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首页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谍网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谍影无声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逍遥太子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封侯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3章 布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他效劳的对象,无关紧要,核心在于他能否担当重任,力挽狂澜。

杨怀忠话音未落,范进雄淡然摆手,一语道破:“若论贡献,边陲蛮族如建奴,四十万石粮草皆由我辈输送,此等壮举,若非暗流涌动,早已昭告天下。”

“然则,为何我等头颅至今安然无恙?皆因我辈乃利益之舟,能载金银,稳渡风雨。”

他言辞间,尽显自信与从容,“昔日李成梁雄踞辽东,粮草物资,皆仰仗我等周转;宣府、大同、广宁,边军之需,亦赖我等供给。”

言毕,范进雄轻提茶壶,为众人续茶,继续说道:“官场宫廷,皆是口字上下堆砌,其本质不过是对财富的渴求。只要我们价值犹在,何惧秋后算账?”

此言一出,众人皆点头称是,靳良玉更是举杯附和:“价值所在,便是安全之基。”

随后,靳良玉提议:“应寻刘正阳探风,力求面见幕后贵人,巩固我方地位。”

杨怀忠应允,并豪言:“若得贵人青睐,每年五十万两银子,不过举手之劳。”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深知此举虽豪气干云,却也是割肉之痛,晋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范进雄叹道:“症结在于漕运受阻,新官赵于逵铁腕治军,私货难行,北运之路几近断绝。”

此言如晴天霹雳,让杨怀忠意识到肩上责任之重。

京城喧嚣,天津亦不遑多让。

通州仓粮足民安,而天津百万仓却在关键时刻哑火,袁可立怒不可遏:“百万仓无粮,此乃奇耻大辱!”

面对粮仓空置的尴尬,他深知天津与通州,一衣带水,唇亡齿寒,稳定粮价,刻不容缓。

\"竟敢在漕粮上动手脚,这世间还有何等胆大包天之事他们不敢为?!\"

\"东翁,息雷霆之怒,莫让怒气伤了身体。\"

师爷立于堂中,见袁可立气得面如紫茄,急忙劝慰。

\"此事非同小可,关乎漕运衙门之根基,若要彻查,必先禀明圣上。\"

\"吾知之矣。\"

袁可立一挥衣袖,怒气冲冲地坐下,椅子似也承受不住其威。

\"漕运之困,非一朝一夕,三十载间,北上之粮逐年递减,至万历四十六年,竟难敷京师之需。\"

\"陛下遣我来津,旨在保障辽东粮饷,然今观天津卫粮仓,空空如也,京师百姓尚缺粮,何谈辽东之供给?\"

\"东翁所言极是,但症结仍在漕运衙门。\"

师爷望着袁可立,摇头苦笑,双肩微耸。

\"漕运之弊,窃以为乃漕军夹带私货所致,北上途中,公私不分,损耗国帑。\"

\"欲解漕运之困,必先斩断私货之源流。\"

\"东翁所想,莫非那几大家族?\"

袁可立闻言,捋须沉思,目光如炬。

\"只怕牵一发而动全身。\"

师爷拱手,面露难色。

\"此地大户、漕将、关隘官吏、四方商贾,皆涉其中,错综复杂。\"

\"漕运之弊,历久弥深,而朝堂之上,竟无人提及,莫非京中官吏皆闭目塞听乎?\"

\"私欲可容,国事不容轻忽!\"

袁可立怒不可遏,一掌拍桌,震响满堂。

\"速备笔墨,吾将上疏圣上,请其定夺。\"

说罢,袁可立欲提笔书奏,却见师爷犹立未动。

\"东翁,眼下或应先顾朝廷新盐政

\"哦?此言何意?\"

袁可立眉宇微蹙,不解其师爷何以频出此言。

\"陛下宫中盐场,革新经营,产量激增,且朝廷已定各府官商售盐之制。\"

师爷言及此,神色微妙,似有深意。

盐之流通,犹如滴水穿石,历经三关:首为盐场,大明初定之盐户已难供万民之需,私场主应运而生,辛勤劳作,然收益微薄;次为盐商,持盐引游走四方,私盐混杂,亦称私盐贩子;此二者,皆乃劳苦之辈也。

一者沉沦于煎盐之苦役,一者则奔波劳碌以求盐利。

至于那第三道难关,便是那令人闻风丧胆的“窝主”们。

这群人物,专擅“承上启下”之道,既食上家之饵,又啖下家之利。

他们于钞关码头布下“引岸之网”,向过往盐商广收盐引,转手间盐粒成金;又于盐场边缘暗设“巢穴”,与盐丁灶户暗中交易,勾销盐引,手法娴熟。

窝主们手握盐场产盐的“独门秘籍”,此等权势,非官商勾结之果不可得。

他们上下其手,低价吸纳,高价抛售,财富如潮水般涌来,直教人瞠目结舌。

其背后之官员,亦是受益匪浅,满面春风,仿佛油光可鉴。

“闻户部侍郎袁世振于两淮之时,以保甲之法整饬盐丁,令其巡察盐场,严打私盐,此举实为高明。”

师爷面露异色,望向袁可立,语含深意。

“故有两淮盐税之繁荣景象。”

“陛下已赐东家掌管长芦等盐场部分盈利之权,然漕运之弊,积重难返,非朝夕可解。”

“今朝盐制革新,各府专商售盐,吾等手握盐源,何不联手盐商,一举铲除窝主之患?”

师爷言罢,手轻轻划过颈侧,一抹杀意隐现。

“此辈于漕运中根深蒂固,若欲整顿漕运,必先除其羽翼。”

“此言甚善。”

袁可立闻言,缓缓颔首,眸中闪过一抹决然。

此乃“擒贼先擒王”之策,以一点之突破,带动全局之变革。

\"袁可立亦欲插手漕运乎?\"

朱由校轻抚奏章,眉头紧锁,倚椅沉思。

尽管师爷力荐袁可立先取盐业,然其漕运之志,终化为一纸奏疏,呈于御前。

朱由校摩挲下颌,思绪万千。

漕运之弊,竟需总督与巡抚联名上奏,其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在那无铁轨、海运未兴的时代,大运河犹如大明之血脉,至关重要,亦是权贵敛财之利器。

一旦受阻,国本动摇,非同小可。

自永乐以降,九边军需,六成仰仗漕运,海运既废,更增至九成。

二百年风雨,漕运网络错综复杂,势力盘根错节,南北名城皆依河而生。

朝廷特设漕运、河道两总督,足见其战略地位之显赫。

“小试锋芒尚可,大动干戈则需智取,四两拨千斤之策方为上选。”

朱由校沉吟片刻,终是决断,“驳回此议。”

言罢,轻挥衣袖,奏章落入刘时敏之手,后者躬身而退。

“此事棘手,犹如虎吞天,无从下口。”

朱由校轻叹,转而翻阅赵于逵之奏章。

当下漕运,几为东林所控,前河道总督王佐、前漕运总督李三才,皆出自东林门下,把持漕运三十年,却换来年年亏损,户部屡遭压榨。

深思熟虑后,朱由校毅然决然:“备便服,朕欲微服私访。”

令下即行,众人迅速筹备,朱由校喜着便服出游,众人亦习以为常。

一行人悄然离宫,直奔兴旺银号对面酒楼,皇恩浩荡,酒楼自当恭迎圣驾。

“公子驾到,小的有失远迎。”

店内众人毕恭毕敬。

朱由校询问冯祝:“近日,兴旺银号可有漕运商贾存银?”

意在掌握渠道,以言代权。商贾帝王、船王之名,他亦不以为忤,银号、矿场之外,再添漕运一役。

冯祝沉思未果,摇头以对:“回皇爷,漕运多为漕军掌控,外人难以涉足。”

“寻一能者,朕有大计。”

朱由校吩咐,冯祝不敢有丝毫怠慢,匆匆退下。

“今日,且在市井中走走。”

朱由校未因未得人而沮丧,转而带领丁修等人漫步街头。

行至正西坊外大兴粮行,只见门庭冷落,名声受损,皆因宫闱丑闻,米中掺沙,细粮滞销。

正此时,一精明小二疾步入内,唤醒假寐的兴于世:“掌柜的,贵客临门,速去迎接。”

兴于世被拉起,不悦中听闻来客身份,忙整衣冠而出。只见店内“普通人”皆非等闲之辈,臂力过人,显是权贵之鹰犬。

“尔乃大兴粮行掌柜兴于世?”朱由校轻描淡写,目光如炬。

兴于世拱手行礼,小心探问:“不知贵人尊姓大名?”

“不过京城一宅之主,手下略有人马罢了。”朱由校笑而不答,转而提及米中掺沙之事,言辞间透露出对大兴粮行困境的关切。

\"本公子特来视察一番。\"

\"岂敢岂敢,皆为陛下分忧,些许微资,不足挂齿。\"

兴于世虽内心惋惜,面上却波澜不惊。

\"吾有一桩买卖,需一得力之人掌舵,不知足下意下如何?\"

\"敢问是何等买卖?\"

兴于世心存谨慎,未敢贸然应允,实因对方身份成谜。

\"乃贩粮之业。\"

朱由校轻摇折扇,目光如炬,直视兴于世。

\"朝廷出资,君为执牛耳者,自民间购粮,囤积以备不时之需。\"

\"遵命。\"

兴于世闻言,不假思索,颔首应允,此业于他而言,犹如探囊取物。

\"此策略书,望君依计行事。\"

朱由校袖中取出一卷文牍,递与侍从,转而对兴于世言。

\"卿为商海宿将,用人之权,本公子不干涉,唯遣账房一名,专司财务。\"

\"殿下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所有开支,皆由殿下承担,臣唯专心经营,以报圣恩。\"

\"功成之日,朝廷自有嘉奖,或可赐爵加官。\"

\"草民叩谢皇恩浩荡!\"

兴于世闻言,感激涕零,匍匐于地,连连叩首。

\"咦?卿何以识破朕之真身?\"

朱由校面露讶异,审视着跪拜的兴于世。

不待兴于世答话,近身侍卫丁修轻声提醒:

\"陛下,您忘了换履,龙纹舄已露。\"

朱由校闻言,恍然大悟,提袍露舄,九龙缎纹。

\"传旨,将那疏忽职守,备便服之太监,调往郑贵妃处服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云间长生叹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福艳之都市后宫 悍女斗中校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大叔凶猛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这个魏延不一样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唐代秘史 玉符传奇 史上最强县令 北宋第一狠人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