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影美颜

德兰Y

首页 >> 侠影美颜 >> 侠影美颜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的提升没有限制 无敌修真系统 不灭武尊 长生不老永不休 综武:前往武当山,中途救岳灵珊 空间修仙:重生逆袭小孤女 至尊仙朝 公子世无双 重生之都市仙尊 天命第一仙 
侠影美颜 德兰Y - 侠影美颜全文阅读 - 侠影美颜txt下载 - 侠影美颜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

第131章 尚书·虞书·尧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u003cheader\\u003e\\u003c\/header\\u003e\\u003carticle\\u003e\\u003cp idx\\u003d\\\"0\\\"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0\\\"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u003e作者:【先秦】佚名\\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2\\\"\\u003e曰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2],钦明文思安安[3],允恭克让[4],光被四表[5],格于上下[6]。克明俊德[7],以亲九族[8];九族既睦,平章百姓[9];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10]。\\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p_idx\\u003d\\\"\\\"\\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2\\\"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2\\\"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3\\\"\\u003e注释:\\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3\\\"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3\\\"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4\\\"\\u003e[1]曰若:金文常见,或作“雩若”“粤若”“越若”,句首语气词,无义。稽古:查考往事。稽,考察。 [2]帝:史家之称,三皇五帝是史家构拟的上古帝王世系。原始社会没有国家,也没有皇、帝和王,此处“帝”实为部落联盟首领。尧:号放勋,相传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着名部落首领,属陶唐氏,所以又称唐尧。本书一切专名仍沿用经文。 [3]钦:恭敬节俭。郑玄说:“敬事节用谓之钦。”明:明察。郑玄说:“照临四方谓之明。”安安:温柔宽容的样子。《尚书考灵曜》作“晏晏”,郑玄注:“宽容覆载谓之晏。”《尔雅·释训》:“晏晏,温和也。” [4]允:确实,的确。克:能。让:谦让。 [5]被:遍及。四表:四方,四海之外。 [6]格:通“各”。各,甲骨文义作“来”“至”。上下:指天地。 [7]俊:杰出,才智超过一般的人。《说文》:“俊,才千人也。” [8]亲:使动用法,义为“使……亲近和睦”。九族: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九代。泛指至亲。 [9]平:实为“釆”之形讹,义为分别、辨别。《说文》:“釆,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读若‘辨’。”详见惠栋《九经古义》。章:彰明。百姓:指百官。孔疏:“百姓谓百官族姓。” [10]黎:众。於:代,递。《尔雅·释诂》:“於,代也。”时:善。雍:和睦。\\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4\\\"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4\\\"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5\\\"\\u003e第一段,概述尧的品德和功绩。\\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p_idx\\u003d\\\"\\\"\\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5\\\"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5\\\"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6\\\"\\u003e乃命羲、和[1],钦若昊天[2],历象日月星辰[3],敬授人时[4]。分命羲仲,宅嵎夷[5],曰旸谷[6]。寅宾出日[7],平秩东作[8]。日中[9],星鸟[10],以殷仲春[11]。厥民析[12],鸟兽孳尾[13]。申命羲叔,宅南交[14]。平秩南讹[15],敬致[16]。日永[17],星火[18],以正仲夏。厥民因[19],鸟兽希革[20]。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21],平秩西成[22]。宵中[23],星虚[24],以殷仲秋。厥民夷[25],鸟兽毛毨[26]。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27]。平在朔易[28]。日短,星昴[29],以正仲冬。厥民隩[30],鸟兽氄毛[31]。帝曰:“咨[32]!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33],以闰月定四时[34],成岁。允厘百工[35],庶绩咸熙[36]。”\\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p_idx\\u003d\\\"\\\"\\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6\\\"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6\\\"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7\\\"\\u003e注释:\\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7\\\"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7\\\"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8\\\"\\u003e[1]乃:关联副词,于是。羲、和:尧时制定历法的官。马融曰:“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 [2]若:顺从。昊:广大。 [3]历:推算。象:取法。《楚辞》王逸注:“象,法也。” [4]人:本作“民”,唐天宝三载卫包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见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 [5]嵎夷:地名,在东海之滨。 [6]旸(yáng)谷:相传为太阳升起的地方。《说文》:“旸,日出也。” [7]寅:敬。宾:傧,导。 [8]平秩:辨别测定。 [9]日中:昼夜等长,指春分日。 [10]星鸟:指南方朱雀七宿。因呈鸟形,故称“星鸟”。 [11]殷:正,确定。仲:每季度中间的一个月。 [12]厥:其。析:分散。 [13]孳尾:生育繁衍。孔传:“乳化曰孳,交接曰尾。” [14]交:交趾,地名。《墨子·节用》《韩非子·十过》都说:“尧治天下,南抚交趾。” [15]讹:运行。《诗经·小雅·无羊》:“或寝或讹。”毛传:“讹,动也。” [16]致:回归。 [17]日永:夏至日白天最长。永,长。 [18]星火:大火星。东方青龙七宿之一,夏至日黄昏出现在南方。 [19]因:就,指就高地居住。《吕氏春秋·仲夏纪》《礼记·月令》都说:“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 [20]希革:稀毛。希,通“稀”。郑玄说:“夏时鸟兽毛疏皮见。” [21]饯:用酒食送行。《尚书易解》:“践,送也。”纳日:入日,落日。《尚书大传》作“入日”。 [22]西成:太阳西落的时候。《皋陶谟》郑玄注:“成,终也。” [23]宵中:夜昼等长,指秋分日。 [24]星虚:星名。北方玄武七宿之一。 [25]夷:平,指到平地居住。 [26]毨(xiǎn):羽毛更生。 [27]幽都:幽州。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28]在:察。见《尔雅·释诂》。朔:北方。易:改易。这里指运行。 [29]星昴:星名,西方白虎七宿之一。 [30]隩(yu):通“奥”,室。这句话是说:民避寒而入室内。 [31]氄(rong):细毛。 [32]咨:《玉篇·口部》:“咨,咨嗟也。”表感叹。 [33]期(ji):一周年。有:连词,通“又”,用于整数与余数之间。 [34]闰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需时二十九天多。一年十二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年的实际天数少十一天多。因此必须安排闰月。 [35]允:用。《经传释词》:“家大人曰:允,犹用也。《书·尧典》曰‘允厘百工’,言用厘百工也。”厘:治理。百工:百官。 [36]庶绩咸煕:许多事情都兴办起来。庶,众。咸,范围副词,都。熙,兴。庶绩,受事主语。\\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8\\\"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8\\\"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9\\\"\\u003e第二段,记叙尧分命羲氏、和氏制定历法节令。\\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p_idx\\u003d\\\"\\\"\\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9\\\"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9\\\"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0\\\"\\u003e帝曰:“畴咨若时登庸[1]?”放齐曰[2]:“胤子朱启明[3]。”帝曰:“吁[4]!嚚讼可乎[5]?”帝曰:“畴咨若予采[6]?”驩兜曰:“都[7]!共工方鸠僝功[8]。”帝曰:“吁!静言庸违[9],象恭滔天[20]。”帝曰:“咨!四岳[11],汤汤洪水方割[12],荡荡怀山襄陵[13],浩浩滔天[14]。下民其咨[15],有能俾乂[16]?”佥曰:“於[17]!鲧哉[18]。”帝曰:“吁!咈哉[19],方命圮族[20]。”岳曰:“异哉[21]!试可乃已[22]。”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p_idx\\u003d\\\"\\\"\\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0\\\"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0\\\"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1\\\"\\u003e注释:\\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1\\\"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1\\\"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2\\\"\\u003e[1]畴:疑问代词,谁。咨:句中语气助词,无义。若:善,治理好。时:四时。登庸:提升,任用。《尔雅·释诂》:“登,升也。”马融说:“羲和为卿官,尧之末年皆以老死,庶绩多阙,故求贤顺四时之职,欲用以代羲和。” [2]放齐:与下文驩兜、共工皆为尧臣,皆列于四凶。 [3]胤:后嗣。朱:丹朱,尧的儿子。启明:开明。 [4]吁:叹词,惊叹中又带有否定的语气。 [5]嚚(yin):不说忠信的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讼:争,好争辩。 [6]采:事。《皋陶谟》“载采采”,《史记·夏本纪》作“始事事”。 [7]都:叹词,《书集传》:“都,叹美之辞也。” [8]共工方鸠僝(zhuàn)功:共工防救水灾,已具功绩。方,通“防”。鸠,通“救”。《说文》引作“救”。僝,马融说:“具也。” [9]静言:巧言。《汉书·翟方进传》:“静言令色,外巧内嫉。”庸:时间副词,经常。《尔雅·释诂》:“庸,常也。”违:邪僻。 [10]象恭:貌似恭敬。滔天:弥漫接天,形容气性高傲。滔,漫。 [11]四岳:官名,主持四岳的祭祀,为诸侯之长。 [12]汤(shāng)汤:水大的样子。方:遍,范围副词。孙星衍说:“‘方’与‘旁’通。《说文》云:‘旁,溥也。’”割:通“害”。孔传:“割,害也。” [13]荡荡:叠音词,水广大的样子。怀:包围。襄:上,涨上,漫上。 [14]浩浩:叠音词,水势远大的样子。滔天:巨浪接天,形容水势汹涌澎湃。 [15]其:语气副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应当、必定。 [16]有能俾乂:意即有能使洪水得到治理的人吗?俾,使。乂,治理。也有学者认为《尚书》无“者”字结构,“能俾乂”相当于“能俾乂者”。 [17]於:叹词,《助字辨略》:“又音‘乌’,叹美辞也。《书·尧典》:‘佥曰:於!鲧哉!’疏云:‘於,即呜字,叹之辞也。’” [18]鲧:尧的大臣,禹的父亲。哉:语气词,表示商度语气。《舜典》“佥曰:垂哉”及“佥曰:益哉”之“哉”同。 [19]咈(fu):违背。哉:语气词,这里表示陈述语气。 [20]方命:郑玄说:“方,放。谓放弃教命。”圮(pi):毁坏。《尔雅·释诂》:“圮,毁也。”族:族类。 [21]异:举。哉:语气词,这里表示祈使语气。 [22]试可乃已:江声说:“试、已,皆用也。言用之可乃用尔。”又,此句《史记·五帝本纪》作“试不可用而已”。钱大昕说:“古人语急,以‘不可’为‘可’。”可备参考。\\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2\\\"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2\\\"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3\\\"\\u003e第三段,记叙尧选拔官吏的情况。\\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p_idx\\u003d\\\"\\\"\\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3\\\"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3\\\"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4\\\"\\u003e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1],巽朕位[2]?”岳曰:“否德忝帝位[3]。”曰:“明明扬侧陋[4]。”师锡帝曰[5]:“有鳏在下[6],曰虞舜。”帝曰:“俞[7]!予闻,如何?”岳曰:“瞽子[8],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9],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10],观厥刑于二女[11]。”厘降二女于妫汭[12],嫔于虞[13]。帝曰:“钦哉!”\\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p_idx\\u003d\\\"\\\"\\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4\\\"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4\\\"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5\\\"\\u003e注释:\\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5\\\"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5\\\"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6\\\"\\u003e[1]庸:用。 [2]巽:通“践”,《史记·夏本纪》作“践”。《礼记·中庸》“践其位”,郑玄注:“践,犹升也。” [3]否(pi):鄙陋。《史记·五帝本纪》作“鄙”。忝:辱,谓配不上。 [4]明明:前“明”字,动词,明察;后“明”字,名词,贤明的人。扬:推举。侧陋:疏远隐匿,指地位卑微的人。 [5]师:众人。锡:赐,这里指献言。《尚书易解》:“古者下对上亦称锡,犹今言贡献。” [6]鳏:疾苦的人。《尔雅·释诂》:“鳏,病也。”“病”有“苦”义,《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7]俞:叹词,表示应答。《尧典》中的叹词“俞”皆用于对话。李学勤指出,传世文献中,“俞”作为叹词,见于《尧典》《舜典》《皋陶谟》《益稷》及伪古文《大禹谟》,先秦别的古籍少有此用法;而甲骨卜辞中也有“俞”作为叹词的用例,可证《尧典》来源很古。 [8]瞽:盲人。指舜的父亲乐官瞽瞍。瞽,《史记·五帝本纪》引作“盲”;瞽子,引作“盲者子”。 [9]以:介词,因为。烝烝:叠音词,厚美。《诗经·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毛传:“烝烝,厚也。”《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烝哉。”《韩诗》谓:“烝,美也。” [10]女:嫁女。时:通“是”,代词,此处意谓“这个人”。 [11]厥:其。刑:法,这里指法则。《诗经·大雅·思齐》:“刑于寡妻。”毛传:“刑,法也。”二女:尧的女儿娥皇、女英。 [12]厘:命令。妫(gui):水名。汭(rui):水湾。 [13]嫔:妇,这里指嫁于虞舜为妇。\\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6\\\"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6\\\"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7\\\"\\u003e第四段,记述四岳推荐舜、尧考察舜的情况。\\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p_idx\\u003d\\\"\\\"\\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7\\\"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7\\\"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8\\\"\\u003e点评:\\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8\\\"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8\\\"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19\\\"\\u003e典是《尚书》的重要体式。《说文》解释“典”的字形象册在几上,故云:“大册也。”“五帝之书也。”《尧典》是记述唐尧美德和功绩的政史资料,确切的成书年代目前尚不可考。开篇“曰若稽古”,说明不是实录,是后人考述古事。\\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19\\\"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19\\\"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20\\\"\\u003e《尧典》是中国上古史的奠基篇。中国古代的帝王世系由《史记》的《五帝本纪》建构。《五帝本纪》的史料来源就是《尧典》《舜典》全文,再辅以战国末的《五帝德》和《帝系姓》的相关材料。\\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20\\\"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20\\\"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21\\\"\\u003e《尧典》也是中国政书的最早篇章。《尧典》反映了政统古老的禅让制度。最高权力如何交接,是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文献记载古代中国曾出现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交接制、禅让制和世袭制。相比较而言,禅让制具有民主性质,继任者需要经过推荐和考察,选择的条件也不是仅仅根据贵贱和社会关系。尧老了,谁继任?尧打算让位于四岳而不是儿子丹朱;四岳谦让,一致推举舜。舜当时还是一个平民,家庭成员皆非善类,其父不依德义,母亲不言忠信,弟弟傲慢无礼,舜都能与他们和谐相处。四岳认为舜有孝行美德,一定能够治理好天下。尧很慎重,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观察舜的私德内美,后来又让舜管理各种事务,观察舜的才智能力,确信舜德才兼备,才把权力交给舜。禅让制不仅见于《尧典》,还见于先秦的儒家墨家文献。出土文献也有记载,诸如,郭店楚简的《唐虞之道》和《穷达以时》,上博简的《容成氏》和《子羔》。这些记载展现了《礼记·礼运》“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大道之治,成为人们孜孜向往的美政。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在几千年的世袭帝制时代,有些王朝不仅开国要举行隆重的禅让仪式,如商汤三让,秦汉迄清甚或数十次出现过禅让,如汉献帝刘协禅让,当然多数禅让都是被迫的。也有不少史料记载唐虞禅让不是史实,《竹书纪年》记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韩非子·说难》认为唐虞夏商周的政权交接充满血雨腥风:“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这些记载完全颠覆了正统儒学的史学观。但研究证明,尧时不是“家天下”,部族联盟首领不得专权擅行。此外,后世少数民族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都曾实行过首领出于公推的制度。因此,远古的禅让应有史实基础,只是未必如文献记载得那样美好。\\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21\\\"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21\\\"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22\\\"\\u003e《尧典》还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军事民主制。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小的氏族发展成大的部落,部落之间的联系形成更大的部落联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部落联盟会议。部落联盟的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决定,部落联盟首领不能独断专行。美国着名学者摩尔根称这一部落联盟机构为“军事民主制”。《尧典》记载了一次部落联盟会议,会议的主持者是部落联盟领袖尧,出席会议的是各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四岳十二牧。会议的议题是选拔各方面管事的人才。首先选拔治理历法的人。放齐推荐尧的儿子丹朱,尧以为丹朱说话虚妄,喜欢争辩,予以否定。然后选拔治理政事的人。兜推荐共工,尧以为共工花言巧语,阳奉阴违,予以否定。最后选拔治理洪水的人。众人推荐鲧,尧认为鲧不服从命令,危害族人,也予以否定。但是四岳十二牧坚持建议任用。部落联盟领袖和四岳十二牧之间关系融洽,完全平等,会议充满民主气氛。放齐、兜推荐丹朱、共工,尧可以据理否定;四岳推荐鲧治理洪水,尧虽然不同意,但仍然必须依从四岳十二牧的决定。\\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22\\\"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22\\\"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23\\\"\\u003e《尧典》具有不可或缺的文化学价值。人类从畜牧社会走进农耕社会,迫切需要根据季节耕种收获,便留心观察天象物候。《尧典》则是人类“观象时代”观象记时的最早文献记录。《尧典》关于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记载,已为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科学通报》1951年第3期)一文中论定《尧典》的“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阳历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则是阴阳历合用,比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古国的历法更为先进。观象记时还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同构的宇宙认知模式。认识天文制定历法的目的在于指导人类生产生活。同时,人们在掌握宇宙秩序及其运动规律的过程中,会触类旁通,对应人间社会秩序及其运动规律。《论语·泰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后世“天人合一”学说与“历象授时”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23\\\"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23\\\"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24\\\"\\u003e《尧典》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些重要思想、观点的源头。儒家“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政治哲学思想的系统论述见于《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尧典》第一节赞颂尧的品德:“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明俊德”就是“修身”,“亲九族”就是“齐家”,“平章百姓”就是“治国”,“协和万邦”就是“平天下”。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治国,才能平天下。“克明俊德”,才能“以亲九族”;“九族既睦”,才能“平章百姓”;“百姓昭明”,才能“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尧典》与《大学》论证逻辑的惊人相似之处证明《尧典》是《大学》的理论源头。\\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p idx\\u003d\\\"24\\\" p_idx\\u003d\\\"\\\"\\u003e\\u003cblk p_idx\\u003d\\\"24\\\" e_idx\\u003d\\\"0\\\" e_order\\u003d\\\"25\\\"\\u003e西汉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中的《尧典》,包括下篇《舜典》的内容。本书则依孔传古文《尚书》分为两篇。\\u003c\/blk\\u003e\\u003c\/p\\u003e\\u003c\/article\\u003e\\u003cfooter\\u003e\\u003c\/footer\\u003e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末世巨贾 血宋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大叔宠娇妻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玄鉴仙族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近距离爱恋 雁鸣长空 忠犬神探 一品呆萌妻 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 新现代逍遥录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间者 盛宠之嫡女医妃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你是初见的美好 
经典收藏赝太子 我在大虞长生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镇妖博物馆 原来我就是大魔头 这年头,谁还正经修仙 侠客倚山行 这个猴子超强却过分谨慎 李易陆璃小说阅读免费 我的师父是个谪仙 大秦开局震惊诸子百家黑的蚂蚁 登仙传 异世神级鉴赏大师 仙途闲修 修仙执剑御天下 大奉打更人 剑神侠侣传 虐完病娇反派后,他哭着求我别走 混沌大至尊 天行缘记 
最近更新新玉箫英雄传 武侠反派:开局洗白救乔峰,女侠全沦陷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夜斩仙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 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 史上最弱男主角 刚入截教,听到截教气运在抱怨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无名剑主 剑魄沉星录 玄武:从零开始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从天龙活到现代的武林神话 系统带我闯武侠 仙帝 综武:收弟子小龙女,喝了头啖汤 
侠影美颜 德兰Y - 侠影美颜txt下载 - 侠影美颜最新章节 - 侠影美颜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