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首页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谍网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谍影无声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逍遥太子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封侯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6章 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奏请立后疏》静置于案,源自袁可立天津之任?

朱由校目光轻转,落于刘时敏身上,语调悠然:“此疏,确是袁卿自津门所呈?”

刘时敏躬身,低垂眼帘,恭敬应道:“回陛下,正是。”

朱由校手指轻敲奏章,忽而话锋一转:“老五近日课业可有长进?”

刘时敏声细如蚊:“奴婢闻得,五殿下因背书懈怠,曾被袁知府责以掌教。”

“哦?”

朱由校闻言,嘴角微扬,似有所悟。

袁可立此举,分明是对他立朱由检为储君的微妙抗议,言下之意,犹在言外——“殿下尚幼,尚需时日雕琢。”

朱由校心中暗笑,自忖道:“由检之才,尚待磨砺。朕之血脉,岂可轻言不足?然则,审视自身,亦是稚子未脱,此事尚需时日筹谋。”

遂轻叹一声,“留中不发,待时而动。”

言罢,他转而翻阅袁世振所上盐政奏章,眉宇间渐生凝重。

“盐利之重,历朝皆由国家掌控。太祖立国之初,即定盐法,设官置局,商人贩鬻,以二十取一之税,充作军资。而后虽有波折,终归正途。今观盐政分布,六司七提举,遍布天下,岁入丰盈,然……”

朱由校提笔勾勒,心中盘算:两淮盐利,按旧制算之,大明盐税总计一百三十六万两,此仅为国库之涓涓细流,九边粮饷方为大宗。思及崇祯之误,不禁唏嘘。

“盐课二十抽一,则年Gdp可达两千七百二十万两之巨。大明盐价,百斤不过一两,以此推算,年产盐量,竟至二十七亿两千万斤之谱!”

他心中默算,以人均日耗盐三十克计,一年需盐十二斤,由此推断大明人口,竟得出两亿三千万之惊人数字。

“咦?”

朱由校眉头紧锁,这个数字,与他心中大明人口之估量相去甚远。

“莫非,盐政之中,尚有隐情?”

他深知,大明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加之农耕、工业、边贸等种种耗盐之处,此数恐非实数。

更何况,蒙古诸部亦年年购盐于大明,盐量之巨,可见一斑。

“一年产盐若此,岂非自欺欺人?”朱由校放下笔,心中疑惑更甚。

正沉吟间,忽闻小太监禀报:“陛下,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显纯求见。”

朱由校闻言,眉峰一挑,心中暗忖:“许显纯此来,莫非又有何事端?”

\"宣——\"

\"微臣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显纯,谨遵圣命,恭请圣躬安泰。\"

\"爱卿平身。\"

朱由校轻抚案上记载盐产之宣纸,目光转向许显纯,淡然问道:\"所为何来?\"

\"臣遵旨密查盐课提举司,今特来复命。\"

言毕,许显纯自袖中取出一册奏章,高举过顶,以示恭敬。

\"哦?\"朱由校轻挑眉梢,忆起前事,遂道,\"念来听听。\"

刘时敏闻令,疾步上前,欲取奏章。

\"免了繁文缛节,直奔主题。\"朱由校摆手示意,言简意赅。

刘时敏与许显纯相视,皆微愣,随即遵旨。

\"……臣查实,部分转运、提举及盐场官员在京者,贪墨成风,有藏银百万之巨者,亦有私盐巨擘购田广厦,盐税尽入私囊……\"

\"砰!\"

未待念完,朱由校已怒不可遏,掷袁世振旧奏于案,喝道:\"够了,此等污浊,不堪入耳!\"

朱由校夺过许显纯之奏,匆匆浏览,随即决断:\"传旨袁世振,废盐课提举、转运旧制,撤盐户,立盐铁司专掌盐政,招募民力制盐。其纲盐之法,始于长芦,遍行天下。民制商运,商售官督,择忠顺商户,世袭贩盐,严惩贪赃之徒!\"

\"许显纯,卿当辅佐袁世振,遇贪必惩,以正国法!\"

\"臣遵旨!\"许显纯眼中精光一闪,拱手应命,语气坚定。

\"记住,谁若阻挠,便是心中有鬼,卿当严查不贷!\"朱由校语含威严,再嘱。

\"臣铭记于心。\"许显纯连连点头,心中暗自振奋,锦衣卫再添重任。

旧衙门外,丁修身着新赐飞鱼服,英姿飒爽,目睹许显纯匆匆离去,心中暗忖:\"这又是哪路妖魔鬼怪要遭殃了?昨夜一战成名,今日恐又有大动作。\"

他轻拭鼻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尽管皇帝敕令袁世振革新盐政的消息早已传遍四海,袁世振却因户部诸务缠身,对此未能即时着墨,致使改革之声沉寂如石沉大海。

近日来,袁世振仅忙于书札往来、请柬递送,未施奇谋异策,一切看似风平浪静。

然而,随着许显纯旋风般重返京华,京城瞬间风起云涌,鸡犬不宁。

许显纯虽非查案圣手,但其行动力之强,堪称雷霆万钧。

“王大人,急报!”

山东转运司门外,北海提举司李昌勇如疾风骤雨般叩响府门,不待门扉全开,已闯入院内,仆从急忙关门以避外扰。

“大事不妙,京城锦衣卫密布,正全力搜捕盐课官吏。”

此言一出,王瑾面色骤变,恐惧之色溢于言表。心中暗忖,私藏赃款之事若被揭露,后果不堪设想。

“可有更多风声?皇上莫非要对盐课动真格了?”

事出突然,袁世振与许显纯的奏疏几乎同时摆上龙案,锦衣卫倾巢而出,手持圣谕,无人敢撄其锋。

“速速出城为上策。”

李昌勇神色急变,拽着王瑾疾步向外,边走边谋划:“城外遣人携银至朝中重臣府邸打点。”

“对,出城,先出城避风头。”

王瑾恍然,逃离京城,方能暂避锋芒,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与此同时,京南客栈内,大明盐商云集,虽无掌柜主持,亦有经纪代理。

一李姓盐商愁眉苦脸,哀嚎连连:“听闻锦衣卫欲封锁盐场,清查前一粒盐不得外流。”

此言一出,众盐商皆面如土色,议论纷纷。

纳银开中法下,盐商交钱换引,持引取盐,而今盐课官员遭捕,提举司、转运司人心惶惶,盐场查封之祸迫在眉睫。

盐引无望,银两难回,商人们焦虑万分。

“诸位莫慌。”

一位衣着考究却低调的中年人挺身而出,稳若泰山,“盐乃国之大计,朝廷断不会自绝生路。我等只需静待袁世振改革之策,朝廷一出盐,我等自有办法获取盐引,盐源无忧。”

此言一出,众人如释重负,纷纷附和,然恐慌情绪非一朝一夕可除,加之浑水摸鱼者或有之,京城盐价三日之内飙升。

随即,一封封指责袁世振误国害民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入内阁,再转呈南海子,内容大抵相同,皆是声讨之声。

内阁之内,众臣围困硕果仅存的内阁辅臣韩爌,太仆寺卿钟羽正急道:“大人,盐价飙升,民不聊生,我等岂能坐视不救?”

韩爌却稳如泰山,淡然回应:“勿急,且看局势如何发展。”

闻其言,韩爌淡然啜茗,不疾不徐。

“盐课之污浊,非一日之寒,尔辈岂能不晓?锦衣卫既已插手,岂是旦夕可廓清?急亦无益。”

“大人,下官忧心如焚,实难自禁。”钟羽正面露苦色,哀声叹道。

“盐价飙升,犹如沸水滚滚,恐将引发滔天巨浪。”

言下之意,钟家与盐利息息相关,岂能不急?

韩爌轻挥衣袖,对钟羽正之虑不为所动,悠然言道:“闻袁世振已从天津卫调盐入京,十日即至,无需多虑。”

言罢,似有深意,彼此心知肚明。

正欲再言,忽闻旁人插话,语带忧虑:“袁世振若真封禁天下盐场,盐粒难出,外调之盐岂是长久之计?”

更言及长芦盐厂力有不逮,四方百姓皆需盐用,局势堪忧。

太仆寺左少卿姜应麟神色凝重,直视韩爌:“江南两淮饥荒未了,盐价再涨,粮价必随之上浮,恐致民不聊生,易子而食之惨景再现。加之九边重镇,若无盐以稳军心,天下或将大乱矣。”

提及九边,韩爌心中微动,思绪飘远。

身为山西蒲州人,深知晋商与京中商贾纠葛,锦衣卫搜捕之下,盐引之路已断,商贾惶恐。

此时,黄尊素近身低语,提及辽东战事吃紧,熊廷弼用兵耗资巨大,夏盐税减,国库空虚,恐需皇上内帑解困。

堂中众人纷纷请命,声浪迭起:“大人,当机立断,以免祸起萧墙!”

“新皇稚嫩,行事鲁莽,正是我等忠臣力挽狂澜之时!”

“不可任由皇上胡为,社稷为重!”

面对众议纷纷,韩爌面色阴晴不定,沉吟片刻,终下决心:“吾为辅臣未久,经验尚浅。叶阁老去年入京,明日我当亲往求教,共商国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云间长生叹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大宋游侠 福艳之都市后宫 悍女斗中校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大叔凶猛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这个魏延不一样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最近更新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楚武信君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