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武神主宰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霸天武魂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一个人的抗日2 修罗武神 从八百开始崛起 德意志崛起之路 封侯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西征之二(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郑守义回了营,但攻城还在继续。

城头上的杜廷隐挂着一身精铁扎甲,胸前两团护心毛,哦不,护心镜,耀耀生辉。“哼,鼠辈!”

杜大将军一边娴熟地调兵遣将,一面不耽误埋汰对面的敌军。“驱降兵、民人攻城,却不敢自来。

嘿嘿,李公,某说什么来着,这夏州城,必能固若金汤。”

李仁福面色略有古怪地说:“皆赖杜公之能啊。”

这中官如此能打,李仁福也是大出意料。

这几日他是一直在城头不敢离开,亲见这厮安排老兵带新兵,怎么轮班轮换休息,怎么查漏补缺,倏忽放箭,倏忽丢石,又倏忽大桶金汁泼下。

战了数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敌军能登上城头。

就是这金汁……真他妈臭啊,逆风飘三里。

第一次凑到滚烫的金汁旁边,李仁福被熏得上头,隔夜粮都给吐干净,最后是直喷酸水。哎,这四可好,好像一无所觉,还能在这恶臭的城头吃喝如常,那香甜的,李仁福想想就又觉肚里直泛酸水。

别意外。

李仁福虽是党项,其实汉化已久。人家祖上几代仰慕王化,住宅子着华服,可不是那茹毛饮血的野人。你想咱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谁遭过这活罪啊。

看看张初有点累了,杜中官道:“李队头。”

“末将在!”

“张队头乏了,你带二百人披甲替他下来。”

“喏!”

待李君用领兵上去,杜廷隐左右寻找,供奉官张汉玫果然不在。老杜是很想在这厮的面前展现一下自家武勇,奈何一直没有机会。心里又将那酸丁鄙视了一回,继续指挥作战。

……

攻城战又打两天,降兵死绝。

掳来的民人百姓也一个不剩。

周德威于是下令暂停攻城,继续围困。

并非他畏战,而是周大帅得到消息,梁军要到了。

上一次老郑过来,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梁军的影子过来。

这回却有不同。

此次梁军行动相当迅速。得知夏州再次着火,梁帝亲自督军到陕州,为大军看住后路,防备辽贼从晋、绛或者泽、潞出来捣乱。梁军以杨师厚杨大帅、康怀贞康大帅等西进三原,之后一部兵力留守,三万主力则直奔银、夏而来。

主帅杨师厚,这是在史书上留有盛名的靓仔。

在前面的故事里也简单提过,这里稍稍介绍几句。

杨师厚本是李罕之的部下,对,最初就是那个吃人魔王李魔云李罕之的小弟。可能也是看出李罕之没前途,小伙子早一步投了朱三哥,然后在梁军发光发热,十分璀璨。

天复三年,王师范作妖那次,彼时还叫王茂章的王景仁戏耍梁王刚沾点便宜,就在杨师厚手里栽了跟头吃了亏。然后,杨师厚诈得王师范出城,设伏大败之,杀万余人,擒获都将八十,俘王师克,彼得王师范走投无路,开城投降。

两年后,天佑二年,也就是淮南大将造反投诚那次,还是梁王的梁帝有心借机征讨淮南,顺手收拾荆襄。当时杨师厚为前军,一举攻取了襄、唐、邓、复、郢、随、均,房八州。

正是他杨师厚领兵渡汉水,击败的赵匡凝领兵二万主力,为梁王攻取江陵,全取荆襄之地。

后来,他就被留在那边看场子。

此次被任命为西路行营招讨使,杨将军是奔着彻底解决西路问题来的。

本来关中只有个李茂贞,凭着凤翔坚城易守难攻,跟梁朝周旋,如今又多了个李可汗,局面就有点复杂了。

杨师厚向康怀贞请教道:“康帅。你久在关中,对此战有何看法。”

杨师厚能打归能打,却不是傻大胆。在关中他是新丁,可不敢自作聪明瞎胡闹。康怀贞也是宿将,在本地经历多年,对李茂贞、对刘知俊都很了解,自然是要问问他的意见。

康怀贞也是憋了一肚子气。

去年梁帝才把这个烂摊子丢给他,就被老战友刘知俊摆了一道。当时据说刘知俊正在打灵州,李继徽主力在夏州,康怀贞就想乘虚偷一把。没想到刘知俊预判了他的预判,半路设伏,送了他一记大耳贴子。

一战溃乱,康怀贞花费数月才缓过这口气。在关中收拢败兵,招募新兵,总算又拉起万多人的队伍。这次跟着杨师厚来救夏州,康怀贞既希望能有所作为,找回场子,又不愿犯险,再受打击。

想了片刻,康怀贞道:“杨帅,我闻此次贼兵主力仍是河东军。周德威、符存审所部人马,多为河东降兵出身。

有部分岐军。

老辽贼不多。”

康怀贞认真回忆着点点滴滴,道:“岐军,纪律松散,兵无战心,最易对付。

河东嘛,堕落许多年,但辽王到镇后是否有所改观,我不曾亲见,不便置喙。

老辽贼么,光化年间,我与故张公存敬奉令讨瀛州,曾与李可汗做过一场。彼时两边兵力相当。以我观之,其骑军强我不少,人众,且战技纯熟。突骑、游骑皆精。

步军么,稍逊我军,亦未逊色许多。

据闻有不少昭义老卒,也有我汴军降卒、逃兵许多,能打得硬仗。”

汴军能打这不虚,但之所以能打,与汴军军纪森严有关,其中最狠的一招叫做“跋队斩”,凡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

当初朱三哥也是被骄兵悍将逼得没招。

这帮职业武夫们打滑头仗简直无可救药,主将还在冲锋呢,一回头,兵都跑光了,这谁受得了。朱三哥自己就被晾过,差点就挂了。当时还是宣武军节度使的朱三哥痛定思痛,搞了这个,然后厉行贯彻,汴军风气为之一肃。

有了这个跋队斩,各级将领知道士兵不敢丢下自己跑路,所以作战都很英勇。反正将官一冲,底下人都得上去给自己挡刀,否则将官出事全都完蛋。

其他藩镇军还在打滑头仗,汴兵却狠打狠杀,自然是大占上风。

但是有个问题,兵凶战危,意外很多,哪怕军士们拼命,也很难保证将官不出事。而一旦将官战殁,下头军士为了活命就多有逃亡的。

也有的将官过于勇猛,导致手下军士死伤惨重,招致军士怨愤被杀,而后军士逃亡的事例。

陆陆续续这几十年打下来,逃兵就成了个大事。

这帮杀才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再去老实种地很难。而且,镇中也会处处盘查,发现逃兵立刻处死。

于是逃兵们不是落草为寇,就是投往敌境。

都是职业武夫出身,落草为寇就是州县之患,跑到敌境的不少就做了敌军。

开平元年,梁朝开国,天子大赦天下,亦诏赦逃兵之罪,听其返回乡里。

据说盗减什七八,但是在敌境的就回来不多。

杨师厚思索片刻,道:“你是说,专击岐军?”

这次出任西路招讨使,其实杨师厚的兵力也很局促,而且重点终究是打凤翔。对于救援夏州,杨师厚开始没想落力,都打算派个偏师做做样子得了。

梁朝如今连畿辅、鄜、延都没占稳,哪有功夫去管定难军的死活。

抓住李茂贞死踹,若能寻机灭了这厮,局面自然就开朗了。

至于这夏州,山高路远坑深的,杨师厚真没想来。

但是国礼使杜廷隐从夏州几次来书,反复陈说北面大有可为。这厮说什么敌军并非一心、战意不坚云云,说得有鼻子有眼。

圣人也来信劝说,夏州还是要救。

几番权衡,杨师厚就又改了主意,亲自领兵北上,打算来碰碰辽兵。

梁朝在山东立国,对这关西之地,并不是那么上心,否则,李茂贞还能蹦达到今天?他很清楚,此次天子打关中,只是为了北征做准备。

相比于西边的这点破事,河北的李可汗才是心腹大患。

原定的主将刘知俊反了,北面行营主帅空悬,自视甚高的杨将军也想争取一下。此次若能大挫辽贼,或者希望不小。

康怀贞道:“正是此意。击破岐军,驱溃军以乱敌阵可也。”

杨师厚取来舆图,手指在上面指点了片刻,道:“贼兵既聚在夏州城下,那我军便去打银州。探明银州守将何人么?”

“似是麟州折嗣伦。”康怀贞道,“杨帅欲断敌归路?”

“嗯。杜廷隐那厮说,辽贼旦夕攻城不下,已是疲军。又说什么我军一到,敌必自解。这不是放屁么。”杨师厚不懈地说,“周德威何等人,会将自己搞成疲兵。算来不过月余光景,敌情不明,不可轻往。

先取银州,看看对面动静再说。

这个折嗣伦,你了解么?”

本来康怀贞想说,听说去年辽军是从北面过黄河,走河南地来的夏州,就算堵了银州也未必有用。但是杨师厚如此说,康将军也就顺着老杨的问题答道:“折家亦是党项豪族,原据府州,后有麟州。

这折嗣伦么,我闻此人接位后奖励耕牧,为政以宽。

治军么,没打过,不知深浅。”

杨师厚背手苦苦思索。

已知辽军来了三部,两部在夏州,一部在银州。

银州城他也没见过,怎样迅速夺城呢?

若顿兵城下,调动敌军就成了自投罗网。

杨师厚仍向康怀贞请教:“康帅,可有取城之法?”

康怀贞此时根本没想取城之法,而是在感慨。

在感概。

去年他一路连克宁州、庆州,刘知俊却没来找自己对阵,而是直插背后威胁退路,然后在他回军路上插了两刀。如今杨师厚又要拿这招来对付辽军,康怀贞不免有些恍惚。

杨师厚这厮跟刘知俊都是一个师傅带出来的么。

至于取城之法,也就是奇袭、强攻、围困三条路走。

围困肯定不能选,强攻亦不可取,那不就剩下奇袭一途了?

这是向我问计?分明是要推爷爷下火坑啊。

康怀贞心说,这种九死一生的事决不能去。但是自己不去,总要有个应对,脑筋一转,计上心来道:“王景仁。”

“王景仁?”杨师厚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康怀贞好心提醒:“便是那个王茂章,在淄青还是杨帅手下败将那个。”

“哦。”杨师厚当然知道王景仁就是王茂章,去年来讨关中,王景仁就在军中,所部比较骁勇,立了些功勋。后来自己去晋州救火,王景仁就跟着康怀贞留在关中看场子。

王景仁此时确实也在军中,但是我现在是问你康怀贞啊,提他作甚?

康怀贞道:“此番,圣人将他派来我军中。这厮虽然在杨帅手下吃过败仗,然我观其有些能为,可遣其夺城。”

“他呀。”

“正是。”

杨师厚心说,康怀贞这老滑头想把王景仁推上去挡刀啊。

对于王景仁,杨师厚没有太多交往,也没什么仇怨。在淄青,那是各为其主。再说,真论起来,杨师厚对王景仁还是有几分钦佩的。

当初在淄青,他取胜主要靠兵多将勇,战法上王景仁其实并无过错。并且,人家也只是小挫,赔了几百人就果断撤了。在自己的追击下能够全军而退,王景仁那也是有点真本领地。

反正杨大帅只要迅速夺城,至于康怀贞自是己上还是让王景仁去,他并不在乎。便道:“可。此事有康帅劳心。”

……

银州。

周德威西进后,就将银州留给折嗣伦看守。一来这厮有伤,郑屠子下手忒狠,打得眼都睁不开了,确实需要静养。再则,周德威也不敢让折嗣伦和郑守义同在一个屋檐下,哪天打出人命那可彻底没法交代了。

对此,折嗣伦是没意见。

他深知夏州难打,根本不想去触霉头,若非躲不过,银州他都不想来。

不来不行啊。

这些日子折嗣伦也没闲着,将银州能拆的,能搬的,都弄走。

今次出兵,辽王只让他到银州与周德威会师,听他调遣,根本就没说还有郑守义北面一路。辽王藏得深啊,这黑厮从中城直插银州而来,一路抢掠,又要损失多少部众,后知后觉的折嗣伦毫无办法,只能从夏州搬些本钱回去。

郑守义在河南地大开杀戒,说这里没有辽王的授意,反正他折将军是死也不肯信地。可惜自家养了多少年的部落,说没就没了,肉痛,痛啊。

辽王,可比晋王狠多了。自己乐呵呵做好人,坏事都让那老黑做绝啦!

折嗣伦一心搬空银州,这防守之事就比较疏忽。

不能不疏忽呦。军士们都忙着给自家划拉东西,谁有心给他老折站岗放哨。王景仁率领二千死士都摸到城下了,还大包小包往外搬呢。

看着那不知死的敌军,王景仁将军成竹在胸,猫到半夜,攀城夺了门,然后一拥而入。

在逃跑这上面,折将军很有祖宗的风采。一听城门有变,都不带犹豫,老折是跳上马背就跑。

他此来是二千骑兵,都是军中健儿,部分已经押运财货走了,剩下这帮货冲阵的本领高低不知,但是逃跑都是好手。那边王景仁进城,这里折嗣伦出城,跟换防一样,井然有序。

王景仁也不想节外生枝,将守军撵走了事。

城里还有些来不及搬运的粮食、财货,也就到了王将军手里。

咳,就剩下点木桌家具,也就那点粮食还有些用处。

折嗣伦跑得干脆,信使都没给夏州派。

其实,派也没人去。

老折是准备跑回麟州再向辽王报个信儿。

至于周德威、郑守义,自求多福吧。

好在周德威办事谨慎,每日都要派人到银州走一圈联络,那边银州易手,这边次日就已知晓。

郑守义闻说,一掌拍碎了案几,恨恨道:“老匹夫,失城之罪,我岂能饶你!”说着就向周德威请令,“周帅,请允我去将这厮拿来问罪。”

看这老黑义愤填膺,周德威心里大骂,你这是想跑吧。

边上符存审忙劝道:“郑帅息怒。折嗣伦自有辽王管束,你我且思夏州之事。今番杨师厚亲自提兵前来,还要小心应对呐。”

对于符存审这般知冷知热,周德威非常感激,也道:“郑帅且坐。我已请了两位李帅过来。我等先料理了当面之敌,再说其他。

夏州之敌,之所以顽抗至今,皆因外有援兵。待我军破贼,绝了其心,再宽赦其罪,也就降了。

此战至关重要,还望郑帅助我。”

郑守义看看走不脱,也只好躬身领命道:“周帅但请行令,谁敢不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肆虐韩娱 大明1937 捡个飞碟送外卖 在萌兽世界的日子 百变武魂 十二天劫 高科技军阀 武装风暴 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天之炽之神圣帝国 流浪的英雄 修真四万年 大唐一品 母皇 纵灵传 人间泪根之案件背后 都市神化 九龙至尊 九霄剑神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楚武信君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