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一笑付苍穹

首页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想当皇帝的领主 抗日之铁血使命 修罗武神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从八百开始崛起 德意志崛起之路 封侯 江湖的传说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一笑付苍穹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全文阅读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txt下载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7章 黄州巡察御史第一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朝廷旨意传至紫山县,

刹那间,

整个县城热闹得如同烧开的沸水。

彼时,小侯爷已率部押运粮草,奔赴雁门关前线。

而王铭以代理县令身份留守紫山,处理县中事务。

谁也没料到,

这道旨意竟让王铭从代理县令,一步跃升至黄州巡察御史,

官居正五品,手握监察黄州民生、司法等大权。

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遍县城,

百姓们个个喜笑颜开,奔走相告。

在他们心中,王铭早就是那公正无私、为民请命的青天大老爷,

是行走世间的活菩萨!

如今获此皇帝重用,实在是大快人心。

王铭身旁,

程家主程雅与一众师兄弟们得知喜讯,兴奋得难以自持。

程家主双眼放光,激动地抓住王铭的胳膊,

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

“铭儿,你这简直是平步青云呐!

从关州来紫山县救灾,短短不到两月,就成了正五品巡察御史!

你们老王家祖坟怕是要冒五彩祥云啦!

我都能想象,在平安县的你爹娘听到这消息,得乐成啥样。

不光是你王家,咱们程家、陆家往上数十几辈,

也没出过你这么大的官,你可给咱们长脸了!”

“程叔莫要打趣我了,我也没想到陛下如此隆恩。”

“哈哈哈......好啊......”

一位师兄笑着打趣:

“程雅,这下得改口叫大人了吧!”

程雅不屑地撇撇嘴:

“哼,叫大人多生分,大少爷肯定不在乎这些。

大少爷,你当了大官,以后还能不能陪我四处闯荡,行侠仗义啦?”

王铭哈哈一笑,拍拍程雅肩膀:

“程雅,你这性子还是这么直爽。

什么大人不大人的,

在我心里,大家还是从前的关系。

我本就无意追名逐利,如今有了这官职,就想多为百姓谋福利罢了。”

程家主微笑点头,眼神满是欣慰,语重心长地说:

“铭儿,你能秉持这份初心,殊为难得。

官场复杂,你务必时刻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

王铭神色一正,拱手道:

“程叔教诲,侄儿铭记于心,定不负您的期望。”

众人正欢喜着,王铭忽神色一肃,说道:

“程叔,各位师兄弟,我刚接到消息。

听闻黄侍郎在河山县处理完事务后即将回京述职,

我正好顺路去巡查一番,与他交接相关事宜,并送他一程。”

程家主眉头微皱,思索片刻,担忧道:

“这是应该,不过,河山县离此地路途不近,且一路情况复杂,你此去千万要多加小心。”

王铭自信一笑,安慰道:

“程叔放心,我心里有数。

这是我上任头一件大事,定会妥善处理。”

程雅满脸好奇,忍不住问道:

“大少爷,这河山县有啥特别的,为啥头一站就选那儿呀?”

王铭耐心解释:“河山县地处黄州要道,

和紫山县人员往来频繁,以后能促进商贸发展。

我去那儿巡查,一来主要送送黄侍郎回京,

二来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真实状况,也可为后续监察工作打好基础。

而且,与黄侍郎交接,能知晓此前事务处理详情,便于我开展工作。”

程雅眼睛一亮,跃跃欲试道:是不是能多杀几个贪官,行侠仗义?!”

“哈哈,差不多吧,只要有不平之事,咱们肯定要出手整治!”

“太好了,我也要去!”

“行!”

“铭儿,我们也要回关州了,到时一起顺路走。”

“啊,程叔,为何如此着急?”

“咱们出来已经快两个月了,这边救灾也算是完美收官了,

再一个,出来这么久了,也有些想家了,估计家里也挺担心咱们的,

所以我觉得还是早点回去的好。”

“那也不急于一时啊?”

“这不正好吗,你要去河山县,我我们回去也要经过那里,就一起走喽!”

“这,好吧,程叔,你尽快安排吧,我也要尽快赶往河山县。”

“好。”

王明铭又与众人仔细商议了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这才准备妥当。

临行前,百姓们纷纷赶来送行,千叮万嘱王铭一路保重。

王铭看着这些朴实善良的面孔,心中满是感动,

暗暗发誓定要做好巡察御史,不负众人期望。

随后,他带着一队精干随从,

踏上前往和山县的路途,

程叔领着一千五百多辆马车也紧跟其后……

且说那河山县,

与紫山县一般,此前皆饱受干旱之苦。

虽未遭鞑子铁蹄践踏,却也因这旱灾,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河山县效仿紫山县,推行以工代赈之策。

在工部黄侍郎的主持操办下,河山县渐有起色,正一步步迈向正轨。

此刻,河山县内,百姓们皆有活计可做,

即便是在这大灾之年,这段时间,竟奇迹般地无一人饿死。

要晓得,在过往历朝历代,每逢大灾,

饿殍遍野乃是常态,

如今河山县能做到这般,着实令人惊叹。

而这份功绩,大半要记在黄侍郎头上,当然也少不了关键的人物~王铭。

他也是有很大的功劳。

虽说王铭并未亲自主持河山县的救灾事宜,

但那以工代赈的诸多方案,几乎都是出自他手。

黄侍郎则是将这些良策有效施行,功不可没。

如今,河山县与紫山县一样,秩序井然,

百姓们也都彻底安稳下来。

甭管是原本的住民,还是逃难而来的流民、难民,

皆已重新登记入籍,成了这两县的正经百姓。

话说朝廷旨意传至紫山县,河山县。

一同前来的,还有派往这两县的新任县令等官员。

王铭如今已荣升黄州巡察御史,

自是不再担任紫山县令之职。

那河山县此前由工部黄侍郎主持救灾,

而原来的县令、县丞,县尉等三人,

因救灾不力,加上贪污腐败,

被皇帝下令押解至京城,砍了脑袋。

如今,两县新任的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员均已到任。

在河山县新县令抵任之际,

黄侍郎已将各项事务交接妥当,不日便要回京城述职。

王铭得知此消息后,也是和紫山县县令赶紧交接完工作后,马上就启程了。

如今紫山县已渐入正轨,新县令只要按照他的政策执行下去,也定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王铭虽不在紫山县,但黄州境内,也定会时常巡查,为百姓排忧解难。

随王铭一行人踏上了前往河山县的,还有从关州陪王铭来紫山县救灾的护卫、民夫们。

如今任务完成,程家主便要带着他们赶回关州。

“铭儿啊,这一路跟着你,虽说辛苦,

但能帮上忙那些灾民,大伙都觉得值。”

官道上,他们驾车快速的行走着。

看了看身后的紫山县城已经遥不可见,

程家主转过头笑着对王铭说道。

王铭感激地看着程家主:

“程叔,此次多亏了您和大伙的帮忙,不然我一人还真难以应对。”

“说什么呢!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事肯定一起上啊!”

“是是,程叔说的是!”

这时,程雅凑了过来:

“大少爷,我可跟你说好了,

我要一直留在你身边,给你当护卫,你可不许赶我走。”

程雅一脸坚定地看着王铭。

王铭无奈地笑了笑:

“程雅,你这丫头,我知道你心意。

只是这巡查之路,怕是多有艰险,你不怕?”

程雅胸脯一挺:

“怕什么!

我程雅可不是胆小鬼。

再说了,有我在你身边,也能多照应着点。”

王铭笑着点点头:

“好,有你在,我也放心些。”

至于护卫方面,皇帝特意给王铭留下了十人的黑锦卫。

程家主放心不下王铭的安危,也派了十来人跟着。

王铭身负巡查黄州重任,身边护卫必不可少。

程家主特意挑选的十位,都是武功高强的好手,

充作王铭的护卫,也是让他们都放心。

算上程雅,王铭身旁护卫共有二十三人。

毕竟在这黄州之地,巡视途中难免会遭遇各种状况,

那些贪腐之人以及被民怨冲昏头脑的人,

手段往往狠辣无比,多些防备总是好的。

这一日,

此时的河山县城门口,

工部黄侍郎早已等候多时。

他本已收拾好行囊,打算交接完工作便启程回京述职。

若不是得知王铭从紫山县赶来为他送行,

前一天就该乘车离开了。

收到消息后,黄侍郎特意推迟一天行程,

在河山县城门口翘首以盼。

与黄侍郎一同等候的,

还有新任的河山县县令、县尉、县丞以及其他众多官员。

河山县经过黄侍郎这段时间的治理,变化颇大。

此前的管理班子与如今相比,人数少了近乎一半。

在黄侍郎主持和山县工作期间,他毫不留情地揪出许多作奸犯科的官员,

将他们或是流放,或是投入狱中,或是斩首示众。

如今留下的官员,大多仅有一些小过错,并无大罪。

临近午时,

新修葺的官道上,出现了浩浩荡荡的一行人。

走在前方的是王铭、程家主以及程雅他们带领着护卫队伍。

身后跟着一千五百多辆马车,队伍绵延约一里之长。

这些马车,来的时候满载粮草、银钱以及各种工具,

如今返程,大部分都空着。

不过,其中有近三百辆马车装载着百姓赠送的特产,

还有收集来的一些鞑子留下的破损牛皮铠甲等战争物资。

虽说这些铠甲对军队而言已无法正常使用,

但对于他们老百姓来说,许多牛皮都是难得的好材料。

此外,还有战马死后剥下的马皮,以及腌制的肉,

还有一些鞑子抢来的一些稀奇玩意。

这些都能当作商品在大城池中贩卖。

好在随行人数不算多,一人控制着两辆马车并行,

这样大家都无需步行,返程速度也能快上一些。

王铭远远望见黄侍郎在城门口,

立刻快马加鞭赶上前去。

“哈哈,王大人,久违了!”

黄侍郎站在和山县城门口,远远瞧见王铭,

脸上立刻绽出热情的笑容,高声招呼道,

“得知你今日前来,我可是早早便在此候着了。”

王铭骑马快步到了跟前,他翻身下马,

对着黄侍郎恭敬地鞠躬、拱手,

言辞恳切地说道:

“黄大人如此厚待,实在令在下惶恐,

多谢大人等候,这份情谊,在下铭记于心。”

黄侍郎爽朗地笑出声来,伸手轻轻拍了拍王铭的肩膀,

动情的说道:

“咱们之间,就别这么见外了。

像以前那般,随意便好,你我无需拘泥于这些官场俗套。”

王铭闻言,也跟着笑了起来,点头道:“哈哈,好嘞,黄大人,你还是叫我名字吧。”

“那可不行,与礼不符,要不,我还是称你为县伯吧,叫的顺嘴。”

“这......好吧,随大人意思。”

“哈哈哈......好......”

笑过之后,

黄侍郎神色转为凝重,目光中带着期许,

注视着王铭说道:

“王县伯,如今你身为黄州巡察御史,这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呐。

整个黄州的大小事务,都在你的监察范畴之内,

往后可得事事上心,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啊。”

王铭表情严肃,认真地回应道:

“大人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朝廷所托。

这一路走来,若不是大人您的悉心帮衬与指导,我哪能如此顺遂。

再者,河山县此次救灾工作能收获这般显着的成效,

大人您居功至伟啊。

今日您回京述职,我无论如何都得赶来送您这一程。”

黄侍郎欣慰地笑了笑:

“好啊,有你这番心意,我便知足了。

既然如此,咱们何不痛快饮上一杯,权当为我饯行?”

“正合我意!”

王铭毫不犹豫地应道。

黄侍郎话音刚落,身后一名侍从立刻心领神会,

快步上前,手中托着托盘,上面摆放着两个酒碗。

侍从小心翼翼地为二人斟满酒,酒水的香气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两人各自端起酒碗,相互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情谊。

“来,干。”

“大人请!”

他们轻轻碰了下碗,清脆的碰撞声响起,

随后仰头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动作干净利落。

喝完之后,两人几乎同时手臂一扬,将酒碗扔出,

酒碗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

“砰”的一声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紧接着,两人畅快地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城门口回荡。

笑罢,他们相互拱手作别。

黄侍郎本就生性豁达,不喜欢拖泥带水的离别场面。

当下,他转身登上自己那辆装饰考究的马车,

坐定后,对着车夫吩咐道:

“启程!”

车夫扬起马鞭,

“啪”的一声脆响,

马车缓缓启动,护卫们紧跟其后,一行人马渐渐远去。

“县伯,本官走了,以后有缘咱们京城相聚,我们不醉不归!”

“好,谢大人!等我有时间去京城,绝对叨扰大人,不醉不归!”

“哈哈哈......”

黄侍郎的笑声从慢慢远去的车厢里传出,

渐渐的声不可闻......

河山县众人,包括王铭在内,皆恭敬地拱手相送,

目光追随着黄侍郎的马车,直至它消失在道路尽头,

扬起的尘土也渐渐消散,众人才缓缓直起身来。

王铭抬头望向天边,

只见一片乌云正慢悠悠地飘过来,

仿佛给天空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干旱太久,是该下场大雨了!”

他收回目光,

转头看向程家主,脸上带着关切说道:

“程叔,今日就不留你们了,你们也尽早回关州吧。

这一路上山高路远,状况复杂,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呐。”

“大人放心,我们定会小心谨慎的。”

程家主一脸认真地回应道。

此刻身处外事场合,

他深知礼数,不便像在自家那般随意称呼,

便对王铭恭敬地以“大人”相称。

王铭微微点头,

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而后再次拱手,

沉声说道:

“那就好,愿~大家一路顺风。”

程家主见状,大手一挥,中气十足地喊道:

“走,回关州喽!”

随着这一声令下,

“驾!”

车夫们纷纷挥动马鞭,所有马车顿时缓缓行动起来,

车轮滚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一行人顺着刚才黄侍郎车驾走过的官道,

有序地向前行进,渐渐踏上回关州的路途,

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变越小。

送别黄侍郎,又目送程家主远去,

河山县城门口,只剩下王铭带着程雅以及二十多位护卫。

在河山县令、县丞等一众官吏的陪同下,

他们一同返回河山县县衙。

王铭如今身为黄州巡察御史,

河山县是他巡查的首站,他打算在此停留几日。

一来要考察以工代赈政策的执行情况,看看是否有需要完善或改进之处;

二来,此前河山县与紫山县的救灾工作,以黄侍郎为主导,

如今黄侍郎已回京述职,收尾工作自然落到了王铭肩上。

目前,

紫山县的救灾工作成效显着,

城池屋舍修缮一新,河道淤泥清理完毕,农田正热火朝天地翻耕着,

只待一场大雨过后,便可播种农作物。

相比之下,河山县的进度稍慢,

刚刚完成与紫山县相通河道的整治,

大部分农田荒地尚未完全开垦。

不过,此前以工代赈政策执行得颇为到位。

只是黄侍郎身为传统文人,行事谨慎,未敢将无主土地分给难民。

此次王铭前来,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便是像在紫山县那样,把无主土地按人头分发给新老百姓,

不论男女老少,均是每人十亩。

毕竟,这些土地大多因原主人逃荒、死亡或其他变故成为无主之地,

现在已被朝廷收回。

众人来到河山县县衙,

刚一落座,

新任河山县的周县令便率先开口,向王铭汇报近期情况:

“大人,这河山县如今虽在救灾一事上有了些进展,

但后续事务繁杂,还望大人指示。”

王铭微微点头,神色认真地说道:

“此次我来,重点便是要解决土地分配之事。

紫山县已将土地分发下去,百姓们得以安心耕种,咱们河山县也应如此。

你们先将可分配土地的详细情况整理出来,

包括土地位置、面积等信息,越快越好。”

周县令赶忙应道:

“是,大人,我们这就去办。”

王铭接着说道:

“另外,以工代赈虽执行得不错,但仍需继续关注。

看看有没有百姓在做工过程中遇到困难,工钱发放是否及时,

这些都关乎百姓生计,不可马虎。”

周县令连忙点头称是:

“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定会留意。

只是,这土地分配,涉及众多细节,还需好好谋划。”

王铭目光坚定:

“此事关系到河山县百姓的未来,必须尽快落实。

在分配过程中,务必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一位百姓都能切实受益。”

“是,下官遵命!”

“嗯,你这有什么困难?或是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跟我说,我来处理。”

“这......是......”

周县令是新官上任,赶忙向王铭表明态度:

“王大人,下官赴任前,朝廷便有明示,

河山县救灾诸事,仍以大人为主。

先前承诺给灾民分地,一切参照紫山县旧例而行。

大人放心,下官必定严遵您所定之策,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是,此地情形颇为复杂,涉及人数众多,

且有些地主称土地产权不明,需仔细厘清,这恐怕得费些时日。”

王铭微微颔首,神色凝重:

“既如此,你务必将实际情况摸个透彻。

不仅要查清地主上报朝廷的田亩数与实际占有之差异,

更要留意有无隐匿田产的情况。

如今按地征税,地多则税多,

若发现隐瞒,绝不可姑息,必须严惩,

以收杀鸡儆猴之效。”

“是,大人,下官这便去安排。”

周县令领命后,即刻转身出去着手操办。

王铭独坐县衙大堂,陷入沉思。

河山县幸未遭鞑子屠城之劫,

诸多旧日地主豪绅、高门大户,至今仍在县里称霸一方。

灾年之际,百姓苦不堪言,生计艰难,

而这些家族却依旧奢靡无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古往今来,每逢乱世,有权有势者总能安稳度日。

他们家中粮谷满仓,金银堆积,

还招募众多护卫,巩固自身利益,大肆兼并土地。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终致百姓走投无路,只能揭竿而起。

可到头来,受苦最深的还是穷苦大众,

那些高门大户不过换个面目,便能延续家族。

此乃世代相传之弊,

王铭虽一时难以扭转乾坤,但绝不能坐视不理。

土地乃这些大户命脉,便从此处下手整治。

此次前来,

王铭抱着解决积弊的坚定决心,监督指导土地分发。

对于这些高门大户,他决意揪出几个典型,严加惩处,

让众人皆知,如今河山县他说了算,

他定制的政策必须执行到位。

谁若敢违抗,挡了他为百姓谋福之路,

定不轻饶。

如此,

一连过了三日,

这三日里,

王铭也未闲着,他不时与县衙其他官吏交谈,

了解和山县各方情况,同时思索着应对之策,

力求在土地分配一事上,既能保障百姓权益,

又能震慑那些妄图阻挠的势力。

他深知,前方困难重重,但为了和山县的百姓,

为了这片土地的长治久安,他定要全力以赴,

打破这延续千年的不公局面。

一连过了三日,

周县令忙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脚不沾地。

他先是将县衙内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与土地底细的老吏们,尽数召集到偏厅。

屋内气氛凝重,老吏们或坐或站,神色各异,

周县令站在当中,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道:

“各位,此次召集大家,是为了土地分配这头等大事。

河山县的土地情况,你们都是最清楚不过的,

那些产权存疑的地主究竟是何状况,还望各位知无不言。”

一位胡须花白的老吏率先说道:

“周大人,要说这土地纠葛,首当其冲便是城西的李家和城北的张家。

李家世代簪缨,在县里根基深厚,

名下土地众多,可这些年买卖兼并,

又借着灾荒低价强购了不少,其中不少土地的契约怕是都有猫腻。”

周县令赶忙拿起笔,在纸上飞速记录,追问道:

“那具体是哪些地块?有无证人?”

老吏思索片刻,轻声说道:

“城西五里那块洼地,原本是王寡妇家的,

灾荒时李家派人威逼利诱,强行买走,

王寡妇敢怒不敢言,如今王寡妇还在村里,可作证人。”

周县令眉头紧皱,在纸上重重地划了一笔。

随后,又有几位老吏纷纷发言,将所知的情况一一道出。

周县令详细记录后,立刻安排衙役分成数队,

分别前往各乡各村,实地丈量土地。

他站在县衙门口,

对着即将出发的衙役们大声且严肃地吩咐道:

“你们去了之后,务必仔仔细细丈量每一寸土地,一厘一毫都不许出错。

若有人敢从中作梗,或是故意刁难,

不论是谁,即刻给我带回县衙!”

衙役们整齐地回应一声“是”,

便各自奔赴任务地点。

周县令自己也马不停蹄,

亲自前往几位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地主府邸。

来到其中一位刘姓地主的府邸前,

只见朱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

周县令上前叩门,门房见是县令大人,

赶忙笑脸相迎,将他引入客厅。

刘地主满脸堆笑地从内堂迎出,

“哎呀,周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来寒舍呀?真是蓬荜生辉啊!”

一边说着,一边殷勤地给周县令沏茶。

周县令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放下茶杯后,神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朗声说道:

“刘老爷,此次前来,是为了土地分配之事。

如今朝廷有令,要给灾民分地,还望刘老爷能如实上报自家田产。”

刘地主微微一怔,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几分,随即苦着脸说道:

“周大人啊,我家的地可都是有明确记载的,哪敢隐瞒呐。

只是这灾年刚过,很多地都荒着,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种,实在是难办呐。”

说着,还无奈地摇了摇头。

周县令看着刘地主,目光犀利如鹰,毫不留情地说道:

“刘老爷,您家大业大,这土地情况想必清楚得很。

如今按地收税,如实上报对大家都好。

若是真有隐瞒,被查出来,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刘地主额头微微出汗,眼神闪烁不定,

下意识地用手抹了抹额头,强装镇定地说道:

“周大人,您这说的是哪里话,我怎么会隐瞒呢。

只是这事儿还得容我再仔细查查账本,

您也知道,家里产业多,一时半会儿还真弄不清楚。”

周县令站起身来,拍了拍刘地主的肩膀,

看似随意却又带着几分威慑:

“那便有劳刘老爷了,三日后我再来,希望能听到好消息。”

说罢,便转身离去。

然而,就在周县令紧锣密鼓开展工作之时,矛盾如暴风雨般骤然袭来。

那些担心自身利益受损的地主们暗中联合起来,

以土地丈量影响农事为由,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到县衙门口闹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天官赐福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我女友是外星人 一品邪凰三小姐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三生降头 不负卿莫别离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从棋魂开始的无限 汉乡 女官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绿茵之谁与争锋 云间长生叹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霸宠一神秘娇妻 葛英与兴明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铜镜约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北宋第一狠人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一笑付苍穹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txt下载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最新章节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