年四月,被时任御史中丞的刑恕为了诬陷已故的高太后当年有废赵煦之阴谋,不惜陷害编造王珪曾谋议拥立雍王的谣言,从而被受到牵连被贬官夺俸。

所以如今,李清照的母亲想回娘家和兄弟们见见面,也就只能选在老三家里了。

李迒这里还没有把话讲完,秦刚就已经看见楼下领着一位四五岁小姑娘走过来的李清照了,赶紧在楼上冲她们招手示意。

李清照抬眼看见了秦刚,双颊一红,低头便领着那小姑娘上了楼来。

“五娘,这位是十八叔!”李清照领着小姑娘走过来。

“十八叔好!”小姑娘看着也挺乖巧,可一转眼对着李迒却有点不高兴了,“迒哥儿,你不带五娘出来玩!”

李迒却耐心地把五娘抱到身边,又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红丝水晶脍放在她面前。

“我不吃你吃剩下的!”五娘被哄了后,小脾气也挺大。

“好好,换新的。”李迒倒也难得地很有耐心,转头对秦刚说,“十八叔,再给五娘叫一份新的红丝水晶脍吧?”

秦刚便让李迒带五娘直接去一楼看着喜欢吃的便直接选上来,然后转头对李清照说:“昨天回京,忙见了一天的客人,晚上又要准备今天大朝会的札子,所以也没抽出时间去看你。”

“有时间又怎么样?前两天我也出不了门。”李清照似乎对现在自己的状况十分无奈,“为什么女子长大了后,就要受到这么多的限制?这也不许,那也不许!”

“那你何不早点出嫁?等你嫁了人家,不也就可以与那些大娘子们一样可以时常出门了么?”秦刚故意调侃她。

“十八叔!你这是什么观点?我能不能自由出门,跟我何时嫁人有什么关系?”李清照板起了脸,很不悦地说道,“把一个女子的权利非得要与她的家庭、婚姻捆绑在一起,这不就是那帮腐儒们搞出来的所谓‘三从四德’么!”

宋时礼教虽然还没有发展到后世的那么严重与讲究,但也是已经开始以“三从四德”来要求约束女性了。而以李清照这小小的年龄,竟然直接开始挑战并质疑这一社会化的标准,着实还是有点勇气的。

“三从四德不好吗?我们男子也得从君、从父、从师嘛!”秦刚故意混淆了概念,想确认一下她的真实想法。

“狡辩!男子没有婚后从妇,为何却要女子婚后从夫?”李清照毫不客气地直指关键。

“因为这世上的男子能力更强啊,对外可治国安邦,对内能养家糊口啊!”秦刚索性就想一逗到底。

“既然你以能力来论,那何不改为‘以弱从强’呢?你看这世间有多少蠢笨如猪的男子,回到家里却能作威作福不可一世!我看啊,这便是世道最大的不公与错误!”李清照说得咬牙切齿,并转过了小脸,不再理会秦刚。

秦刚情知玩笑开过了,连忙赔着笑问她桌上的点心想吃点啥?却不想李清照此时既然已经生气了,便不再愿意理会他。

连着哄了她好几次也不见好。秦刚没有了办法,想着别被待会儿回来的李迒看了笑话,突然间便灵机一动,轻轻地哼唱起了一首后世豫剧中最出名的那个曲段:

“十八~叔讲话,理太偏!谁说呐,女子,享~清闲?”

宋时的东京开封府虽然是在河南,但此时却是没有豫剧的,但是它独特的唱腔还是蛮能吸引人的,秦刚哼唱了这几句,就已经让李清照的耳朵竖了起来,而且这歌词里的内容,也像是秦刚向她认错示好的。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编,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儿干,这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呐,请往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这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呐啊……”

这一段的歌词甚是活泼,听得李清照两眼放彩,已经不再有刚才的气性,便目中含笑地转过头来,盯看着听他继续唱下去。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你这小曲叫什么名字?听着像是西北的秦腔嘛!”李清照的这个判断还是有一点依据的,因为豫剧据说便是清朝时的秦腔传入河南之后而演变过来的。

“嗯,西北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都是男女老幼不分彼此地共同抗战杀敌,所以便是有了这个曲子,名字就叫《谁说女子不如男》!”

“歌词讲的道理是不错!”李清照突然想起来自己还在生气呢,便话锋一转,“不过词藻过于直白粗陋,上不得大雅之堂,也就勉强一听吧!”

“对对对,本来就是小曲嘛,勉强一听勉强一听!”秦刚也顺坡下驴,点头赞同。“就说这写诗填词,我离清娘的差距就是拍马难追啊!上次你写来的诗,我是想和来着的,连写了三四首,我连自己都看不过去,所以就没回你。”

“好啊,你终于说实话了,写的这三四首呢?给我瞧瞧,我倒要看仔细了,你自己都看不过去的水平是个什么样的。”李清照抓住了这句质问着。

“好妹妹,给我留着点面子好不好?”秦刚求饶道。

“呸!”李清照突然一下羞红了脸,“你叫人家什么……”

就在此时,突然楼下起了一阵争吵声,里面似乎还能听见李迒的声音,秦刚起身张望了一下,赶紧说:“你先坐着,我下去瞧瞧!”

秦刚赶到了楼下,果真是李迒带着五娘与另一桌食客带来的小孩发生了争执。

原因是这李四家茶铺有一种特色红枣糕非常受欢迎,这五娘就看中了它,正好铺子里剩下了四块,便让李迒把它们全买下。

而此时另一桌食客中也有一个稍大一些的小男孩,同样看中了这红枣糕,于是也是上前要争这四块红枣糕。

这边那家的长辈还想着与李迒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每家买两块的事情,却不曾想两个小孩子之间却是二话不说就动起了手。

五娘虽然是个女孩,还小了一岁,但动起手来却毫不含糊,一手死死地把四块红枣糕护在身边,另一手直接就在那小男孩的脸上施展开了“金龙五爪”,当下就在对方的脸上留下了几道浅浅的血痕,小男孩愣了一下,立刻感觉到了脸上的疼痛,立即“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而那男孩的父亲看了也是大怒,立即斥问这边的父母长辈何在?

秦刚正好来得及时,先是赶紧让李迒把五娘带去楼上,以免麻烦。然后便上前先是向对方诚心地致歉,又仔细查看了一下小男孩的伤处,提出来:小孩子之间玩闹,彼此不知轻重,总是难免,眼下看这伤处也是轻微,他身为五娘这边的长辈,一是回去自会多加管教,二是就此情况,提议由他赔个一陌铜钱【注:正常一百为一陌,但官府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民间也有八十至九十不等】权作汤药钱。

此里的市井宋人都好管闲事,周围的其他食客见秦刚下来说得颇有条理,赔礼也很诚恳,也是七嘴八舌地过来议论,有说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有时自己顽皮磕碰的都不止这样的伤,成人之间不必太紧张;又有人说这位小哥过来道歉得非常诚恳是很懂礼节的了;还有人说秦刚赔了一陌钱已经很多了,那小男孩的伤口抹点膏药也就一二十文钱的样子。

于是对方也就顺坡下驴,拿了秦刚的钱,结算了那桌饭钱还有的多余,便带着孩子离开了。

秦刚松了口气才重新上了楼,这也就是在宋代,要是换在现代,这种疑似要破相的事情,哪是这区区的一陌钱就能解决得了的?

上楼再看五娘,却是一脸悠然自得地吃着她的枣泥糕。

李清照问她,只说:“我先看中的,迒哥儿也帮我买了,他凭什么就想要?”

李清照很无奈地向秦刚解释:她这三舅舅王仲琓倒也算是子嗣兴旺,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几个儿子们的年龄都比李清照大,却只有这个小女儿五娘,今年才四岁。

在家里就一直被四个兄长与父母疼爱,极少有人会忤了她之意。然后几个经常往来的亲戚里,李迒与她的年龄最相近,而且脾气又好,所以五娘极爱跟着他一起玩耍。

所以这次李清照便是提前安排了计划,到了舅舅家之后,让李迒先找个借口出门,等到五娘突然看不见李迒,哭着闹着要找“迒哥儿”的时候,就由她带着出门来寻。

这才有了今天在李四家茶铺见面的机会。

秦刚便很无奈地讲道:“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五娘的这个霸道脾气,只怕是以后都极难改掉的。真不知到时候是哪一位男子能够受得了。”

不过现在算是在这里的闯了个小祸,想想这家铺子里也不便久待,万一那家人回去后觉得这一陌钱拿得少了,再回头寻过来,徒增麻烦事,于是秦刚便叫了小二过来,把没吃完的都打了包结账。

在送她们回去的路上,李清照便问起了秦刚这次回京后的安排与打算。

秦刚也很信任地把现在他与皇帝、章惇之间的关系背景和她讲了一遍,甚至都没避讳今天上午在大朝会上被御史参了一本的事,当然最后还是被他成功地反击了回去。

李清照听得十分入神,自然看向秦刚的眼光中也有了几分钦佩:“兴建官学书馆,此事造福天下学子,自是极好。只是十八叔须以平常心待之,书馆遍布天下各州县,时日一长,恐有人或以感恩、或以奉迎等理由,在书馆中为你立碑刻匾,此事却是极易犯忌讳的,恐被言官御史拿来说事,应在建馆之初,便立下条例来预防!”

“清娘说得甚对!”秦刚倒是被提醒了,“先前我只是在捐书的鉴章上有过考虑,阻止了下人印上我的名字,却没想到,这书馆一旦全天下推广,人心杂乱,最好的预防倒是要先行写入条例,这样即使出错,也有辩脱之辞。此策甚好,当得谢过清娘点拨!”

“噗哧!”李清照掩口一笑,“你就是会得这口油嘴滑舌。不过你要真的感谢我的话,得要拿出一点诚意来哦。”

秦刚现在才突然后知后觉地发觉,上次回京在御街初见她时,为何会有一种惊艳动心的感觉——李清照那时的头发便已经成了此时的模样,余了前额稍许的一部分为短短的刘海,一头乌黑的长发分为了三部分,各自结辫,再梳编而成环状,中间稍高,两边对称,余发垂下,这便是当下京城里已经及笄但是未出阁之少女最常见的发式。

而在最早认识她时,她一直是梳着那种小女孩常见的双平髻,多是那种调皮可爱的模样,即使是在看到她在与古董商人讨价还价的样子时,也只是觉得多了几分古灵精怪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李清照,既没有了先前在他面前动不动就会耍赖撒娇式的顽皮,也没有了时不时会称兄道弟式的故作老成,增添的却是最符合她当下气质的娇羞与妩媚。

“你,这,发式,是师叔母给你梳的吧?”因为被李清照注意到了他正在看她的发式,秦刚慌不择言地问道。

却想不到李清照听了此问,整个脸都羞红了,低着头没有回应他。

“姐姐说了,阿姊已经到了要出阁的年纪,自然不能梳以前的发式了!”跟在后面走的李迒却抢着把话说了。而他在话里所称的“姐姐”,其实是宋人对母亲的称呼,而真正的姐姐会称为“姊”、“阿姊”,正式场合则会称为“女兄”。

“阿姊漂亮,五娘也要。”五娘此时也凑过去,指着李清照的头上的发髻处插着的彩色小蝴蝶与小花的头饰。

李迒赶紧把她拉住劝道:“莫急,莫急,等五娘快出阁了的时候,也买好多个。”

“五娘就要!”见三人似乎不肯答应她,小嘴一歪,竟然就作出要当街大哭状。

秦刚摇摇头摸出一串铜钱来,交给李迒说:“前面正好有摊头,迒哥儿带五娘去买只新的好不好?”

这五娘人小鬼大,也是见过钱的,已经咧到一半的小嘴立即收回去不哭了。

李迒只得接过了钱,拉着五娘去前面的摊头挑选东西了

“五娘的脾气看起来不小啊!”秦刚知道前面说错了话,讪讪地说着。

“她家里四个兄长,又是唯一的女娘,自然宠爱多啦!”李清照也随口应着,却不觉两人的这话在前面都已经说过一遍了。

买完了东西,前面便是石子巷,秦刚担心再往前走会被王家的人看到不妥,于是在此止步。而李迒既担心那么多吃的东西带回家去,被长辈们看了说不清楚,又舍不得它们,于是和五娘决定先在这里再多消灭掉一点。

借着他俩这对贪吃鬼再吃点东西的功夫,秦刚又得以与李清照多说了几句。

毕竟马上就要分别,接下来也不知如何再能找得着机会出来,李清照也不再耍性子了,还是轻声细语地嘱咐着秦刚须得注意自己的休息,莫像她父亲那样,近期一直在官衙里每日都要忙得很晚,身体累坏了可不值当。

秦刚忙说自己身边有人帮着,不至于的。

时间总是那么快,待得李迒和五娘吃得心满意足过来,还打着饱嗝对他们说:“你们真的不想吃一点?我们都吃不下了。”

“去吧!”秦刚对他们挥挥手,“下一次有机会再叫你们出来!”

“十八叔再见!”李迒显然对下一次的这个约定很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秦刚开始真正地体验了一回大宋公务员的日常生涯:

每天踩着点去学政司衙门里点卯上班,这新衙门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自有公文要办,但是因为这学政诸事,多会与那礼部、国子监的事务有所重叠关联,如今秦刚甚得圣眷的苗头又那么地明显,许多公文还会再抄录一份交到他这里来会签一下。

李纲关于报纸的方案做得非常优秀:

内容是首要关键,李纲觉得,可以避开与其它小报的市井八卦领域的竞争,却是可以从菱川学刊上摘些生活常识与天下趣闻,既彰显格调,又不失趣味。同时,有感于京城百姓关心时事,他觉得可以将时事评述作为亮点来展现,而且京师读书士子那么多,从中招募几个有见识、有文笔的不是太难的事情。

秦刚觉得他的方案相当不错,便让其直接去找秦湛帮着先盘下一家小印社,然后便着手招募报社所需要的人手。

唯一有所不太顺心的事情就是,陈师道对他变得很冷淡了。以至于,现在秦刚派刘三去送每月的家用时,还得避开陈师道在家的时候,转而只能送给他的夫人王氏。

秦湛为了这事还专门去了两次,可是却连着自己也被陈师道训斥了一番,但是他总又不能告诉对方,自己父亲实际已经悄悄地去了流求岛,而且不论是黔州、还是儋州,秦刚都已经派了人前去保护并作好了充分的安置。

毕竟这里是京城,这样的消息,少一个人知道就会多一分安全。

秦刚也在安慰秦湛,天地间做人做事,但求问心无愧即可。

这次回京,秦刚还有一件重要的安排:将京城里的情报网联络一事转交给了秦湛。并且这次从西北带回来两名受过伤的绿曲亲卫,更换了原来的两人。

倒是秦湛接手了这些事时大吃了一惊,原先那些看似平常普通的帮手、伙计,竟然都是这十八叔很早就心思缜密地部署安排了下去。

而在此期间,秦刚也找了一次机会再去了一次李格非家中拜会,只是他感觉,李格非如今的态度也不正常,尤其是对于他以师侄的身份极其避讳。

深究一下,也并非是因为政治见解的缘故,以秦刚敏感的猜测,此事似乎与清娘有关,也就是说,自己虽然很想认李格非这个老丈人,但是对方却并不太接受他这个准女婿。

不过,眼下还有大事要忙,他还需要找个理由去一趟东南,因为流求岛的建设到了现在,必须要去看看,再对下一步计划作好安排。

所以就在这次去面见赵煦的时候,秦刚提出,他想再请旨去东南的江淮及两浙,考察另一种学风学貌。只有掌握全面的情况,才能为自己拿出更加适合可行的学政新规划。

赵煦听了后感觉非常地心慰,他说:“若是众臣都能像秦卿这样不辞辛劳,朕何愁我皇宋大业不得中兴!”

过后赵煦又想了想说:“秦卿此去,你这学政司乃是新立之衙门,朕担心这地方官员阳奉阴为,又或者不拿你司之令当回事。而且你在西北立下了那些赫赫军功,没有武职的赏赐,朕总觉得过意不去。今日便索性赐你一个正五品的景福宫使,再给你一个捧日天武四厢副都指挥使的差遣、节制江浙各路禁军。这两个官诰,我让童太监给你先拿在身上,若无事则不必亮出,官俸照例发放。但若有需要,卿可亮出并调动地方禁军,至于政事堂的手续,回来再办。”

竟想不到,赵煦如今对于如何对付政事堂的种种变通手段已经玩得如此娴熟:皇上一时口嗨,给宠幸的大臣许以一些在宰执们眼中并不重要的武职职位,也算不上是什么过份的大事,真的事后要补合规的流程,宰执们也只能捏了鼻子认了。

而这次给秦刚的这两个武职,也只是为了便于他到了地方万一有事应急而备,如果用不着拿出来的话,就连这个流程也不必要去补。

“秦卿在西北,甚是辛苦,想必家里也没顾上,这次去江淮,回京前可从家里走走,朕到时候还有另有赏赐备着。”

秦刚自然是拜谢了圣恩,然后还关切地询问了皇帝这些日子练拳的感受,看得出,加上有太极推手的练习,赵煦的气色要好多了。

在秦刚的印象里,赵煦在位的时间要有两个年号,现在第二个年号还没有开始,说明还是有点时间的,而且目前也不敢肯定,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太极练习,能否帮助这位算是清醒与有为的天子多活上几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生活系游戏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肆虐韩娱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福艳之都市后宫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洪荒之孔宣传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经典收藏明末钢铁大亨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1989红色攻略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神捕乱宋 
最近更新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三藏还俗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