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一个人的抗日2 从八百开始崛起 逍遥太子爷 猎天争锋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封侯 亮剑之独立大队 皇朝夜行 签到在红楼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章 西征之二(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天德军休整二日,郑爷浩浩荡荡就往回走。

十月,大军赶在落雪前回到了朔州。

去时两手空空,回时满满当当。

扣除给天德军分去的,再减去随军消耗,到家点算,所得有万余精壮女子,二十三四万只羊,四万多头牛,橐驼四千多,马匹倒是补充了损耗就没富裕。

此外,粮食基本吃光,余财不便携带的,都与天德军换了畜牲不提。

这些钱粮杂事都给刘三去忙,郑爷沐浴更衣,死猪般呼呼狠睡三天。

四十开外的人了,往来奔波数千里地,其中风餐露宿之苦,谁人知之。

苦也。

苦也!

别都鲁、兀里海等几个部落,经过千山万水也都来到。

早两年,因阿保机南侵,别都鲁、速合两家损失惨重,干脆抱团取暖合为一家。兀里海损失较小,与别都鲁一道,暂被安置在单于都护府附近草场越冬。

他们,就是朔州的北屏以及眼线,未来深入草原,正要赖其领路。

东城附近地域,被李三正式划为河东牧监的马场,派了人手过来打理。

王有良、郑全忠已募了军队,蕃汉皆有,正在加紧操练,准备开春就去屯驻,军号“振武”。振武军节度使下怎么能没个振武军呢?但振武军的操练,郑爷只是抽空看看,就不打算全程参与了。

至于抓生产搞经济,都由刘三领着郑四等人忙碌。这方面,经验教训都有,总之不需郑大帅操心。

休歇数日,老郑觉着无趣。

此时天寒,去草原是受罪,张泽建议往晋阳一行。

郑爷以为有理,便携了张书记同行。

郑大帅移镇振武军,事前谁都没说,张书记也是事发才知。一直没得机会跟郑二深聊,借着此次同行,张书记是起力拍捧,道:“主公,此番以退为进,端地了得。”一根大拇指在二爷眼前乱晃。

这路南下,郑大帅破天荒坐了马车。

年纪不小,得爱惜自己呀。

郑二歪着晃晃悠悠假寐,听这酸丁说话,眼皮不抬道:“哦?有何了得。”

张泽道:“恕我直言,天下南北两分,不在梁,即在辽,单干没前途了。至于淮南,浙江,福建,关中,乃至蜀中,皆冢中枯骨也。

主公是辽王元从,自然要跟好辽王。

这百有余年……

张泽本来想讲讲这百来年藩镇割据、上下疑忌,话到嘴边,感觉全没必要,改口说:“明公自请移镇,主上必定心中欢喜,好处那是大大地。

何况,吭吭,”张书记清清嗓子,显得郑重一些,“汴梁虽然势大,然依我所见,若非天塌地陷,最终定是辽王成事。

正所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若主上弘业开国,凌烟阁内当有明公矣。”

凌烟阁?

嗯。

有些事,郑守义如今越发觉着跟武夫们不好说。

比如这移镇,若非迫不得已,他也不想挪窝。经营数载,事情一一理顺,倒叫李承嗣那厮摘个桃子。真是自家种树,别人乘凉,全无怨言那不可能。

可是不挪不行啊。

除非造反。

可是正如张泽所说,如今造反也没个搞头。

只是,这些话跟弟兄们似乎越来越难启齿。那懂的自然懂,比如舅哥,老马匪,这都不用说,彼此心里有数,有分寸。至于遇上那不懂的,说也没用,而且,说多了人家会否以为是老郑疑心呢?反倒没事搞出事情。

还是与这酸丁好说话些。

郑守义遂道:“诚哉斯言。”

张泽道:“此去晋阳,明公可请主上遣人来镇治钱谷,一如义武旧事。我记得李司马曾有言,节度使管军不管民,刺史管民不管兵,辽王欲以此为成例。此次明公移镇,辽王既未授明公朔州刺史,又不曾别授他人……

或是忘了,或是等着明公开口吧?

某以为,当为后者。

这振武军穷困潦倒,那财权不要也罢。”

“嗯。”这事郑守义也在犹豫。

权力呀,啧啧,抓起来容易,放下去难。

咱郑大帅也就是个俗人。

在义武镇,被李老三拿了财权,虽说他清楚辽王的心思,可是到了这振武军,辽王一日不派人来,咱老郑也乐得装死。

可是,真的能混过去么?

不一日将到晋阳。

前面村庄围了许多军士,不待郑爷靠近,便有一队人马过来查验身份。

原来是辽王走访农户,正好给他撞上。

郑守义素知大李子喜欢在农家转悠,立刻下了马车跑过去。

却见里正家里摆了几口大锅,辽王、军士、老农,正围了吃喝说笑。

听说郑二来了,辽王让身边众人挤一挤,要给老黑让出个位置。只是郑二看看局面太挤,倒是边上老中官那一锅人少,就凑过来坐下吃。

也不说话。

小中官张忠踩着小碎步,上去给干爹磕了头,恭恭敬敬在旁伺候。

老中官张承业见是郑守义来了,微微颔首,目光却不离李崇文左右。

从前,他对这位辽王知之不多,哪怕干儿子来信说过许多好话,老中官也没太放在心上。匆匆一年,张承业算是明白为啥辽王能成事了。

当年自己想在河东搞搞生产,抓抓纪律,难呦。上有悍将,下有骄兵,他一个外来户,谁鸟他这一壶?硬着头皮砍了几个实在不成体统的,就惹得李克用亲自来找他说项,请他注意工作方式。

疏忽数载,张承业深知自己所得有限。

一年前,辽王到镇,却是撸起袖管就干。

乱兵早就杀了一批又一批,自不必提。

就这个治镇,区区一年,首轮计口授田已经搞完。

辽王从河北调来大批小吏,从晋阳开始,挨村挨户地登记人口。为了干得快,这帮家伙宣传,来报户口就给粮,报一个人,就给一升,以至于出现有人反复领粮的闹剧。

辽王只让人仔细登记,尽量避免,甚至没有让人讨还多给的粮食。

张承业曾就此询问辽王,辽王道,圣贤书都说要爱民,何为爱民?不怕人民得利,惟恐百姓吃亏。做到这一点,可说是爱民了。

说得老中官万分感慨,明君呐!

再说清丈土地。

这边户口记完,那边土地也差不多摸清了。

官吏们一边实勘,一边与账簿比对,过了夏收就开始正式授田。首轮已经完成,最多再有一年,河东本地民户的授田就能结束。

授田标准就按国朝旧制执行。

国朝均田制,每丁可授田百亩。

如今人少地多不愁没地,地方豪族也被反复清洗,授田的难度只在于清丈与授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这方面,辽王从军队抽调了一批老兵,给新来的官吏做跟班,持刀挺枪地下乡清田,既给官吏们撑腰,也是一种监督。

回想当年自己在河东整顿生产,那真是举步维艰啊。

李克用并不重视,他要人没人,要啥没啥,下乡都是两眼一抹黑。甚至于很多麻烦,就来自于河东军自身。

辽王的兵跟着官吏下乡,有人送礼未必不取,态度也说不上说和颜悦色,可是,人家至少不会主动骚扰地方。而且,有些军士识数,不少军官还识字,很多时候还能帮着官吏干些杂事。

那河东军,李存贤部都算是好的,下了乡照样进屋明抢。也就是比其他同行强不少,好歹不杀人,抢东西也不算手太黑。

大白天奸淫妇女的事情……好像他张承业没有捧到?

好吧,说回辽王。

比较不同的是税制。

辽王没有如国朝初年那样搞租庸调,而是按两税法收税,但是标准有所下降,大体落实了最初只收三成税的承诺。

从前张承业对这河北藩镇很有看法。

毕竟他是中官,肯定屁股坐在天子一边。

但你不得不承认,人家能跟朝廷分庭抗礼上百年,这是有道理的。

至少这位卢龙的大帅,上田垄下地头真是不辞辛劳。

开始张承业以为这是辽王做做样子,结果真不是。

辽王每旬都有一日要下乡,并且真要跟着农夫一起干活,还是老把式。

那李鸦儿啥时候下过乡?张承业抓生产,也没到自己下地这份上啊。

听说洛阳张全义也常在田间地头转悠,但那厮打仗不行又是朱贼的走狗。

在治镇方面,讲一句良心话,李克用绝对是反面典型。可能也就比秦宗权之流吃人魔强点,也强得有限。

河东百姓苦了几十年,总算盼到个像点人样的大帅。

每次看辽王跟农夫一个锅里分肉吃,张承业就说不出个什么滋味。

老中官自顾自感慨,郑守义已经一张胡饼、两大碗羊汤下肚。

看身边坐着个十八九的青年,却生得黑熊一般壮硕,满脸络腮胡子,形象猛恶,十分符合老黑的审美,郑大帅随口就问:“这小子是哪个?”

张忠看这青年不原音,帮腔道:“这厮,郑帅问你话呢。”

那青年稍显拘谨地向郑守义行礼道:“小子晋阳石敬瑭。”

边上一军道:“岁来大王在河东募兵,这厮投在军中,校阅时,大王观其骑射精熟,故选在亲军。”

这将郑守义认识,叫做刘延祚,曾是刘守文的爱将,似乎也是个远房族亲?大刘死后,他没有追随刘守光,也没陪着刘仁恭养老,而是跟了大李返回幽州。如今这厮在辽王亲军营领一百精骑,阶级是个什将。

“哦。”与刘什将应付一句,郑爷不再多话。

看辽王那边吃完,郑守义用袖口把嘴一擦,就凑上去。

辽王用帕子擦了唇角的油渍,道:“你怎么来此?”心情明显不错。

其实,每次下农家,大李的心情都很愉悦。

郑守义陪笑道:“转眼过年,俺这不得了许多牛羊,给送过来些。”

“好。二郎啊,你在义武这些年不白干,有心了。”

辽王与几个老农道别,出门也钻进一辆马车。

郑二也不客气,跟着钻进来。

车上,辽王笑眯眯将郑二看了又看,道:“你怎么跑天德军去了?”

郑守义做出一个憨态可掬的形状,说:“哦。去振武军前,我曾向三郎请教。这厮素有歪才,道麟州、天德军可去走走。

我想着初来乍到,麟州折家是大族,未必买账。

那天德军爷不疼娘不爱地,或者好说话些。

便过去看看。”

辽王斜靠在车厢壁上,随口问道:“那你看,麟州如今能买账了么?”

“嘿嘿。”郑守义搔搔头道,“这不好说啊。”

“怎么?”

“俺在夏州那边破了不少部落,似乎有些是认他折家地。嘿嘿。”

“哼,已经告到我这里来了。”

郑守义把腿一拍,道:“啊?还敢告状。”

辽王挥挥手,道:“莫闹。嗯,无妨,杀了便杀了,有甚打紧?过了年,你押一批粮食过去,吃顿酒也就揭罢了。哼,你不杀他,他还不来见我呢。”

麟州本归振武军管,是河东的地盘。但是辽王来镇数月,刺史折嗣伦影子都不见。直到八九月间,这厮才借着告状的由头过来。

就是个借口。

折嗣伦这老小子哭一嗓子表示受了委屈,辽王温言抚慰……

多么和谐。

郑守义很能体会带头大哥的心意,凑趣道:“哥哥怎么遣兵来打夏州?”

“薛阿檀没跟你说?”

“说了,言是应付什么李茂贞。只是我觉这李茂贞与我军并无交情,谁要看他面皮了。且我观其兵很不成器,十分散漫。他五六千人,我数百人突阵,便冲乱了。这么一帮废物,买他几两面子?”

“你呀,一方为帅,这般莽撞怎行。”薛阿檀早就汇报了郑守义的丰功伟绩,辽王道,“你在北边不晓得,我这里差点就跟梁军打起来了。

梁军在东面有数万精锐,欲经魏博北来。

又拟于泽、潞、晋、绛同时动手。

从前我军窝在卢龙一地,地势不利,十分被动。如今既有了河东,总不能还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郑守义凑趣道:“对对对,制人而不制于人。”

辽王道:“嗯。正巧李茂贞来信,相约出兵,我亦有心一试。

彼时刘知俊才反了,若能牵制梁军片刻,这边也好过些。便让薛阿檀去了夏州。这边又让周德威、符存审去打晋州。

后来杨师厚回军,他俩就撤回来了。”

郑守义做贼一样小声道:“哥哥,周德威、符存审靠得住么?”

“看看吧。”辽王不知可否道。

说到“造反”这两个字,郑守义怎么听怎么别扭,实在按捺不住,问道:“唉,我看这刘知俊有些能为,怎么反了?”

辽王心说,还不是老朱想削藩,操切了呗。但这话好说不好听啊。郑守义对这俩字敏感,辽王何尝不是。就不愿意接茬,道:“你怎知刘知俊能为?”

郑守义道:“李继徽这不也在夏州么。有次这厮吃多了酒,道是吃了刘知俊许多苦头。说有一次,他与李茂贞合兵五六万人,为刘知俊数千兵杀得大败。

我盘算着,那这刘知俊不比咱逊色吧。”

辽王遂将刘知俊的有些事迹给郑二说了,最后总结道:“据闻,朱三原拟让这厮做北面行营都统呢。”

“哎呀。幸亏。啧啧。”郑守义没话找话,又道,“我方才见个叫甚石敬瑭,有些勇力吧。”

“嗯。怎么,看上了,领走。”

“嘿嘿。那不能够。”

“正好你来,明岁我还要在西边打一场,不能总让朱三先动手……

也不用李大、郑二怎么合计给梁朝添堵,梁帝自己已经焦头烂额了。

杨师厚到晋州,周德威、符存审就跑了,但是杨将军东西转战也很疲惫,加之关中暂时未见岐军来攻,也就不急回师关中。

结果凤翔军是没来打长安,却跑去围了灵州。

刘知俊投李茂贞,可不是孤身前去,随行还有大军呢。

李茂贞如今地盘不大,想想不能将他安顿在凤翔。

刘知俊太能打,在家门自己睡不踏实。

李茂贞脑筋一转,计上心来。长安、夏州肯定都打不动,就跟刘知俊允诺,让他去打灵州,拿下来就归他。

灵州,就是后世的银川一带。灵州地处黄河后套,是朔方节度使的驻地,本任节度使韩逊,也是个站队梁朝的藩镇,正好让英雄去打英雄。

于是李茂贞以刘知俊为主将,发兵来打灵州。

朔方节度使韩逊遂向梁帝告急。

灵州太远,梁帝乃遣康怀贞为主将,又让华州寇彦卿与他合兵攻邠、宁,欲行围魏救赵之计。康怀贞稍作休整,又得了寇彦卿补充,遂一路勇猛精进,连克邠宁镇所属的宁、庆、衍等州。

灵州前线的刘知俊闻讯,果断撤围,跳到梁军行军途中伏击了这位老战友。

梁军大溃,康怀贞几以身免。

康怀贞这一败,除了守在潼关的龙虎军,梁军在关中就算是彻底空了。

局势糜烂还不止如此。

而且天雄军的罗绍威罗大帅也要死了。

自魏博兵乱以后,这个河北雄镇就彻底成了梁朝的附庸。罗大帅心里难过归难过,但态度一向恭顺,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掏心掏肺地对梁朝表忠心。

结果年底说身体不成了,遂上表,请封儿子罗周韩为天雄军节度副使知府事,准备一旦自己身死,就由儿子接位。梁帝当然允准,可是罗绍威一旦身死,必定牵连河北的局势。

这就是祸不单行了。

还没完。

淮南同样出了新情况。

按说杨行密死后,淮南早该乱成一锅粥才对,那么多老兄弟闹分家,打破头很合理么。结果,杨渥是被架空了,但预想中的乱战局面始终没有出现。

不仅如此,这帮淮南贼反倒趁江西的钟传身死群龙无首,逆击江西。

梁帝为关中牵绊,眼睁睁看着淮南贼大获全胜,全取江西之地。

如此纷纷乱乱之中,开平三年忽悠而过。

开平四年,开始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肆虐韩娱 捡个飞碟送外卖 步步杀机之浴火凰后 在萌兽世界的日子 百变武魂 十二天劫 武装风暴 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天之炽之神圣帝国 修真四万年 大唐一品 母皇 纵灵传 人间泪根之案件背后 都市神化 九龙至尊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九霄剑神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史上最强县令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