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影美颜

德兰Y

首页 >> 侠影美颜 >> 侠影美颜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洪荒之盘王证道 我亲爱的小竹马 综武:前往武当山,中途救岳灵珊 苟在女魔头身边偷偷修炼 抗战:从八佰开始 霸天龙帝 长生天阙 重生之都市仙尊 圣师魔命 凡人世界里的大师兄 
侠影美颜 德兰Y - 侠影美颜全文阅读 - 侠影美颜txt下载 - 侠影美颜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

第87章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作者:【先秦】孟轲

齐宣王[1]问曰:“齐桓、晋文之事[2],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3],则王乎[4]?”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5]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6]。’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7],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8]?’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9]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10]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11]知之?王若隐[12]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13]。而易之以羊也[1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15]。”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16]也。”

王说[17]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18]。’夫子[19]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20];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21]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22]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23],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24],而不见舆薪[25]。’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26],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27]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28],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29],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30],以及人之老;幼吾幼[31],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32]。诗云[3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4]。’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之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35],然后知轻重;度[36],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37]!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38]不足于口与?轻暖[39]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40]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41]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42],朝秦楚[43],莅中国而抚四夷[44]也。以若[45]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46]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47]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48]。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49]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50]。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51]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52]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5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54],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55],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56],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7]。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1]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宣”是他死后的谥号。[2]齐桓、晋文之事: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五霸之首;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继齐桓称霸。事,指称霸诸侯的事。宣王想效法齐桓、晋文,谋为霸主。[3]无以:如果不能不说的话。以:同“已”,止。[4]则王乎:那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吧。王(wàng旺),作动词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之意。[5]胡龁(hé合):人名,宣王左右的近臣。[6]衅钟:古代新钟铸成,要杀牲取血,涂抹钟的缝隙,因而祭之。[7]觳觫(hu su胡速):恐惧战栗的样子。[8]与(yu鱼):同“欤”,疑问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下同。[9]爱:吝惜、舍不得。[10]无异:不要奇怪。[11]恶(wu乌):怎么。[12]隐:可怜,不忍。[13]我非爱其财:一般选本,此句未加句读,但这是宣王先为自己申辩,并非舍不得(一头牛的)财,是个判断句,故句断。[14]而易之以羊也:而,当译作“可是”。宣王的意思是自己一时疏忽,易之以羊,造成事实。[1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这是主谓倒装句。牛的价值大,羊的价值小,以羊易牛,则百姓之谓我爱财也宜矣。[16]远庖厨:远,使动用法,使厨房离居室远些。[17]说:通“悦”,高兴。[18]“诗云”三句:下引诗句见《诗·小雅·巧言》。[19]夫子:先生,这里指孟子。[20]不得吾心:即吾心不得,心里想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21]戚戚:心情激动的样子。[22]复:报告。[23]钧:古代重量单位名称。三十斤。[24]明:视力。秋毫之末:鸟兽秋天新生的羽毛的尖端,极其纤细。[25]舆薪:整车的柴。[26]今恩足以及禽兽:前省“孟子曰”,表示语气紧凑。恩,恩惠。恩及禽兽,指齐宣王不忍杀一头牛。[27]形:具体体现。[28]太山:即泰山。北海:渤海。[29]为长者折枝:有三说:一、枝通“肢”,对长辈弯腰作揖;二、枝通“肢”,替长辈按摩肢体;三、替长辈折根树枝。总之,都表示很容易做到的事。[30]前“老”字作动词用,尊敬。后“老”字名词,老人。[31]前“幼”字动词,爱护幼小。后“幼”字名词,小孩。[32]天下可运于掌: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运转。比喻很容易治理。[33]诗云:下引诗句见《诗·大雅·思齐》。[34]刑于寡妻:先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刑,通“型”,榜样;这里活用为动词。寡妻,寡德之妻,诸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如诸侯自称“寡人”一样。御:治理。[35]权:秤锤。这里用作动词,用秤称。[36]度:用尺量。[37]度(duo夺)之:慎重考虑这桩事。[38]肥甘:肥美鲜甜的食品。[39]轻暖:轻软暖和的衣服。[40]采色:文采美色,指绘画装饰。[41]便嬖(pián bi骈蔽):在王的左右被宠幸的人。[42]辟土地:扩张地盘。[43]朝秦楚:使秦国楚国来朝贡。[44]莅(li利):临,这里引申为统治。中国:古指北方中原地区。四夷:指四方的异族。[45]若:这样,如此。下句同。[46]犹缘木而求鱼:好比爬到树上去捉鱼,喻根本不可能实现。缘:攀登。[47]邹:当时的小国,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只有几十方里土地。楚:当时的大国,拥有今湖北、湖南、安徽等广大地区,战国时疆域又有扩大。[48]盖:发语词,有承上启下作用。一说盖通“盍”,何不。本:根本,指行王道。[49]惛(hun昏):同“昏”。头脑昏乱。[50]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放,放荡,放纵。辟,同“僻”,行为不正。邪,和“僻”同义。侈,和“放”同义。总的是指不遵守封建社会的规章制度,干犯上作乱的事。[51]罔民:欺骗陷害人民。罔,同“网”,意为张网捕捉。[52]制:制订,规定。[53]五亩之宅:古代行井田之制,一夫(有劳动力的男丁)可以分得五亩住宅土地,一半在田中,一半在村庄。春耕开始,居田中之宅;冬天农事完毕,还居村庄。树之以桑:在住宅墙下种桑。[54]“鸡豚”二句:豚,小猪;彘(zhi至),大猪。此二句说各种家畜不要在交配生育的时候随便宰杀,以利于繁殖。[55]百亩之田:古时一个劳动力受田百亩。勿夺其时:不要耽误农时,即不在农忙季节征徭役。[56]谨:重视。庠(xiáng祥)序:地方上的学校名称。殷代叫“序”,周代叫“庠”。[57]颁:同“斑”。颁白,头发花白的老人。负:背上背东西。戴:头上顶东西。此句说百姓都知道敬老,可以替老年人出力。

赏析:

这是《孟子》七篇中少数千字以上的长文之一。虽然形式上全属对话,实际上却是一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的政论文。它全面、集中地反映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即行仁政、“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也充分体现了孟子善辩、善譬的语言艺术和纵横捭阖的文章气势,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兹举其要者予以鉴赏。

一、高屋建瓴,片言居要。

战国时代,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都想以武力兼并别国,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给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之父威王曾两次大败魏军(一为前353,于桂陵;一为前341,于马陵),并以善于纳谏着称,有“战胜于朝廷”之誉(《邹忌讽齐王纳谏》)。宣王本人也曾攻破燕国都城(前314),威震诸侯;并且继承其父威王遗业,在稷下(齐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地区)扩置学宫,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正以客卿身分在齐宣王身边供职。宣王野心勃勃,很想凭武力称霸中原,所以劈头就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其用心至为明显。但是孟子是极端鄙视霸道的,曾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告子下》)。他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意在反对暴政,反对战争,提倡仁爱,提倡礼义,借以缓和矛盾,发展生产,从而达到天下统一、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也表现出孟子对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的深切同情。现在面对宣王的问题,该如何回答呢?桓文之事,孟子并非真的不知(在《论语》和《孟子》两书的其他篇章中都有所评价),而是不愿讲,不屑讲;可是如果直接这样回答,那么谈话就无法再进行下去,而孟子要想说服宣王行王道的意图,更是无法实现。于是孟子一方面保持他的“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的豪迈气概,另一方面又巧妙地采用“求同”的战术,设法把对方引入自己所要劝说的范围之内。他用“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的话,就轻轻把宣王的问题推掉;接着又用“无以,则王乎”一语,把问题拉到自己铺设的轨道上来:真有一种高屋建瓴之势。尽管宣王对王道并不热心,可是他有“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也就是说,希图能够统一天下,而行王道可以不战而统一天下,这“统一天下”,正是孟子所要“求”的“同”;宣王也想听听,于是又有“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再问。孟子及时抓住这个机会,用极其明确的、斩钉截铁的语言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并以此作为全篇立论的总纲,真乃“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孟子的这一观点,正是他的“民贵君轻”、“得民心斯得天下”的民本思想的体现,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二、因势利导,层层紧逼。

孟子是很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地进行说理的。孟子深知宣王虽然颇有兴趣地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可是实际上宣王非但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连“保民”的念头过去也根本没有动过。因此,如果在这时就直接向宣王宣传“保民”的做法,是根本没有基础的,在论辩上就不能求速胜(欲速则不达),而应采用因势利导、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欲擒故纵、步步紧逼、穷追不舍的方法,以求全胜。请看文中四大论辩回合的表现。

首先,帮助宣王树立起“保民而王”的信心。谁都知道,善于发掘对方的长处,也就容易讨得对方的欢心。在这一回合中,孟子抓住“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抓住宣王说过“吾不忍其觳觫”这句话,大做其文章,先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而此心正是能“保民而王”的基础。但孟子并不满足于自己来下结论,于是又借“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这一误解,并特意强调“以小易大”,让宣王陷入窘境。这时“王笑曰”的“笑”,乃是一种无可奈何、自我解嘲的笑。接着孟子代为辩解,帮他摆脱困境,肯定“是乃仁术”,并且说不光你宣王是这样,君子也都是这样。这就使得宣王十分高兴,把孟子看成是“深知我心”的人。经过这样一擒一纵,孟子不仅向宣王宣传了有了“不忍之心”,就可以“保民而王”的道理,而且博得了宣王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

接着,解决宣王主观上“为”与“不为”的思想矛盾。宣王被孟子说动了,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忍之心“合于王”的道理,说明他的思想基础仍很薄弱,他的思想矛盾还是没有解决。如果这时就直接告以“老吾老”“幼吾幼”的推恩方法,那只能是一种生硬的灌输,效果肯定不佳。必须首先解决他思想上的矛盾,使他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完全能够做到“保民而王”,目前之所以未能做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于是孟子连续用了三个贴切生动的比喻,由小及大,由此及彼,让宣王自己开动脑筋,既作出了否定判断,又提出了问题;然后亮出主旨:“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即不能“推恩”。因为按照儒家说法,仁爱是有等级的,先“亲亲”,后“仁民”,最后才是“爱物”。现在宣王既能“爱物”,那理应能够“仁民”了。这样,就打消了宣王的畏难情绪,调动了他行王道的勇气。在这基础上再正面说理,应该如何推恩,推恩的好处,不推恩的害处,并以古人为榜样,鼓励宣王效法古人,语重心长地请宣王深思猛省。至此,宣王除了默认之外,已无话可说,孟子又取得第二回合的胜利。

再次,排除宣王“保民而王”的巨大障碍。孟子深知此时的宣王,虽然理性上已不得不承认王道学说是有道理的,但是他的灵魂深处还存在以战图霸的“大欲”,凭武力统一天下这一条所谓“捷径”的幻想,而这是行王道的巨大障碍。“不破不立,不塞不流”,因此,孟子主动挑起第三回合的论辩,以便把问题讲深讲透,将障碍排除。这里,孟子又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避免一上来就正面强攻,直接点穿。他故作不知,反复设问,旁敲侧击,先逼出宣王自己说“将以求吾所大欲”,再逼出宣王自己说“吾不为是也”,在这基础上,才以排山倒海、不容申辩的气势,连用“辟土地,朝秦楚”等四个排比短语,揭示了宣王“大欲”的实质;紧跟着,用“缘木求鱼”作喻,点出图霸根本不可能实现,让宣王死了这条心。但宣王还是不死心,认为孟子言过其实。孟子干脆乘胜追击,强调指出“缘木求鱼”,只是徒劳无功,而以武力图霸,将招惹灾祸。为使宣王心服,再用“邹与楚战”作喻,点明胜负、强弱之理。至此,宣王也不得不承认孟子所说是完全正确的。破了以后就得立,最后孟子又用一连串排句从正面为宣王描绘了一幅“发政施仁”以后的美好图景,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打中了宣王好大喜功之心,宣王不得不为之心折,说了一番诚恳请教的话,表示愿意试行“王道”。通过第三回合的论辩,孟子才完全取得胜利。

最后,向宣王阐述“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在宣王虚心求教、愿意试行的基础上,孟子这才拿出他的一整套施政纲领来。这个纲领的要点有二:一是“制(规定)民之产”(富民),二是“谨庠序之教”(教民)。先使民“仰事俯畜”无虞(即达到温饱水平),这是“王道之始”;再使民懂得礼义,这是“王道之成”。在孟子看来,除士之外,一般百姓没有“恒产”就没有“恒心”,也就没法讲求仁义(与管子《牧民》所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之意有相近之处)。这里虽然存在着封建士大夫鄙视劳动人民的不正确成分,但是这一看法,已初步接触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成分,在当时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的观点。

当然,孟子的“王道”主张,最终还是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肯发善心、并懂得推恩的基础上,在战国列强纷争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正因为如此,所以孟子虽能言善辩,说得齐宣王口服心服,但事后宣王并没有真正采纳孟子的主张,并付诸实施。孟子在齐国呆了几年,也曾多次企图说服宣王行王道,但始终不得志,结果只能悻悻离去。

但从论辩的角度说,确实不愧为大手笔。全文先后有序,环环相扣:王天下的关键在乎保民;保民的前提是要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要不断发扬推广,即善于推恩;推恩的具体表现是摈弃武力征战,重视富民、教民。真好比一路斩关夺隘,最终直捣黄龙,值得认真体会学习。

三、比喻精当,气势磅礴。

在先秦诸子的着作中,多数善于运用寓言、比喻来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而孟子尤为突出。汉代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说孟子的文章“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是颇有道理的。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来说理,在第二大部分的论述中已有涉及,现再举几例。如“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这个问题要想正面回答是很困难的,但孟子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这两个夸张性比喻,就把“不为”与“不能”的区别一下子端在对方面前。又如用“天下可运于掌”比喻懂得推恩,天下就很容易治理,真是简练鲜明之至!再如,用武力争霸天下的困难与危害,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孟子用了“缘木求鱼”“邹与楚战”两喻,就把道理说得十分清楚;更妙的是“邹与楚战”一喻,让宣王自己先得出“楚人胜”的结论,这样,宣王企图“以一服八”的谬误,也就不言自明了。

全文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来论辩、说理,就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势不可当。特别是文中多次使用了排比句,极尽铺排的能事,读来气势磅礴,音调铿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此外,如“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的反复逼问(前一问偏于疑,偏于责,后一问则偏于启发与期望),“盖亦反其本矣”“则盍反其本矣”的两次呼告,都如见其色,如闻其声,语意关切,令人心动。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曾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欣赏孟子的文章,对韩愈这句话,就会体会得具体而深刻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星际虫族之恋爱合集 王妃太彪悍:爷,休书拿来! 林岚秦小雅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玄鉴仙族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嚣张娘亲别想逃 听说,爱情回来过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大叔爱萌妻 朕,君临天下! 大神夫人有点萌 人间最强兵 都市之纨绔军医 空间之田园商妃 异度 
经典收藏赝太子 人道大圣 猎艳江湖 镇妖博物馆 原来我就是大魔头 这年头,谁还正经修仙 这个猴子超强却过分谨慎 李易陆璃小说阅读免费 我的师父是个谪仙 大秦开局震惊诸子百家黑的蚂蚁 女侠叶沛 异世神级鉴赏大师 我家妹妹绝对不是普通人 洪荒之文殊菩萨 大奉打更人 剑神侠侣传 烽火寄平安 虐完病娇反派后,他哭着求我别走 混沌大至尊 天行缘记 
最近更新新玉箫英雄传 武侠反派:开局洗白救乔峰,女侠全沦陷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夜斩仙 史上最弱男主角 天绝剑破宿命劫 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 大宋枭雄 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纵横诸天:从修炼辟邪剑法开始 异界纵横之我在江湖搞发明 逆世灵霄纪 霍东觉之威震四方 万化仙主,从捡漏废丹开始! 开局力挺宁中则,李青萝求放过 学渣的传奇人生 刺世天罡 萌娃姐弟闯江湖 夜色温和 辞京华 
侠影美颜 德兰Y - 侠影美颜txt下载 - 侠影美颜最新章节 - 侠影美颜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