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

心百川

首页 >> 三国之董卓 >> 三国之董卓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带着农场混异界 红色帝国1924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我在原始社会风生水起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德意志崛起之路 朕,君临天下! 明末1625 
三国之董卓 心百川 - 三国之董卓全文阅读 - 三国之董卓txt下载 - 三国之董卓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加封并州刺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董卓一行继续踏上归程,董媛与董宜仍在议论方才之事。董媛道:“父亲大人仁厚,竟能收那马贼。”董宜道:“姐姐,父亲大人此举,乃是为安一方。”

董卓听着二女之言,心中感慨万千。想这乱世,百姓受苦,自己虽有雄心壮志,却也难以扭转乾坤。唯有尽己所能,保一方安宁。

一行人继续前行,董卓心中已有筹谋。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实力便是生存之本。此番收服马贼与商队,或可为自己的霸业增添助力。然而,他亦明白,要让这些人心甘情愿为己所用,尚需恩威并施,加以笼络。

阳光洒在众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前途未卜,但董卓的雄心壮志却未曾有丝毫动摇。他坚信,凭借自己的手段和智慧,定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一路上,众人各怀心思。郭汜不断思索如何取得董卓信任,以保自身地位。李傕则憧憬着未来的荣华富贵,摩拳擦掌,欲展身手。

董媛始终保持警觉,目光不时扫过新归附之人。董宜则与父亲交谈,为其出谋划策,分担忧虑。

行至一处山谷,忽闻鸟鸣兽吼。董卓勒马止步,观察四周。段煨紧握剑柄,以防有变。郭汜与李傕亦神色紧张,指挥手下加强戒备。

此时,一阵狂风骤起,飞沙走石。众人皆严阵以待,气氛骤然紧张。董卓目光坚定,高声道:“莫慌!”

风过之后,一切恢复平静。众人松了一口气,继续前行。

夜幕降临,众人安扎下来。篝火旁,董卓一家人其乐融融。郭汜与李傕纷纷献媚,皆表忠心,董卓给他们讲解大道理,董媛和段煨对郭汜保持谨慎,董宜在一旁倾听,时而点头,时而蹙眉。

段煨则默默思考,权衡利弊。

繁星点点,映照在众人脸上。未来的路还漫长,但在董卓的带领下,众人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董卓对郭汜、李傕等人恩威并施,逐渐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麾下。这些人也在董卓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以往的匪性,成为其忠实的追随者。

董卓的势力日益壮大,在这动荡的时代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凉州武威,黄沙漫天。董卓率领家人及段煨、李傕、郭汜等一众将领,风尘仆仆归来。其婿牛辅与谋士李儒闻董卓将至,亲率众人出城十几里相迎。

旌旗飘扬,骏马嘶鸣。牛辅与李儒远远望见董卓一行,赶忙催马向前,恭敬行礼,迎董卓归姑臧大营。

营中,牛辅早已大摆宴席,为董卓接风洗尘。董卓端坐首座,其下将领纷纷前来拜见。贾诩、杨定、张济、胡轸等依次入帐,连同女婿牛辅与李儒,皆拱手施礼。

董卓环视众人,神色略显疲惫,叹息道:“吾离武威这一年,历经诸多波折。昔为袁府椽吏,后为河东太守,今又归于此地。然其间变故甚多,吾亦痛失爱子董召,此乃吾心头之伤。”言罢,眼眶泛红,神情悲戚。

众将闻之,皆出言安慰。李儒向前一步,拱手道:“主公莫要太过伤怀。董公子之逝,实乃意外之祸,然主公雄才大略,日后必能成就更大功业。令郎在天之灵,亦望主公重振雄风,勿为悲痛所困。”

董卓微微点头,叹道:“吾知汝等好意,然丧子之痛,实难释怀。”

李儒又道:“主公,如今您已归来,当以大局为重。吾等愿随主公左右,共图大业。昔日之失,皆为过往,未来之辉煌,尚待主公引领吾等开创。”

贾诩亦道:“李儒所言极是,主公。此乃乱世,生死无常,然主公威名仍在,只要吾等齐心协力,何愁大事不成?”

杨定道:“主公,吾等皆仰仗主公,愿为主公效死力。”

张济、胡轸等纷纷附和:“愿随主公,不离不弃。”

董卓听众人之言,心情稍缓,说道:“吾得汝等,实乃吾之幸也。吾当重振旗鼓,再谋宏图。”

牛辅道:“岳父大人,小婿定当全力辅佐,万死不辞。”

董卓点头,目光坚定:“吾信汝等。今后当厉兵秣马,以待时机。”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气氛渐浓。然董卓心中,仍念及失去的儿子,思绪万千。但见众将忠心耿耿,又觉未来尚可期,遂暂敛悲容,与众人共商大计。

夜渐深,宴罢。董卓回营帐,独卧榻上,久久不能入眠。回想这一年的起伏,心中感慨万千。但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强者方能立足。他暗下决心,定要东山再起,不负众望。

而营帐外,月色如水,守卫的士兵屹立不动,整个姑臧大营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只待明日的曙光,开启新的征程。

时维东汉,天下纷扰。董卓身处武威,只觉被士人压抑,心中郁郁不得志。其于武威沉淀一年,整兵练武,保边疆之稳定。匈奴鲜卑闻董卓归来,皆不敢有异动,武威之地,暂得安宁。

然董卓心怀仕途,欲寻机再起。待士人舆论压力稍缓,董卓乃遣其大哥董擢,字孟高,携厚礼往访昔日老上司张奂。

张奂早已隐居田园,修习文学,不问世事。董擢至其居所,道明来意,奉上厚礼。张奂见之,面色沉凝,未受其礼,斥道:“孟高,速将此礼带回,吾不能受。”

董擢不解,急道:“吾弟董卓,对大人敬仰有加,望大人念及旧情,助他一臂之力。”

张奂摇头,长叹道:“吾受党锢之祸迫害,已无力帮他。且董卓此人,面善心狠,野心勃勃。若他日发达,必为一害。吾此时若助他,非为其好,反是加害。吾只能劝他安于凉州,莫生妄念。”

董擢仍欲再言,张奂摆手道:“速速离去,莫再多言。”董擢无奈,只得无功而返。

张奂之子见此,问其父曰:“父亲,何以不接受董卓之厚礼,还如此对待?”

张奂抚须道:“吾观董卓,非善类也。其心之大,非凉州所能容。今虽暂居于此,然其志在天下。吾若受其礼,助其入仕,日后必祸乱朝纲。吾已历经风雨,不愿再卷入是非。且吾受党锢之祸,深知官场险恶,岂能再将董卓推入此深渊?吾今撵走董擢,贬低董卓,乃望其能自省,安于凉州,保一方百姓平安。若其不听,日后必自取灭亡。”

与此同时,凉州刺史刘虔亦觉董卓虽辞去官职,但兵权在握,实属威胁。其日夜忧思,终上书皇帝,言曰:“董卓拥兵自重,其心难测。虽今暂安于凉州,然长此以往,恐生变乱。望陛下明察,早作决断。”

汉灵帝阅其奏折,心中忧虑。其深知董卓之悍勇,亦惧其拥兵造反。遂与群臣商议,终决封董卓为并州刺史。

汉灵帝内心忧惧交加,思曰:“董卓乃虎狼之将,若不加以安抚,恐其生乱。然若任其发展,亦恐危及社稷。今封其为并州刺史,望其能感恩戴德,安分守己。”

而刘虔得知皇帝之决策,心中略有不满。其本望皇帝能严惩董卓,以绝后患。然圣旨已下,亦无可奈何。

董卓闻得皇帝封其为并州刺史,心中大喜。其本欲在凉州大展宏图,入仕朝堂,今却被调往并州。但又惧抗旨不遵,惹来杀身之祸,只得暂且应下。

董擢归来,向董卓述张奂之事。董卓怒曰:“吾本敬其为前辈,竟如此贬低于我。”

董擢劝道:“弟莫怒,或张奂有其难处。”

董卓冷哼一声:“难处?吾看他是怕受牵连。”

未几,又特使而来携带并州刺史之旨,董卓好意招待打发走,对左右道:“此乃明升暗降,欲削吾之兵权。?”

其部下李傕道:“主公,如今之势,当如何应对?”

董卓沉思片刻,道:“先应下旨意,再作打算。”

在这风云变幻之际,董卓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无人能知。但他那颗不安分的心,注定不会轻易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天官赐福 不要啊棺人 快穿玩转逆袭 贴身老师 雪淞散文随笔集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大叔宠娇妻 近距离爱恋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贵女多娇 逍遥人生 家园 穿越之极限奇兵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至尊邪天 都市之纨绔军医 叱咤风云 入侵里世界 福艳之都市后宫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水浒之往事随风 
三国之董卓 心百川 - 三国之董卓txt下载 - 三国之董卓最新章节 - 三国之董卓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