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逆

茶渐浓

首页 >> 魏逆 >> 魏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迷踪谍影 战场合同工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大清隐龙 神话版三国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德意志崛起之路 重生之铁血战将 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 
魏逆 茶渐浓 - 魏逆全文阅读 - 魏逆txt下载 - 魏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章 逐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岁暮残年,如柳絮般的雪花一片片随风轻舞,将天地山川染成皓白。

兰陵侯府邸的院落中,告了休沐的王肃正独坐堂前,手执一卷竹简,目光有些迷离的看着庭前雪色点点飘零。

他大抵是心生烦躁了。

横竖都看不进书传,就连庭前兀自纷飞的雪花,他第一眼过去便觉得凌乱无序,复一眼过去还是觉得杂论无章,平端扰人心烦。

唉,都怪天子那日的胡乱指婚!

最初,天子曹叡不知为何,陡然就将他女儿指婚给夏侯惠,他心中还是没有什么抵触的。

因为在数个月的相处中,他觉得夏侯惠为人品性尚可。

虽是有时候行事鲁莽了些,但终究是年轻人嘛。

可以理解。

待在仕途上走得远了、见过的事情多,自然也就稳重了。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两家联姻的流程才刚开始走呢、才刚被京师各家茶余饭后呢,夏侯惠便就成为了人嫌狗憎的存在。

缘由,是他作了三次谏言。

第一次,是上疏举荐杜恕,并附和彼斥庙堂风气不正的言辞。

这次上疏,令所有人都有了一个疑惑——京都不是传闻夏侯衡持家有道、长兄如父吗?怎么夏侯惠还是一副没有父辈教养的样子呢?

的确是没有教养。

出身夏侯氏、职不过一散骑侍郎,竟将已然称病隐居的杜恕拉出来落诸公卿的颜面!

君不见,先前蒋济上疏自省,让天子曹叡重申修德养廉的那股热劲,不过月余时日便随着入冬彻底凉透了吗?

还旧事重提什么!

当真是不食人间烟火、半点仕途世故都不懂!

只不过,他的这个上疏,众臣僚只是在暗中腹诽了几句。

因为天子不等此上疏在庙堂发酵,便一锤定音,再次将杜恕辟为中郎,让其协助蒋济署理天子恩科之事去了。

也让庙堂诸公私下揣测,这是天子为了推行恩科而授意他上疏的,故而不再纠缠。

但夏侯惠的第二次谏言,则是坐实了仕途“愣头青”的标签。

那是坐镇淮南的前将军满宠,上疏庙堂陈述御贼吴之方略,欲将合肥城拆了,搬到三十余里后的将军岭重筑。

此事,庙堂诸公意见不一。

反对得最激烈的,当属护军将军蒋济。

曾任职扬州别驾且对江淮事务十分熟悉的他,觉得合肥城建立了数十年,历来是抵御贼吴的前哨,哪能说拆就拆了啊~

贼吴都没有攻陷过,自己反而主动拆了,管着叫御吴之策?

实属荒谬!

对此,天子曹叡也没有确凿的表态。

而是在一次东堂署政罢,想起先前曾以江淮事务考校过诸近臣,便让众人畅所欲言一番。

诸近臣都知道,诸如这种军国大事,并非他们现今可置喙的。

故而,在提出自身看法的时候,皆很委婉、很模棱两可的表述,力争不被卷入满宠与蒋济两位砥柱重臣的争执中。

但夏侯惠则是不然!

他竟叫嚷着“贼吴离水则怯”的主张,对满宠的方略赞不绝口,并劝说天子当取满宠之策。

要知道,蒋济可是对他颇为赏识的啊~

在近个把月里,蒋济已然三番两次在“不经意”间,声称他乃夏侯家的后起之秀,日后必将复父辈功绩云云,为他美名了!

在人轻位卑之际,能得重臣亲口赞许,这是多大的恩德啊!

君不见魏武曹操在年轻时,被太尉桥玄断定为日后必将平定乱世之人,就让曹操记了一辈子。

每每经过桥玄墓地之时,总不免祭祀一番。

就连魏文曹丕都曾祭祀过。

而夏侯惠呢?

不念恩情也就罢了,竟还当朝以言悖之?

就算看法不错,你也可以闭口不谈,将表面的和睦维持住啊~

鲁莽竖夫!

每每想到这件事,王肃就忍不住怒其不争、好一阵火大。

不过,夏侯惠在这件事上,仍很辛运的逃过一劫。

就在他对满宠的御贼吴方略赞不绝口的时候,蒋济还未恼羞成怒之际,大将军曹真从驻地长安回来了。

且就此事上,十分坚定的站在了满宠那边,也让天子做出了决断。

嗯,曹真是回来计议伐蜀的。

将要伐蜀,对于魏国朝野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自天子曹叡继位以来,巴蜀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三次出兵犯境,还夺了武都、阴平二郡,这就促成了魏国上下皆汲汲求战之心。

想想就明白了。

对于曹叡而言,魏国独占天下七分,且曹丕在位期间并没有失疆域,若是面对巴蜀如此挑衅他都不伐之,国威何在?君威何存?

而对于庙堂可计议军国大事的重臣而言,则是出于对巴蜀认知颠覆的考量。

最初,蜀主刘备崩于永安,魏国庙堂皆以为巴蜀已然日薄西山,是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等人还各作书入蜀陈天命人事,劝说被刘备托孤的诸葛亮举国称藩。

但没想到的是,仅仅数年过后,诸葛亮率军出陇右,魏国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叛魏相应,令关中响震!

如此,若不伐蜀以耀魏国军威,雍凉何能安也!

因而在武都、阴平二郡刚刚丢失的时候,天子曹叡便时常私下咨询庙堂重臣伐蜀事宜了。

就是群臣意见相左。

如被咨询得最多的侍中刘晔,与天子私对时声称可以,在众人面前则是声称不可以,将迎合谄媚的作态彰显无遗。

而中领军杨暨则是反对。

他以为巴蜀有山川之固,且道路崎岖,魏国最精锐的骑兵难以发挥战力等为由,认为伐蜀不可取。

待到冬十一月,大将军曹真上表陈述伐蜀方略时,司空陈群也明确反对。

因为曹真的方略中,是打算让郭淮督陇右各部入阴平与武都郡、骠骑将军司马懿走东三郡策应,自己则是督领主力走褒斜谷攻入汉中。

陈群觉得,此战略不可能成功。

且理由令人无法反驳。

当年魏武曹操走秦岭谷道、长达三百多(汉)里的褒斜谷入汉中都失败了,你曹真凭什么认为自己就能成功?

难不成,曹真自忖比武帝更善于用兵?

天子曹叡将陈群的意见,转去长安给予曹真,也促使了曹真亲自赶回来洛阳之行。

曾经留在洛阳帮曹叡稳定局势的他知道,如若曹叡心中罢了伐蜀之念,便直接下诏将此事暂时搁置了;而将陈群之言转示与他,自然是让他自己来说服陈群以及其他人。

曹真归来后,直接将方略大致修改了下,改为自身督领主力从子午谷进军,并分兵给宿将张颌走褒斜谷,形成四路伐蜀之势。

对此,陈群与其他反对者并没有当即反驳。

而是重新估量增加了一条路线进军后,大军粮秣以及辎重补给等问题,打算实事求是之后再作谏言。

但任凭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夏侯惠竟然上疏谏言了!

竟不知自身人轻位卑,妄议军国大事,以洋洋洒洒的数千言,从山川地理、兵将军心、环境气候以及魏蜀双方优劣对比等各个方面,有理有据的声称此时不宜伐蜀。

这份上疏,原本知晓的臣僚并不多。

尚书令陈矫在看到的时候,第一时间送去了东堂;但在天子看罢后,招来中书监、令与侍中刘晔以及陈群等人一并参详后,也不可避免的流传了出来。

反正,魏国将伐蜀之事也不算秘密了。

如雍凉军中的细作早就打探到,蜀丞相诸葛亮已然筑汉城于沔阳、筑乐城于成固,提前做好了守御的准备。

天子曹叡与诸重臣计议的结果是什么,妄议军国大事的夏侯惠将迎来什么结果,现今暂无人知晓。

但有一点却是确凿了。

从举荐杜恕、赞成满宠方略与争论曹真伐蜀三件事中,朝野都知道了,夏侯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党不朋、不囿家门、不苟私利且不以仕途为念的直臣。

也就是所谓的社稷孤臣。

因为他做事的方式,只从社稷裨益与否的角度出发,不惜把不能得罪的、不该得罪的人,都给得罪了.......

要知道,夏侯惠应该竭力促成曹真伐蜀才对的啊~

源于夏侯渊、夏侯荣死难汉中郡的关系,大将军曹真伐蜀也是间接的为夏侯渊复仇;若是事顺遂将夺回汉中郡夺回来,那更是为夏侯家雪恨、摘掉丢失汉中郡的耻辱了!

身为人子,怎么能反对呢?

“竖子!父兄之仇,犹不思报,汝尚有何面目苟活于世邪!”

这是夏侯衡的原话。

就在夏侯惠作上疏没几日,他长兄夏侯衡得悉了事情,便暴跳如雷的对他拳脚相加、责骂不肖。

但夏侯惠并不屈服。

在躲避拳脚的时候,还一味争辩着“我为臣子,当为国裨益,焉以私废公”云云。

这种死不认错的态度,也令恼怒难当的夏侯衡做出了兄弟分家的决定。

说得好听是分家。

但谁都知道,这是夏侯衡将他赶出了家门。

以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表示,这个逆子以后所言所行都与夏侯家无关,他人若是想打想骂或者构陷,悉随君便,毋庸以夏侯家为念。

这就是王肃心中烦躁的来源。

他女儿,才刚刚与夏侯惠定亲了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肆虐韩娱 大明1937 捡个飞碟送外卖 步步杀机之浴火凰后 重生之千金媚祸 在萌兽世界的日子 赶尸道长 十二天劫 高科技军阀 福艳之都市后宫 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清除毁灭者 流浪的英雄 逸霄 人间泪根之案件背后 开宗立派当反派 都市神化 豪门隐婚,盛爱亿万天后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秦虎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坏人笔记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官路旖旎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冰临谷 大唐躺平王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英烈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穿越之原始之路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水浒之往事随风 巨宋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魏逆 茶渐浓 - 魏逆txt下载 - 魏逆最新章节 - 魏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