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影美颜

德兰Y

首页 >> 侠影美颜 >> 侠影美颜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洪荒之盘王证道 我亲爱的小竹马 长生不老永不休 仙剑神曲 至尊仙朝 阳神 极品护花保镖 大奉打更人 东域游侠传 圣师魔命 
侠影美颜 德兰Y - 侠影美颜全文阅读 - 侠影美颜txt下载 - 侠影美颜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

第53章 后出师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后出师表

作者:【三国】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1]不两立,王业不偏安[2],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3]。故五月渡泸[4],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5],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6],又务于东[7],兵法乘劳[8],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9]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10],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11],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12]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13]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14],然困于南阳[15],险于乌巢[16],危于祁连[17],逼于黎阳[18],几败北山[19],殆死潼关[20],然后伪定[21]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22]不下,四越巢湖不成[23],任用李服[24]而李服图之,委夏侯[25]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26],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27]七十馀人,突将无前[28]。賨、叟、青羌[29]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30],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31],西取巴、蜀[32],举兵北征,夏侯授首[33],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34],秭归蹉跌[35],曹丕称帝[36]。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37],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38]也。

注释:

[1]汉:蜀汉自称。贼:指曹魏。[2]偏安:指帝王不能统治全国,偏据一方以自安。[3]入南:指建兴三年(225)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4]泸:泸水,古水名,一名泸江水,指今雅砻江下流及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以后一段。[5]蜀都:指成都。[6]贼适疲于西:指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初出祁山(今甘肃礼县东)时,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蜀。[7]又务于东:指建兴六年秋,东吴陆逊击败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事。[8]乘劳:趁敌军疲惫之机。[9]高帝:指汉高祖刘邦。[10]涉险被创:刘邦曾多次亲临战地,多次被困受伤。[11]良、平:张良、陈平,为刘邦的谋士和重臣。[12]刘繇(you由):字正礼,东汉末年任扬州刺史,后被袁绍逼至曲阿(今江苏丹阳),兴平二年(195)为孙策击败。王朗:字景兴,东汉末年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孙策率军渡江时,他兵败投降。[13]孙策:字伯符,孙坚之子,孙权之长兄。坚死后,策收拾残部依附袁术,兴平二年(195)渡江进据江东地区,奠定了孙吴政权的基础,后遇刺身亡。[14]孙、吴:指春秋战国时的军事家孙武和吴起。[15]困于南阳:建安二年(197)曹操进军宛城(汉时南阳郡治所,今河南南阳),张绣设计偷袭曹营,操中流矢,长子昂亡于战事。[16]险于乌巢: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中,袁绍屯粮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兵多粮足,操军困乏危急,遂夜袭乌巢,焚其粮草,歼其主力,方转危为安。[17]危于祁连:事不详。据《通鉴》胡三省注,此祁连可能指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建安九年(204)曹操围邺,由祁山还邺途中,险为袁绍的将领审配所设伏兵射中。[18]逼于黎阳: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绍死,其子谭、尚固守黎阳(今河南鹤壁浚县东)。九月,操攻黎阳,连战不克。次年,操转攻邺,谭又引兵逼迫其后。[19]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刘争夺汉中,三月,曹操自长安出斜谷,军至阳平北山(今陕西汉中市勉县西),刘备因险拒守。操于五月引军还归长安。[20]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将北渡黄河,遇马超军,避于舟中,追骑沿岸射击,箭如雨下。脱险后,操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21]伪定:指曹氏统一北方,僭称国号。[22]昌霸,一称昌豨。建安四年(199),东海郡昌霸叛,郡县数万兵归附刘备。[23]四越巢湖不成:曹操驻合肥以重军,南隔巢湖,与驻屯濡须口的孙吴对峙,操始终未能越过巢湖。[24]李服:不详。据《通鉴》胡三省注:“李服,盖王服也。”建安四年(199),车骑将军董承受献帝衣带中密诏,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和刘备等合谋诛操。事泄,董、吴、王被杀。[25]夏侯:指夏侯渊,曹操的大将。建安二十年(215)曹操东征张鲁,留夏侯渊屯守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出兵汉中,夏侯渊被蜀将黄忠击杀。[26]汉中:郡名,治所在今南郑。[27]曲长、屯将:军队中的将领。[28]突将:冲锋突阵的勇将。无前:无敌。[29]賨(cong丛)叟、青羌:蜀军中少数民族的兵士。[30]败军于楚: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征刘表。表死,子琮投降。操即追击刘备,于当阳长坂坡大败之。当阳古属楚地,故云。[31]东连吴、越:指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中刘备派诸葛亮至江东,与孙权联合抵御曹操。[32]西取巴、蜀:建安十六年(210)益州牧刘璋恐曹操袭己,听张松计,迎刘备入蜀。后备与璋有隙,刘备自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进击益州,诸葛亮、张飞等平定白帝、江州、江阳等地,刘备进围成都,璋出降,刘备遂占有巴蜀地区。[33]授首:被杀。事见注[25]。[34]“吴更”二句:赤壁之战后,刘备领荆州牧。建安十六年(210)刘备入蜀时,留关羽镇守荆州。刘备既得益州,孙权欲复得荆州,双方于建安二十年(215)议定共据荆州。二十四年(219),孙权乘关羽北攻曹魏时,袭击关羽后方,取江陵,掳其家属。关羽还军南下,途遭陆逊截击,羽及子平被杀,孙吴遂独占荆州。[35]秭归蹉跌:刘备忿恨孙吴袭击荆州,于章武元年(221)亲率步卒伐吴,破吴军于秭归(今属湖北)。次年,出夷道,为吴将陆逊以火攻败于虓(xiāo消)亭,刘备还秭归,收合残兵,驻屯白帝。蹉跌,失坠。[36]曹丕称帝:公元220年,曹操亡,其子丕废献帝自立,改国号为魏。[37]尽力:一作“尽瘁”。[38]逆睹:预料的意思。

赏析:

《后出师表》是历代传诵的名篇,同时又是一篇着作者有争议的文章。这篇文章未见载于晋陈寿所进原编《诸葛亮集》,而出自三国时吴人张俨的《默记》(见《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世颇有人怀疑其真实可靠性,但历来仍将它视为《前出师表》的姐妹篇,宋司马光奉敕编集《资治通鉴》时亦将此表全文照录。而“鞠躬尽瘁(力),死而后已”二句,则成为诸葛亮为国事竭尽心力的千古名言。

细细玩味,前、后两表所依据的现实,所反映的问题,所喻指的对象,所论述的旨趣并不相同,于是在写法乃至风格上也就有明显的差别。

就写作年代而言,后表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与前表相距仅一年,但蜀汉帝国面临的形势却起了变化。一年前,正当诸葛亮率师第一次北伐中原。北伐是蜀汉的既定国策,事前又做过长时期的准备,所以对那次军事行动朝廷上下都无异言,而诸葛亮需要反复叮嘱的也只限于后方的巩固问题。可是,首次出征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在小有获胜之后,前锋马谡溃败于街亭,迫使蜀汉大军不得不放弃已占有的土地而退守汉中。事隔一年,而今又提出第二次北伐,自然会引起各方面的疑虑与质询。《后出师表》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因此,拿后表与前表相比较:前表的主题在内政,后表的重心则转到了军事方略;前表的说话对象是后主刘禅,后表的针对性则指向“议者”(持反对意见的人)。这也就决定了前表的基调是规劝和陈情,而后表则转变为论辩与驳难,其间当然也阐述了作者的正面见解。

由此可以领会后表在文章组织上的安排。它不像前表那样以劝谏和述志作为基本内容,却是从“破”与“立”两个方面来表述自己的主张,从而形成全文的三段式结构:即立论、驳论、结论三个有机部分。

开篇立论,通过三方面的陈述来实现。首先,以先帝的遗命,即蜀汉的既定国策为依据,揭示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基本原则,证明出师北伐的必要性。这一基本原则不可能动摇,作者的论证就有了权威性,于是成为文章的大前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不停留于一般地演绎这个大前提,而是把它同具体的政治形势结合起来考察,指出在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之下,“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就使文章的立论摆脱了纯道义说教的迂腐色彩,建筑在审时度势的坚实基础上,体现了政治家文风的特色。接着,作者回顾自己受命以来的所作所为,“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奉先帝之遗意”,进一步说明北伐的势在必行。而后,又对眼下曹魏政权两面受敌,“适疲于西,又务于东”的不利情况作了分析,力主抓住这一大好时机用兵进取。就这样,由远至近,一层层阐明了当前再次出师北伐的理由,为全文确立了基点。

光正面立论不够,还需要就“议者”的质询作出回答,于是转入驳论。驳论的主要目的是要解除人们的思想顾虑,即蜀国新败之后,再次伐魏,是否太担风险的问题。针对这一疑虑,文章一连举了六件事实进行辩驳,大致可归纳为三组。前两例属历史的事实。一是汉高祖刘邦,尽管他高明出众,谋臣精良,在创业过程中也仍然要“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二是汉末割据州郡的刘繇、王朗,只会“论安言计,动引圣人”,不敢冒险犯难,从事征战,结果为别人所兼并。两个事例一正一反,共同说明了举大业必须冒危难,不能“坐定天下”的道理,这是反驳的第一层次。中间两例举敌方的事实。先说曹操才智过人,善于用兵,但也经历了“困”、“险”、“危”、“逼”、“几败”、“殆死”等一连串磨难,始争得暂时的安定,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再说曹操素以能干着称,打仗亦多次遭受失败与挫折,自己又“何能必胜”。表面看来,这两个事例所包含的意思和前面差不多,实际上进了一层。前面只是一般地解说“危然后安”的道理,这里则显然针对第一次北伐的失利加以辨析,所以列举曹操困顿、挫败的情节不厌其详,并且处处联系自己作比较申述,这是反驳的第二层次。后面两例举我方的事实。从军事实力看,几十年间积聚起来的精兵良将,随着岁月的消逝将逐渐减损。再从经济实力看,迁延不决的战事造成“民穷兵疲”,攻与守“劳费正等”。种种迹象表明,战争宜于速决,不宜持久,这更是决策北伐的重要根据。从一般道理说到具体战役,再到当前国情,六件事实不是漫然征引,而是构成逐层深入的系列,显示出谨严的逻辑性。前人评议这段文字“顿挫抑扬,反复辨论,似是平列,而文义实由浅入深,一气贯注”(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是有见地的。

立论、驳论皆已完成,至结论部分似可顺流而进,一锤定音了。可是,文章到这里却起了新的波澜。作者用“夫难平者,事也”一句感喟,引出深一层的反思。想当年,曹操削平群雄,以为天下大定,不料赤壁一战败于吴蜀联军,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又看蜀汉建国后,事业蒸蒸日上,更谁知荆州失守、伐吴败绩,几乎一蹶不振。由此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凡事成败利钝,难以预计,自己唯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似乎是一个“低调”的结束语,和我们期望中的豪言壮词不那么一致,但联系作者一生在逆境中坚持奋斗,苦苦支撑大局的立身行事来看,则又是他实实在在的誓言,是他竭诚尽智报效国事的忠贞不贰的表白,所以能流传千古,使后人景仰不已。

总之,《后出师表》剀切务实,有为而发,立论远大,文风晓畅,与《前出师表》如出一辙。但由于论说的题旨不一,它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比如行文上不像前表那样娓娓陈说,舒卷自如,而显得辩难迭起,议论风发。这不仅使它在篇章结构上更为严密,更加条理分明,也使它在语言表达上更有气势,更见慷慨沉雄。尤其是驳论部分的六个“臣之未解”,但作反诘,不下按断,在整饬的布局中寓有疏宕激越之气,逐层地引向高峰,这种表现形式是《前出师表》所未曾见的。所以,如果我们将前表看作“理”和“情”的完美结合,那么,本文则更多地显现为“理”和“气”的统一,即在说理充分的前提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僵尸男友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林岚秦小雅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重生明朝当嫡女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武侠:开局获得模拟器 重生八零:陆少宠妻无度 圣堂 听说,爱情回来过 暖床王爷丑颜妃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异度 邪魅总裁冷傲妻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都市之纨绔军医 穿越之极限奇兵 
经典收藏赝太子 人道大圣 我在大虞长生 猎艳江湖 镇妖博物馆 原来我就是大魔头 这个猴子超强却过分谨慎 穿越神雕之江湖祸害 大秦开局震惊诸子百家黑的蚂蚁 女侠叶沛 登仙传 异世神级鉴赏大师 仙途闲修 我的美女师姐 洪荒之文殊菩萨 谪仙为聘 大奉打更人 烽火寄平安 混沌大至尊 天行缘记 
最近更新新玉箫英雄传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史上最弱男主角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医圣杨洪一 大宋枭雄 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逆世灵霄纪 霍东觉之威震四方 修仙家族:我的灵肥引情劫 学渣的传奇人生 刺世天罡 综武:最强说书人,开局曝光金榜 重生归来之神帝薛九玄 一代剑神 段誉的奇幻生涯 夜色温和 混江湖哪有造反爽 
侠影美颜 德兰Y - 侠影美颜txt下载 - 侠影美颜最新章节 - 侠影美颜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