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江南山水

首页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临高启明 护心 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明末逐鹿天下 大叔凶猛 江湖的传说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江南山水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文阅读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txt下载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5章 几十万辅兵的归宿,几十万个稳固的家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十一月初七,天微寒有小雪。

京师里的杨一笑在准备课本,并且专门招回了在外参与建镇的孩子们。

与此同时,贫寒士子方文山一路北上,虽跋涉艰难,但意志坚决。

当日傍晚,行至县城,但却绕城门而不入,顺着管道继续向北,当地县令亲自出城相送,于微微风雪之中端上一碗酒。

县令谓之曰:“方士子,喝了这碗家乡酒吧,饮下之后,暖暖身子,本官代替沿海县一万两千父老乡亲,预祝你成功到达咱们大唐的京师燕京,与诸多士子相聚,得陛下倾囊相授,祝愿你一路顺风,莫忘贫寒读书之志向,我大唐陛下,不亏待有才学之人……”

初冬寒风夹杂雪花,方文山接过酒碗一饮而尽,随即双膝跪地,拜别生他养他的故土,意气风发之际,不禁又想起大唐皇帝杨一笑早年的一首劝学诗。

于是,在县令等人的遥遥相送目光中,这位贫寒士子略显单薄的身躯再次上路,风雪之中传来他放声朗诵的豪迈声音……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天高海阔,怒浪难阻鱼鸟巡游。”

“我朝洪武大帝曾言,学子当不畏贫寒困苦,锐意进取,继往开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风声呼呼,压不住青年士子的高声吟诵……

当地县令忍不住有感而发,竟在风雪之中挥毫泼墨,于是,一幅‘贫寒士子北上燕京图”很快跃然纸上。

并且县令趁着心潮澎湃的劲头,跪地向北方行礼之后开始在画上题字,用的赫然便是杨一笑的劝学诗,瞬间将这一幕相送的场景拔高。

……

十一月十二日,大雪积满原野,贫寒士子方文山艰难跋涉,沿途遇上了另一个北上的举子,于是结伴而行,相互砥砺鼓劲。

这五天时间,他行走两百余里,纯粹靠着双脚在硬撑,离家时妻子缝制的新鞋子已经破了洞。

另一个士子的状况也不好,脚指头已经有微微冻伤的迹象,但是意志却丝毫没有衰退,每天仍在坚持着向北方跋涉。

去北方,去燕京,那里是大唐的国都,那里有陛下在等候,天下寒门穷苦士子,几辈子只有这次机会,能成为天子门生,可以授陛下教导三个月。

他们两人携手前行,相互搀扶共渡难关,至傍晚天色微微变黑时,行到了一处小小的军马驿站。

他们站在风雪之中眺望,看到那驿站正在冒着炊烟,门前旗杆上飘着一面旗子,上面赫然写着‘恩科举子可投宿’的字样。

方文山和同行者顿时心里惊喜,连忙顶风冒雪的朝那边奔走过去,然而还没等他俩到达,那边已经有人迎了过来。

对面迎过来的一共五人,皆都穿着大唐驿卒的服饰,从那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姿势看,似乎这些驿卒的身体都有些残疾。

双方尚且隔着老远时,那边的驿卒已经放声大笑,声音洪亮道:“是不是前往京师的举子?快去驿站里面暖和暖和。哈哈哈哈,咱们老早就从箭塔上眺望到了,你们两位士子走的歪歪斜斜,显然时到了难以支撑的关口,所以,忍不住就迎了过来……”

说话之间,五个驿卒已经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地里跋涉到跟前。

方文山心细,目光落在领头驿卒的腿上,小声小气的问道:“这位大叔,莫非您曾是大唐老卒?”

顿时那驿卒胸口一挺,满脸皆是荣耀之色,大声道:“你这娃子猜的没错,咱老黄确实是个老卒,只不过呀,咱当初并不是正规军卒,而是辅兵,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辅兵吧?”

方文山连忙点点头,然而心中却难掩好奇,忍不住再次问道:“自古以来,辅兵乃平民,战时被征召,战后归家园,但是大叔您几位却担任了驿卒,莫非是曾经建立过功勋不成?”

驿卒顿时笑起来,纷纷摇头道:“哪能啊?我们可没机会捞到仗打,所以没有功勋,仅仅是正常退役。哦对了,你们可能不知道啥叫退役,这是咱们陛下专门制定的词儿,是和卸甲归田差不多的意思……”

“陛下说过,辅兵也是参与战争的一员,所以不能像以前那些朝代一样苛待,而是应该让辅兵也享受正规兵卒的待遇。”

“虽然我们没有战功,但我们有后勤保障之功,所以当我们到了退役的年纪时,陛下让朝廷给我们安置了后半生的归宿。”

老卒一边说着,一边哈哈大笑,显然十分满足,脸上全是幸福。

方文山听到这里不由咋舌,另一个举人同样有些发懵,两人都是十几万读书人之中考出来的精英,几乎瞬间就在心里联想到这件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岂能不感觉震撼,因为这件事绝对是千古未有。

足足愣了好半会儿,方文山才下意识开口,喃喃道:“我大唐有十几万兵马,意味着动用辅兵至少三四十万,如此庞大的人数,战后全要安置,这这这,这么做能让朝廷撑住吗?国库岂不是连年空虚,每年要发放几十万人的俸禄。”

另一个士子脸色凝重,同样道:“此事虽然千古未有之仁政,但却也是千古未有之负重。”

驿卒们却笑起来,嘻嘻哈哈的不断打趣。

那个首领老卒笑呵呵的道:“哎呀呀,这就是陛下说的光读书不出门不行,看看,兄弟们看看,这俩个娃子虽然学问很高,高到能够在十多万学子之中考中举人,可是呀,他们的学问都是书本上的……”

老卒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拍了拍方文山的肩膀,语气温和道:“书生娃,你听好了,既然你喊我一声大叔,那么大叔就要教给你一点道理。”

“这道理也许不是学问,但它是你们以前不曾接触过的,用咱们陛下的话说,这叫做行万里路的见识。”

“听好,听好啊!”

“咱们这些退役的辅兵,并不需要领取俸禄,因此也就不会拖垮国库,反而我们能让国库变的年复一年充盈。”

方文山顿时一愣,愕然道:“这怎么可能?”

随即他仿佛意识到什么,目光直勾勾盯着眼前老卒,脱口而出道:“年复一年,国库充盈,还有,俸禄,这些词汇,这些词汇不该是普通人能懂的……驿卒大叔,您莫非读过书不成?”

确实,古代平头百姓可说不出这种词汇,甚至听都没听过,根本不可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只见老卒笑呵呵点头道:“没错,咱们都读过书,哎呀,其实也不能算是读书,我们当初担任辅兵的时候,参加的是军中开办的扫盲课,每天晚上学习写字,然后听小先生们讲故事,听的故事多了,学会的词儿也就多了……”

方文山不由再次咋舌,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震撼,喃喃道:“莫非几十万辅兵都曾经参加过这个…这个扫盲课?”

另一个举人目瞪口呆,下意识道:“这岂不意味着我大唐多出来几十万个识字的人?”

在古代,能认识字就是一种不小的本领,哪怕是遭遇灾荒年月,但是认识字的人一般饿不死,甚至一人能照顾全家,这就意味着有几十万个家庭能保住最基本的生存。

而几十万户家庭的稳固,已经足以让一个国家保证最基本的灾荒不动荡,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大唐的国运将会远超过往任何一个朝代。

可惜这几个驿卒仅仅是认识字,并不能像两个举人一样想的深远,因此丝毫不觉得震惊,反而习以为常的开口道:“这有啥啊,军中扫盲课天天开呀,我们脑子笨,识字算少的,有些聪明灵活的,如今已经当官了呐。”

方文山又一次咋舌。

他忽然想起刚才的话题,忍不住重新询问起来,道:“驿卒大叔,您刚才说陛下让朝廷安置辅兵,但是,国库不需要给你们发放俸禄,这是什么意思,晚生很想知道……”

老卒哈哈一笑,当即解释起来,并且转身抬手,指着已经快要走到跟前的驿站,道:“看到没有,这个驿站,朝廷划拨了百亩田地,作为我们五个驿卒的衣食来源。”

说着一停,紧跟着再次开口,又道:“按照咱们大唐的授田规定,成年男丁应该授予五十亩永业田,所谓十亩之田可养一童,因此五十亩田地可以养五个孩子,这是陛下的仁慈恩典,用意是让一个男丁可以养活五个孩子。”

“但是,但是,书生娃你应该知道,男童也是能够授田的,每个男童十亩,本就足够养活孩子,所以说呀,我大唐男丁的五十亩授田完全是咱们陛下想让百姓过的更好。”

“哎呀呀,扯远了,咱们继续说驿站的事,我刚才是不是说到了五百亩田地?”

“你们是举人,一听就能算出来,如果按照正常的授田规定,我们五个驿卒最多只能获得两百五十亩,但是驿站却有五百亩地,这多出来的就是朝廷对辅兵的安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末世巨贾 不要啊棺人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艳海风波 肆虐韩娱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悍女斗中校 都市花语 忠犬神探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穿越之极限奇兵 间者 于怀阳古典诗词集 入侵里世界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大叔爱萌妻 
经典收藏明末钢铁大亨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1989红色攻略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神捕乱宋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大明辽国公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江南山水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txt下载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