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首页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谍影凌云 三国军神 谍影无声 逍遥太子爷 诡三国 我在原始社会风生水起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封侯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 我在现代留过学全文阅读 - 我在现代留过学txt下载 - 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元佑三年四月辛巳(初五)。

金明池中,百花绽放,蝴蝶飞舞,锦鳞游泳,亭楼阁榭,尽是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之景。

成千上万的士绅贵戚、工商百姓的欢呼声,如海啸般,响动金明池内外,声闻数十里。

这是因为,当今天子,那位传说中的仁如汉文,宽若仁庙,英类太宗,果似唐太宗的君王,出现在了金明池中的水心殿阁台上。

数以万计的士绅、百姓、工商,都得以瞻仰天颜,目见圣容。

大宋立国,百五十余年以来。

百姓能瞻仰天子御容,得见天颜的机会,少之又少。

且基本都在开国的时候。

上一次,汴京父老得以瞻仰天颜,恐怕还是真庙被立为太子,车驾从太庙入宫的时候。

熟悉国朝历史的,甚至还会记得那次的事情的背后,还有故事:

父老得见太子,因唐末以来,天下就久未有太子,于是纷纷高呼:真社稷主也。

结果,宫中的太宗发脾气了:百姓但知有太子,不知有朕乎

还是寇准入宫,好说歹说,才让太宗消气。

而彼时,距离太宗驾崩,只有三年了。

自真庙后,汴京父老,已久未见天颜。

今日得见,自是欢喜万分。

“官家万福!”

“陛下万年!”

欢呼声,不绝于耳,响彻金明池内外。

赵煦则微笑着,向着人群挥手致意,这一刻,他的脑海中闪现了他在现代见过的一个画面——三代将军,站在观礼台上,向着人群挥手。

彼时,赵煦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他能行,我为什么不能行

旋即,这个想法就被他掐灭。

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已不允许唯我独尊,威加四海的人出现。

但,如今,他重回中古。

这一夙愿,终于得偿!

此刻,赵煦听着山呼海啸的民众欢呼雀跃之声,以及如海浪般的膜拜之影。

他轻声呢喃着:“朕当为骄阳!”

“照耀万物,德被苍生,恩加海内,威播五大洲、四大洋!”

现代,三代将军,三代太阳,恩加半岛,所过之处,半岛民众皆热泪盈眶,情难自禁。

而在春秋,更有赵衰、赵盾父子,人称冬日之阳、夏日之阳!

这太阳,现代将军做得,春秋赵氏做得。

他大宋赵煦,自也做得!

于是,他对着岸上的百姓,再次挥手,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赵煦身后,伴驾的宰执元老、宗室外戚、勋贵大将们、辽夏使者,见此情景,心思泛滥,各有不同。

赵煦带着群臣,绕着水心殿的外郭平台,巡查四方。

每到一处,必与百姓挥手,然后引来更大更猛烈的欢呼声。

绕殿一周,赵煦才领着群臣,在护卫的御龙直簇拥下,回到水心殿,端坐到那专为赵官家特制的,观赏争标活动的御座上。

“诸位髃臣,都坐吧!”赵煦坐下来后,就轻声吩咐着。

童贯当即上前一步,高声降下德音:“大家有旨:赐诸位宰执元老、宗室宗亲、勋贵大将座!”

“谢陛下!”

文臣们在左相吕公着、右相蒲宗孟的率领下,分列两班,躬身谢恩。

武将则在殿前司都指挥使燕达、副都指挥使苗授、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刘昌祚、御龙第一将都指挥使狄咏的率领下,分列四班,再拜谢恩。

宗室宗亲与外戚勋贵,则在安化军节度使、大宗正赵宗晟、荥阳郡王曹佾的率领下,分为两班,躬身而拜。

辽使耶律琚、西夏使者田怀荣,也都行礼谢恩。

然后才各自坐到早就安排好的观礼席位上。

这个时候,入内内侍省押班、管勾金明池公事梁从政,入殿奏请:“大家,吉时已到,乞降德音,恩允争标!”

赵煦颔首:“可!”

于是,这当今地球上最盛大的体育运动兼娱乐活动:一年一度的金明池争标正式开始!

端坐在御座上,赵煦可以最直观、清晰的看到,金明池上的一切动静。

在金明池的西端,昔年为伐南唐而建的神卫水虎军旧营地中。

一艘又一艘的彩舟与小龙船,都已列好队形。

数不清的争标之士、杂耍艺人、水鬼勇士,都已在待命。

随着一声号令,四艘作为前导的彩舟,就已在军士们的操作下,缓缓向前,慢慢加速。

彩舟上载着的,却非是争标的军士。

而是各种各样,做各色打扮的人,他们或戴着狮豹、神鬼面具,或拿着掉刀,举着蛮牌,或持着一面面大旗。

有点类似现代的漫展上的cos表演。

不同的是,cos们是在舞台上,而他们是在彩舟上。

在这四艘彩舟两侧,各有两艘乐船,紧紧相随。

船上载着的是,来自大内仙韶乐部的乐师们。

皆是青春貌美的乐师,各执乐器,演奏着专属皇家的乐曲。

一时,丝竹管乐之声,在这金明池上悠悠而奏。

跟在彩舟、乐船身后的,则是一艘结着彩棚的船舶。

船头上,矗立着一位,站在竹竿上,穿着戏服的宫廷女艺人。

这女艺人,高高的立在船头的竹竿。

随着船的前进,缓缓的、抑扬顿挫的、用着某种腔调,高声念诵着,礼部和内侍省,为今年金明池争标而特意写的四六骈文。

其文大抵颂元佑之美,歌祖宗之德,顺便也向观众们简单的介绍今日争标活动的流程。

此艺人的角色,在大宋唤作‘参军色’。

其地位介于现代的主持人、话剧报幕员之间。

随着参军色致语结束。

她就这么的踩着竹竿,回到了船中的彩棚前,然后轻轻一跃,跃入彩棚上,稳稳落地。

赵煦见着,忍不住抚掌称赞:“善!”

“赏参军色交子五十贯,赐棉布五匹!”

这技术、这能力,确实当赏!

童贯当即领旨。

很快的,便有着人划着小舟,从水心殿中驶出,靠近那参军色所在彩船,将这个天子恩赏德音降下。

彩船上顿时欢呼雀跃。

参军色更是出彩棚,面朝水心殿,叩首谢恩。

而彩棚上下的艺人们,也都振奋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

于是,很快的,彩棚下面的门户,一个又一个的次第打开又关闭。

每当门户打开,就有着一个个傀儡小人,从中钻出,做各种姿态。

当门户关闭,小人们在棚中傀儡戏艺人的操作下,会做出各种动作。

或拱手,或作揖,或行叉手礼。

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彩船上,又走出一个身穿白衣的艺人与一个着绿衣的童子。

白衣艺人,持着钓竿,来到船头,童子拿着一根小小的槕走到船尾。

童子举槕,轻轻划着水面。

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彩船居然在童子的划动下,绕着水面,开始辽绕起来。

不止是岸上的百姓,便是坐在殿中的辽、夏使者们也都是瞠目结舌,继而目瞪口呆。

这还不算,那在船头垂钓的白衣艺人,也开始了表演。

他不断提杆,一尾又一尾的活小鱼,被他钓起来。

但吊诡的是——他的鱼线,从未入水。

但每次提杆,都能中鱼。

而且,都是小鱼。

每次中鱼,他都会起身,将鱼钩上的小鱼取下,然后向四周展示。

是真的活鱼!

鱼儿,还在蹦跳。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耶律琚和田怀荣看的,眼都不敢眨,不断的赞叹,不断的惊呼。

没办法!

他们哪里见过这等技巧

赵煦听着辽夏使臣们的惊呼,也是龙颜大悦:“童贯!”

“赏傀儡船上诸艺人,人交子二十贯,棉布一匹,加赏白衣艺人与童子,交子各五十贯!”

今天,他就是大宋杂耍届的榜一大哥!

随着天子赏格德音再次降下。

整个金明池上的气氛,顿时变得火热起来。

参与表演的杂耍艺人们,人人振奋,暗自摩拳擦掌,将自己的状态提到最高,以便赢得天子赏,甚至争下一个天子赐名的恩典。

是的!

对他们这些,杂耍艺人而言,赢得恩赏,固然重要。

但博得龙颜大悦,赐下一个可以传诸子孙的‘名字’,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

因为有名字,就等于可以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给赵官家表演。

如那张艺多、浑身眼、宋寿香、尹士安等,多则传承百年,少则十余年,皆子孙相替,世代相袭,在这京中享誉内外,是富贵人家嫁娶丧葬,必不可缺的受邀艺人。

他们无论生活水平还是家訾,都不输京中一般豪富。

他们就是杂耍届的李师师、徐婆昔。

而李师师、徐婆昔们是属于瓦子的财产,但天子所赐的艺名,却是可以自己子孙传袭的。

于是,接下来的表演,越发精彩。

看的人是目不暇接,连连惊呼,心旷神怡。

便是赵煦,也看的津津有味。

即使,他在现代已经看过了很多大宋这个时代没有的杂耍艺术。

可,大宋的杂耍艺人,却有着哪怕现代艺人,也没有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技术。

一艘又一艘的彩船、画船,相继驶出。

表演着,一场又一场,叫人惊呼、赞叹甚至是拍案叫绝的戏法。

有人在画船之间,踩着竹竿,跳到一个秋千上,然后荡到对面的画船上,稳稳的落地——关键,他还依旧踩着竹竿!

亦有人在船上提着蹴鞠,彼此传接踢颠,如在平地。

若单论传接技术和颠球技术,现代国足怕是连他们的脚趾头都比不上。

最精彩的,莫过于开封府左右巡检院派出来的表演艺人。

他们在船上,架起秋千,然后,一个又一个艺人,排着队跳上秋千。

当秋千荡到最高点的时候,艺人从秋千上跃出,在半空中翻着筋斗,以近乎近现代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姿态,落入水中。

最绝的是,所有艺人,都是一个入水,另一个已经坐上了秋千,彼此衔接,没有任何阻滞。

整个表演过程,无比丝滑!

而且,在表演的时候,船还在匀速的向前行驶!

真真无愧天下第一的名头!

赵煦更是忍不住的鼓掌称赞:“开封府水秋千之名,朕早有耳闻,今日见着,果真神奇!”

“赏!”

“人赐交子百贯、棉布十匹!”

于是,金明池中的表演,更加的精彩。

当来到最后的合演的时候,先前出场的所有彩船、画船,皆集中来到金明池内的宽阔水域。

然后,次第展开。

一时百船戏乐,各鸣锣鼓,乐旗招展,各展所长。

诸般艺人,绝技迭出,精彩纷呈。

引得岸上百姓,惊呼不绝,水心殿中,更是赞誉连连。

但,赵煦知道,这还只是开场。

仅仅只是民间或者半官方的艺人的表演而已。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来自大宋官方,有着编制,父子祖孙皆以此谋生的专业职业队的表演!

果不其然。

随着鼓响,二十艘龙舟,从北侧驶出。

每艘龙舟上,皆有着数十名穿着绯衣的军士。

其上各设锣鼓旗帜,船头皆立一军校,舞动军旗,招引指挥。

随着他们的出场,元佑三年的争标正式开始!

“大家,此虎翼军也!”童贯的声音,在身侧传来。

赵煦嗯了一声,坐直了身子,开始欣赏,来自这中古时代的职业表演。

不得不说,这大宋在京禁军,除了打仗不行外,其他行业,真可谓是行行皆精!

眼前金明池上的虎翼军船队,就充分的向他证明了这一点。

就见着龙舟上的军士们敲着锣鼓,划着船桨,奋力向前。

在他们身后,十余艘虎头船,踏浪前行。

船头上皆立一锦衣人,船上的水手,皆穿青短衣,戴着长顶头巾,划桨的动作,整齐如一,甚至是踩着鼓点在划桨。

于是,速度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龙舟。

于是,在这金明池上,龙舟与虎头船,齐头并进,绯衣军士与青衣艺人,彼此相交,次第相替,队形整齐,错落有致。

于是,在观众眼中,虎头船与龙舟,就如同两队舞女,在演绎着同一首舞蹈一般。

相映相辉,整齐有序,散落分明。

赵煦见着,也是一边抚掌称赞,一边在心中苦笑:“若尔辈将钻研这些杂技、戏法的心思,放到锻炼武艺、操练军阵上……何至一触即溃,一哄而散……”

只是……

赵煦忽然想起了一个事情——在京禁军,并非是忽然就糜烂成靖康时的样子的。

他低下头去:“也对!”

“冰冻三尺,非是一日之寒!”

“确实是,朕的祖宗们先对不住尔辈,才有的后来尔辈的摆烂!”

当年元昊叛宋,大宋禁军出征。

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禁军三连败。

汴京城家家缟素,禁军户户服孝。

彼时,战死沙场,死战不退者,不计其数。

尤其是刘平所率的禁军,在三川口陷入重围,力战不退,但友军却坐视刘平被围,不予施救。

最终,全军覆没,刘平被俘,死于西夏。

但事后,朝廷却听信了坐视刘平覆灭的小人黄德用之言,以为刘平率军投降,于是,派兵包围刘平家宅,子孙尽入狱。

后来,虽然平反,但却大伤军心!

因为,朝廷只平反了刘平,却未厚赏跟着刘平战死的大部分禁军士卒!

更不要说,在京禁军当年出征的时候,很多士兵都发现自己的弓弦腐朽、弩机扣不动、甲叶挡不住党项人的轻弓的穿透,刀剑被人一斩就碎……

尽管如此,但他们在战场上,却很少胆怯、溃散。

像刘平这样,陷入重围后,与贼战数日,斩首无数,即使弹尽粮绝,依旧与贼厮杀的不在少数。

譬如,当年的禁军大将王珪,在好水川,挥舞着一对铁锏,砸碎了一百多个党项脑袋,战到最后,连铁锏都砸折了。

几乎只差一点,就被他冲破了西夏重围,救出了被围的任福。

奈何,他终究只是凡人。

无法逆天,最终是因为眼窝中箭,浑身被伤数十创,再不能战,只能引军而退,当夜死于军中。

还有刘平麾下悍将郭遵,在三川口,几乎是和赵子龙一样,在西夏阵中七进七出,最终力竭而死。

那么如此英勇的禁军,得到的是什么呢

战败后,朝廷抚恤的只有中上层的大将、军官,底层士兵的抚恤和赏赐,经常未能及时,好多家庭一夜之间,失去了壮劳力,没了收入。

为了养活家人,妇人只能去做半掩门,女儿们‘被自愿’典与他人当干女儿,儿子沿街乞讨的,不在少数。

赵煦能理解当时的仁庙和朝廷的想法——死了这么多人,若都抚恤、厚赏的话,国家财政肯定吃不消!

所以,慢赏、慢抚,甚至找借口不赏、不抚成了他们的选择。

他们甚至可能就是希望,让战死的禁军遗孀和子女,被自然淘汰。

这样,朝廷也就省钱了!

殊不知,这严重打击了禁军的士气。

使之彻底向着整活方向沦丧,最终变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叫俺听话可以,卖命不行!

毕竟,老实人虽然好欺负,但老实人又不傻!

就像现代,某位法官一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以后,谁还敢扶老人

同样的,禁军士兵们,在见到了父祖、前辈们,为国死战,却落得凄惨下场后。

傻子才会继续给赵官家卖命!

毕竟,赵官家一个月才给他们几贯钱啊!

值当吗

于是,后来靖康时,几千禁军被十几个金兵一冲就溃散的事情,也就合情合理了。

这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大明1937 林岚秦小雅 不要啊棺人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大叔宠娇妻 重生明朝当嫡女 恶灵龙骑 重生八八年 异度 重生之萌妻嫁到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一品呆萌妻 北界邪说 你是我兄弟 于怀阳古典诗词集 邪魅总裁冷傲妻 首席,深情如初 重生之官道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重生之铁血战将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笔架叉将军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 我在现代留过学txt下载 - 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 我在现代留过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