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首页 >> 风流俏佳人 >> 风流俏佳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三国军神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永不解封的档案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灵剑尊 亮剑之独立大队 
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 风流俏佳人全文阅读 - 风流俏佳人txt下载 - 风流俏佳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02章 嗣争再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特别鸣谢:tijin送出的大神认证,特此加更!>

五月的长安,本该是流金溢彩、人声鼎沸的时节。此刻却似蒙了一层灰翳,连那往日明晃晃的日头,也显得有气无力,透过厚重的云层,吝啬地洒下些昏黄的光。

长街两侧,朱门绣户紧闭者十之七八,开着的铺面也大半门可罗雀,掌柜伙计倚在门框上,脸上刻着深深的惊惶与倦怠。空气中浮荡着一种紧绷的、令人窒息的焦躁。

“听说了么?昨儿夜里,安乐巷孙大娘家的屋顶上,蹲着个黑黢黢的影儿,眼珠子血红,跟灯盏似的!孙大娘一嗓子没嚎出来,就背过气去了!”一个卖炊饼的汉子压低了嗓子,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面卖果子的老翁脸上。

老翁抖着手,从怀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小报,上面墨迹淋漓画着个狰狞鬼影,头戴怪帽,双眼如血窟窿:“何止!瞧瞧这个!城西李大娘家的小孙子,才五岁,活生生让帽妖摄了魂去,天亮时在城外乱葬岗子找到的,浑身冰凉,就剩一口气吊着了!啧啧,作孽啊……”

一队金吾卫披坚执锐,铁甲碰撞声在空旷的街面上显得格外冷硬刺耳。他们目光如鹰隼,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行人。

摊贩们噤若寒蝉,缩着脖子,眼珠子随着兵士们的步伐转动,唯恐惹上无妄之灾。

就在这死水般的压抑里,一抹素色悄然流动。

来人素色长裙,别无纹饰,只在裙裾边缘用银线绣着极细密、几乎看不真切的红梅。乌发如云,松松绾了个髻,斜插一支温润无瑕的白玉簪。如此素净,却偏生叫人挪不开眼。

不是李淑还能是谁?

她步履从容,行走于这惶惶然的街市,那张脸,便是在这黯淡的天地间,也仿佛自带了柔光。眉含青黛,唇绽红樱,尤其是一双眸子,盈盈若秋水,顾盼流转间,天然一段风流蕴藉。

纵是此刻长安城人人自危,惊弓之鸟,那目光偶然扫过之处,也引得人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心头如被羽毛轻轻搔过。

“大公主安!”一个胆大的青年汉子,躲在自家铺面的布幌子后,憋红了脸,猛地喊了一声。

李淑脚步微顿,侧首望去,唇角漾开一丝极淡的笑意,微微颔首。那笑意如同春冰乍破,瞬间点亮了周遭几张惶恐的面孔。

汉子激动得手足无措,旁边几个探头探脑的也咧开嘴,仿佛得了天大的恩典,连空气中那无形的重压都似乎松动了一瞬。

然而这微澜只泛起一瞬,待那素色身影行过,众人脸上的光彩又迅速黯淡下去,重新被更深的忧惧覆盖,缩回各自的角落,继续窃窃私语着帽妖的恐怖。

李淑一路缓行,渐渐离了喧闹的十字街,转入一条略显僻静的街巷。巷子尽头,古木参天,浓荫匝地,掩映着一座古刹的山门。

那山门并不巍峨,甚至有些斑驳陈旧,青石阶缝里钻出茸茸的细草。门额上悬一黑漆匾额,三个斗大的字——“青龙寺”。

字是墨色,却非寻常佛寺题额的圆融平和。那笔锋凌厉峭拔,如刀劈斧凿,转折处透出一股子桀骜不驯的刚硬气,像是要将这佛门清净地也戳出几个洞来。传闻此三字乃初代主持惠果禅师亲笔,果然名不虚传。

山门两侧,镌着一副楹联:“青峰叠翠云生处,龙涧鸣泉月照时。”

字迹与匾额同出一源,少了佛门的出世之念,倒平添几分山水间的清幽孤绝,与这闹市一隅的寂静相得益彰。

往年此时,正是牡丹竞放、游人如织的盛景。如今偌大的寺前,却空寂无人。只有风吹过古柏的枝叶,发出呜呜的低咽,愈发衬得此地幽深。

可见,那帽妖的阴云,竟连这佛门净地的香火也一并夺了去。

李淑不再停留,举步迈过那被岁月磨得光滑的门槛。

青石板铺就的甬道直通深处,两旁古柏森森。行不多远,便见右侧一偏殿前,一树开得极盛的魏紫牡丹旁,立着一个身影。

那人身着素锦宫装,颜色并不鲜亮,式样也极是简洁。发髻挽得一丝不苟,只簪了一支赤金点翠的凤头步摇,凤口衔着一粒圆润的珍珠,随着她微微的侧首,在鬓边轻轻晃动。腰间束着一条深青色丝绦,丝绦上系着一枚小巧的、不甚起眼的玄铁令牌,边缘磨得光滑,隐有暗纹流动,正是梁王妃谢南。

她背对着甬道,正凝神看着眼前那株魏紫,花瓣重重叠叠,色泽浓艳欲滴。听到身后细微的脚步声,方才缓缓转过身来。

谢南面容端丽雍容,眉宇间却无寻常贵妇的娇柔,反倒蕴着一股沉静如渊的英气,目光清亮锐利,如秋水照寒刃,将眼前的人细细打量了一遍。

李淑紧走几步,行至阶前,敛衽为礼,姿态恭敬:“兰陵见过伯母。”

声音清越,如珠落玉盘。

谢南唇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在她脸上打了个转,带着点戏谑:“以前唤‘婆婆’,听着倒也是顺耳得很。今日怎么换了称呼?听着反倒生分了。”

李淑面上掠过一丝极淡的尴尬,转瞬即逝,只垂了眼睫,盯着自己素色裙裾上那点红梅,并不接话。

当初那声“婆婆”,是她为阻挠李漟而刻意为之,如今她已决意孤注一掷,与李漟拼个鱼死网破,且自知先前种种利用算计,早已伤了情分,这声“婆婆”,如何还能叫得出口?

谢南见她如此,倒也不再穷追猛打,只轻轻“哼”了一声,算是揭过,抬手朝那满园锦绣招了招:“罢了。近来长安城里外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难得这青龙寺的牡丹,倒是不管人间闲事,开得正好。正是赏花的时节,莫辜负了。”

李淑依言上前,伸手虚扶住谢南的胳膊,触手只觉那锦缎下的手臂并不似寻常贵妇般绵软,反而隐隐透着柔韧的劲力。

她心头澄澈如镜,知晓这位梁王妃素来不喜自己,此时相召,又在如此敏感时节,必有深意。索性敛了心神,面上浮起温顺浅笑:“伯母说的是。兰陵也正想寻个清净地透透气。”

两人一拍即合,便沿着花间小径缓步徐行。

园中牡丹品类繁多,姚黄魏紫,赵粉豆绿,各逞妍态。花香浓郁得有些醉人,蝶儿也慵懒地在花间流连。

谢南在一株开得极盛的“青龙卧墨池”前驻足。那花墨紫近黑,花心却晕开一片奇异的金红,在午后的光线下,流转着神秘的光泽。

“瞧这花,”谢南伸出手指,指尖并未真正触及那娇嫩的花瓣,只虚虚悬在花蕊上方寸许,“开得这般轰轰烈烈,占尽了这一时的风光。可花开花落,自有其时。硬要强留,只怕反伤了根本,连那枝头的绿叶也一同枯槁了去。”

她目光转向李淑,语气温煦如春风拂面,“这人呐,有时也如这花。该盛放时盛放,该收敛时收敛,该远行时远行,方是长久之道。江南水暖,景致又与这北地大不相同,最是养人。若得闲暇,去住上些时日,看看那烟雨楼台,听听那软语,换换心境,也是好的。”

李淑静静地听着,目光也落在那墨紫花瓣上,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唇角依旧噙着那抹温顺的笑意,却无端让人觉得那笑意是浮在冰面上。

待谢南说完,她只轻轻颔首,应道:“伯母金玉良言,兰陵记下了。” 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涟漪。

谢南心中暗叹,知道李淑心思深沉,绝不会如此轻易被点透。她移步前行,行至园子深处,略为背阴的角落。那里孤零零立着一株西府海棠,花期已过,枝头只余零星几朵残花,蔫蔫地垂着,花瓣边缘卷曲枯败,树下落红点点,更显凄凉。与周遭的牡丹盛景格格不入。

谢南驻足于这海棠树下,目光扫过那些憔悴的残花败蕊,发出一声极轻的叹息,吟道: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埽。人生不得长少年,空守旧恨悔等闲。”

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小锤,轻轻敲在人心坎上。那“守旧恨悔等闲”几字,更是意有所指,沉甸甸地坠入这寂静的花园。

李淑脸上的温顺笑意终于敛去了。她抿了抿唇,小巧的下巴微微绷紧。沉默了片刻,她抬起头,目光清亮地迎上谢南探询的视线,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吟道: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园中那些争奇斗艳的牡丹,“海棠自有海棠的心性。若机缘不合,错过了春风,那便让于桃李,兰陵不悔。”

这诗答得再明白不过。自比深藏新绿、隐忍待放的海棠,心意坚定,不为外界所动。若因坚守而错失良缘,亦无怨无悔。那“不悔”二字,更是掷地有声。

谢南目光陡然一凝,如同两点寒星,直直照进李淑眼中。她眉梢微挑,沉声道:“少年人常困于情欲执着,年长者多囿于过往回忆。兰陵,你当真想得透彻了?此路一去,恐再无回头之岸。” 那“岸”字,咬得格外重。

李淑却倏然笑了。那笑容在她绝美的脸上绽开,如冰河解冻,春花初放,竟让满园牡丹也瞬间失色。

她抬起纤纤玉手,极自然地捋了捋被微风拂到腮边的一缕青丝,眼波流转间带着一丝少女般的俏皮狡黠:“伯母,或许……兰陵能一直这般‘年轻’呢?” 她将“年轻”二字咬得又轻又软,带着点戏谑,又似藏着不为外人道的深意。

谢南定定地看了她片刻,眼神复杂难辨。最终,她轻轻一甩袖,仿佛拂去什么无形的东西,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话锋一转:“罢了。听人说,你近来身子不大爽利,常常倦怠,夜间也难得安眠?”

李淑神情恢复如常,依旧是那副温婉得体的模样,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警惕:“劳伯母挂心了。宫内诸事繁杂,千头万绪,不敢有丝毫懈怠。偶有疲乏,也是常情,倒叫伯母见笑了。”

谢南点点头,目光似不经意地掠过李淑依旧平坦的小腹,语气平常:“身子不舒服,怎么不早言语?正好府里有位女神医,她于岐黄之道颇有心得,尤其善调妇人之症。叫她给你瞧瞧,也好让我安心些。”

话音未落,也不待李淑回应,谢南已朝不远处侍立的一个穿着青布衣裙、容貌清秀的女子招了招手:“宝宝,过来。”

尤宝宝闻声,立刻垂首敛目,脚步轻捷无声地行至近前,先向谢南行了一礼,又转向李淑,微微躬身:“公主。”

李淑看着谢南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关切,又瞥了一眼垂手肃立的尤宝宝,面色微微一变,手下意识地往袖中缩了缩,随即又放松开来。

她脸上重新绽开那无懈可击的笑容,甚至带着点少女的娇憨,连连摆手:“不必劳烦神医了!伯母,兰陵的身子自己清楚,不过是些小症候,歇息几日便好了,真的无碍!”

“胡闹!”谢南轻斥一声,语气却并不严厉,反倒像长辈责备不懂事的孩子,“小症候?你如今身份何等紧要,身子更是马虎不得!宝宝医术精湛,让她瞧瞧,开个安神的方子也是好的。”

她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淑,再次强调,“也好让我安心!”

李淑与谢南对视片刻,那桃花眼中光影变幻,最终沉淀为一片深潭般的平静。

半晌,她唇角的笑意加深了些,带着一种近乎乖巧的顺从:“伯母一片慈心,兰陵若再推辞,倒显得不识好歹了。那……就听伯母的。”

“这才乖。”谢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伸手在李淑扶着她的胳膊上轻轻拍了一下,力道温和,带着安抚的意味,“莫怕,只当寻常诊脉便是。”

尤宝宝得了示下,上前半步,低声道:“公主,请伸右手。”

李淑依言,将右手伸出,搁在尤宝宝早已准备好的一块素色丝帕上。那手腕纤细白皙,腕骨玲珑。

尤宝宝伸出三指,轻轻搭上寸关尺三部。她指腹温热,触感稳定。先是垂着眼,凝神感受指下脉息,片刻后,抬起眼,目光如同最精密的尺子,不动声色地扫过李淑的脸庞、唇色、眼底,细细观察。

园中一时静极,唯有风吹过花叶的沙沙声,远处隐约的梵呗声。谢南看似随意地观赏着身旁一株二乔牡丹,实则全身的感知都凝聚在李淑的手腕和尤宝宝的脸上。

时间仿佛被拉长。

尤宝宝的眉头先是微蹙,随即那蹙起的纹路加深,仿佛遇到了极难解的谜题。她搭在李淑腕上的手指,指尖微不可察地调整了一下位置,按得更深了些。又过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尤宝宝才缓缓收回手。

她眉头紧锁,看向李淑,声音不高,字字清晰:“敢问公主,近日可曾服用过‘钩藤散’?或是加了钩藤、石决明、夏枯草之类的方子?”

李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钦佩,坦然点头:“神医果然慧眼。前几日确因有些烦心,夜间难寐,尚药局依例开了几剂安神散,其中似乎是有钩藤、石决明之类。”

“糊涂!”尤宝宝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一瞬,带着真切的怒意,随即又强压下去,但语气依旧严厉,“此乃平肝抑阳、清泄实火之猛药!公主脉象细弦而数,寸关部尤显躁疾,如珠走盘,尺部却虚浮不稳。此乃阴血暗耗,虚阳浮越,肝风内动之兆!

再服这等虎狼之药,无异于雪上加霜,沸水沃油!岂止是夜间难寐?只怕心慌气短、头晕目眩、五心烦热之症,只会愈演愈烈!难怪公主形容倦怠,神思不属!”

李淑闻言,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恍然与懊恼,抬手轻轻抚了抚额角:“原来是吃错了药?怪不得!我说怎么吃了御医的方子,非但不见好,这几日反倒更觉心中烦乱,像是揣了团火似的。若非神医点明,本宫还被蒙在鼓里呢!真是庸医误人!”她语气带着点娇嗔的抱怨,目光却清澈地看着尤宝宝。

尤宝宝定定地看着李淑那双美得惊心动魄的桃花眼,那眼底深处,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她沉默了几息,那目光仿佛要穿透李淑的皮囊,直抵内里。

最终,她眼中的锐利锋芒缓缓收敛,归于一种深潭般的沉静,只余下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凝重。

“此等脉象,非一日之功,亦非寻常‘庸医’所能误至此境。”尤宝宝的声音恢复了平板的语调,却字字清晰如冰珠落玉盘,“公主凤体金贵,万不可再轻忽。我现写一个方子,以酸枣仁、柏子仁、茯神为主,佐以生地、白芍、阿胶珠滋养阴血,稍加龙骨、牡蛎以潜阳安神。公主按方煎服三日,一日一剂,不可间断。三日后,我再入宫,为公主细细诊视,届时需依脉象再行调整。”

“好,一切有劳神医费心。”李淑含笑应承,态度温婉亲和。

尤宝宝不再多言,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半旧青布囊中取出纸笔。那纸是寻常的竹纸,笔也是普通的狼毫。她蹲下身,就着花圃旁一块平整的青石,笔走龙蛇,字迹瘦硬刚劲,与她那清秀温婉的容貌迥异。

不过片刻,一方药笺已成。她吹了吹墨迹,待干透,才双手奉予李淑。

李淑接过,指尖在那墨迹未干的药名上轻轻拂过,随即小心地折好,纳入袖中。

她转向谢南,再次敛衽:“伯母,宫中事务堆积,加之近日城内帽妖频扰,人心浮动,兰陵身为尚书令,实在不敢离宫太久。今日得伯母慈谕,兰陵感激不尽,这便先行告退了。”

谢南看着她,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又似无意地扫过她纳入药笺的袖口,最终化为一声温和的叹息:“去吧。路上小心些,这长安城如今可不太平。”

“谢伯母关怀,兰陵告退。”李淑再行一礼,姿态优雅从容。

随即转过身,素色的裙裾在花丛小径间轻轻拂过,迤逦而去。

直到那抹素影彻底看不见了,谢南方才收回目光,沉声问道:“如何?”

尤宝宝上前一步,站在谢南身侧,声音压得极低:“宫内御医,纵非圣手,也绝非草包。公主脉象,绝非庸医误诊所能致。

那脉象细弦而数,躁疾如豆滚盘,是典型的肝郁气滞、气火升腾之象不假,然尺部沉取,虽被那强横药力极力压制遮掩,却有一息极其微弱、如春蚕吐丝般的滑利之象,时断时续,隐伏于浮阳之下。此乃胎气初动,却又根基极不稳之兆!”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更兼其刻意服用大量钩藤、石决明等峻猛清肝抑阳之药,此等虎狼手段,非为治病,分明是以自戕之法,强行压制、混淆孕脉!

寻常医者,确难分辨。然此药性酷烈,于母体已是极大戕害,于那初萌之胎元,更是……”她摇了摇头,后面的话没有说下去,眼中闪过一丝极度的不赞同。

谢南静静听着,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有一片深沉的凝重。她缓缓抬起手,用指尖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仿佛那里有千斤重担压着。

半晌,她几乎是咬着牙,从齿缝里挤出一句低骂:

“混账小子!老娘我上辈子……不,是上上辈子刨了你杨家祖坟还是怎地?这辈子摊上你这么个孽障!” 那声音里充满了无奈、恼怒,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痛心。

尤宝宝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只当没听见王妃这骤然失态、市井泼妇般的言语。只是那紧抿的唇角,到底还是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弧度。

谢南骂完,胸口起伏了几下,也自觉失态。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心绪,那属于梁王妃的端凝气度又重新回到脸上。

她不再看满园牡丹,只淡淡道:“走吧。这满园子的富贵花,看久了,也腻味。”

说罢,扶着尤宝宝伸过来的手臂,转身朝山门方向走去。

另一头,李淑重新步入幽静小巷。方才在寺内的温婉恭顺,如同潮水般褪去,转而面色冷漠如霜。

巷口处,一个穿着粗布灰衣、低眉顺眼的老妪,如同墙角悄然生长的青苔,无声无息地跟了上来,落后她半步,垂首随行,仿佛只是偶然同路的行人。

巷子不长,很快便汇入稍显人气的街道。虽不及十字街繁华,却也多了些行色匆匆的路人和零星的摊贩。空气中那股无形的恐慌依旧弥漫,人们交谈的声音都下意识地压低了。

李淑目不斜视,步履依旧从容,只是那绝美的脸上再无一丝笑意,她嘴唇微动,声音低得只有身后那老妪能勉强听清:“尚药局有通风报信的,手脚干净些。”

“是。” 老妪声音沙哑着回应。

李淑目光掠过街边。一个报童正抱着一大摞油墨未干的小报沿街叫卖,几个闲汉围着他,争抢着最新一期的“帽妖实录”,议论声嗡嗡作响:

“听说了吗?昨夜崇仁巷又现妖踪!一团黑雾飘过,刘掌柜家养了十年的看门狗,叫都没叫一声就口吐白沫死了!”

“何止!听说连殿前司的兵爷巡夜时都撞见了!那东西飘得飞快,刀枪都伤它不得!吓得好几个胆小的都尿了裤子!”

“这日子没法过了!朝廷到底管不管啊……”

……

李淑的嘴角,极其轻微地向上勾了一下。她知道,那名为恐惧的火焰,已在长安城的地底悄然燃烧,只待春风到,便能起燎原之势。

“张齐一那边,”李淑的声音依旧压得极低,仿佛在自言自语,“日子定了吗?”

“回公主,”老妪的声音紧贴着她的耳后响起,“十五日后,子夜。奎宿处,必降灾星,此象百年罕见,乃天意昭昭。”

“天意?”李淑唇齿间轻轻吐出这两个字,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嘲弄,“天意缥缈,人心……才是真火。李漟不是爱做祥瑞的文章么?那就让这火烧得更旺些!丁凛下狱,清流寒心,这还不够。再加把柴,让那些口口声声‘天命所归’的读书人,也动起来。”

“公主放心。”老妪的声音毫无波澜,却透着十足的把握,“各地‘祥瑞’频现之地,已有‘童谣’散出,直指‘牝鸡司晨,乾坤倒悬’。更有‘河图’、‘洛书’摹本于坊间流传,暗合三皇子泽殿下之名讳。只待时机一到,便呈燎原之势。

另,神策卫、龙骧卫,总计四万七千精锐,已奉密令,化整为零,分批潜驻于白马寺周遭百里之地。依托寺周山势,构筑三道防线,深沟高垒,互为犄角。千牛卫与宗室兵若想入长安,白马寺是其必经之地。此地险要,足可抵消彼等兵力之优。”

李淑微微颔首,眼神锐利如刀:“好。记住,战场必须拒于城外!百姓已受惊扰,不可再添兵祸。”

“公主仁德,泽被苍生!”老妪立刻恭声道。

李淑却未理会这恭维,眉头微蹙,声音里多了一丝冷厉:“李泽倒真是沉得住气,躲在府里诵经念佛,倒似个没事人。这可不行。该烧到他门前的火,一把也不能少!”

“老奴明白!定让其府邸内外,皆知‘天命’所在,众望所归!”老妪心领神会。

李淑不再言语,只轻轻一摆手。

身后那抹灰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退入旁边一条更窄的岔巷,瞬间消失不见。

长街之上,喧闹如旧,只是那关于帽妖的流言,在攒动的人潮里像泡发的面团般,愈胀愈大,弥漫得满街都是。

李淑独自一人,在这沸反盈天的人丛中缓缓穿行,裙裾扫过青石板,悄无声息。

行至宣德门,她抬起手,隔着素色宫裙那层柔滑的锦缎,极轻极轻地覆在小腹上,那里依旧平坦,却藏着她心尖上最沉的分量。

“杨炯……” 李淑唇瓣无声地翕动,带着些微的涩,又有些许的暖,“这是我欠你的,如今便还你一个朗朗乾坤,一片干干净净的江山。将来你若真到我坟前念叨,我可断断不应的。”

说罢,她徐徐放下柔荑,脊背重新挺得笔直,脸上那点转瞬即逝的软意早散了去,只余下一片静穆,抬脚入了宫门。

夜分,宣德门阙,有黄卷自天而降,悬于雉堞。

其上朱篆淋漓,历数天眷在泽,斥牝鸡之司晨,言帽妖为戾气之征,敕命三皇子承昊命,靖妖氛,清君侧。

火光映照,字字灼目,守卒睹之,股栗色变,金锣告急之声裂破长夜。

翌日,黄卷之言遍传闾巷,长安震骇。

神器之争,自此炽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天官赐福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不要啊棺人 快穿玩转逆袭 贴身老师 雪淞散文随笔集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大叔宠娇妻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贵女多娇 武侠:开局获得模拟器 家园 极品太子爷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叱咤风云 邪魅总裁冷傲妻 入侵里世界 福艳之都市后宫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红色苏联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王牌佣兵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大唐躺平王 大乾风云起苍穹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唐代秘史 锦衣血诏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云起惊鸿客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 风流俏佳人txt下载 - 风流俏佳人最新章节 - 风流俏佳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