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一个人的抗日2 三国军神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红楼如此多娇 诡三国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封侯 灵剑尊 皇朝夜行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章 战河东(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初刘三请韩梦殷时,那老汉就说未必帮得上他老黑什么忙,老东西攮球的挺实在,真就没给他郑将军帮什么忙,最后便宜了李三这厮。眼前这位看着就与老韩不是一路,那老杀才总要装出一个道貌岸然来,这位张判官明显就让郑将军感觉更实诚。再说,自己如今也是一方节帅,虽然有点水那也是大帅,用着看看这厮能否干点正事。

众武夫吃到一半不见了老黑,都有些索然无味。待见黑哥领个生面孔回来,各自瞩目。郑守义便将张泽推到台前,介绍这是新来的节度府掌书记。一群老武夫中突然冒出个酸丁,你想想这个场面得有多和谐,众将纷纷举着酒囊来欢迎新人入伙。

别看成德王镕是回鹘遗种,人家祖宗慕大唐王化已过百年,据有成德亦八九十年矣。王大帅其实活得精细,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比郑哥有文化太多,就连成德的军将们也比眼前这帮杀才更有格调。在成德工作多年,张书记哪经过这种阵仗,简直就是小羊羔进了老狼群,三两口柳烧下肚就不省人事,被人抬到一旁睡去。杀才们灌倒了新鲜出炉的节度掌书记,兴致更加高涨,吃喝玩闹,将堂堂帅府搞成了土匪窝。

身处其间,大寨主不禁忆往昔峥嵘岁月,时哭时笑抽风一般。

郑大帅也吃得动情,拉住老郭、小周、小王不住地感怀。这三人有他捡来的流浪汉,两个是自小跟随他的伙计,如今都已成为左膀右臂,岂非快事。郭屠子跟着大舅哥还没啥,小周、小王这些年在牛犇手下也熬得辛苦。又不能影响团结,又要避免小都头过于做大,一切尽在不言中喽。

平衡,不会玩平衡的大帅,能活得过两集么?

吃归吃,玩归玩,郑大帅的眼睛其实一直盯着南边不松懈,军队也是轮番休假,他可不想步了王处直的后尘。

最近郑哥没事儿就研究汴兵作战。实话说,经过仔细分析,他发现偷袭这块朱三儿也很擅长。河东是怎么丢的东昭义三州?就是葛从周趁晋王刚刚在钜鹿遇挫,主力被牵制,突然出兵袭取邢、洺、磁三州。打成德,也是前面正在邢州捶李嗣昭,突然一拐,就到了王教主的家门口,若非成德这帮杀才反应快,估计就完了。你别看汴州战马有限,那是可以做突骑的战马有限,驮马、骡子、驴可并不短少,汴军就有骑着驮马骡子赶路下马地斗的队伍,跟老牛他们差不多,玩得挺花。汴军处四战之地,为了应付各方面的险情,真是修炼了一身好本领,说哪天汴兵突然出现在安喜城下,郑哥一点都不意外。

所以,大寨主和老铁匠都比较辛苦。成德战后,将新来的千余骑打散补充下去,毅勇都如今足足八百骑,兵强马壮,与老铁匠的飞虎都八百骑倒班巡弋,防的就是汴兵突然北上。

其实咱郑哥格局还是小了,此时的朱大帅根本就顾不上河北这点破事。

本想来去长安将皇帝接到东都指导工作,等进关才发现慢了一步,韩全诲已裹挟了天子西奔。这种搂草打兔子正是三哥的专长,来一次不容易,就准备把关中搞定,于是一路追到了凤翔城下。

不过这里是关中西门,抵御吐蕃的前哨,城高池深,守军甚多,粮草充沛,硬打不死个万八千人拿不下来,嗯,就算填进去万八千人也未必拿得下。于是东平王看看李茂贞躲在城里不肯出来,那就转身去收拾李茂贞的小弟,总之这次三哥不把关中整治一番是不想走了。

其他关中诸侯就倒了霉。西来的路上,朱三哥其实已经拿下了华州的韩建。华州即陕西华县,在长安东边百来里地,正好在三哥西进路上。韩大帅欺负天子非常嚣张,等三哥到了,废话都没敢多讲,直接老实投降。朱大帅大人有大量,便受了韩建的忠心,然后入城一看,好乖乖,华州城里光铜钱就抄了九百万贯!全是这厮截胡的朝廷财赋。与此一比,李圣在成德敲得一点财货就是个弟弟。

紧接着,静难军节度使杨崇本也倒了霉。这厮自幼被李茂贞收做义子,改名李继徽,伺候干爹鞍前马后劳苦功高,前几年被干爹保举做了这个节度使。治所在彬州,即陕西彬州,领有邠、宁、庆、衍四州。因其治所之名,这靖难军节度使也称邠宁节度使,最早,号称再造李唐的郭子仪就曾任过邠宁节度使。

但李继徽可没有郭令公的本领,一看汴军开到,干爸爸都被堵在凤翔城里不敢露头,哪敢捋三哥的虎须,也就直接投降。三哥也不含糊,让他将妻妾子女送至河中为人质,然后继续让他做靖难军节度使。

朱三哥在关内忙活,背后独眼龙岂能不来掺一脚。他看汴兵主力到了关中,忙遣李嗣昭将兵五千攻晋州,想要借机夺回晋、绛等州,关上一道门。汴兵小挫固守,为保后路,东平王只好先放下李茂贞不打,回师取盩厔即陕西周至策应,顺道令崔胤帅百官及京师居民悉迁华州,准备将他们都送到洛阳去安置。

你看,三哥忙着跟李茂贞、李克用等人斗智斗勇,哪有功夫管河北。而没有三哥搅事,义武就很太平。入塞以来,郑哥转战数千里,麾下健儿亦辛苦数年,去年除夕夜还在雪里跋涉。今岁赏赐甚多,过年又发一轮,又无事,军士们有钱有闲,安喜城里城外,随处可见勾肩搭背喝得东倒西歪的武夫,欢欢喜喜过大年。

这帮杀才,家眷多不在此,又无大仗,浑身精力无处安放。城中酒肆、饭堂、青楼生意火爆,带动定州的经济一片繁荣。只是喝多了酒,这帮货闹事也是一害,为了维持治安,州县官员、属吏苦不堪言。

其间出个趣事。李茂贞被朱全忠打上家门,野战小败一场,便不敢出城跟汴兵拼命。想面上服软将三哥哄走,但这次朱大帅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看忽悠汴兵不走,李茂贞与韩全诲商量,遣中使分至山东、江淮诸镇,以天子名义召诸镇勤王攻汴,意图在背后给三哥捅一竿子。其中部分使者为汴军截获,但往河北来的一路却顺利抵达了。

原来李茂贞念及卢龙与朱全忠征战数载,必有仇怨。当初李正德取卢龙、为郑守义请封,几件大事自己都没作梗,便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思,不但晋李崇文为辽王,郑守义亦为北平郡公,甚至连刘守光的义昌节度使都给认了账,不再计较刘仁恭当年无状。

稀里糊涂封了爵位,郑哥忙向李圣问计,得到指示诸事勿谈,好好过年。

得嘞,郑将军继续该吃吃,该喝喝,一个兵都不派。

……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卢龙欲静心休养,厚植根本,但当此乱世又岂能如愿。

天复二年即西历九零二年,正月,李鸦儿看轻轻捅了一下朱温没反应,就继续增兵,李嗣昭、周德威先后攻取慈、隰,又取绛州,进展看着挺顺利,但很快又急转直下。朱全忠闻知后路不稳,遣朱友宁、氏叔琮移兵河中,一路随康怀英明攻绛州,一路由氏叔琮率领,绕到河东军后路。李嗣昭主力是数千精骑,野战还行守城不灵,就没敢死守,从绛州北归途中遇伏,损失不小。

反正凤翔一时难下,朱大帅看这边打得顺利,干脆亲至河中压阵,以氏叔琮、朱友宁乘胜北进,十万大军压上,想看能否一波流把独眼龙给推了拉倒。李嗣昭、周德威兵寡,抵敌不住,汴军遂长驱而入,兵锋直抵晋阳城下,开始攻城。

矗立城头,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汴兵,李鸦儿悲从中来。他就想不通,明明朱三儿这厮一个泼皮无赖,怎能将自己欺辱至此呢?

回想过往,唯有一声叹息。

盖寓等诸将随侍立在侧,皆不敢言。军国争锋首重实力,李嗣昭已是镇中猛将,周德威亦曾累败汴兵,此番皆吃败仗。不久前李存信出战,同样受挫。眼看汴兵联营十里,城中可战之兵不过一二万骑,如此局面,还能说甚。当年起兵大同,经历挫折,终于据有河东雄镇,他们也曾意气风发,也曾睥睨天下,有谁想到,短短十余年,竟是这般光景。

江河日下,江河日下呀!

在一片沉默中,却见一俊朗少年明知故问道:“父王何故兴叹?”

李克用转身来看,见是爱子存勖。此子是侧妃曹氏所生,光启元年生人,实有十六七岁年纪,因常年习武,生得颇显魁梧,只是面容却少几分胡气,多了许多汉家气度。尤其这孩子允文允武,不但骑射精绝,亦饱读诗书,三镇犯阙时,李克用曾带他见过天子,得了天子好评,人称李亚子。

爱子当面,李鸦儿强挤出一点笑容,道:“无事。”心里却是万分委屈。中和年间,宣武军内外交困,求救于河东,若非爷爷亲帅精骑南下助他破黄巢,朱三哪有命在?分明是这厮无恩无义猪狗一头,老天眼瞎,怎么十来年过去,倒是自己一个伟丈夫被他堵在家里欺负。

李亚子道:“父王可是为汴兵忧心?”

李鸦儿心中苦闷无人叙说,看看身后诸将距离都远,忍不住在爱子耳边轻声道:“汴兵势大,晋阳恐难据守。为父欲北走云州,如何?”

这事昨日他已召集众将商议,可惜意见不一。李嗣昭、李嗣源、周德威等坚决不走,李存信则言关东、河北皆受朱温挟制,与其坐困愁城不如先走草原缓口气,再图进取。尽管如今他用李嗣昭、李嗣源、周德威等替代老人,自魏博闹出祸事后,连李存信也渐渐沉寂,但这次独眼龙是比较赞同李存信的看法。奈何多数大将不愿北走,左右为难。心情烦躁,便随口问问儿子意见。

李存勖忙道:“万万不可。”

李克用凝眉如川,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岂可以一城一地为念。乾符、广明时,若非北入草原,岂有今日河东基业。”李亚子道:“彼一时,此一时。当时北入草原尚能回归,今日走,怕再无南归之日矣。”一语既出,李鸦儿更加烦躁。他岂不知时移事异之理,但留得青山在,总比鱼死网破强呐。经历了最近几年的挫折,李鸦儿实已失了战胜朱温的信心。

李存勖见父亲目光游移,道:“父王,书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晋阳城坚粮足,汴军破城却难。我军虽然兵寡,浪战不足,然守城绰绰有余。正所谓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朱三威逼天子,天下公敌,败亡必矣。我家三代忠于王事,大义在我。耶耶且宽心,以待来日。”

说李家三代忠于王室这真是胡扯,但想到儿子如此开导自己,李鸦儿颇为感怀,只可惜军国大事又岂是几句漂亮话就能左右?心中苦笑,他就是怕守城守不住啊。十几年来,河东的老牙兵早已伤亡殆尽,全靠沙陀、吐浑等各部骑士撑门面,怎奈何这帮杀才骑马冲锋还行,守城?步战?李鸦儿敢放心么。

李亚子见父亲比方才情绪稳定一点,但仍无决心,便又道:“父王可是忧虑守城之事?”看看老父默然无语,道,“父帅,我族勇士虽不擅守城,然城中汉儿众多,何不征召精壮,发给兵刃使其守城。城上道路宽阔,可以我族精锐为驻队,一则督战,一则查漏补缺。”

拉壮丁上城头,这还用儿子提醒?问题是这帮废物能成么。李鸦儿素喜骑战,对步军从来不在眼中,除了周德威、李存审等部分汉儿义子练些步兵,军中步卒多是征召的精壮,根本就不顶用。再说,胡兵在镇内作孽多少,他李鸦儿难道真不知道?真让那些汉儿穿甲提刀,究竟是助老子守城,还是直接捅老子两刀谁能知道。但他不想打击儿子好意,便默默点头。

李亚子以为老爹认可,信心更足,又道:“兵法云,城不可死守。需有外援。”

李克用听了更加难过。南边河中被宣武占了,女婿王珂不久前才被朱三这厮弄死。东边成德去年就降了汴州,义武也倒了。西边关中诸镇都是被自己反复锤炼过的仇人。北边草原各部,冬日马匹羸弱,能有甚用,况且也来不及征调。放眼望去,哪他妈来的外援呐。

却听儿子说道:“尚有卢龙。”

“卢龙?”李克用苦笑着摇摇头。他假装不跟李崇文计较,李崇文假装认自己这个义父,其实彼此心知肚明是形势所迫。就河北这帮反骨仔,信他个鬼!朱全忠若肯放他卢龙一马,这帮蠢货十有八九能把自己卖了,将河东的安危寄托在河朔的这些泥鳅身上,他李鸦儿才真是疯了。

李存勖道:“父王,我知道燕人不可信,但形势比人强。我观辽王非短视之辈,当今形势恰如汉末之三国,不论他是何居心,皆不能坐视我镇崩溃。何况朱三雄猜心狠,降亦死,王珂之事不远,他岂能不惧。”

说到王珂这事儿,就真的挺让搓火。女婿逃跑都腿脚不利索,被朱三儿捉了,然后稀里糊涂人就没了,自家女儿也不知是个什么下场。不过,儿子这话也有几分道理,王珂前鉴不远,那李可汗当不至如此愚蠢吧。李克用便略有动容,思索片刻,道:“只怕远水难解近渴。”

感觉老爹总算提起了一点斗志,李亚子微笑一躬身道:“恕儿冒昧,得知绛州失陷,儿已遣人赴卢龙求取援兵,信使回报,卢龙军最快一二日可至。”

李克用不可置信道:“我儿怎么?”

“朱三发兵关中,一时难以建功,我在其后背屡屡动作,彼岂能自安。此前汴兵曾两次趁势而来,当时听说失了绛州,孩儿恐朱温这厮故技重施,便先给卢龙去了一信,只求防患于未然。然卢龙是否守诺,儿亦不知,故未敢妄言……

后面的话,李克用根本没有听进,好半晌才长出一口气,扶了扶儿子肩膀,连叹三声,“我儿,我儿,我儿!”

回身下城去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肆虐韩娱 步步杀机之浴火凰后 百变武魂 十二天劫 武装风暴 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妖仙令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天之炽之神圣帝国 触墓惊心 修真四万年 大唐一品 母皇 纵灵传 人间泪根之案件背后 都市神化 九龙至尊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九霄剑神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明朝那些事儿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最强雇佣兵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大唐躺平王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明朝的名义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穿越之原始之路 大明辽国公 云起惊鸿客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巨宋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