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战场合同工 大清隐龙 神话版三国 修罗武神 重生之铁血战将 封侯 皇朝夜行 倾汉 三国第一狠人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章 三哥出马(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说到蔡州老家,蔡海滨仿佛是被勾起了什么痛苦的记忆,眸中闪过一几丝晦暗,道:“俺等只是同村,大兄带着俺逃出来,又给俺兄弟拉扯大,这才做了一家。今大兄随军不在,家里就俺兄弟看着。”

李三岔开话题道:“我看你家里还行啊。有多少田?收成怎样?”

说到眼下的生活,这农家汉子的脸上明显带着笑意,道:“还过得,比蔡州强多喽。俺家有八十亩田,去岁收了粟、麦一百三十余斛,官府收去六十斛,家里嫂嫂、俺娘子,俺兄弟俩和两个娃娃,七十余斛也尽够了。大兄在军中有粮赐发下,去岁打兖州有功,赏赐亦不少。”蔡海滨指指屋后,道,“后院尚有几亩菜田,种些蔬果。老三婆娘也说好了,过几日下过聘,还要再起个屋。呵呵。”说到讨老婆,蔡老三笑嘻嘻很不好意思的模样,因劳作显得黝黑的脸上透出羞涩的红晕,从脖子红到耳根。

李三指着圈里的牛,道:“有牛,不错。牛犊子是自家养还是要卖?”

蔡儿道:“这牛啊,是大王赁来地。”

“东平王还给租牛?”李老三在山北,都是搞得集中屯垦的那一套,种子、牛呀马呀之类的大牲口,都得官上统一组织。不过,塞外的牛都野惯了,脾气大不好用,耕牛还得慢慢培养,好在驮马多,解得燃眉之急。他是没想到,在宣武军治下,也管这些。

李振道:“李司马,你幽州不知汴州难啊。大王初到时,只有一片白地,大王劝课农桑十余载,移民耕作,这才稍稍安定。这牛呢,有些是买来,有些是虏获,发给乡里使用,一岁收个三百钱,折粮亦可,官民两便么。”

李三道:“三百钱。二郎,咱营州一头牛也得三二千钱吧,这边只怕更贵。”

二哥回忆起当年做屠子买牛的经历,道:“壮牛得三千钱。”

蔡二道:“俺这边得四千。那犊子算俺家里地,再有两岁大了顶用,这牛俺便还了,一岁还能省些。想要人家多哩,不够分呢。”李三能够想象得到,这种好事军属先得,理所应当。这位东平郡王,还是有些手段。

二哥瞧着听着,就忍不住想起自家大哥。当年也是老大去军中搏命撑门面,自己看家,就有些感怀。借口尿遁跑到院外平复一下心情,叫人取来十斤盐和一匹绢,自提了进门,道:“俺也行二,你我有缘,拿去吃用。”

这礼就不轻了,蔡家兄弟有些慌神,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李振解围道:“给你便拿着吧。”看他年纪最长,又是个官人模样,蔡家兄弟相互望望,便一个抱了盐一个抱了绢,腼腆傻笑。看兄弟俩有些手足无措,李三从怀里取出一小块银饼子,塞进蔡老三手里,道:“讨个婆娘好好生活,要尊敬兄长,这就做个贺礼吧。走啦。”就领了众人离去,免得人家难做。

……

趁这一日功夫,李振已遣人先去汴州向东平王禀报。

次日启程,傍晚便到汴州城外,先安顿他们在驿馆休歇,李振自入城通禀。

又一日晨,还是李振赶到驿馆,引了李三、郑二数人入城。

如今的汴州城只有后世东京城内城大小,外城尚未修筑,并不比卢龙的幽州恢宏许多。因他们不是正式使节,李振引众人穿门入城比较随意,就在一座偏殿见到了东平王殿下。

朱三哥穿着一身紫花圆领袍衫在主位,两边各有数人陪坐,本来正在叽叽咕咕聊着什么,看客人来到,纷纷收了话语。堂中立刻安静下来,李振领着二人上前拜见了东平王,李崇武将准备好的礼单双手奉上。朱三哥拱手回礼,双手从宫人手里接过礼单放下,工作一丝不苟。待礼毕,宫人搬上坐垫,朱大帅放松地靠在扶手上,招招手,爽朗道:“坐近些,瞧得清楚也好说话。”待他二人重新坐好,对面相距不过十余尺,东平王才又道:“昨夜兴绪回来说,有卢龙尊客要与某做买卖,是你二位吧。”

因为要见朱三哥,昨夜李三激动的半宿没睡,准备了好几套台词。比如,如果问他看好河东还是宣武,他就以东平王劝课农桑、河东民生凋敝为由,说明看好宣武的道理。如果质问他们怎么认了独眼龙当干爹,就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那时候李存孝刚死,晋王情绪很不稳定,连康君立都说杀就杀,哪敢扎刺。如果问他为何来汴州,那就把锅都往魏博这帮老混蛋的身上推。以至于“若大王不出,奈苍生何”的谀词都准备好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马屁要拍得恰到好处,既体现小爷看好东平王远大前途,又不能显得空洞、下作,失了拍捧的格调。

李三哥准备充分,自忖各种局面都能应付,就是没想到朱三哥说话如此随意,完全跳出了剧本。眼前的东平王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气度不凡,尤其这一身杀伐气重,压得李老三竟一时辞拙,不知怎么回应。怔愣半晌,才道:“回东平王,是是我。”边上屠子哥也是呆呆愣愣,不知如何言语,哪敢有在罗六哥面前的半点嚣张。

看他二人窘迫,朱大帅愈发放松地端起茶盏吃了一口,手指在李老三与自己之间来回指点,道:“你行三,我也行三,这是三哥见三哥,随意说说话,不要拘谨嘛。来见我,你紧张,我也不知该说甚了。兴绪道,你大兄还有你这黑厮。”又点点二哥,“认了独眼龙作义父。嘿,这算个球,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头嘛。你我自在说话,莫管魏博那群蠢货。不是要说买卖么,讲讲。”

得,还会抢台词。李三哥只觉着脑瓜子嗡嗡乱响,捏不到这老哥的脉门啊。他可不敢掉以轻心,小心翼翼道:“俺是有点盐想跟大王换粮,若大王需要,市马也成。山北就是畜牲多,嗯,山货皮货也多。呃,也也就这些。”在东平王面前,李崇武决定坦诚一点,只是这话出口,自己就觉着哪里别扭。

“此等小事且不说他,等下让裕儿与你谈。”边上一青年正是朱大帅的长子朱友裕,体态与李崇文风格相类,十分强壮,气质又与李老三相近,很有些文气。等儿子领命应了一声,朱三哥指着李老三道:“你在河东住过,说来听听。”

这个问题很宽泛,说来听听?什么就说来听听,要听什么?这种场合,不是屠子哥的长项,他把脑袋微低,只求老师不要点他答题。李崇武简单理清思路,就从他们在安边城与河东军交战开始,讲到跟随刘仁恭流落河东,最后落脚在打回卢龙,言简意赅讲述了一遍。

李三哥说得谨慎,朱三哥听得认真。其实汴军与晋军交手也多,他对河东军还算是比较了解。不过李三他们的经历特殊,从前是卢龙兵,与河东正面作对,之后又一度成为晋军的一部分,打入了内部。而且,尽管这小子有意无意地省略他们在河东的经历细节,但这黑厮能让独眼龙收为义子,说明干得不错。尽管瞧不起独眼龙治国的本领,对他看武将的眼光,朱全忠还是很认可的。至于李崇武话里话外淡化在河东经历这点念头,朱三哥在心里一笑而过。人之常情嘛,都知道汴、晋不睦,这会儿还大吹与独眼龙交情深厚那才是疯了。

“二郎吧。”等李崇武说得差不多,看黑厮推聋作哑,朱全忠老师岂能放过,认真负责地点了这位同学发言。“看你是员虎将,说说,河东军跟卢龙军相比,孰优孰劣?”

郑二见问,知道躲不过去,便作势挠挠头,道:“要俺说么,手底差球不多,只是河东军能拼命些。”

朱三又问:“就晋王现在魏博这些兵,让你打,要兵几何,怎么打?”

这是个送命题啊。做大帅的真是没一个省油的灯,上来先套近乎,问题听着简单,其实坑深呐,老黑要是真说出个立竿见影的好主意可未必是福!但此时也没法提醒,李三郎顿觉背上发冷,装着关心答案,把眼来看这老黑,又不敢眼色递得太明显,怕被监考老师抓住。

屠子哥仍是一脸的憨厚模样,搔搔头装傻道:“这个,俺没想过啊。”

朱三哥依依不饶道:“李存信你又不是没打过。没想过?就现在想。”

老黑哪里不知这老小子坏得很,眨巴着眼睛去看李崇武,想求个指点,划个范围。东平王还是挂着温暖的笑容,故作不悦道:“你莫看他,我是问你。”二哥只好把小眼睛巴巴连眨,十分委屈地低下头,咬着指头凝眉盘算半天,将内心的纠结表演得非常传神。好片刻,先是伸出三根指头,最后又加了一根,咬咬牙道:“需四万骑。”

东平王哂笑道:“四万骑?”

“嗯。”二哥答得斩钉截铁。

朱全忠也不知想到什么好乐,哈哈笑了两声,指着侧面一将道:“通美,先说好,我可没有四万骑给你。”正是已从前线回来的葛从周。就魏博一事,这几日已经跟东平王军议多次。但是并不等他搭话,东平王又对二哥道,“我可是听说你是员勇将,怎须这多人马。四万骑,有四万骑老子何事做不得。”

郑二大头一晃,拿出对付独眼龙的智慧,道:“大王要跟晋王打便打。晋王对俺其实不错,俺也没想过要跟晋王作对。大王问我,我也不好与晋王交兵。当然,抗令我是不敢。故,我闻晋军在魏博有二万骑,非要打,只好用四万骑看住他,不使其掳掠。河东粮少,待营里没粮他就得撤。只好如此。”

朱三哥闻言,心道,这黑厮忠义啊。目光在自家的众文武面上滑过,面怀愧疚地说道:“是我冒昧了。来人,赐郑将军十万钱。”当下就让宫人去办。

堂内一时寂静下来。

朱大帅的指节在有节奏地扣着案几,“哆哆哆”,敲得堂中众人的心跳都得跟着他的节奏,高低起伏。过得片刻,东平王道:“也罢。兴绪,你带尊客去休息。”竟不再多说,就让李振领了李、郑二人出殿。

待其去远,东平郡王对葛从周道:“通美,魏博此战我交给你了。除去赞贞那一万人,我再给你五千,届时会随我北上。”说到这里,开玩笑道,“四万骑你可别想。”

葛从周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模样,身高膀阔,相貌堂堂。恭敬答道:“我从郓州抽二千骑,再调步军三千回来,有二万人尽够了。”

“善哉。”这几天大方略早已谈得七七八八,东平王就不想再多废话。让众将都退下,只留了儿子朱友裕一人。从早上到现在坐了半日,实在有些腰酸腿麻,此时没有外臣,朱三哥总算能放松片刻,便两腿岔开箕坐着,跟儿子说:“裕儿,你看那二人如何?”

这问题过于宽泛,朱友裕略一思索,道:“那卢龙二人么。这黑厮看是员勇将,李三郎么,可算个智将。父王是起了爱才之心,欲留他二人效力么?”

朱三哥嗤笑道:“汴州缺人么?咱他妈是人太多啦。”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三哥两手一摊,道,“你跟他谈,市盐无妨,要紧是市马。骑军多多益善。四万骑,我也想有四万骑呀。”其实,朱哥手下的马匹凑一凑,没有十万也有个大几万,只是不可能集中起来这么用,且多为驮马,真正的战马少之又少。这就是中原藩镇的难处,粮田拿来养马不合算,但是不养马就没骑兵,这个平衡、分寸,大部分时候都很难掌握。

朱友裕立刻为父分忧道:“魏博抢了李存信许多马,怕不有万多,我军不能白出兵吧。”

老土匪朱三哥理所当然地说:“这还用说?北上时,你带着彼辈走,路上细看看,安排些人手同他多往来,唔,主要是跟底下军士多聊。”

“父帅对卢龙……

“不能让卢龙跟河东沆瀣一气。”朱三哥想着想着突然就大乐起来,笑得通透,笑得快乐,道,“独眼龙这蠢猪,要不然就将卢龙洗干净,坐稳。以为扶个刘窟头上去便能在卢龙要钱要粮、为所欲为了?笑话,这不是虎口夺食么。哼哼,刘窟头这厮若一心奉承河东,活不过三载。他若不想脑袋搬家,嘿嘿,独眼龙能过好今秋,那都有鬼。”

说到这里,老朱忽然又有些笑不出来。别人家乱得一锅粥,他这个宣武就安宁么?杀将逐帅的事,宣武军也没少干啊。当初三哥的队伍被王重荣吞了,只剩几百个老弟兄跟来汴州,面对镇内一帮骄兵悍将,那日子,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酸爽。半斤对八两,谁也别笑谁。

嘿,这年月,大帅难当啊。

边上朱友裕也不知是否感受到爸爸的心情变化,沉思良久,恍然大悟道:“哦。阿爷是说,这李崇武专程来联络我镇?”

朱三哥想想,专门来联络好像也不是,至少昨天李振所说,完全是魏博那帮杀才瞎折腾。对此,三哥决定不纠结,道:“市盐市马,哼哼,我看那李大早晚要将刘窟头卖了。魏博,成德,卢龙,河朔三镇,皆一丘之貉,冢中枯骨。总之,你多多摸清情况,着重跟底下军士打听,李三心思多,那黑厮也不是善茬,跟他两个毛也问不出来。”

朱友裕道:“父王放心。嘿,管他蝇营狗苟。我只需兵精粮足,按部就班即可。此次再不能让魏博左右摇摆,定要断了晋兵来路,待一二岁平了郓、兖,这样东边就腾出手了。”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林岚秦小雅 大明1937 捡个飞碟送外卖 在萌兽世界的日子 赶尸道长 高科技军阀 福艳之都市后宫 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清除毁灭者 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集 逸霄 人间泪根之案件背后 开宗立派当反派 豪门隐婚,盛爱亿万天后 九龙至尊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我的纯情女上司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俄国佣兵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纨绔小侯爷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神捕乱宋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楚武信君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乾风云起苍穹 锦衣血诏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