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花豹突击队 三国之至尊系统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红楼如此多娇 我在原始社会风生水起 封侯 北宋大相公 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北巡与西征(五)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视线,在李洵与李崇武之间来回变幻。

这一刻,张德暗暗庆幸自己当初的无所作为。

直接入塞接任节度使,或者去西边开拓新天地,李枢密开出的这几个条件都极有诚意。张德略想了片刻,道:“我就去义武吧。义贞、承嗣经营有年,底子厚啊。这几年打仗有点累,年纪也大了,既然那边事少,我就去歇两年嘛。”

李枢密闻说,道:“张兄,你千万别是误会了。

我是说杨师厚麻秆打狼两头怕,但这厮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大打他未必来,但是打成德刷刷经验,十有八九会有地。届时,义武就是首当其冲。

此外,亦不得不防这厮真哪天抽风,来捅咱一竿子。

那边可谓是千日防贼。当初郑老二为啥哭着闹着要走?宁可鸟不拉蛋的振武军都要去,就是太难受。

李承嗣干了这几年,也是被磨得没脾气,这也不想干了。”

不管李枢密如何劝说,张德不改初衷道:“那也比西昭义、河中强。至于夏绥么,去都没去过,只怕更累。”说着捶了捶发酸的双腿,借机抻展一下,好似真的非常腿疼。

与郑守义、李承嗣等人相比张德是拘谨了些,可他脑水不缺,有自己的取舍。

他看得明白,朱友谦、韩进通说是降了,到底怎样谁说得清?就算真的移镇过去,镇压异己、减除刺头,都是劳心费力的苦差。

河中在朱梁治下,民生可能还好,那西昭义在韩进通这等混蛋手底,能是个什么鬼样子?难道他张某人过去还得费心劳力地改善民生?

嘿,李家兄弟没事儿喜欢下地,他老张可没有这个爱好。

夏绥就更不用说了。

经营山北,李家兄弟花了多少心力,张德可是瞧在眼里记在心上。

夏绥,那不就又是一个山北么?只不过是契丹换了党项。

实话说,张德将军是真累了,这种创业的事,真心不想再来一回。

既然张德如此坚持,李枢密也就不再勉强。“那成,说定了,就义武。”说妥了这事,却又道,“嗯,我还有个想法,正好今天咱俩聊聊。

你也是枢密副使不是。”

张德摆出洗耳恭听状,道:“请讲。”

李枢密连做几次深呼吸,又与张德碰了一碗柳烧,方道:“我想,以后咱这节度使五年一任,最多两任,以为定例。

任期届满,平庸者移镇,年高者致仕,有功者入朝为相。

你我不是外人,我也不必藏着掖着。

开国是早晚的事,而且,开国之初天下未定,武事最重。

可是,放眼天下,就如今这个劲头,我看短期未必能够平定四方。常年征战在所难免,所以有些事情必须做好安排。

我可不想做个短命王朝,为人耻笑。

边将入相,老退少进,如此安排,老弟兄也好,新人也罢,都有个奔头。

人人满意或者不能,但大多数人应能接受。

比如若哪位弟兄还有雄心壮志,觉着留在塞内在中央屈了才,无妨”李老三大手一挥,“尽可出去开疆拓土,不论是草原,安西,岭南,去日南之南,打下吐蕃,灭了南诏,哪怕将天方都打下来,皆可。

这天下足够大,足够咱折腾,我听说,由此向东,在倭国再向东万里之外还有一片大天地。

有所成就,便是封土建国传之子孙亦可。

西周建国时不也就是一隅之地么?我看,真没必要在塞内自相残杀。

至于国号么,我想仍以唐为号。

我家乃宗室,阿爷念叨多几次什么汉有前后汉,唐亦可以有前后唐。

嘿,我也觉着挺好。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大唐,多好听。”

对于开国,豹军上下其实都看在眼里,尤其这两年朱梁颓势渐显,内外早有预期,只是没有拿出来大张旗鼓地说罢了。就如今这个势头,哪怕不能一统江山,弄个南北朝难度不大。

张德不自觉就看向了边上的李洵,道:“那……

李枢密拉住他手,让他慢一步说,自道:“这份基业,是大兄带着你我打下来地。所以,这个天子,必是大兄所出。我想还是洵哥儿做天子比较好,我呢,做两任枢密使,其实就是宰相兼大将军,也是五年一任。

若身体不出问题,我争取干满十年。

但是两任之后,不论天下是否平定,我都不想干了。

太累,也太招人恨。

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后主刘禅未必记他的好。

霍光辅政挽大厦之将倾,却落了个身死族灭。

周公辅政七年归政,成王心尤不顺。

人心如此,奈何?

曹公有句话我以为是至理名言,务虚名而处实祸,绝不可取。

我这回是没办法,大兄受伤太过突然,完全没有准备。洵哥儿,咳,这份基业他还接不住。为了咱弟兄这份事业不出波折,也为了自家项上人头,这摄政王我干也就干了,洵哥儿爱怎么想怎么想吧。

届时,我想这枢密使从你、秦郎或者郑二间出一个接任,也是五年一任,看身体好歹,干一任或两任,形成制度。

大兄一直说,这豹军是大伙共同之基业。那么,这天子归我李家,枢密使还是轮流做庄比较好。当然,具体怎么轮庄我还没想好,你也帮着想想。总要在咱们这代定下规矩,哪怕不能世代遵循,能够稳定运转百十年也就不错。

十几年,说慢也慢,说快也快。

从我军入塞算起,这也十几年了。

光阴似箭,只争朝夕呦。”

当初李老三说什么自己要做周公,张德权当他是放屁。若非念着大李的情谊,更念着乱起来大伙一起完蛋,老张早扑上去咬他了。

今天一看么……

嗯,这小子真是要说到做到啊。

目光看看不远处的李洵,貌似在与酋豪们欢饮,耳朵却冲着这边都不带挪窝的。张德有些纠结,洵哥儿,行么?

至少这心胸,比李老三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别看李老三寥寥数语,真的用心良苦啊。

中唐以来,藩镇割据有目共睹。大唐朝廷为了整治这个没少费脑筋,结果折腾了一百多年,朝廷都完蛋了,藩镇还是搞不定。

从义武开始,辽王就在分解节度使的权力,一路过来,河东、振武军、义昌,一步步做得很温和,但是方向那是一点都没跑偏。

春江水暖鸭先知,张德就是江水里的这只鸭子,岂能感受不到。

讲真,从节度使的角度来说,如此的藩镇也是祸非福。

很多时候,节度使就是个挡刀的背锅侠,也是被下面人推着往前走,身不由己。张德不是朱温,不是杨行密,不是李茂贞,他没有自立为王的野心,也不觉着自己有这个能耐。

当初在山北栽了跟头不小,加上这些年的经历,都让张德清楚地认识到,李家兄弟的路才是对彼此都好。

老弟兄们打下江山,出将入相,福泽子孙,还要怎的?

他张某人已年过五十,越来越有力不从心之感。

十年,他等得起。

就算自己等不到,也有秦光弼、郑守义、李承嗣这些弟兄。

想到李承嗣,张德盘算着这家伙年轻些,还有干劲儿,可以让儿子跟他再积些功勋。秦光弼么,毕竟是李洵的舅舅。

至于郑守义?还是算了吧。

“那李承嗣来辽东么?”张德觉着李承嗣若来辽东最好,他就打算儿子不挪窝,继续跟着他混。

李枢密有点犹豫,过片刻道:“如果你不去西边,我就想让他去打夏绥。山北这边根基牢固,他来辽东有点杀鸡用牛刀,浪费人才。

南边跟朱梁还有的打,中原这血肉磨坊我也不愿一头扎进去,我还是想咱做好准备,等朱梁自乱了再动手。

彼此都能少死些人。

但是夏绥可以先动。

那边俯瞰关中,向西是灵武,连接河西。那帮家伙虽然都是菜鸡,可是局面比较复杂,环境有点恶劣,需剿抚并用。李承嗣我觉着特别合适,这也算是和了他的心意。”

张德道:“那辽东呢?”

“符存审你看怎么样?”

这是河东降将。

张德定定地看了李三郎半晌。必须承认,李老三这个见缝插针的能耐,一点不比李大差。启用河东降将,这是一种姿态。而且,符存审在这边没根基,干个五年或者十年,说让移镇就得移镇,也没有阻力。

啧啧,李老三啊李老三。

张德便点头说:“打李匡筹时见过,是个人才。我看行。”心想,若是这样,儿子还是跟着老子去义武吧。

……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幽州远离战场,一应政务也不需操心。军中自有成例,有弟弟、儿子看着,也不用怎么操心。于是郑大帅整日里好吃好睡,就很躁动。

尤其是萨仁那的倩影时时刻刻在脑海中盘旋,挥散不去。

要说咱郑大帅什么女人没见过,也不缺这个,可能就是应了那句话,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这就几次想去寻萨仁那说话,感觉自己的魂儿啊,就想往那边飞,拉都拉不住。

总算他郑某人色令智昏地还不够彻底,暂时只是心里想,没有付诸行动。

虽说老师找家长聊聊孩子是没错,但毕竟,这有会说的有不会听的,舌头根子地下压死人,咱郑大帅还得顾点脸面不是。

路过周知裕的班房,突然想起这厮当初说过,舅子军整个部落都要搬到云中。又说那年从山北跑去云中搞事,路过去诸家里,安排了一个族中女子陪寝,据说给他生了个娃娃,也说要跟着扫剌过来寻他,但是后面好像就没信儿了。

算算日子,那娃儿也得十几岁了吧?我这当爸爸的得遣人去问问呀。

若是搬过来,让那娃儿来军中锻炼,也作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嘛。

想到这里,老屠子一个闪身就进了周将军的班房。

“啊呦,郑使君有何见教啊。”

五短虽然加入革命时间短,但是人家进步快。

在瀛州一战闪亮登场,后来跟随李大打河东、驻守代北,又回来给李老三看幽州。看似杀人不多,但是办事把稳周到,很得新老两代东家看重。

如今周将军鸟枪换炮,挂着卢龙节度副大使的衔,手下广边军八千弟兄,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山头,这说话当然也是气度不凡。

郑守义心怀鬼胎,面上却故作镇静,大咧咧坐下,道:“辽王和枢密使不在,这幽州安危系于你我一身,这不得多走动走动么。”

周知裕一抬手,道:“唉!少来。有事说事。”经过这些年总结,我周哥早就把人设立得明明白白。李三郎不在,他就做好分内事,合规矩就办,不合规矩坚决不办。与这黑厮私交归私交,也不打算跟他扯得太近,对谁都不好。

郑守义装腔作势道:“这外道呢。”看看老周根本不买账,又道,“我印象早几年就说扫剌要迁过来,怎么后来没动静了?”

周知裕闻言,嘴角就有点止不住地抽搐。

端起桌上的茶汤呷了一口,周将军挥挥手让屋中的随从全都滚蛋,方压着声音道:“老郑,你是瞎了心了还是疯了吧。”

郑守义万分诧异道:“哎你这话怎么?”

这黑厮死鸭子嘴硬,周知裕眼神四下转了一周,道:“辽王原说想将铁骑军家眷迁过来,这不是秃头蛮跑回来一部么,去诸就不大乐意。后来忙着整顿河东也就没顾上。

怎么着,十几年不闻不问,这就想起人家娘几个了?”

郑守义似乎也没听出这话里的门道,假装惭愧道:“我这不也是东征西讨顾不上么,正好想起来。”

看这厮真的装假,还在这里跟他胡扯,周知裕嘴角又抽搐数次,说道:“老郑你可长点心吧,那是王妃。”

五短轻飘飘一句话,就把老黑给点燃了,直接从榻上跳起,这才发现自己反应有点过头。重新落座,老屠子讪讪道:“王妃?什么王妃?老周你在说什么?”心说这五短风采不减当年啊,这才几天就晓得了,但面上他老黑是绝不能认。

这话题确实没法多说,五短道:“枢密使去山北募兵,十有七八会将扫剌捉回来。总之,你好自为之吧。”

感觉再坐下去也没法聊了,郑大帅就干脆准备脚底抹油。

周知裕却道:“唉,慢着。”小短腿三步并两步,扯住了老屠子,“鼓吹封唐王,是你吧。”

郑守义被拽着也不恼,倒是对这厮的消息灵通那是非常服气。

对于这个问题,郑二倒不觉着有保密的需要,便重新落座道:“怎么?”

周知裕挠挠脸,挨着老郑坐稳,道:“你这是一心跟着枢密使了?”

郑守义反问:“怎么?”

“疏不间亲呐。”周知裕好心提醒。

“怎么,你还想两头卖好?”

周知裕蹙眉,道:“也不是。只是觉着,是否草率了点。”

“草率个球。道是你我还有得选么?”郑守义灵机一动,道,“你消息灵通,可有听到什么风声?”

周知裕摇头,说:“那倒没有。枢密使威望不低,确是有人响应。只是我觉着,咳,辽王我也见过几面,亦有俊才。嘿。”

郑守义撇嘴道:“你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看你也就是看看门个命,求个安稳吧。别犯蠢,想不明白就来寻爷爷。”言罢,感觉扳回一城的郑守义再不多言,甩手甩脚地去了。

散布个流言,郑安干得十分得心应手。

又赶上年尾年初,尤其上元节几乎是全城娱乐,这种贵人轶事最为百姓喜闻乐见。甭管是谁,都要吃一口大瓜。

自辽王治镇以来,幽州的日子是蒸蒸日上,行走塞外,只要提起卢龙这块招牌,胡儿们都得多出三分恭敬,很让幽州汉子提气。

河北,可是从武朝开始就闹暴乱的革命老区了。

李枢密常年管钱粮,搞生产做买卖。塞外的牛羊、皮货、山货,海里的鱼虾、盐、海菜,充斥镇内,以及日渐低廉的盐价、铁器,各色物品,都让幽州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李匡筹时,斗盐没有二百文下不来,如今稳定在百文以下,还不掺沙子。

又如铁器,得益于大办铁厂、大造水锤,在保证军需的同时,也产出了大量民用铁器,铁犁、锄头等农具的价格同样掉了三四成。

而且官府还积极开展分期付款大促销活动,农户可以申请先以田抵押借用犁头使用。待收了粮食再分期偿还,最长可以分五年还清。只要老实交粮就不加利钱,真是大大的便民之举。

盐铁,仅这两个主要产品就惠民不浅,内外当然要大赞枢密使仁义。

其实,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从前肯定是无人专门给李三做宣传,所以也未必人人都知他的功绩。而且李老三在镇内主持捡田括户、清丈土地,也不是完全不拉仇恨。至少,在塞内,在幽州,也不是人人都买他李老三的好。

但是这次不是有郑安么。

小龟奴本来就是个活泛的,跟着刘三哥历练多年,对人情愈发精熟,又深通生意之道,此次工作很获成功。许多百姓一夜之间才发现,生活这样安康,原来是托了枢密使的福啊。

于是,在镇内枢密使大大地圈了一波粉丝,以至于李老三从山北回来听说,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等奇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肆虐韩娱 大明1937 新现代逍遥录 捡个飞碟送外卖 步步杀机之浴火凰后 赶尸道长 十二天劫 高科技军阀 福艳之都市后宫 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贤者与少女 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集 豪门隐婚,盛爱亿万天后 九龙至尊 非主流清穿 乱豪门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我的纯情女上司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唐代秘史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浴血山河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