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首页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唐锦绣 抗日之特战兵王 霸天武魂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一个人的抗日2 德意志涅盘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从八百开始崛起 逍遥太子爷 封侯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文阅读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txt下载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3章 仿范公法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没过几天,李善长忧心的事,终于落地了。

坏消息是,他一开始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太子殿下果然事先知道海外稻种无法繁育的事情,而且找到了新的救灾方法。

好消息是,他认为这个方法是天方夜谭,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农作物,说是可以当做主粮,而且张口就是亩产几千斤?

换谁也不信。

李善长在心里轻叹一声,终于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比起已知的问题,更加害怕未知。

因为未知,代表着不知道解决方法,不知道事情有多严重,因为无法掌握情况而产生恐惧感。

之前的李善长就处于这样的状态。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忧心这件事,几乎没有睡上一天安稳觉。

而对于拔掉已经种下的稻苗,改种土豆一事,李善长只能是在心里骂一句。

“杨宪,误我大明啊!!!”

朱家父子,他自然是不敢骂的,只能是将矛头对准了推行土豆种植的杨宪。

事实上,不仅是李善长。

在胡惟庸刻意煽风点火下,大部分官员都是这个态度。

对于没有真正见识过土豆、吃过土豆的他们来说,杨宪的所作所为,让原本几府之地的水稻也没了。本来靠着这些水稻丰收,即便不能完全解决此次灾情,可起码能够少死很多人。

..................

另一边。

扬州府衙。

因为救灾一事,这些日子,朱标没少往这边跑。

有时候,甚至还会直接住在这边。

“杨卿你的意思是提前收留那些难民?”朱标开口问道。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道:“眼下灾情还未彻底爆发,可以提前引导三晋之地的一部分百姓来南边。这样一来,可以缓解压力,到时候灾情彻底爆发开来那一波不至于压力太大,超出当地衙门可承受范围。”

朱标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懂,就和泄洪一样。

只是,来南边,来哪里呢?

哪个城市可以容纳这么多百姓?

朱标开口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杨宪笑道:“我说的不是别的地方,就是扬州。太子殿下只需要让人告诉他们,南边有一个城市可以给他们吃饱饭,穿好衣,有地住就行。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工作,一天工作五个时辰,换取足够的粮食,我想他们没理由拒绝。”

“朝廷这边需要做的,就是派人将他们分批运到扬州来。”

杨宪提出这个方案的时间节点刚刚好,虽然旱灾已经注定了三晋之地这些百姓们今年颗粒无收,可这个时候还未到秋收时节,家里存粮还够吃几天。

这个时候的三晋百姓,心里无疑是绝望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家里米缸里的米不断见底,而无能为力。

杨宪这个方案一出,对他们来说就是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

而这些百姓这时严格意义来说,还不是真正的灾民。

不会像灾民那样,处于秩序崩塌的状态。

朱标迟疑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开口道:“好,就按杨卿的办法来。如果到时候治安方面出现问题,我会让父皇直接从京城调兵。”

杨宪开口笑道:“扬州府辖下三个营,近五千兵马,治安问题太子殿下完全不用担心。”

朱标能不担心吗,扬州离京城这么近,万一出现什么意外,谁也担待不起。

如果这个提议不是杨宪提的,朱标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的。

“杨卿这是要效仿宋范公的以工代赈之法吗?”朱标开口道。

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当时在杭州做最高行政长官。

恰逢那年,江浙地区因天灾饥荒,百姓饿死者、流民无数。

范仲淹采取的措施之中,其中有一条关键举措便是大兴土木,以工代赈。

范仲淹劝说寺院趁劳动力成本低,兴修寺院,自己也大修各种官府衙门建筑,为流民提供工作岗位。

按照史文记载,

“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

以工代赈之法,按现代人来看自然是哪哪都好。

可这在古代却并不好实施。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各朝各代,几乎没人用这一政策的原因。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种地。

灾荒之年,大旱一场,土地皲裂,种啥啥不活。

本身就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让百姓们做工并不能产生更多粮食,所以还是要大量拨下救灾粮。

相比于单纯让百姓们苟活,一些米汤,甚至麸糠就够了。

而以工代赈,既然要让这些灾民们干活,起码得让他们吃饱有力气。

因此以工代赈,朝廷这边反而要投入更多的救灾粮。

这与朝廷赈灾的根本目的,相背离。

对于朝廷来说,只需要不产生大量流民,引起地方暴乱就行。

这时就有人会问了,以工代赈,劳动力多低廉啊。

范仲淹就是这么想的,可是你看看他的那些“工”,全都是像修葺寺庙和衙门建筑一类事情。

没办法产生很大的收益。

还是那句话,农业社会,并没有那么多的“工”,或者说有价值的工种可以提供。

范仲淹的行为,毫无意外引来了监察官员的弹劾。

弹劾奏章里讲,范仲淹不想着如何救灾,反而大兴土木工程,损耗民力。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朱标才对杨宪的做法表示担忧。

只是他的担忧对于杨宪来说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扬州大开发本身就需要大量的人,趁着这个时候劳动力低廉,不仅可以省下一大笔钱,同时还能顺带把功绩点给赚了。

“扬州这边真的需要这么人吗?”朱标开口问道。

杨宪笑道:“我还怕人不够呢。”

各个小区建筑工地需要人,各个工厂需要人,最后实在不行,还可以修路。

那条计划中的京扬公路,也差不多是时候可以动工了。

杨宪一边说,朱标在一旁听着,越听越震惊。

“太子殿下放心就是了,到时候如果真的实在容纳不了,还能把这些百姓送往各地的羊毛加工厂,提早为今年的冬天做准备。”杨宪开口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肆虐韩娱 大明1937 捡个飞碟送外卖 异界流氓天尊 穿越之极限奇兵 步步杀机之浴火凰后 在萌兽世界的日子 百变武魂 暖妻成瘾 三千世界漫谈 综影视:路人甲穿越之旅 斗破之从拯救云韵开始 武装风暴 豪门隐婚,盛爱亿万天后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纵灵传 奉旨七嫁,狂妃贵不可言 人间泪根之案件背后 开宗立派当反派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寒门状元路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txt下载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最新章节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