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三国之至尊系统 江山美色 汉世祖 抗日之战将无敌 诡三国 亮剑之军工系统 明末逐鹿天下 朕,君临天下!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6章 海盗窝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流求,崇宁三年的新年,盛大而隆重。

经历了七年的开发,这片昔日的蛮荒海岛已经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其首府秦州的繁华,决不亚于中原的任何一座州城。

流求百姓的安居乐业,不仅是因为岛上温暖宜人的气候,以及充沛足够的耕地,还有沟通南北的海贸商路,关键还是在于首次踏上这片土地的士子官员们,正以胸怀中最朴素的达济天下、勤政为民的情愫,再加上格致院为这片土地上带来的先进文明与科技手段的加持,可以说,只要是具有健全的双手,任何人都可在这里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而即使是对于一些老弱病残的群体,执政院的官员们正在研究中原崇宁改革中有关社会救济的几项新政。要说起这此新政的缘起,还是出自秦刚在绍圣四年与蔡京聊天时提过的建议,而蔡京放在这时开始推行,既是为迎合皇帝赵佶打造出大同盛世之景的愿望,同时也想为自己树立名望、缓解民怨、再为自己的进一步掌权打好基础。同时,前面通过当十钱顺利敛来的巨额财富也正好能够发挥起作用。

即使如此,大议长秦观却认为,法不诛心、唯看言行。崇宁新法中倡议在各主要州县建立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三种机构的想法,在事实上还是有利于民生的改善的。

居养院中专门收养无家可归、无亲无故、年老体弱的老人、孤儿与残疾人,为他们提供食宿、医疗、丧葬等服务;

安济坊则是专门为贫困百姓提供低价粮食和衣物,并附属设立免费医疗所、义学堂等公益设施;

而漏泽园会专门为流浪乞丐提供简单的房屋、食物、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会培训并安排乞丐从事一些可以自食其力农业、手工业等劳动同,以实现改造乞丐,使其成为有用之民的目的。

这三类机构都由官府出资建设,并在管理过程中接受乡绅以及富商的资助。

秦观认为,这些措施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恻隐、博爱等价值观,也能体现了他们流求执政院“以民为本”“为苍生谋福”的根本宗旨,况且当下流求经济繁荣、税赋充裕,实施这些举措并无压力。

而这个建议在大议会中毫无悬念地全乎全票通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流求岛对于元符太子到来的群情振奋之情,他们一致认为,这便是流求人献给太子的最好礼物。

元符太子自然指的就是宫十二与秦盼兮从辽阳带过来的金哥。他在离开辽阳之后,已经正式恢复了赵茂的本名以及元符太子的真正身份。

在中原,刘皇后虽然被赵佶在宫中软禁,但也不敢在明面上加害,而是以尊崇先帝为名,诏封其为元符皇后,她的儿子赵茂自然就是元符太子。

流求诸众,早因这里的经济繁荣、吏治清明、视其为世外桃源。但是,随着流求多座城市的开拓建设,从执政院到各州县官衙的管理,依旧还是需要借力于秦观、张耒等人以及一些读过书的中原士子,终究还是要受到多年赵宋天下的理念影响,内心始终无法摆脱“流求只是一个藩外自立之地”的政治自卑心理。

可千万不能小看这种“政治自卑”,中国人历来讲究名正而言顺,即使是付诸于最终的军事暴力手段的一方,在开战之前,都会穷极各种手段,搜集尽可能的证据,祷告天地、明示天下,努力证明自己的开战是上应天意、下承民情,自己是合法合理,众望所归的正义之师。

否则,你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在此之前,流求无论经济如何地繁荣,水师等军事力量如何地强大,执政院还是要极其严密地控制岛上人员进出,就是不想让中原地区过多知道岛上的情况。因为一旦被朝廷知晓,流求到底何去何从?一旦出现了双方的军事对抗,流求如何寻找到可以证明自己胜过中原的正义身份?

即使是如宫十二、李峰、林剑这一批人,早就视秦刚为誓死追随的主公,甚至都会有拥其自立的心思,但是同样也需要能够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大义理由。

这次在辽阳,秦刚则明明白白地指出了此时中原朝廷中的那位赵佶“得位不正”,朝中蔡京胡衍一党“奸佞弄权”的事实,并由宫十二将先帝哲宗皇帝的传位密诏以及御赐金牌、皇后玉玺等物一并带回了流求,这就等于给流求执政院等官衙机构立即赋予了最神圣的“拨乱反正”的外衣,流求官员最看重的政治地位问题迎刃而解!

元符太子赵茂才是赵宋天下真正合法的继位者!

此时在京师皇宫的那位不过是篡权的伪君!

流求执政秦刚是先帝传位秘诏中钦定的辅佐大臣!

所以不愿承认这些的,都将是乱臣贼子。

而现在的流求,就是要恢复大宋的正统江山、驱逐朝中奸臣、匤定天下正义的大本营,请问还有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能够替代如今这样的大义?

当然,秦刚也专门嘱咐过:在流求还未能做好一切准备的时候,必须要对元符太子以及相关的事情做到严格保密。

但是,这样的大事,按目前的法规,是必须要对大议会通告的。而任何消息一旦到了议会,在相对松散的议员之间,那就基本无法控制了。

于是,就在“哎,有个消息我告诉你,你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的模式下,这个消息便在平静之中迅速传遍了整个流求岛。以至于在新年到来之际,许多流求百姓家里的“天地君亲师”神位上面,除了在两边写上自家的祖神、常见的菩萨神仙之外,都不约而同的加上了元符太子的名号。

这一事件的发展,也使得原来计划让太子赵茂可以进入秦州学堂与当地学童一起接受教育的计划完全流产。

所幸,赵茂却在此时迎来了他的最好的老师——黄庭坚。

之前在秦刚丁忧回乡之际,黄庭坚正在知舒州的任上,但是他从内心出发,坚决推辞掉了接替海事院巡阅使一职,原本是想远离朝堂中的利益之争。谁能曾想“树欲止而风不静”,赵佶继位,赵挺之当权,陈举揣意诬告,便把黄庭坚再次免职贬至瘴气横生的广西路宜州进行管制。

惊闻这一消息的秦观,立刻从流求派人半路追上了南贬的黄庭坚,不仅向其透露了自己以及张耒等师兄弟皆在流求的事实,并提出:可以一样设计事故、甚至是替身安排他来流求避祸。相对更加刻板的黄庭坚虽然不会去指责秦观,但却表示自己却是不愿接受这样的安排,因为在他的内心,此时避去流求,无异于背叛朝廷,背叛他对于大义的坚持。

流求派去的人,只能一路跟随着他直到条件极端恶劣的宜州,极可能地以照顾到他的日常生活条件。

幸好元符太子赵茂决定入岛,秦观立即修书,提出希望由黄庭坚来为太子做老师的建议。

这个消息传到宜州后,最终打动了黄庭坚,他才同意流求人帮他在宜州布局诈死,便于这年的春节前夕,秘密来到了流求。

到了流求之后,他依旧婉拒了大议会、执政院等多处的任职邀请,坚持只负责赵茂的经史典籍的老师,同时在仔细观察了之后,要求更加熟悉赵茂习惯的秦盼兮作为其助手,一同负责太子的日常学习。

元宵过后,身在京城的胡衍敏感地察觉到了各种极不正常的现象。

最初还是关于当十钱的事,四海银行被蔡京要求,强行兑换走了大批的通宝钱。胡衍便授意谈建利用处州那里的铜矿,率先私铸当十钱。因为四海银行现在是他布局商贸举措的重要依靠,这里的损失他必须要想办法补回来。

但是,谈建却说此时私铸当十钱过于明显,而且四海银行此时又在风口处,易被抓包。反正是自己手头有铜矿,还可以从南洋那里进口便宜的铜料,不如趁这个机会,多铸些市上紧缺的通宝钱,不仅可以放心地投放,还可以帮助百姓挽回些损失。

一开始,胡衍也没在意这个提议,一是他熟悉自己这位把兄弟的脾气,多少保留了几分秦刚的傻气,二则四海银行还是谈建在主持,他坚持要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但是,随着四海银行从两浙那里调来的通宝钱越来越多,其数量远远超过处州铜矿的产量,那就说明谈建所称的南洋购回的铜料数量极其巨大。当时他在协助秦刚进行交趾之战的后勤安排时,曾经听说过麻逸那里的铜矿勘探工作,只是当时没留心,事后此事便被谈建接手过去,他开始怀疑那里的铜矿含量巨大,只是谈建对此完全否认,只说从各个岛国上搜罗而来,也许就这么多的量用完也就没有了。

关键在于,宁愿私铸通宝钱,不愿去铸当十钱,这是妥妥的自伤其利、却帮助百姓甚大的举动,带有浓浓的秦刚风格。但是当他用这一点去质问时,谈建却立即坦承这个想法就是源自于当初大哥给他们的教导,并反问胡衍不这么觉得吗?

胡衍表面上只能点头承认,但是他的内心依旧还是极为不安,只是感觉行为风格,谈建的确可以去模仿,但是要说到作出如此决策的魄力,却远远不是谈建所能做得出的!

此事过去不久,京中又传出了关于元符太子的传闻。

本来,除了亲自对秦刚与赵茂下手的胡衍,其他人都只知道元符太子与秦刚同时失踪的。只要一日不见到两人的尸首,就一定会有人幻想着太子会在某处突然出现,继而挑战或质疑当今那位天子位置的合法性。

所以,像这类的传言,自崇宁元年开始,差不多三四个月都会出现一次,最终都因查无实据而慢慢消亡。时间一长,大家也开始对这类传言都无感了。

但是,这一次的传言却令胡衍十分地紧张,因为它的出处来源于经常跑海路生意的海商。

跑海路的商人,除非只是固定走北线的高丽与倭国。只要跑南线,就必须绕不开流求。此时的中原地区,只知道流求是大海东南处的一个重要补给转售港。据说那处海岛上有凶恶的吃人土着、还有遍地的毒蛇与猛兽,但是它所处的位置却十分合适。所以海商们就集资向当地土着人买下了一处适合的地方,修建了可以中转交易与补给淡水食物的海港。

这样的话,所有往南的航线,包括由南向北的航线,便可以在这里得到了最佳的停靠休整,而且来来往往的商船,也可以在这里进行转售交易。

只是,出于与流求土着的协议、包括对岛上可怕环境的畏惧,所有的商人都遵循着一条铁律:除了港口区域,绝对不允许上岸的船员离开码头。事实上,这几年来,凡是离开码头的人也都无一例外地人间消失,直到最后,再也无人敢于尝试。

而为了保障南北海路的通畅,预防与反抗沿途海盗的打劫,有一些较大的海商,便就以流求港为基地,雇佣并收买了一些愿意过稳定日子的海盗,成立了流求水师,他们只负责保护沿途海商的安全,便就是中原所能知道的流求水师的情况。

而知道流求部分内情的胡衍,虽然因为先前自己不曾留意,而无法知道岛内的具体情况,但是他却知道:秦刚从两浙路、福建路以及后来的辽东地区迁过去了至少二十万的流民,也知道流求岛内先后过去了林剑、李峰、宫十二以及秦观等人,更是知道流求水师的实力以及最终在南洋海战中起到的相应作用。

关于流求岛之所以会执行如此严格的对外信息封锁政策,胡衍在之前听秦刚讲过,说是想要在那里建设一个重要的基地,以应对未来可能会在东北地区崛起的凶恶无比的女真人。

对于这样的理由,这几年来,随着胡衍渐渐地身居高位,他已经越来越相信是秦刚当年蒙骗他们的一个蹩脚理由了。

因据他接触到的朝廷方面的所有情报中,都没有关于所谓的女真人的威胁。从兵部到枢密院,从来就没有提到过那么遥远的一个野人部落会威胁到大宋的安全。他相信,这件事情的真相,其实就是秦刚为了掩饰他内心的真实野心而精心构筑的一个谎言。

为此,他在与赵驷喝酒聊天时,喝多的赵驷终于有一次向他发牢骚:最初他也是听信了秦刚的话,全力想着如何训练流求水师,可后来却发现,水师一训练完成,最多的事情就是和各地的海商合作,为他们收钱而护航,最后连水师的中下级军官都被海商彻底收买。而留在那里的林剑等人最后连他的话也不再听了。

一直等到秦刚回高邮丁忧之后,留在沿海水师的他已经发现,与流求水师越来越难以沟通,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要建立在钱的基础上,那里已经完全被几家大海商所控制,成为他们出海跑商的一个工具。

而海商因为常年在海上漂泊,挣的都是玩命的钱,最后基本上与海盗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成为了胆大心黑且难驯的主。

为了应对南洋各个岛国的军队,他们不惜拿出足够的海贸利润,从最初的拉拢,然后开始花钱雇佣,最后终于直接控制了整个流求水师为他们服务。尤其是在与秦刚失去了联系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约束管控流求的海商们,他们还进一步地垄断了与流求相关的海航线。以至于现在,就连赵驷他也没法进入流求岛内部。

同时,京城里的秦湛也曾与他聊过:原本他早就想离开京城,前往流求去侍奉父亲,但是现在管控流求的人规定了:一旦进入岛内的人就不允许再出去。像他父亲这样年纪的,原本就是要躲避朝中的党争迫害,躲在岛上安度晚年也就算了,而他目前还处于大好的年华,京城又有着诸多的产业足够他可以逍遥自在,哪里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所以也就放弃了过去的想法,重新待在了京城。

不过,不管是这些海商、还是他们控制的那些海盗水师,他们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只想赚更多的钱,更不会关心中原的事务,所以他们虽然基本不再听从他赵驷的指令,但是如果可以支付的足够的报酬,也是愿意与大宋水师展开一起合作。

之后,这种合作关系也在赵驷带领沿海水师去南洋掠夺几个小国财富的战果中得到了证实,并且因为带回的大量战利财富得到了胡衍的最终信任。虽然流求水师与赵驷的沿海水师分别要从中留下大半的所得,但是毕竟剩下来的都是无本的收获,他与皇帝对此都很满意。

同时,通过赵驷与流求水师的合作,东南沿海各港口的海贸生意,在他与蔡京妥协之后的层层盘剥的经济政策之下,不仅可以勉强维持市面上的繁荣以及不断增长的海税收入,这也是胡衍引以为傲的朝堂晋升的资本。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虽然流求岛存在着种种的未解之谜。但是,它再怎么着,也不过只是一个远悬海外的小岛,相对于此时他已经十分接近的大宋朝堂中枢,又能算得上是什么呢?充其量不过是个较有规模的海盗窝点而已!

胡衍便一直没有对流求的情况太上过心。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如果元符太子真的进入了流求岛,那这个消息的背后还会有新情况:因为如果赵茂还活着的话,秦刚就也有可能活着,拥有了这两人的流求岛,就不可能会再是一个海盗窝的概念了!

此时,他正在训斥如今帮他负责京城情报网的钱贵:“你知道我每年在你手下的这帮子人身上要花多少钱吗?如果我拿去补贴那些愿意靠向我的官员,我不知还会在朝中能多上多少的助力?但就算是这样子,你们连如此重要的信息都没有查到过?”

“爷,这事真不赖我们啊,元符太子这事犯大忌讳,在京城的人就算是听着一星半点,也不会有人去议论这事。而且,之前关于这事的好多传闻最后不都查明是谣言么?”钱贵很委屈地辩解道。

“你知道个屁!这消息是蔡小七那边查到的。你是怀疑小七的能力么?”

钱贵一听,立即闭了嘴。

蔡小七从高邮的水泥会社时就开始跟着胡衍,时间要比钱贵他还要长得多,也是当年跟着胡衍从京城一起去西北,最后又一同赶回沧州的几人之一。只是蔡小七不善言辞,只知道做事,不如钱贵对于胡衍应承多、奉迎多。所以在开始的时候,胡衍相对更加信任于钱贵,多数重要的事情都交给钱贵来做,只把外围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交给蔡小七去打理。

钱贵跟着胡衍一路去京城、去辽东、去九州岛,又回到京城协助秦湛开始管理京城情报网,并秉承着胡衍的指示,秘密地开始控制住了京城情报网里的各个关键岗位。

而在这段时间里,蔡小七一直只在沧州默默地经营着北方相关商贸资源的事情。

直到建中靖国三年的夏天,秦刚在京城出事,胡衍假装是从杭州匆匆地赶回京城,在众人面前演出了一场要追随大哥秦刚的遗志、收拾重整其政治遗产的关键时刻,这时的秦湛消极退出,而李禠则冷眼旁观,包括沧州那里的顾大生也犹豫不决。

而在这个重要的关头,手头牢牢掌管着河北多家商社资源的蔡小七,率先站出来力挺胡衍,这才影响了李禠、再加上赵子裪的合作,之后顾大生的新沧军以及再之后赵驷那里的东南水师才陆续地倒向胡衍这一边。

一直到了眼下,胡衍在江浙以及东南一带的经济基础,是靠朱冲朱勔父子俩去巧取豪夺;而在北方这里,却都是靠着蔡小七的忠心耿耿与兢兢业业的经营。

最关键的是,蔡小七所掌管的河北两个海港的生意市场,也是中原与流求进行商贸往来的最重要据点。胡衍在眼下难得可以掌握到的极少数与流求相关的有用信息,都来自于蔡小七,包括这一次的有关元符太子的消息。

胡衍所紧张的是:尽管他亲眼看到了秦刚与赵茂两人倒在了他扔出去的轰天雷之下,尽管他还在之后亲眼见到了白马县仵作从现场收集的残肢手指上的身份戒指。可是,这么多年来对于大哥秦刚的天然敬畏以及无法抹去的迷信心理,仍然让他陷入到了莫名的恐惧之中。

之前,他曾经让钱贵想方设法地安排了多名眼线,混进了海商船队中,在得到去流求港停靠的机会时,让他们设法偷偷上岸进行刺探。不过非常遗憾,没有一人能够安全返还,直到最后只能放弃这一念想。

对于这样的情况,胡衍决定还是分两手准备:

其一,他开始密切关注起赵驷的沿海水师那里的动静。因为他能感受到:赵驷目前愿意与他进行合作,关键的基础在于秦刚已不在世。而如果一旦秦刚还活着,那他弑兄投荣的事实一被证实,赵驷必然要翻脸相向;

其二,他还是亲自指示蔡小七,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想办法对流求进行渗透,无论如何,都得要搞清楚元符太子事件的真假。

不过,朝中蔡京咄咄逼人的行动,还是分散走了他不少的精力。在原本算是他与童贯的基本势力范围的西北地区,由于鄜延路安抚使陶节夫投靠了蔡党,使得他们大受被动。于是他与高俅密谋后,决定推动童贯再次去西北监军,希望通过对青唐地区的二次开边行动,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影响与实力。

而这一计划也得到了赵佶的赞同,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放弃的浩大武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雁鸣长空 异度 护花状元在现代 忠犬神探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抗战之红色警戒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红楼从庶子开始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楚武信君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衣冠谋冢 笔架叉将军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